親子關(guān)系會影響一生嗎? 我的身邊就有一位在外地讀書的朋友,到了假期其他人紛紛收拾行李準備回家與家人團聚,而她卻愁眉苦臉,盡可能的將回家的日子一拖再拖。 詢問起原因,她長長的嘆了口氣。 “還是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一回家就失去了自由,還老被嫌棄?!?/p> “不管我做什么我媽都不滿意,覺得我做得不對,然后又是一頓牢騷。就連出門挑一件衣服都會被她數(shù)落半天,好像我是個什么都做不成的廢物一樣?!?/p> “在家一點隱私都沒有,爸媽進屋也不敲門,甚至還會抱怨我為什么把門關(guān)上?!?/p> “根本不聽我的意見,已經(jīng)說過好多次不想相親,但還是會擅自安排了讓我跟人家見面。跟他們吵起來就會說我是白眼狼,白把我養(yǎng)這么大就知道犟嘴,說什么還不是為了我好。” “家里來了客人,經(jīng)常在飯桌上拿我以前出糗的事開玩笑,取笑我,完全沒意識到我有多尷尬?!?/p> “在家里的我不像是被當成一個成年人,父母還把我當三歲娃娃一樣,不給我任何權(quán)利,根本聽不進我的話?!?/p> 她并不是第一個這樣抱怨的朋友。或許在你身邊的一些好友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在獨立后盡可能逃避和父母見面。 是什么導(dǎo)致這些人拉開與父母的距離? 與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愈加冷漠? 小編今天與你一起探討這其中2種普遍的親子問題。 01過度的干預(yù)我們常常認為成年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點,是要學會獨立生存的階段,會遇到很多難題。 這種轉(zhuǎn)變不僅僅對于孩子來說是難題,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挑戰(zhàn)。當孩子逐漸脫離父母的保護時,父母也需要學會如何對孩子放手。 還記得小編離開家在很遠的外地上學時,最初母親會每天都給我打電話,確認我的日常生活,有沒有照顧好自己,有沒有受傷。這樣的頻率維持了一段時間,母親相信我可以自己生活后,才逐漸減少了聯(lián)系的頻率,到每周聯(lián)絡(luò)一次報平安。 就像孩子需要學習如何自己安排生活一樣,父母也需要時間來學習如何給予孩子信任,讓他們在自己人生的畫布上自由創(chuàng)作。 但對于很多父母來說,習慣于擔任監(jiān)護人,想要進行角色轉(zhuǎn)換是非常困難的事,甚至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他們應(yīng)該松開孩子的手讓他們成長。 對于控制欲很強的父母來說,他們或許仍對子女的私人生活過多干涉,為他們做決定,安排子女的人生。 但是對于大部分已經(jīng)成年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jīng)不再是年幼不成熟、無法自己做決定的年齡。身為成年人的他們需要擁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想法和抉擇,同時也需要被尊重。 在家庭之外的社交圈里,他們會被當成獨立的年輕人而被尊重,所以當回到家中他們沒有被父母給予尊重時,孩子可能會有意識的逃避家庭的束縛。 一些可能出現(xiàn)的越界行為包括:
02拒絕道歉很多父母認為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威嚴,不想在孩子面前出糗,并且抱有很高的自尊心,所以往往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誤。 他們或許會找各種借口合理化自己的錯誤、含糊其辭的糊弄過去,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是錯誤的。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父母明明答應(yīng)帶自己一件事,例如在班級考了前十名就給你買喜歡的東西,但是事后卻沒有兌現(xiàn),也沒有解釋和道歉,并且類似的事情發(fā)生過很多次,次數(shù)多了后就不再對父母的承諾抱有期待。 記得曾看到一個網(wǎng)友說起一件事,自己小時候因為被母親誤解而被大罵一頓,當母親知道是自己搞錯了后也沒有對委屈的網(wǎng)友道歉,而是等到吃飯的時間叫他出來吃飯,然后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 當這些事發(fā)生在小時候的時候,孩子只能接受,但這并不代表這些傷害會被撫平。 孩子長大成年后,孩子會意識到道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父母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樣的錯誤,孩子可能會放棄說服父母,從而選擇躲避。 一位朋友曾跟我說過,她曾試著和父母交談過去他們對自己所做過的無意識的傷害,希望能讓父母了解自己的感受。 讓她失望的是,她的父母對她的話表示不解和不快,認為這么點小事能被她記這么久是她太小心眼,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歉意。這讓朋友放棄和父母交心,不再嘗試跟父母進行更深層的交流。 道歉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禮節(jié),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向孩子道歉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孩子不會因為父母的道歉就看低父母,父母也不會因此失去威嚴。 在道歉中所收獲的東西才是最為重要的,一句道歉,能讓孩子感受到被父母尊重,被父母理解,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兒時未解決的親子關(guān)系問題會在孩子成年后,仍然對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產(chǎn)生影響。甚至在孩子自己也成為父母后,問題仍然存在并延伸。 如果您或是身邊的朋友有過類似的體驗,常年受這些問題困擾,影響到家庭、社交、工作等方面,并且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解決。 泊恩小編建議您可以嘗試尋求心理領(lǐng)域?qū)I(yè)工作人員的幫助,通過嚴謹科學的方式幫您解答疑惑,尋找問題根源,達到有效干預(yù)的目的。 「泊恩聲明」 醫(yī)療建議僅供參考,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yè)人士或前往醫(yī)療機構(gò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