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社會個屁,大學跟工廠比起來毛都算不上。電子廠里面什么人都有,有從小山村里跑出來打工的青年,有本地富二代的混子領班,有早育求生活的婦女。這些形形色色的人有個共同點,文化程度不高! 每天七點起床,七點五十開早會,八點換衣服進入無塵車間,中午十二點吃飯,一點繼續(xù),下午五點本該到了下班的時間,但是你得加班。(在電子廠沒有你想加班就加班,不想加班就不加班之說,整條生產線都要加班,缺你不行。而且美其名曰加班工資高)。到了九點終于下班,穿過厚厚的人群,終于在九點半前回到宿舍,洗澡洗衣服上床,已經十點了。第二天醒來又是重復同樣的事情。 在工作中,你會因為一遍又一遍重復的工作而忘掉自己。忘掉自己為什么來到這里,忘掉自己為什么做在這里,座位前的臺式燈亮的你的眼前一片空白。在前一個人的半成品還沒到你手里是,你就這么發(fā)呆著。 在電子廠沒有員工培訓,也就沒有所謂的安全訓練,(所有的工作內容都是“全才”過來教你的,他做兩遍,然后你跟著做)所以有一次我在操作時被隔開了左手食指的前一截。到現在我的手指都能明顯感覺到跟其他手指不一樣。但是領班也只是帶你去醫(yī)務室免費包扎。第二天照樣要上班。(因為缺不了任何一個人) 在電子廠最恐怖的還有虛假的狂歡,你偶爾有一天能回到宿舍比較早,但是你又餓了,很幸運,周邊有很多好吃的,5元一籠的包子,5毛一串的關東煮,10元一個的雞架(我也不知道實際是什么),還有很多便宜的小炒。你可以在這邊花50元享受一場盛宴,喝著啤酒跟冰柜前的小姐姐聊騷。但虛假的狂歡下,是垃圾食品對健康的消耗,還有虛假的情話對愛情的作踐。 再小的廠也具有明確的等級跟劃水制度,在工廠,最小的就是一線工人,想從工人提高一個等級必須會做整條線的活兒,然后你就成了“全才”,負責頂替去上廁所或者臨時有事不在的人。再上一個等級就是物料,物料沒有必要進入無塵車間,不用換粘稠的手套,每天只需要游走在工廠的各個角落,用液壓鏟車提貨領物料。再上一層就是領班,要么是富二代的混子,要么是三流大學出來的混子學生。天天寫寫報表,調戲調戲女領班。 就是這樣,你一個月也拿不到4000元(2014年,每月大概3500左右,現在多少不知道。),領班稍微多一點,大概5000,但是他們拿的這點薪水如何養(yǎng)家糊口。當時的工資是每小時8元,晚上七點起開始算加班,加班每小時12元(也就是1.5倍),雙休日每小時16元(2倍)。 因為拿到的工資并不高,所以可怕的是我們甚至害怕不上班的日子(每年6月中旬要年中盤點,盤點物料,休息一星期),因為上班的日子,吃飯都在工廠,除非你自己要出去買東西吃,不然沒有其他的花費。但是不上班的日子,吃飯都得你花錢,而且,不上班的日子,你在宿舍干嘛呢?看書?別說笑了。玩手機?當時智能機才剛剛普及(iPhone5s的時代),沒發(fā)工資,我還沒買。所以不上班更無聊。說來可笑,當時年中盤點的時候,大概要放5~6天的假期,為了省錢,我跟我朋友白天睡覺,晚上去網吧包夜,當時的網吧包夜還只有10元。晚上通宵打游戲,吃點泡面,包子。一晚上費用不超過20。又省錢,有不無聊了。 說了這么多只為了形容工廠的絕望,時間過得太慢,每天都過得沒有意義,每天的自己都是一成不變的自己,沒有提高,沒有靈魂,只為了吃飯而活著。 所以很多人都干不了太長時間,都是三四個月就走了,因為干著干著,人就傻了。 但是,這群沒有文化的人又能如何改變命運呢?他們不能!他們一輩子只能在這種渾渾噩噩下度過。 為什么建議去大學前去電子廠體驗一下,這樣你就會認識到社會的殘酷,感受大學帶給你的不僅僅是學業(yè),更需要努力拜托這種環(huán)境。 |
|
來自: zhaoqingchaorj > 《學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