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悶有二,一是欲望沒有被滿足,二是它得到了滿足。因此我努力從一種臨界狀態(tài)中得到快樂。 人生有兩個悲劇,一個是萬念俱灰,另一個是躊躇滿志。 理性的人讓自己適應社會,非理性的人總是堅持讓社會適應自己,所以所有的進步都得靠這些非理性的人。 人生最大的感嘆是:年輕的激情是從未實現(xiàn);年老的追憶是從沒發(fā)生。勇氣是青年人漂亮的裝飾。假若人生下來就是中年,然后再漸漸年輕起來,那樣,他就會珍惜一切時光,決不會再無謂的事情上消耗自己。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如果我們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們就沒有任何權利享受幸福,這正和沒有創(chuàng)造財富無權享受財富一樣。 如果我們能夠為我們所承認的偉大目標去努力,而不是一個狂熱自私的肉體在不斷地抱怨為什么這個世界不使自己愉快的話,那才是真正的樂趣??! 軀體總是以惹人厭煩告終。除思想以外,沒有什么優(yōu)美和有意思的東西留下來,因為思想就是生命。 所謂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奮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在一個丑惡、不幸的世界里,最有錢的人所能買到的也只是丑惡和不幸。 這是生命中真正的喜悅;生命為自己認為崇高的目標所利用;生命在自己被丟到廢物堆上之前,就已經(jīng)完全用盡,生命是大自然的一股力量,而不是愁病交纏,狂熱的自私的小肉體,只會抱怨這世界沒有盡力使你快樂。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愛爾蘭劇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英國現(xiàn)代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戲劇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長幽默與諷刺的語言大師。 同時他還是積極的社會活動家和費邊社會主義的宣傳者。他支持婦女的權利,呼吁選舉制度的根本變革,倡導收入平等,主張廢除私有財產(chǎn)。
蕭伯納一生共創(chuàng)作60余部戲劇,代表作包括《人與超人》《華倫夫人的職業(yè)》《芭芭拉少校》《圣女貞德》《愷撒與克里奧佩特拉》和《匹克梅梁》等。就其涉獵的題材而言,現(xiàn)實諷刺、歷史寓言、史前幻想和未來烏托邦,幾乎無所不有。 蕭伯納活了94歲,堪稱長壽,其原因大概在于他是個運動狂,游泳、劃船、爬山、打網(wǎng)球、騎單車、跑步、騎馬…乃至拳擊他無一不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