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早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同治年間。 那時早茶鋪類似于街邊支攤,以茶為主點為輔。 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愛到茶樓消費。 后來飲早茶文化逐漸流行,路邊攤也就慢慢變成了茶館、茶樓, 進而演變到今天的各大酒家。 如果說老廣嘆早茶嘆得是風味,不如講嘆得是情懷 今天呆貍就化身茶樓服務員,帶大家了解了解廣東早茶文化。 睡懶覺不如喝早茶, 還沒到9點,各個酒樓就已經(jīng)門庭若市,迎來各式的客人前來喝早茶。 說到這兒,服務員呆貍就要給大家提個醒了, 在廣東喝早茶,超過9點,基本都要等位了呢。 所以想要有位置,就不要睡懶覺,提前來排隊。 錯過了就得等得花兒都謝了, 因為廣東人喝早茶,他們可以從早上喝到中午的呢! 呆貍小提示:沒桌的時候,可以試試和別的客人拼桌哦。 而廣東的早茶文化是有著自己的講究的呢。 一:問位點茶。 既然是喝早茶,那當然是少不了要喝茶。 在廣東喝早茶是要按人頭收茶位費的, 所以一上來,服務員就會前來詢問人數(shù)。 當一家老少步入一家茶樓, 服務員呆貍:先生,幾位??? 客人:五位。 而當客人入座后, 服務員呆貍:“飲咩茶?” 客人:“你地哩度有咩茶???”(你們這兒有什么茶) 服務員呆貍:我們這里有菊花茶、普洱、鐵觀音,請問您需要哪種茶葉呢? 客人:算了,我們自己有帶私家茶。 “識嘆”(會享受)的老廣當然是帶自己的好茶葉啦! 二:涮餐具 在廣東,無論酒樓檔次多高,基本餐前都會讓你自己燙洗餐具, 也就是廣東人所說的“l(fā)ǒng碗”。 這時,服務員呆貍就會為客人配備一壺熱水和一個裝臟水的大腕。 而客人就可以開始涮餐具。 也許你會問,明明碗筷都消毒了呀, 再說你這樣燙洗,真的能殺菌嗎? 服務員呆貍悄悄跟你說:用開水涮餐具,確實可以殺滅絕大部分的細菌和病毒,但對于細菌的芽孢、霉菌的孢子等并沒有什么用。 那為什么廣東人依舊熱衷于涮餐具呢? 在廣東,飯前用開水涮碗,已經(jīng)成了一種全民共識。 就像基督教徒每次用餐前都要做禱告感謝主賜予他們糧食, 廣東人每次飯前涮碗,也成了一個神圣不可侵犯的儀式。 更是一種社交“破冰”行動,是主賓之間友好親切的象征。 朋友長輩還沒來,先幫他涮碗,表達的是一種禮貌。 即使是初次見面的人,幫她燙好碗筷,也能在餐桌上拉近距離。 放下手機開始涮碗,碗碗筷筷相互碰撞,發(fā)出煙火氣的聲音, 打破飯前無話可說的尷尬,這不就立刻拉近距離了嗎? 三:行叩茶禮 喝早茶,少不了喝茶,那喝茶自然少不了倒茶人。 在廣東,如果有人給你倒茶,你就要回以叩茶禮。 叩茶禮是茶客對主人表達感謝的一種禮儀。 相傳乾隆微服出巡時,在茶館內喝茶,為屬下倒茶, 屬下不便以宮廷禮儀相回,便靈機一動以叩指方式謝恩, 自此叩指禮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而對不同的人則要行不同的叩茶禮。 晚輩向長輩: 餐桌上,爺爺給爸爸倒茶,這時爸爸就應該給爺爺行叩茶禮,五指并攏成拳,拳心向下,五個手指都同時敲擊桌面,相當于五體投地的跪拜禮,一般敲三下就行了。 平輩之間: 爸爸給媽媽倒茶,這時媽媽就應該食指和中指并攏,敲擊桌面,相當于雙手抱拳作輯,敲三下以示尊重。 長輩向晚輩: 爸爸給爺爺?shù)共瑁瑺敔斁涂墒持富蛘咧兄盖脫糇烂?,相當于點下頭即可,如果欣賞晚輩則可以敲三下。 四:添茶 早茶期間,一壺茶顯然是不夠的, 當壺里的茶水喝完時, 客人把茶壺揭開一半擱在茶壺上, 服務員呆貍看見了就十分機靈為客人添茶, 這是茶客與服務員之間的默契,整個過程安靜文雅。 也許你會擔心,要是服務員沒見著,我又急著喝呢? 呆貍悄悄告訴你,你可以直接開口喊服務員加水啊。 喝茶又稱為“嘆茶”,“嘆”是廣東俗語, 表示品味、享受,一個“嘆”字, 凝聚了廣東人對待生活的從容態(tài)度。 廣東早茶包羅萬象,老少皆宜, 一盅兩件,人生一樂! 這是廣東人對早茶的描述。 點一壺茶,配上幾份茶點, 鋪開最新的報紙,時不時拉來家常, 一坐便可以是一個上午,愜意非常。 聽說廣東早茶的茶點聞名中外,樣式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那我要怎么點餐,才能顯得我熟練呢? 呆貍悄悄告訴你,只要點上這四樣: “蝦餃,干蒸,排骨和鳳爪” 廣東人立馬對你另眼相看,舉起大拇指夸你“識食”(會吃)! 然而,廣東早茶卻不僅僅只有這四樣美食。 光普通的種類就分為:餃丸骨包卷糕餅撻粥粉面飯…… 樣式多大一百多種,那真的是每天吃一種都能不重樣地吃上好幾個月呢! 當然,來到廣東喝早茶,那可定不止點一種的啦。 蝦餃,干蒸,排骨、鳳爪、腸粉、叉燒包、金錢肚、咸水角、皮蛋瘦肉粥…… 說著說著,呆貍就餓了。 能坐下來喝茶的,不論存亡之交,還是不期而遇, 至少在這桌前,在這蝦餃鳳爪前,你和我還可以做一壺茶的朋儕。 歡迎大家來廣東來,我們“得閑飲茶”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