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不成立。歷史上從山西進攻關中的成功案例數(shù)不勝數(shù),隨便舉幾個例子。 案例一:戰(zhàn)國初期,魏國大將吳起從山西龍門渡口(山西河津縣)渡過黃河,并在過河后修筑城池,打敗了前來討伐的秦軍,取得了第一次河西之戰(zhàn)的勝利。 案例二:西晉末期,前趙大將劉曜多次從蒲津渡口西渡黃河進入關中,并于公元316年攻破長安城,俘虜晉愍帝,滅亡西晉。 案例三:北魏前期,關隴大起義,義軍割據(jù)關中、河東。魏太武帝拓拔燾率軍在山西新絳縣剿滅河東義軍后,由蒲津渡口渡河,殺入關中平原,剿滅了關中義軍。 案例四:隋朝末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唐軍從龍門渡口渡過黃河,進攻關中。后來李淵定都長安,建立大唐。 案例五:唐朝末年,河東軍閥李克用從晉北出發(fā)到河中,從蒲津渡口渡過黃河,并在長安郊外擊敗黃巢,逼其退出長安。 案例六:南宋初年,金國大將完顏婁室由蒲津渡口渡過黃河,殺宋軍一個戳手不急,并在關中大破16萬精銳宋軍,威震關隴。 另外還有很多案例,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綜上案例所述,古人在歷史上不僅多次有從山西南部進攻關中的案例,并且還有多次由山西南部攻破關中的成功案例。 所以,這個問題不成立。 至于說,為什么以上列舉的案例很多人都沒有印象,大家對進攻關中的印象停留在必須要由函谷關或者潼關才能進入的原因。我覺得主要是兩方面因素導致的。 因素一:由崤函通道進攻關中,要優(yōu)于從晉南渡河進攻關中。如果能選擇,大多數(shù)人都愿意走崤函通道。 從山西進攻關中,有三個渡口可選,分別是:風陵渡口、蒲津渡口、龍門渡口。 三個渡口中,龍門渡最容易渡河,但離長安最遠;風凌渡離長安最近,但最難渡河,因為渡口對岸就是潼關;蒲津渡居中,距長安的距離和渡河難度都居中。 綜合來說,蒲津渡口是三個渡口中最合適的渡河地。歷史上由山西殺入關中,十次有八次都走這個渡口。 但是,相對于走崤函通道來說,從蒲津渡口過河,難度還是更大一些。因為,渡河作戰(zhàn)是非常冒險的。如果渡口被抄了,等于后路就被斷了。 并且,山西地形支離破碎,如果從華北平原進攻關中,走河南的崤函通道,一路上都是大平原,基本上不需要翻越很高的山區(qū),海拔跨越很小。只需要突破個別易受難攻的關口,如函谷關、潼關即可。而從山西進攻關中,至少要翻兩次山。這不僅對行軍是個考驗,對補給線也是極大考驗。(劉曜和李克用等人之所以要從蒲津渡過河,是因為他們的地盤在山西,他們在河南沒地盤,他們沒得選,只能從山西渡河) 所以說,如果能選擇從哪里進攻,古人更愿意走崤函通道。 因素二、歷史上關乎于關中政權生死的著名大戰(zhàn),很多都是發(fā)生在崤函通道。 比如說戰(zhàn)國后期的關東諸侯五伐秦國,有四次都是攻的函谷關(有一次是從山西西渡黃河進攻關中);赤眉軍破長安,攻的是函谷關;漢末曹操與馬超大戰(zhàn),攻的是潼關;安祿山與哥舒翰大戰(zhàn)靈寶,攻的是潼關;黃巢進長安,攻的是潼關;李自成進關中,攻的也是長安。 相對來說,從山西渡河攻關中,名氣就要低很多了。比如前面提到的劉曜、李克用都是山西軍閥,但他們兩位在歷史上的名氣并不大。而對于唐朝,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都是定都在長安的大唐王朝,很少有人記得李唐王朝是從太原起家的。 所以說,由于從函谷關或潼關進入關中的案例太多,而且多是滅國級大戰(zhàn),名氣大,所以相對來說,就會給很多人造成進關中只能走函谷或潼關的固有印象。 另外,說到進攻關中,怎么能少了蜀道和武關呢?歷史上,劉邦曾經(jīng)兩破關中,而這兩次進入關中,劉邦都沒有走崤函通道。 第一次,劉邦走的是武關,即從南陽盆地進入秦嶺,攻破武關,然后再翻越秦嶺,進入關中平原。 第二次,劉邦走的是陳倉,即從漢中盆地走蜀道,攻破陳倉,然后進入關中。 雖然劉邦這次進關中,走的這些路都是“歪門邪道”,而且不具備可復制性。但是這起碼這也能說明,古人進入關中,并非只有崤函通道一個選擇可選。 |
|
來自: 9tx22v工人 > 《戰(zhàn)略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