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內(nèi)陸暑期檔,雖然都快過去一半了,但是卻連死水微瀾的動靜都沒有,靜悄悄的。 我們一直期待像《戰(zhàn)狼2》、《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爆款出現(xiàn),但是真人電影的連番撤檔,讓我們對此只能持續(xù)悲觀。 當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大范圍點映時,持續(xù)的口碑發(fā)酵,讓我們意識到,這次的爆款可能得由這部國產(chǎn)動畫電影來擔當。 這并非太過意外,畢竟2015年的《大圣歸來》就已經(jīng)開了這個先河。 但是當我們看到《哪吒》的成片效果時,依然感到激動。 它像是從網(wǎng)絡時代中必然蹦出來的一枚頑石,裹挾著流行文化的笑梗,卻又不失年輕一代的執(zhí)著和個性,這種新穎卻又久違的狂歡樂趣,這個時代的青年觀眾,都心領(lǐng)神會,毫無隔閡。 和《大圣歸來》、《白蛇:緣起》這些口碑電影類似,《哪吒》雖然改編自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經(jīng)典故事,但是它毫不拘泥于原作中的故事套路,而是讓所有主要的人物都煥然一新,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其可愛和可憐之處。 比如原作中的李靖,便是一個寧肯顧及自己的面子,也絲毫不顧兒子成長的父親。 他那種剛愎自用的做作,早就和人性隔絕,讓人只能望而生厭;而新版李靖,卻有著父愛的深沉和博大,不但是因為他選擇替子受罪這樣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對于哪吒在百姓面前遭到詆毀,他永遠會站在兒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有父親該有的同理心,這是讓我們?yōu)橹畡尤莸募毼⑻帯?/p> 而原作中的三太子敖丙,只是一個有著官二代血統(tǒng)的紈绔子弟,在本片中,則是一個在大義和使命面前難以做出抉擇的悲劇人物。 一方面,他擔負著整個龍族的興衰使命,另一方面,他又難以割舍人間至真至深的大義和友情。 就連申公豹這個原來只是小丑一樣的反派,也在偏見和執(zhí)念中煎熬掙扎,他需要證明妖獸異族也可以成為上仙,可是他卻需要用骯臟茍且之事成全自己的雄心壯志。 除卻這種人性的復雜,《哪吒》顯然在用年輕一代的思維去雕琢每一個角色。 哪吒像是一個備受歧視的街頭混混,潛力無限,內(nèi)心赤城,卻又難以控制自己的直率脾氣;太乙真人本性純良,可懶惰成性,完全是一位有著完美出身,但是得過且過的土肥圓宅男。 不僅如此,本片中網(wǎng)感笑梗俯拾皆是。 不管是由于太乙真人的貪酒導致的紕漏,還是申公豹結(jié)巴出現(xiàn)的無悔,又或者是哪吒早熟說出的實話,統(tǒng)統(tǒng)帶有時下網(wǎng)絡笑料的質(zhì)感。 但是它又并非過多剝削這種笑料,讓我們的神經(jīng)被喜感的畫面盡情拉扯,比如之前的《十萬個冷笑話》或者《萬萬沒想到》這些網(wǎng)劇大電影。 它更多利用網(wǎng)感喜劇,讓我們早就熟悉的神話故事人物地氣盎然,但是這些充滿喜感的人物又必須面對難以解開的悲劇難題。 這種悲劇便是一種偏見所導致的偏見。 申公豹因為自己是個豹子精,難以在師尊門下受到青睞,所以他才因為這種偏見去聯(lián)合龍王,達成利益合作。 龍王可以獲得龍族的解放,申公豹可以贏得成為上仙的機會。 但是由此帶來的后果便是,魔丸轉(zhuǎn)世的哪吒從小遭受偏見;而靈珠轉(zhuǎn)世的敖丙同樣因為龍族的身份遭受偏見。 他們本來水火不容,但是因為身世的相似成為知己。 偏見讓兩個至真至純的少年難以在世間立足,但是偏見也促使他們必須用對的行動打破這種偏見觀念。 可以說,人性的復雜、矛盾,角色的親近、諧趣,全都在為“偏見和戰(zhàn)勝偏見”這個主題服務。 國產(chǎn)動畫能將一個主題從頭到尾地貫徹,而不浪費在與主題無關(guān)的支線上,《哪吒》在這方面做的最為純粹。 它擁有迪士尼和皮克斯動畫的敘事完成度,讓觀眾自始至終都在思考一個主題,并由這個主題生發(fā)到友情、親情,并因為這些感情最終促使整個故事走向一個催人奮進的結(jié)局。 這是讓我們最可以引以為傲的的能力。 在故事的最后,上天沒有幫助哪吒和敖丙,他們必須抉擇命運。 此時,哪吒選擇了獨自承擔命運的惡果,敖丙放棄了本該擁有的上仙之路,他們的結(jié)局并不十分完美,但是卻彌足珍貴。 我們看到這種義無反顧的勇敢,也看到了這種勇敢必須承受的痛苦,這種豐盈的人物質(zhì)感,讓人感動,也足可成為這一代的中國兒童引以為傲的童年記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