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風(fēng)和暢,山花爛漫。山嵐像一幕輕紗使山體處于朦朧的美麗中。南太行的崇山峻嶺中,一群激情澎湃的驢友,行色匆匆。 仙巖寺是入口,黃華寺是出口,一天的跋涉全在神道中。 佛門的清靜再次被紅塵之風(fēng)敲擊,不知佛意是無奈還是歡迎?但我們的目光只望著高山。 山坡林帶,那是花的海洋,波濤翻滾,浪花飛濺。我們在風(fēng)浪中搏擊,隨著波濤的節(jié)奏起伏。退卻冬日的凜冽,滿載春天的溫馨,一種靚麗與高貴的色彩充斥著驢友的眼眸,正與我們的人生相和諧。 人生正如一場登山,美景總在前頭,攀登不謂理由;也許只是為了一個高度而汗流浹背,其實最精彩的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過程,結(jié)果并不太重要。 小窟窿梯,一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拿?,我們直奔你而來。絕壁懸崖處一裂石縫扶搖,人在縫隙里像壁虎一樣攀爬。每一抓手,每一登足都必須慎重,來不得半點馬虎。剛剛還仰望前面旅友亦步亦趨艱難攀緩的形體,現(xiàn)在我則站在高處正俯視石縫中后來者的顱頂。繩索起不了多大作用,只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撫,關(guān)鍵是自己的體能和膽量。當(dāng)站在小窟窿梯頂?shù)臅r候,徒步已達(dá)到相當(dāng)?shù)母叨攘恕?/h3> 關(guān)于小窟窿梯,有刺激,有挑戰(zhàn),也有一定的危險性?;貋砗蠹?xì)思,像這樣的危險性以后還是應(yīng)盡量避免,因為一旦發(fā)生危險后果很嚴(yán)重!這已違背了登山的初衷。對我們來說,冒險毫無意義。 接下來的攀巖也很有意思。一堵估摸近八十度,高近五十米超上的天然絕壁橫亙眼前,我們稱之謂“驚云?!?,沿著石壁邊緣平移,只有半腳掌寬天然形成的石階或高或低或疏或密地向峰巔伸去,有的地方僅夠用腳尖點一下,沒什么抓扶,有的僅僅是稀疏細(xì)小的灌木根枝及凸出的巖石棱沿,無意間望一下身后,深不可測,令人頭暈?zāi)垦?,心驚腿軟。此時需要的是臨危不亂,步步為營,心理要足夠強(qiáng)大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將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此處的危險系數(shù)與小窟窿梯比有過而無不及。繼續(xù)攀登,山回路轉(zhuǎn),絕壁就在眼前,懸崖就在腳下,美景與風(fēng)險同在——奇妙的風(fēng)景一幅幅切換,讓人盡情地欣賞,可又擔(dān)心足下潛在的危險。攀爬上驚云棧,拐過一段斷崖,便到了一處稱之謂“匕首刃”的地方,此處的驚險正如其名,讓人觸目驚心,快樂無限。在一塊略微有些寬敞的地方,我們稍事休整,沿著或隱或現(xiàn)的山道繼續(xù)向前攀登。正在勞困口渴,體疲力乏的時候,忽然柳暗花明,過了一堆灌木叢,蜿蜒的山頂大路就在眼前,我們頓時禁不住歡喜雀躍。 走在山頂大路上,上下俯仰,滿目粉白嫩黃,粉的是桃,白的是杏,黃的是連翹,一片花的海洋,把春色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再次與老祖廟平視,多了一份親切感。我知道這是在“天上”,可院落如同家園一般。也許人們靈魂的家園就應(yīng)該在像這樣的高處吧?! 幾年前早已飽覽了黃華神苑的風(fēng)采,那接天連地的石階,那峻拔孤傲的樹木,那幽谷醉心的溪流,那精妙的盤龍洞,那碎銀迸飛的瀑布,那飛虹般的吊橋……無數(shù)的美景都已定格在我的記憶空間里。當(dāng)我們匆匆掠過上寺、中寺和下寺,再次從黃華神苑走出時,我意識到下寺中寺上寺只是人間的高度,而與老祖廟相比,則是天地間層次的差距。層次不同,無法對話。 黃華神苑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無論道也好、佛也好,都充滿了高妙和玄幻。神在天上,也在人的心里;神道度人,暗藏玄機(jī),悟歸自己。正視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踏著包容、良善、仁愛的臺階,便趨步于神的境界了。 凡人在這里最好保持沉默,把自己的心情首先打掃干凈,這樣才可以親近神的圣體,感受到神的靈光。若是聽不懂神的言語,最好遠(yuǎn)離,不要讓污濁的行為褻瀆了神的清明。對于普通的凡人,悄悄離開是對神最大的虔誠;盡快退回紅塵中,讓大山保持闃靜與空寥,留住滿山的玄奧與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