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A 咳嗽 咽喉部 A1.咳嗽基礎(chǔ)方: 酒黃芩 黃連 干姜 半夏 枳殼 郁金 萊菔子(冬天用)或陳皮(夏天用)細(xì)辛 清開靈調(diào) 貼雙肺腧 喘加: 荔枝核 僵蠶 橘核 早上咳嗽重:魚腥草 午后咳嗽重: 黃柏 知母 晚上咳嗽重:柴胡 五倍子 干咳: 石膏 知母 風(fēng)寒:麻黃 桂枝 風(fēng)熱: 桑葉 菊花 沙?。合s蛻 A2.火咳(干咳)扁桃體紅腫: 釜底抽薪(吳茱萸5 大黃3 膽南星5 胡黃連3 )米醋調(diào)貼雙涌泉 不發(fā)熱不用7味釜底抽薪 A3.咳嗽痰盛: 荊芥 紫苑 桃仁 杏仁 梔子 橘紅 桔梗 清開靈調(diào) 貼檀中穴 喘加: 荔枝核 僵蠶 橘核 早上咳嗽重:魚腥草 午后咳嗽重: 黃柏 知母 晚上咳嗽重:柴胡 五倍子 干咳: 石膏 知母 風(fēng)寒:麻黃 桂枝 風(fēng)熱: 桑葉 菊花 沙?。合s蛻 A4.咳嗽、有痰、咽疼、腫: 酒黃芩 黃連 桔梗 雙花 瓜蔞 杏仁 貝母 甘草片 石膏 細(xì)辛 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可兩貼左右嗓子貼 荊芥 紫苑 桃仁 杏仁 梔子 橘紅 陳皮 清開靈調(diào) 貼檀中穴 A5.過敏性咳嗽(咳吐): 白術(shù) 防風(fēng) 酒黃芩 桔梗 枳實(shí) 萊菔子 杏仁 甘草片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 萊菔子 雞內(nèi)金 厚樸 大黃 芒硝 溫水調(diào) 貼肚臍 A6.傷食咳: 保和丸 溫水化開 貼肚臍 (不愛吃飯,黃舌,便臭,口臭如酸奶味) A7.脾虛咳: 參苓白術(shù)散成品貼肚臍 或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山藥 蓮子 白扁豆 薏苡仁 砂 仁 桔梗(每天咳嗽幾聲 時間長 舌胖嫩 舌胖大 舌質(zhì)淡 舌苔白)
A8.嗓子痛: 雙花 黃連 細(xì)辛 薄荷 桔梗 解毒片 冰片(少許)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或嗓子左右各一貼效果快 A9.嗓子紅、疼、咳嗽: 黃芩 雙花 柴胡 杏仁 桔梗 半夏 麻黃 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 A10.小兒化扁、高熱: 大黃 芒硝 雙花 敗醬草 杏仁 橘紅 牛黃解毒片 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發(fā)熱+ 釜A 咳嗽 咽喉部 A1.咳嗽基礎(chǔ)方: 酒黃芩 黃連 干姜 半夏 枳殼 郁金 萊菔子(冬天用)或陳皮(夏天用)細(xì)辛 清開靈調(diào) 貼雙肺腧 喘加: 荔枝核 僵蠶 橘核 早上咳嗽重:魚腥草 午后咳嗽重: 黃柏 知母 晚上咳嗽重:柴胡 五倍子 干咳: 石膏 知母 風(fēng)寒:麻黃 桂枝 風(fēng)熱: 桑葉 菊花 沙?。合s蛻 A2.火咳(干咳)扁桃體紅腫: 釜底抽薪(吳茱萸5 大黃3 膽南星5 胡黃連3 )米醋調(diào)貼雙涌泉 不發(fā)熱不用7味釜底抽薪 A3.咳嗽痰盛: 荊芥 紫苑 桃仁 杏仁 梔子 橘紅 桔梗 清開靈調(diào) 貼檀中穴 喘加: 荔枝核 僵蠶 橘核 早上咳嗽重:魚腥草 午后咳嗽重: 黃柏 知母 晚上咳嗽重:柴胡 五倍子 干咳: 石膏 知母 風(fēng)寒:麻黃 桂枝 風(fēng)熱: 桑葉 菊花 沙啞:蟬蛻 A4.咳嗽、有痰、咽疼、腫: 酒黃芩 黃連 桔梗 雙花 瓜蔞 杏仁 貝母 甘草片 石膏 細(xì)辛 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可兩貼左右嗓子貼 荊芥 紫苑 桃仁 杏仁 梔子 橘紅 陳皮 清開靈調(diào) 貼檀中穴 A5.過敏性咳嗽(咳吐): 白術(shù) 防風(fēng) 酒黃芩 桔梗 枳實(shí) 萊菔子 杏仁 甘草片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 萊菔子 雞內(nèi)金 厚樸 大黃 芒硝 溫水調(diào) 貼肚臍 A6.傷食咳: 保和丸 溫水化開 貼肚臍 (不愛吃飯,黃舌,便臭,口臭如酸奶味) A7.脾虛咳: 參苓白術(shù)散成品貼肚臍 或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山藥 蓮子 白扁豆 薏苡仁 砂 仁 桔梗(每天咳嗽幾聲 時間長 舌胖嫩 舌胖大 舌質(zhì)淡 舌苔白)
A8.嗓子痛: 雙花 黃連 細(xì)辛 薄荷 桔梗 解毒片 冰片(少許)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或嗓子左右各一貼效果快 A9.嗓子紅、疼、咳嗽: 黃芩 雙花 柴胡 杏仁 桔梗 半夏 麻黃 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 A10.小兒化扁、高熱: 大黃 芒硝 雙花 敗醬草 杏仁 橘紅 牛黃解毒片 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發(fā)熱+ 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吳茱萸5 大黃3 膽南星5 胡黃連3 牛膝1 梔子1 冰片)米醋調(diào) 貼雙涌泉
A12.扁桃體炎: 芒硝0.5 石膏0.5 白芷0.2 冰片0.2 貝母0.3 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或雙天容穴 A13.扁桃體腫大: 大黃 黃連 黃芩 芒硝 冰片少許 安痛定或柴胡(發(fā)熱)調(diào) 貼天突 A14.化膿性扁桃體炎: 大黃 芒硝 雙花 敗醬草 杏仁 橘紅 牛黃解毒片 茯苓 清開靈調(diào) 貼天容穴(下 頜角后,胸鎖乳突肌前緣。對稱貼)或者天突。 A15.咽炎方: 紫蘇梗 桔梗 萊菔子 赤石脂 郁金 蒲公英 牛蒡子 丹參 瓜蔞 清開靈調(diào)貼天突 A16.干、有異物感: 紫金錠2 三七1 米醋調(diào) 貼喉結(jié)上凹陷處 吳茱萸 生附子 米醋調(diào)貼雙涌泉 A17.慢性咽炎方: 大黃 芒硝 細(xì)辛 薄荷 冰片少許 牛黃解毒片 清開靈調(diào)貼喉結(jié)上凹陷處或天突 B 肺 部 B1.哮喘方: 1: 酒黃芩 黃連 干姜 半夏 杏仁 陳皮 貝母 僵蠶 荔枝核 郁金 清開靈調(diào) 貼雙肺腧 咳重+氨茶堿 2:赤芍 紅花 川芎 白芷 黃連 丹參 米醋調(diào) 貼譚中 B2.肺炎方: 酒黃芩 黃連 杏仁 五倍子 干姜 半夏 細(xì)辛 枳殼 郁金 清開靈調(diào) 雙肺腧 B3.小兒肺炎 : 干姜 半夏 郁金 梔子 陳皮 桔梗 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和天柱穴(背部第三胸椎,雙肺腧中間) B4.支氣管(喘): 酒黃芩 黃連 干姜 半夏 枳殼 郁金 萊菔子(冬天用)或陳皮(夏天用)細(xì)辛 五 倍子 荔枝核 氨茶堿 甘草片 清開靈調(diào) 貼雙肺腧 B5.支氣管●肺炎(咳嗽、黃涕、痰鳴音) 1:酒黃芩 黃連 干姜 半夏 五倍子 杏仁 細(xì)辛 僵蠶 荔枝核 枳殼 郁金 清開靈調(diào) 貼雙肺腧 2:荊芥 紫苑 桃仁 杏仁 梔子 橘紅 陳皮 清開靈調(diào) 貼譚中 發(fā)熱加 3:釜底抽薪(吳茱萸5 大黃3 膽南星5 胡黃連3 牛膝1 梔子1 冰片少許) 米醋調(diào) 貼雙涌泉 B6.支原體●肺炎(共3貼 同用一二方 發(fā)熱另加釜底抽薪): 1.荊芥 紫苑 五倍子 萊菔子 酒黃芩 黃連 桔梗 杏仁 清開靈調(diào) 貼雙肺腧(如右肺無病癥,可左肺肺腧+左肺聽診病癥處) 上午咳加:桑白皮 雙花 魚腥草 各等份 +甘草片2片 2.酒黃芩,黃連,干姜,枳殼,萊菔子,郁金清開靈調(diào) 貼胸骨角或者檀中穴 B7.寒咳 二陳湯:半夏 橘紅 茯苓 甘草 促透液調(diào)貼神闕 A 方 :麻黃 杏仁 桂枝 甘草 B 方 :旋復(fù)花 甘草 白芍 桂枝 杏仁 白前 促透液調(diào)貼華蓋 C 方 : 麻黃 芍藥 干姜 桂枝 半夏 細(xì)辛 甘草 五味子 促透液調(diào)貼譚中穴或雙肺腧(此方為小青龍湯) B8.熱咳 A 方 :麻黃 杏仁 桑白皮 款冬花 葶藶子 清開靈調(diào)貼大椎穴 B 方 :五味子 石菖蒲 厚樸 瓜蔞 清開靈調(diào)貼神闕 C 方 : 麻黃 杏仁 甘草 地龍 魚腥草 清開靈調(diào)貼譚中穴或雙肺腧 B9.熱喘有痰鳴音咳不出 二陳湯加膽南星加瓜蔞貼臍 B10.咳重?zé)o痰 前胡 白前 浙貝 桔梗 杏仁 貼華蓋(咳嗽重沒上來痰時用) B11.梅核氣 半夏 厚樸 茯苓 蘇葉 C 感冒 流涕 C1.感冒基礎(chǔ)方: 麻黃 桂枝 干姜 白芷 薄荷 促透液+姜汁或白酒調(diào) 貼肚臍 鼻噻流涕+蒼耳 細(xì)辛 咳嗽+貝母 杏仁 四肢酸痛+羌活 獨(dú)活 咽喉痛+桔梗 射干 聲音嘶啞+胖大海 C2.胃腸感冒、伴有腹瀉: 丁香 肉桂 吳茱萸 藿香正氣水調(diào) 貼肚臍 吐+干姜 半夏 肚子疼+白胡椒 瀉+黃連 脹+木香 無精打采+白芍 C3.流清涕不止(風(fēng)寒): 麻黃3桂枝3細(xì)辛2干姜2 清開靈調(diào) 貼肚臍 C4.流黃涕咳嗽(風(fēng)熱): 荊芥 防風(fēng) 雙花 連翹 白芷 干姜 半夏 甘草 薄荷 清開靈調(diào) 貼肚臍 C5.感冒流涕(輕微): 干姜 白芷 蔥白 酒調(diào) 貼 肚臍 D 便 秘 D1.便秘方: 陳皮 厚樸 芒硝 大黃 生地黃 當(dāng)歸 枳實(shí) 香油調(diào)貼肚臍 D2.便秘方: 大黃 芒硝 梔子 桃仁 杏仁 冰片少許 蛋清調(diào)貼肚臍 D3.便秘方(厭食): 1.茯苓 白術(shù) 桃仁 杏仁 炒雞內(nèi)金 黃柏 蒼術(shù) 藿香正氣水調(diào)貼中脘 2.大黃 芒硝 牛蒡子 棗仁 太極丸 香油調(diào) 貼肚臍 D4.小兒便秘方:大黃 芒硝 牛蒡子 厚樸 枳實(shí) 杏仁 香油調(diào) 貼肚臍 D5.寒虛秘: 附子 大黃 當(dāng)歸 肉蓯蓉 郁李仁 藿香正氣水調(diào) 貼肚臍
E 食積 厭食 免疫力 E1.小兒食積方: 茯苓 白術(shù) 桃仁 杏仁 炒雞內(nèi)金 蒼術(shù) 黃柏 藿香正氣水 貼中脘 (食積舌中前部有凹陷+石菖蒲) E2.小兒厭食方: 蒼術(shù) 焦三仙 桃仁 杏仁 炒雞內(nèi)金 藿香正氣水 貼中脘 E3.小兒厭食方: 胡黃連 三棱 莪術(shù) 陳皮 枳殼 等份促透劑 貼臍(兩方區(qū)別 1方有健脾功效 2方厭食功效好 如果+食積方 看穴位搭配選擇) E4.小兒提高免疫力: 黃芪 白術(shù) 蒼術(shù) 防風(fēng) 水調(diào) 貼肚臍 ※(玉屏風(fēng)散) 此方貼5天休息5天 一共4回 配合貞芪扶正顆粒效果更好 E5.小兒夜啼: 蟬蛻0.3 鉤藤0.5 琥珀0.4 水+促透液調(diào) 貼肚臍 E6.小兒遺尿: 麻黃0.3 益智仁0.3 五倍子0.5 帶須蔥白 促透液調(diào) 貼肚臍 晚上貼 早上下貼 注:①走路S型的不貼 ②椎裂的不貼 E7.口臭: 半夏 黃連 芒硝 大黃 丁香 三仙 柴胡 不辯證 藿香正氣水調(diào)貼中脘 E8.口臭、不吃飯、打把勢: 茯苓 白術(shù) 丁香 黃連 口服 六味地黃丸 藿香正氣水調(diào)貼中脘 E9.引火下行 吳茱萸 細(xì)辛 黃連 青黛 冰片少許 醋調(diào) 雙涌泉 手腳熱 可加黃柏 F 腹 瀉 F1.傷食泄: 雞內(nèi)金 焦四仙 陳皮各等份,促透液調(diào)貼肚臍或用保和丸溫水化開貼肚臍 加減:腹脹腹痛+木香、嘔吐+姜汁調(diào) 干姜 半夏藥 注:腹痛腹脹、痛則欲泄、泄后痛減、便呈蛋花、酸臭味重、臭如敗卵、噯腐納 呆、舌苔厚膩、脈滑 F2.寒濕瀉: 丁香 肉桂 干姜 白胡椒各等份 藿香正氣水促進(jìn)液各半調(diào)貼肚臍 加減:腹脹痛+木香、寒熱夾雜+黃連 注:大便清稀、色淡帶沫、臭氣不重、便前腸鳴、日泄數(shù)次、伴證風(fēng)寒。 F3.脾虛泄: 丁香 肉桂 吳茱萸 五倍子 白胡椒 炒白術(shù) 茯苓促透液調(diào)貼肚臍或用參苓白術(shù) 散貼肚臍 加減:腹脹+萊菔子、腹痛哭鬧+防己、白芍、久瀉不止+干姜、訶子??赏瑫r口服參苓白術(shù)散或七味白術(shù)散 注:時瀉時止、舌淡無臭、粘雜水樣,完谷不化、神疲面黃、形體消瘦。 F4.濕熱泄: 葛根 黃芩 黃連各等份,促透液調(diào)貼肚臍 加減:腹痛+白芍、嘔吐+藿香、肛門熱腫+木香、高熱煩渴+石膏、葛根倍用。 注:瀉下如注、色黃味臭、蛋花水樣、腹痛夾粘、伴證風(fēng)熱。 F5.腹瀉方: 黃連 苦參 蒼術(shù) 葛根 干姜 肉桂 石榴皮 藿香正氣水調(diào) 貼肚臍(辯證不清時用) F6.小兒腹瀉: 丁香 肉桂 焦三仙 藿香正氣水調(diào) 貼肚臍(辯證不清時用) F 牙 疼 F1.風(fēng)火牙痛特點(diǎn): 貼敷方:細(xì)辛 石膏 升麻 蜂方 牙痛安/平痛新 解毒片 利多卡因調(diào) 貼痛點(diǎn) 遇到風(fēng)加重 受熱加重遇到冷痛減 或伴有惡寒 發(fā)熱等癥狀 多見于急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等 F2.胃火牙痛特點(diǎn): 貼敷方:石膏0.6 芒硝0.4 冰片0.2 細(xì)辛0.1 水和促透液調(diào) 貼肚臍 疼痛劇烈,牙齦紅腫,可伴有口渴,口臭,尿黃,便秘,舌苔黃膩等癥狀 多見于 冠周炎 化膿性根尖周炎 F3.腎火牙疼特點(diǎn): 貼敷方:釜底抽薪 (大黃 胡黃連 膽南星 吳茱萸)醋調(diào) 雙涌泉 隱隱作痛,程度較輕,午后與夜間,性生活過后加重 牙齦多不紅腫 常牙齒松動 咬物無力或牙齦出血??砂橛醒幔诟裳试?,舌紅苔少,多見于老年人慢性牙周病 ※齒為骨之余,腎主骨,所以牙齒疼痛多屬腎陰不足,虛火上炎。
G 胃 G1.胃炎方: 丁香 肉桂 吳茱萸 知母 丁香 元胡 藿香正氣水調(diào) 貼肚臍 G2.胃寒方: 丁香 肉桂 吳茱萸 木香 干姜 元胡 (黃連半分)藿香正氣水 中脘 G3.胃撐胃脹: 1.厚樸 當(dāng)歸 川芎 五靈脂 桃仁 紅花 溫水調(diào) 貼肚臍 2.茯苓 白術(shù) 桃仁 杏仁 炒雞內(nèi)金 柴胡 枳殼 藿香正氣水調(diào) 貼中脘 G4.消化不良、嘔吐: 萊菔子 五倍子 金櫻子 干姜 蔥白 藿香正氣液調(diào) 貼肚臍 G5.胃脹、自汗: 1.茯苓 白術(shù) 桃仁 杏仁 炒雞內(nèi)金 藿香正氣水 調(diào)中脘 2.黃柏 知母 沙參 何首烏 五倍子 浮小麥 醋調(diào) 貼肚臍 G6.飯后胃脹: 丁香 肉桂 干姜 半夏 茯苓 枳殼 木香 炒雞內(nèi)金 萊菔子 藿香正氣水調(diào) 貼肚臍 G7.糜爛性胃炎: 瓦楞子 白芍 白術(shù) 肉桂 吳茱萸 良姜 桂枝 防風(fēng) 苦參 川芎 藿香正氣水調(diào) 貼肚臍 G8.脾胃不和、脹氣: 茯苓 白術(shù) 桃仁 杏仁 炒雞內(nèi)金 枳殼 香附 藿香正氣水調(diào) 貼中脘 G9.胃痛方: 丁香 肉桂 茯苓 元胡 黃芪 干姜 藿香正氣水調(diào) 貼肚臍 G10.胃痛、串氣: 丁香 肉桂 香附/白胡椒 良姜 木香 干姜 吳茱萸 冰片少許 黃酒調(diào) 貼肚臍和中脘 G11.放屁: 蒲公英 石菖蒲 獨(dú)活 茯苓 白術(shù) 枳殼 桃仁 杏仁 藿香正氣液調(diào) 肚臍 H 疼 痛 H1.掛鉤炎: 白芷 蟬蛻 白附子 細(xì)辛 升麻 白酒調(diào) 痛點(diǎn) H2.三叉神經(jīng)痛: 蜈蚣 一條 生天南星 15 地龍10 螻蛄 10 五倍子10 生半夏10 白附子10 木香10 貼痛處 H3.痛風(fēng)貼: 蒼術(shù) 黃柏 土茯苓 王不留行 酒調(diào)貼患處 或 川芎 透骨草 威靈仙 三七 黃柏 大黃 芒硝 蒼術(shù) 雙份 黃酒調(diào)貼患處 H4.頸椎性眩暈: 方1:葛根 丹參 川芎 乳香 沒藥 元胡 白芍 決明子 慶大霉素調(diào)貼大椎 方2:川芎 當(dāng)歸 柴胡 茯苓 五味子 益智仁 肉桂 黃芪 清開靈調(diào)貼肚臍和大椎 H5.頸椎方: 川烏 草烏 馬錢子 乳香 沒藥 元胡 羌活 獨(dú)活 桂枝 酒調(diào)貼大椎 H6.腦內(nèi)痛、搖頭暈: 1.白芷 白芍 川芎 吳茱萸 柴胡 香附 白酒調(diào)貼肚臍 2.桃仁 杏仁 梔子 白胡椒 蛋清 酒調(diào)睡前貼右足心還可以頸椎方貼大椎上 H7.消淤止痛散: 用于軟組織損傷 生大黃10 丹參6 紅花6 元胡4 冰片1蜂蜜與75%酒精調(diào) 貼患處 H8.跌打勞損扭傷:乳香 沒藥 白芍 川烏各3 桃仁 杏仁 骨碎補(bǔ)各10 適量蛋清調(diào)貼患處 H9.腳踝扭傷: 黃芩 黃連 黃柏 大黃 乳香 沒藥 元胡(雙份) 酒調(diào)貼患處 H10.腰肌勞損: 葛根 丹參 川芎 元胡(雙份) 決明子 血壓高加菊花 酒調(diào)貼患處 H11.網(wǎng)球肘: 生川烏 生草烏 馬錢子 羌活 獨(dú)活 乳香 沒藥 桂枝 元胡(雙份)黃酒調(diào) H12.腱鞘炎: 川烏 梔子 紅花 細(xì)辛 血竭 乳香 沒藥 黃酒 患處 H13.肋軟骨炎: 云南白藥5 黃酒調(diào)成餅 至于沙篙子上 貼肋骨腰痛點(diǎn) 20小時再換 3次 H14.滑膜炎: 川烏 草烏 馬錢子 乳香 沒藥 獨(dú)活 羌活 元胡 柴胡 防己 車前子 黃酒調(diào)貼患處 H15.肩周炎: 天南星 豨簽草 蒼術(shù) 姜黃 乳香 沒藥各10 紅花 半夏 細(xì)辛各7 黃酒促進(jìn)液各一半調(diào)貼患 H16.帶狀皰疹: 方1:雄黃 冰片 青黛 明礬 枯礬 香油調(diào)(面積小直接貼 面積大沙篙子揉碎一起攪拌涂抹) 方:2:大黃5,雄黃3,半夏3,冰片4,香油調(diào)(面積小直接貼 面積大沙篙子揉碎一起攪拌涂抹) K 病 種 K1.手足口: 1. 大黃0.3 胡黃連0.3 吳茱萸0.5 膽南星0.5 2. 大黃0.4 蟬蛻0.4 梔子0.4 牛膝0.2 細(xì)辛0.1 用醋調(diào) 貼涌泉 一只腳一個方 3.大黃 芒硝 蒲公英 青黛 連翹 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 K2.皰疹性咽峽炎: 大黃 芒硝 蒲公英 青黛 連翹 清開靈調(diào) 貼天突 不發(fā)熱方2改用4味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吳茱萸5 大黃3 膽南星5 胡黃連3 牛膝1 梔子1 冰片少許(此方為七味釜底抽薪 適用于高熱 按比例調(diào)配成方裝罐)
K3.急性闌尾炎: (慢性闌尾炎,膽囊炎,可直接貼)大黃,芒硝,各30g,大蒜50g放一起搗爛濕貼麥?zhǔn)宵c(diǎn),貼40分鐘到1.5小時后下貼,再用大黃,芒硝,蒲公英,雙花,敗醬草,虎杖,土茯苓米醋調(diào)貼麥?zhǔn)宵c(diǎn) K4.心臟?。?/p> 赤芍 紅花 丹參 川芎 白芷 米醋調(diào) 貼檀中穴 K5.失眠: 朱砂 五味子2 煅龍骨2 遠(yuǎn)志2 醋調(diào)貼肚臍 K6.盜汗: 五倍子 五味子 麻黃根(無土) 氣虛:黨參 白術(shù) 陰虛:黃柏 知母 用醋+醋透液貼肚臍 K7.剝脫苔: 當(dāng)歸 柴胡 白芍 桃仁 白術(shù) 山藥 貼肚臍 同時麥芽泡水喝 +釜底抽薪貼涌泉 K8.淋巴結(jié)炎: 大黃 芒硝 黃連 三棱 夏枯草 用促透液調(diào)患處 發(fā)熱+釜底抽薪(7味) K9.腸系膜淋巴結(jié)炎: 白芍 肉桂 吳茱萸 桂枝 附子 干姜 元胡 姜汁調(diào) 貼肚臍 中脘可加 K10.膈肌痙攣: 黃芪3 白術(shù) 砂仁 良姜 肉桂 白芍 白芨 三七 貼中脘 口服利膈丸 K11.過敏性鼻炎: 蒼耳子 薄荷 白芷 細(xì)辛 撲爾敏片2片 地米片1片 姜汁調(diào)貼大椎 K12.鼻竇炎: 辛夷 白豆蔻 黃連 皂角少量 白芷 用姜汁調(diào) 大椎 雙肺腧 K13.口腔潰瘍(常年): 1.吳茱萸 細(xì)辛 青黛 黃連 冰片 醋調(diào)貼雙涌泉 2.蒼術(shù) 黃柏 牛膝 薏米仁 溫水調(diào)貼肚臍 K14.更年期綜合征: 六味地黃丸1g 黃柏0.5 知母0.4 水+促透液 貼肚臍(病人虛熱一會熱一會不熱的+胡黃連) (出汗+五倍子) K15.皮膚瘙癢(老年人): 地膚子 紅花 僵蠶 蟬蛻 撲爾敏 醋調(diào) 肚臍
Y 男科 婦科 Y1.巧克力囊腫: 夏枯草2 大黃 芒硝 橘核 荔枝核 三棱 莪術(shù) 穿三甲 車前子 肚臍+兩側(cè)卵 巢反射區(qū) Y2.附件炎: 黃柏 蒼術(shù) 肉桂 敗醬草 蒲公英 虎杖 郁金 正氣液調(diào) 貼關(guān)元穴 Y3.盆腔積液、盆腔炎: 敗醬草 黃柏 大黃 蒲公英 防己 車前子 吳茱萸 正氣液調(diào) 貼關(guān)元 Y4.急性乳腺炎: 1方:大黃 1,莪術(shù)1,芒硝 2、鮮蒲公英適量共搗,促透液調(diào)貼患處。 2方:生地 大黃 醋加促進(jìn)劑調(diào)敷涌泉 3方:蒲公英 野菊花 水加促進(jìn)劑調(diào)敷臍 Y5.陰道炎: 方藥:黃柏,車前子,蒼術(shù),石榴皮各5g。 滴蟲性+苦參,百部。 霉菌性+土槿皮,白芷。 用法:共打粉,每次取藥粉2g, 促滲液調(diào)貼神闕,關(guān)元,中極穴。 Y6.外痔: 五倍子 苦參 防風(fēng) 白芷 川芎 姜黃 紅花 甘草 明礬少許 貼患處 Y7.閉經(jīng)歸來方(歸來散): 山茱萸15 當(dāng)歸 牛膝 菟絲子各12 熟地 枸杞各10 川芎 白芍 母草各20 黃酒 貼肚臍 Y8.回奶方: 麥芽 芒硝 貼乳房 目次和注射用水調(diào) 5天 麥芽 紅小豆熬水喝 口服回奶片 Y9.遺尿 【 55- - 10 歲 】 1 . 吳茱萸 五倍子 小茴香 補(bǔ)骨脂 附子等份 醋加促進(jìn)劑調(diào)濕 , 貼涌泉加神闕 2 . 丁香 1 肉桂2 益智仁4 覆盆子4 促進(jìn)劑調(diào)濕 , 貼臍 Y10.尿路感染·膀胱炎: 金錢草0.2 木桶0.2 竹葉0.3 梔子0.3 食鹽少許 用水+促透液調(diào) 貼肚臍或關(guān)元 Y11.陽痿早泄: 巴戟天 洋火葉 附子 肉桂 蔥白 山藥 肉蓯蓉 白酒調(diào) 貼肚臍 Y12.女性冷淡: 杏仁 川椒 吳茱萸 細(xì)辛 丁香 沙篙子和藥一起攪拌 促透液調(diào) 放陰道 早放晚取 Y13.前列腺: 半枝蓮 王不留行 三棱 莪術(shù) 敗醬草 虎杖 郁金 前列康 醋調(diào) 貼關(guān)元穴 Y14.睪丸炎: 大黃 芒硝 黃連 黃柏用溫水調(diào) 關(guān)元穴
Z 痛 經(jīng) Z1.寒濕凝滯型: 細(xì)辛 肉桂 茴香 烏藥 干姜 川芎各等分打粉,黃酒促透液各半調(diào)貼關(guān)元穴,TDP 治療儀照射30分鐘效果更佳。 小腹冷痛、得熱則舒、色黯有塊、面色蒼白、惡寒喜暖。 治則:溫經(jīng)散寒 活血止痛 Z2.氣滯血瘀型: 柴胡 香附 川芎 元胡 丹參 紅花各等份打粉,黃酒促透液各半調(diào)貼關(guān)元穴情志抑郁、小腹脹痛、色黯量少、時有血塊、胸乳脹痛。 治則:理氣活血 行瘀止痛 Z3.氣血虛弱: 黃芪15g 當(dāng)歸 山萸肉 黃精各10g共打粉,取2g,蜂蜜促透液調(diào)貼神闕穴 小腹隱痛、色淡量少、腰膝酸軟,神倦乏力、納食不香、脅腹脹悶、眩暈耳鳴、心悸氣短,舌苔薄白,舌胖齒痕。 治則:補(bǔ)益氣血 滋養(yǎng)肝腎 Z4.痛經(jīng)西藥方: 消炎痛片100mg 654-2片10mg 元胡止痛片5片共研粉,促透液調(diào)貼關(guān)元穴,30分鐘痛減。重者前方貼神闕穴.
N 藥方備注 N1.※釜底抽薪: 吳茱萸5 大黃3 膽南星5 胡黃連3 牛膝1 梔子1 冰片少許 (此方為七味釜底抽薪 適用于高熱 按比例調(diào)配成方裝罐) 2.吳茱萸5 大黃3 膽南星5 胡黃連3 (此方為四味釜底抽薪,引火下行,引上焦火) 適應(yīng)癥:口腔潰瘍 鵝口瘡 咽喉痛 急性扁桃體炎 皰疹性咽峽炎 手足口病 流行性腮腺炎等。 N2.六君子: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炙甘草 半夏 陳皮 N3.四君子: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炙甘草 N4.四物湯: 熟地黃 白芍 當(dāng)歸 川芎 N5.玉屏風(fēng)散: 黃芪 白術(shù) 防風(fēng) 蒼術(shù) N6.二陳湯: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N7.小青龍湯: 麻黃 芍藥 干姜 半夏各9克 桂枝 炙甘草各6克 細(xì)辛 五味子各3克 N8.參苓白術(shù): 蓮子12g、薏苡仁12g、砂仁12g、桔梗10g、人參15g、白術(shù)15g、茯苓15g、白扁豆12g、炙甘草10g、山藥15g、 生姜三片、大棗三枚。 N9.消腫散: 大黃 芒硝 血竭 N10.消炎散: 基礎(chǔ)方:黃連 大黃 雙花 連翹各10克,冰片5克 青黛3克。 肺熱:桑白皮 魚腥草 ——9—15克 肺寒:款冬花 細(xì)辛 干姜 ——6—10克 熱痰:瓜蔞 膽南星貝母——12—20克 寒痰:半夏 天南星 陳皮——5—10克 喘息:麻黃 葶藶子 地龍——5---10克 N10.黑風(fēng)散: 蒼術(shù)40 黃柏,青黛各90g硼砂 大黃 黃連各60g 冰片9g,香油調(diào)貼臍 潰瘍者干撒 結(jié)痂者油膏涂,日一次 主治!濕 干疹黃水瘡 ,纏腰火丹 過敏性皮炎 及燙燒傷?。。?! N11.燙火散 (燙燒傷各期)大黃,黃柏,寒水石,黑地榆,各等量加一個沙蒿貼,曬干為粉, 紫草油調(diào)涂,清熱消腫,收口 |
|
來自: 昵稱6031804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