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 蟲雞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縛。 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詩歌首先寫道:“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痹娙丝吹郊抑行∑腿苏诶﹄u,要拿到市上去賣,而雞被捆得著急,邊叫邊掙扎,似乎在向人提出抗議?!跋嘈鸂帯比郑坏珜⑿‰u人格化,而且使縛雞這個事件表現(xiàn)得生動活潑,又富有生活情趣。 接著寫道:“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薄皡挕奔磪拹?。詩人開篇就寫“小奴縛雞向市賣”,引發(fā)了問題——為什么要“縛雞向市賣”?詩人一問,原來是因為家中的人怕雞吃掉螞蟻之類的小蟲而要賣掉它。既然是因為“雞食蟲蟻”而不忍,那么,把雞賣給別人,不是要“遭烹”嗎?這也不是也在殺生靈嗎?這樣的結(jié)果,不是同“雞食蟲蟻”一樣嗎? 所以,詩人寫道:“蟲雞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縛?!毕x子和雞對人來說都有什么好處?或者說,我們應(yīng)該對雞和蟲子一樣對待,不應(yīng)該有厚薄之分。為什么人對蟲子要施以厚恩,而對雞卻要賣掉呢?這樣,都是生命,為什么不公平對待?于是,詩人若有所悟,立即命令仆人把雞解開放了。詩人到底悟出什么,詩人沒有說出來。 最后詩人寫道:“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比欢娙嗽僮屑毾胂?,放了雞,蟲蟻不是又要遭受災(zāi)難了嗎?反復(fù)想來,實在是說不清,也道不明,哪能有萬全之策,于是只好倚在山上的樓閣之上,注視著浩浩東去的寒冷江面。這里,詩以景結(jié)情,把自己的情懷蘊含在茫茫無際的江水中,這樣,不但說明了“雞蟲得失無了時”就如這茫茫的江水一樣,而且也給人以想象空間,讓人思索,讓人回味。 那么,這首詩歌到底要表現(xiàn)什么?我們聯(lián)系王嗣奭在《杜臆》中說:“公晚年溺佛,意主慈悲不殺,見雞食蟲蟻而憐之,遂命縛雞出賣。見其被縛喧爭,知其畏死,慮及賣去遭烹,遂解其縛,又將食蟲蟻矣。雞得則蟲失,蟲得則雞失,世間類者甚多,故云‘無了時’,計無所出,只得‘注目寒江倚山閣’而已?!?/SPAN> 王嗣奭的評說,說明了世間這類兩難選擇事情很多,詩人以小見大,不但表現(xiàn)了詩人所具有的大愛的情懷,而且推己及人,在“注目寒江”中表現(xiàn)出來的對國家前途,人民生活的憂慮之情。 在藝術(shù)上,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語言精煉,平易而質(zhì)樸 這首詩歌語言平樸自然,平易順當(dāng)。如,“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边@如同與讀者娓娓而談,讀來親切動人。 其次,注重細節(jié),提高真實性 詩歌就是通過“縛雞”這一細小描寫,由此延伸開去,以小見大,不但表現(xiàn)了自己的情懷,也暗示了詩人對國家和人民的關(guān)切。 再次,結(jié)尾含蓄,意蘊極深刻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對此說得很到位,他說:“宕開一筆,妙不說盡。”妙在何處?第一,妙在由議論而轉(zhuǎn)入寫景,以景結(jié)情,給人以想象空間。第二,妙在以水喻情,情意不斷,雖然表現(xiàn)了詩人愛雞蟲的生命,但卻含蘊無窮,韻味悠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