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約10%的國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靜脈炎、老爛腿等周圍血管病。
靜脈曲張是怎么形成的
靜脈曲張是指由于血液淤滯、靜脈管壁薄弱等因素,導致靜脈的迂曲、擴張。 身體多個部位的靜脈均可發(fā)生曲張,比如 痔 瘡其實就是一種靜脈曲張,而下肢是靜脈曲張最常發(fā)生的部位。 靜脈曲張形成的原因有多種,主要包括: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久站、久坐
由于需要長時間維持相同的姿勢,比如售貨員、教師、白領、醫(yī)生等,以至于血液難以循環(huán),淤積在下肢靜脈血管中,長此以往,靜脈瓣膜被破壞,引起靜脈壓過高而造成下肢靜脈曲張。
二、便秘
長期便秘者排便時長時間處于蹲坐狀態(tài),抑制下肢小腿血液循環(huán),導致血管內部增壓,血液堵塞,血管瓣膜受損,也易導致靜脈曲張。
三、肥胖
肥胖人群厚重的脂肪導致血液很難被輸送到上半身,同時下肢的承重較大,使下肢靜脈壓力增加。
四、吸煙飲酒
經常吸煙喝酒的人,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影響血液循環(huán),也容易出現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僅僅是小腿上有“小蚯蚓”嗎
很多人以為下肢靜脈曲張僅僅是下肢的大靜脈擴張,影響美觀。 殊不知還伴隨著不同程度的不適感,隨著病情的加重還會出現其它并發(fā)癥。 臨床上,靜脈曲張主要經歷7個階段:
0期
患者腿部皮膚表面正常,一般無明顯癥狀,很多患者僅在休息時感到不舒服(小腿最常見),按摩或運動后可緩解。 檢查時未發(fā)現異常。
1期
毛細血管擴張,網狀靜脈擴張,形似“小蜘蛛”。 可見患者小腿上有紅色線條狀或絲狀毛細血管。 僅影響美觀,可以不用治療。
2期
久站時腿部可見彎曲增粗的表淺靜脈血管,高出皮膚,在腿部抬高或平臥后可消失,形似“小蚯蚓”。常有小腿酸脹、易疲勞等不適感,也可有明顯沉重感,此期是 治療最佳時期 。
3期
曲張血管增多,由于血液回流不暢淤積于下肢,小腿開始出現水腫,以站立過久或勞累后較明顯。 由于平躺有利于血液回流至心臟,晨起時水腫可消退。 患肢常增粗。
4期
血管內血液瘀積過多,靜脈壓力明顯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滲透至血管外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由于血中鐵元素沉積,造成局部皮膚發(fā)紅、變紫,直至發(fā)黑,這時靜脈曲張的血管容易形成血栓,最終失去彈性而變硬。 一些患者還出現皮膚搔癢,嚴重者呈現濕疹、下肢瘀積性皮炎等皮膚病變。 發(fā)展到該階段往往需要積極的外科治療。
5期
發(fā)黑變硬的皮膚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破潰,伴有已愈合的潰瘍,好發(fā)于踝周(內踝為主)以及小腿下1/3處。 該期很難自愈,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
6期
未經正規(guī)治療的靜脈性潰瘍反復發(fā)作,伴有活動性、頑固性的潰瘍。 常見于踝關節(jié)附近及小腿下段,俗稱“老爛腿”。
如何預防
一、避免長時間站或坐
這在靜脈曲張的預防中往往被忽視。 坐的時候,不要盤腿而坐站; 站的時候也要不時轉變站立的重心,這對靜脈曲張的預防很有好處。 利用彈力襪對下肢靜脈形成的壓力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臟,尤其是需要久站的人群。 而在平躺時,把腿抬至高于心臟高度處,能幫助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臟。
二、積極運動
經常鍛煉,特別是要經常散步。 這樣可以鍛煉腿部的力量,增加腿部血液循環(huán),強化腿部血管,這對靜脈曲張的預防是十分關鍵的。
三、低鹽飲食
患者體內如果含有較多的鹽,會導致體內吸水過多,引起小腿腫脹,對血管造成壓力。
四、控制體重
減重后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上半身體重對下肢靜脈造成的額外壓力。
因此,“管住嘴,邁開腿”才是預防腿上長“小蚯蚓”的小秘訣??!
腿上長了“小蚯蚓”怎么辦?------蘭世亭醫(yī)學健康科普1784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