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教育孩子是一件苦中帶樂的差事。父母要很完美、耐心、有教養(yǎng)、不暴躁,很多父母都是有缺點的,懷孕時寶媽從書中學育兒知識,想著后面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教育孩子,事實上,并不是你想這樣做就能做到這樣,有很多時候的溝通是無效的,一遍兩遍三遍再好的脾氣,都會生氣了。 最近的熱播劇《小歡喜》已經接近尾聲,看完后內心深處仍沒有辦法恢復平靜,因為這部劇真實反映了很多高中生的日常,所以莫名的感觸!劇中的英子的生活讓人有悲有喜,家庭的不完整,教育方式的問題,真實反映出了孩子的內心,而磊兒更是學霸的代表,不過是不一樣的學霸,是個“醉酒”的學霸。 一個人的賽道 從小到大在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家庭環(huán)境、學霸的智商、條件的同學中長大,后來工作在身邊北大、清華高智商的同事、海歸同事。 后來,有個學霸弟弟分享給我一句話點醒了我。 “我從來不與別人比,只和自己比。只要自己現(xiàn)在比昨天好就可以。” 從此以后,我就在一個人的賽道里行進,與過去的自己比,只要向前就足矣。 巢湖學霸張越洋 他是一個生活在城市里的男孩,家里有爸爸媽媽和他,爸爸干著水電工的工作,卻是藥物不離身,因為患有你高血壓與糖尿病,每一種都是除不了根的病癥。他在上小學最后一年時,媽媽為了照顧家里的老人,媽媽辭掉了工作在家照顧一家老小。 而父母的薪水微薄,既要供張越洋上學,又要負責一家人的吃穿住用,日子過得并不輕松。深知家中拮據(jù)的張越洋,打小比較懂事,不拿生活比較其他孩子,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發(fā)憤圖強,尋找出路。 媽媽對其嚴加教養(yǎng),但是三觀是比較正的。小小年紀在四年級就可以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媽媽放心不小,他并沒有讓家人失望,進入中學、高中都比較順利,在高手過招的學生時代,他始終以前十的水平成為佼佼者。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學霸孩子是如何教育出來的呢?媽媽照料張越洋的學業(yè)及生活,小學每天接送孩子,進入高中,媽媽選擇對兒子進行陪讀,每天都忙到深夜。媽媽的觀點是,孩子從小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學業(yè)是一件需要嚴謹對待的事情,不僅如此,還要端正、勞逸結合、做事利索。小學前三年以孩子的興趣與玩為主,找到他的興趣、專長、偏好非常重要,到了高年級之后,應該重視孩子的學業(yè)了,好的基礎決定其以后是否順利的關鍵。媽媽還讓孩子上了奧數(shù)與英語班,一直從小學到高中,這樣對他以后的英語、理科的學習助推了一把。 張越洋向媽媽提了一個小要求,是否可以給自己買雙貴點的籃球鞋。沒有讓父母失望,最終以684分的理科分數(shù)進了清華大學。媽媽在教育孩子時的理念是,承諾給孩子的話,必須要兌現(xiàn)。媽媽在高考后買了一雙鞋子,這對于張越洋來說,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一雙了,特別愛惜,參加幅度大的運動不舍穿在腳上。 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重要性 對于學子而言,有學霸就會有渣,不是父母不夠用心,錯在了他們的教育方式上。學生的學習問題,與家庭關系密切。一位老師在聊到教育學生時的感受,她這樣說。 1、家長控制欲太強 有些學生家長控制欲過強,學生的大小事都要管,這讓學生的思想受到束縛,失去了思想自由的空間,孩子唯命是從。學生有別于家長的想法,家長就通過長者的權威來壓制。久而久之,學生內心心生怨氣,承愛不了時就會瞬間爆發(fā),一發(fā)不可收拾,連家長都可能不明就里,孩子怎么會這樣,學生有可能走向極端。 2、給孩子正面鼓勵極少 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給予的正面激勵非常少。卷子滿分120分,學生考了100分,補課老師聽到家長抱怨,孩子成績非常差,孩子一直達不到令家長滿意的成績,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受挫。曾有這樣的一個學生,家長跟老師交流時稱,學生不努力,太懶散,但是這個學習的英語基礎并不差,老師極力向家長解釋,學生本身底子很好,這樣才打消了家長對孩子的偏見。 3、家庭氣氛比較壓抑 學習是檢驗孩子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孩子的除了學習之外的所有訴求,家長視若不見。學生本來想向家長做情感宣泄,事實上,家長也是孩子很好的宣泄渠道。然而,不少家庭,孩子念到中學時,就很少與家長交流了。原因也有很多種,學生與家長唯一的話題就是成績,這樣的情況,在孩子上高中時,談論成績達到最高峰。甚至讓學生與家長的關系像仇人一般。 家長對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幾乎無計可施,于是希望老師能夠填補這個空缺。但是,老師對學生的約束力,還不如家長。學生在老師的權威之下屈服,并不是內心真正的認同。在此建議家長,避免青春期出現(xiàn)問題,要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提前做好鋪墊,學生和家長有效溝通,家長給孩子營造民主、友好、和諧的家庭氛圍,對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大有裨益。 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