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志(學(xué)名: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又名葽繞、蕀蒬、棘菀、小草、細草、線兒茶,小草根、神砂草。產(chǎn)于東北、華北、西北和華中以及四川,朝鮮、蒙古和俄羅斯也有生長。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圓柱形,長達40厘米,肥厚,淡黃白色,具少數(shù)側(cè)根。莖直立或斜上,叢生,上部多分枝。葉互生,狹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4厘米,寬1~3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窄,全緣,無柄或近無柄??偁罨ㄐ蜷L約2~14厘米,偏側(cè)生與小枝頂端,細弱,通常稍彎曲;花淡藍紫色,長6毫米;花梗細弱,長3~6毫米;苞片3,極小,易脫落;萼片的外輪3片比較小,線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內(nèi)輪2片呈花瓣狀,成稍彎些的長圓狀倒卵形,長5~6毫米,寬2~3毫米;花瓣的2側(cè)瓣倒卵形,長約4毫米,中央花瓣較大,呈龍骨瓣狀,背面頂端有撕裂成條的雞冠狀附屬物;雄蕊8,花絲連合成鞘狀;子房倒卵形,扁平,花柱線形,彎垂,柱頭二裂。蒴果扁平,卵圓形,邊有狹翅,長寬均約4~5毫米,綠色,光滑無睫毛。種子卵形,微扁,長約2毫米,棕黑色,密被白色細絨毛,上端有發(fā)達的種阜?;ㄆ?/span>5~7月,果期7~9月。 產(chǎn)東北、華北、西北和華中以及四川;生于草原、山坡草地、灌叢中以及雜木林下,海拔200~2300米。
(采于佛慧山南麓) 遠志以根入藥。揀去雜質(zhì),切段,篩去灰屑。 遠志的炮制 《雷公炮炙論》載:凡使遠志,先須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悶。去心后,用熟甘草湯浸一宿,漉出,曝干用之?!兜门浔静荨份d:(遠志)米泔水浸,槌碎,去心用。 炙遠志:先取甘草煎湯,去甘草,加入揀去木心的遠志,文火煮至甘草水吸盡,取出,曬干。(每遠志100斤用甘草6斤4兩) 蜜遠志:以煉蜂蜜加入適量開水和勻,拌入炙遠志,稍悶,微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100斤炙遠志,用煉蜂蜜20斤)。 現(xiàn)在藥市上,遠志的飲片有以下幾種:遠志筒:呈筒狀,中空,拘攣不直,長3~12厘米,直徑0.3~1厘米。表面灰色,或灰黃色。全體有密而深陷的橫皺紋,有些有細縱紋及細小的疙瘩狀根痕。質(zhì)脆易斷,斷面黃白色、較平坦,微有青草氣,味苦微辛,有刺喉感。遠志肉:多已破碎。肉薄,橫皺紋較少。遠志棍又名:遠志梗、遠志骨。細小,中間有較硬的淡黃色木心。 遠志味 苦、 辛,性溫。歸心、腎、肺經(jīng)。具有解郁、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的功能,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夢遺,神志恍惚,咳嗽多痰,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咳逆?zhèn)?,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 《別錄》:定心氣,止驚悸,益精,去心下膈氣、皮膚中熱、面目黃。 《藥性論》:治心神健忘,堅壯陽道。主夢邪。 《日華子本草》:主膈氣驚魘,長肌肉,助筋骨,婦人血噤失音,小兒客忤。 《綱目》:治一切癰疽。 《滇南本草》:養(yǎng)心血,鎮(zhèn)驚,寧心,散痰涎。療五癇角弓反張,驚搐,口吐痰涎,手足戰(zhàn)搖,不省人事,縮小便,治赤白濁,膏淋,滑精不禁。 《本草再新》:行氣散郁,并善豁痰。 遠志名源于何處?有何含義?志向遠大,志當(dāng)存高遠?應(yīng)該有此意,誰將其如此命名,已不可考。如此才能立此遠大志向?靠心氣。首先入心經(jīng)。其次才入肺經(jīng)、腎經(jīng)。所以凡是和心腎相關(guān)的疾病,如失眠、健忘、驚悸、怔忪等都可以用其治療,還有補腎壯陽之功,“堅壯陽道”。還有氣化痰作用應(yīng)用較多。入肺經(jīng)化痰,治療咳嗽多痰、咳痰不爽,此處之痰應(yīng)為濕濁粘痰,與二陳湯相伍最好。治療一切癰疽,這里的癰疽應(yīng)該屬于痰濁陰疽,漫腫無邊,不紅,色暗。熱毒雍盛者,遠志不適合。 除了藥用,民間也常見以遠志為原材料的補方: 遠志粥:先將遠志泡去心皮與蓮子均研為粉,再煮粳米粥,煮熟后,入遠志和蓮子粉,再煮沸后食用。 遠志茶:用遠志、胖大海、麥冬、杭菊、金銀花泡茶飲用。 附方 1.心氣不足,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瘥暮劇,暮瘥朝發(fā),發(fā)則狂眩:菖蒲、遠志(去心)、茯苓各二分,人參三兩。上四味,搗下篩,服方寸匕,后食,日三,蜜和丸如梧桐子,服六、七丸,日五,亦得。(《古今錄驗》定志小丸) 2.治神經(jīng)衰弱,健忘心悸,多夢失眠:遠志(研粉),每服一錢,每日二次,米湯沖服。(《陜西中草藥》) 3.治久心痛:遠志(去心)、菖蒲(細切)各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圣濟總錄》遠志湯) 4.治癰疽、發(fā)背、癤毒,惡候浸大,不問虛實寒熱:遠志(湯洗去泥,捶去心)為末,酒一盞,調(diào)末三錢,遲頃,澄清飲之,以滓敷病處。(《三因方》遠志酒) 5.治喉痹作痛:遠志肉為末,吹之,涎出為度。(《仁齋直指方》) 6.治腦風(fēng)頭痛不可忍:遠志(去心),搗羅為細散,每用半字,先含水滿口,即搐藥入鼻中,仍揉痛處。(《圣濟總錄》遠志散) 7.治氣郁成鼓賬,諸藥不效者:遠志肉四兩(麩拌炒)。每日取五錢,加生姜三片煎服。(《本草匯言》) 8.治小便赤濁:遠志半斤(甘草水煮,去心),茯神(去木),益智仁各二兩。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臨臥棗湯送下。(《朱氏集驗醫(yī)方》遠志丸) 9.治吹乳(系指傷風(fēng)或因兒飲口氣所吹所致之乳腫脹,相當(dāng)于乳癰之早期證候):遠志酒煎服,滓敷患處。(《袖珍方》) 10.治健忘癥。取遠志為末,沖服。 11.胸痹心痛(逆氣膈中,飲食不下)。用遠志、桂心、干姜、細辛、蜀椒(炒)各三兩,附子二分(炮),一起搗細,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米汁送下。一天服三次。如不見效,可稍增加藥量。忌食豬肉、冷水、生蔥菜。此方名小草丸。 12.喉痹作痛。用遠志肉為末,吹撲痛處,以涎出為度。腦風(fēng)頭痛。把遠志末吸入鼻中。 13.吹乳腫痛。用遠志焙干研細,酒沖服二錢。藥渣敷患處。 14.各種癰疽。用遠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過,捶去心,研細。每服三錢,以溫酒一杯調(diào)澄。清汁飲下,藥渣敷患處。 15.小便赤濁。用遠志(甘草水煮過)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棗湯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