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飛白 來源:精讀(ID:Jingdu999) 編輯:樂影悅讀(ID:leyingyuedu) 保持思維的開放性,是驅(qū)使和支撐我們進行批判性思考的基礎(chǔ),也是一個人思想深度得以形成的根本條件。 01 最近,黃曉明因為綜藝《中餐廳》被罵上了熱搜。 這是一檔青春合伙人經(jīng)營體驗的節(jié)目,其實就是幾個明星一起組團在國外開餐廳的真人秀。 好不容易因為《烈火英雄》圈一波粉的黃曉明,為什么又被罵了呢? 因為自從他當上了店長之后,餐廳里的一場噩夢就開始了: 明明只能接待24人的餐廳,已經(jīng)滿員后,由于不忍拒絕超載的客人,黃曉明沒和團隊溝通,也不考慮食材夠不夠,直接硬加了三張桌子,讓客人留下來。 最后導(dǎo)致本來工作量就很大的主廚根本忙不過來,影響了所有客人的出餐時間。 為了解決客人的抱怨和糟糕的用餐體驗,他的解決辦法永遠都是“送個小禮物”,客人接受了,他就以為問題解決了。 卻沒有意識到,本來就忙得昏頭漲腦的其他明星員工,因為他臨時制造的麻煩,已經(jīng)有些不滿了。 其實對于黃曉明愛送東西的舉動,早在他參加《中餐廳》的第一季里就有了端倪,那時候的店長是趙薇。 黃曉明為了面子,不忍拒絕客人,常常自作主張給客人打折或者送個菜。 只不過他的這些不靠譜的小火苗,全被雙商在線的趙薇給掐滅了。 趙薇在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時,就曾委婉地說過,不能老是送,因為我們是經(jīng)營者,要做有價值的交換,要尊重我們作為勞動者的付出。 后來,為了改掉黃曉明愛送東西的毛病,不影響餐廳的經(jīng)營,趙薇直接就讓他自己準備一道菜,端出來送給客人。 這樣一來,黃曉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有了前兩季趙薇這個優(yōu)秀店長的對比,很多網(wǎng)友表示,中餐廳沒了趙薇壓制的黃曉明,就像電視劇《都挺好》里死了老婆的蘇大強。 潛臺詞就是說,黃曉明太作。 對于他的作,最經(jīng)典的還是在“要不要賣套餐”的問題上。 當所有人都不贊同賣套餐,認為這不僅會導(dǎo)致顧客抱怨價格太貴,吃不完,還會增加大家的工作量時,他卻聽不進大家的意見,一句“聽我的”,就把主意敲定了。 結(jié)果第二天營業(yè)的時候,餐廳陷入混亂。 很多人說黃曉明的“作”,都是因為他死要面子導(dǎo)致的。 但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犯的一種思維偏誤。 02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幾年來,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的氛圍,戾氣越來越重,杠精越來越多,什么樣的話題都能拿出來劃分出對立的陣營杠一杠。 就連“結(jié)婚好”還是“單身好”這樣的話題都能對立起來,令人嘆為觀止。 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 高效思維達人Lachel說,我們的諸多行為模式,大體上都受制于三種原初的動力:
進化心理學(xué)認為,這是基因得以生存、傳播下去的方式。 因此,在這三種原初動力的驅(qū)動下,我們會竭力追求“穩(wěn)定”。因為不穩(wěn)定,會對我們的生存不利,導(dǎo)致我們需要耗費大量腦資源去處理矛盾和沖突。 為了保持這種穩(wěn)定,即便我們的想法是錯的,我們也會找各種理由去證明它的合理性。 這也是經(jīng)典的“認知失調(diào)”理論:如果兩種認知不一致,我們就會調(diào)整自己的想法,來減少不愉快的體驗。 也就是說,我們總會有一種傾向,認為“我是對的”。 如果你和我的想法不一致,那肯定是你錯了,我要想辦法駁倒你,擊敗你,證明“我是對的”,這樣才能保持認知的一致性。 人有一種驅(qū)力,促使自己對客體產(chǎn)生一致的認知和行為。如果出現(xiàn)認知失調(diào),人們會有選擇性地尋求支持信息或避免不一致的信息,以減少失調(diào)的不適。 比如,你的偶像做了一件錯事,或是說錯了一句話,但因為你選擇了粉這位偶像,為了證明你的選擇是對的,你就會想辦法為他辯護:“這一定是個誤會”、“他是有苦衷的”。 《中餐廳》里的黃曉明屢次不顧眾人的意見獨斷專行,也是因為陷入了這種思維偏誤。 在按他的要求實踐了“賣套餐”的意見后,中餐廳陷入了混亂,其實黃曉明已經(jīng)有點意識到這個方案可能不太可行。 但為了保持“一致性”,中午復(fù)盤的時候,即便所有人都指出“賣套餐”不僅用戶體驗差,也會讓餐廳更忙亂,是一種錯誤的做法時,他仍然不愿承認,反而舉出一些站不住腳的例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比如,對于提前準備24份套餐的問題,當王俊凱提出這會導(dǎo)致裝菜的器皿不夠、冰箱裝不下時,黃曉明竟然說出“器皿不夠就買”,“冰箱不夠就買”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話。 03 那些網(wǎng)絡(luò)上罵黃曉明的人,也不必有優(yōu)越感,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犯的錯。 想想看,你在和別人爭吵的時候,有多少次你真正做到了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誠懇地承認“我錯了”,或者“你說得對”? 這是非常困難的行為,因為它意味著你必須和大腦天生的傾向作對,讓理智壓制情緒。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爭論到最后變得沒有意義的原因,因為很多人往往不會注意雙方觀點的合理性,而是致力于反駁對方,證明自己是對的。 于是,杠精就這樣產(chǎn)生了,死腦筋地“保持一致”,就是一個杠精誕生的底層邏輯。 如果我們總是難以擺脫這種凡事保持一致的思維偏誤,就會越變越封閉,也越來越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最后格局越變越小。 要避免死腦筋地保持一致,首先就必須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tài)。 《高效迭代》一書中提到,和不同的人交流,不同的人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yīng):
第三種人,是我極為欣賞的人,他們聚焦的是問題或觀點本身,關(guān)注的是目標的實現(xiàn)或者結(jié)果的改善,至于這是“你的觀點”還是“我的觀點”,無關(guān)緊要。 所以,他們能夠?qū)ψ晕疫M行批判,如果被證明自己之前的觀點有錯或者方案不夠好,他們不但不會惱羞成怒,反而會覺得是一件好事,因為自己又有了提升。 保持思維的開放性,是驅(qū)使和支撐我們進行批判性思考的基礎(chǔ),也是一個人思想深度得以形成的根本條件。 04 思想家愛默生說過:“死腦筋地保持一致,愚不可及?!?/p> 要避免愚蠢的死腦筋,有時還需要長時間的刻意練習(xí): ①跟著感覺走 很多貌似合理的借口,都是我們?yōu)榱吮3忠恢滦远M行的自我辯護,還不如回到初心的直覺思維和靈感來得正確。 所以,當你做出決定或承諾后,要用心感受。如果你內(nèi)心隱隱感覺不安,需要自己給自己找理由安心的話,那通常說明你的決定可能出現(xiàn)問題了。 ②換位思考 當你絞盡腦汁地尋找證據(jù)反駁對方,證明自己的優(yōu)越感時,要知道對方也是一樣的想法。 一旦這兩種傾向相互碰撞,不但不會有結(jié)果,還有可能引發(fā)沖突。 因此,在表達觀點時,不妨想想看:如果換成對方向我表達,怎么說,我會更容易接受? 用這種方式去溝通,去理解對方的立場和情緒,生活中90%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弱點、局限,甚至是盲區(qū)。 我們很容易就陷入自我中心主義的陷阱,有自我服務(wù)的偏見,并且很容易變得固執(zhí)、傲慢與狹隘。 當我們陷入這種思維陷阱的時候,不要過于追求“說服別人”,因為你自己也不愿意被人說服。只要事實達成一致,觀點多元一點也無妨。 菲茨拉杰拉德曾說:一流的心靈,是能夠同時持有兩種矛盾的觀點,又不影響其行事。 腦子里面能容納幾種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才是一個人真正成熟和理性的標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