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xiāng)同里古鎮(zhèn)位于蘇州吳江,周圍被湖泊圍繞,網(wǎng)狀的河流將小鎮(zhèn)分割成七個島,古鎮(zhèn)上幾乎家家鄰水,有很多狹窄的小巷和明清老建筑,平日里游客并不太多,安靜祥和。夜晚時燈光沿著房檐亮起,美輪美奐。有人是這樣歸述同里的著名景點:“一園”(退思園)、“二堂”(嘉蔭堂、崇本堂)、“三橋”(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除此之外我覺得珍珠塔和耕樂堂也是很值得一游。 同里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據(jù)清嘉慶《同里志》記載,從宋元明代起,同里已是吳中重鎮(zhèn)。1980年同里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qū)景點之一,1982年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zhèn),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古鎮(zhèn)的聯(lián)票現(xiàn)在包含九大景點,其中退思園、崇本堂、嘉蔭堂、王紹鏊故居、珍珠塔、松石悟園、耕樂堂、陳去病故居、羅星洲等九個景點散布在古鎮(zhèn)各處,有精美小巧的園林、名人故居,各有特色,游客完全可以各取所需。古鎮(zhèn)游覽區(qū)面積并不大,周長約3公里,一般都步行游覽,也可以選擇乘人力車或乘船游覽。2010年同里古鎮(zhèn)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2017年2月16日我們再次游覽了同里古鎮(zhèn)并在鎮(zhèn)上住了一晚,感受到了古鎮(zhèn)晚間和清晨的古樸和寧靜之美。
泰來橋,同里眾多古橋之一。古橋是同里的一大特色,它們是古鎮(zhèn)活的歷史。同里處于五湖環(huán)抱之中,鎮(zhèn)內(nèi)街巷逶迤,河道縱橫,因而也就留下了眾多建于各個年代的古橋,至今,成為我們了解同里,賞讀同里的極好載體。
同里影視攝制基地指的是退思園附近的一塊石碑和鋪于地上的石刻,石刻上的文字記錄了在同里拍攝的影視劇。
1983年,謝鐵驪導演的《包氏父子》劇組第一個踏進了同里,古樸的小鎮(zhèn),寧靜的深宅和長長的石板路給許多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從此,同里鎮(zhèn)與影社結下不解之緣。
站在三橋之一的吉利橋上看到一艘用作拍照道具的小船和魚鷹。
三橋邊沿河頗具規(guī)模的飲食攤位。也許是旅游淡季,也許是還沒到“飯點”,空空如也!
小有名氣的“穿心弄”。穿心弄是同里最富特色的小巷。巷子全長約200多米,高墻窄弄,兩邊墻高8米以上,最窄處弄寬只有0.8米僅容一人通過。如果兩人對面相遇,需要側身而行。
同里走三橋習俗中的“三橋”是指鼎足而立、相距不足50米、靜臥同里古鎮(zhèn)區(qū)的三座古石橋: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它們是古鎮(zhèn)同里的橋中之寶。在同里人的一生中,滿月,結婚,60大壽時是一定要兜三橋的。正所謂“走過太平橋,一年四季身體好;走過吉利橋,生意興隆步步高;走過長慶橋,青春長駐永不老”。走時,一般是遵循吉利橋、太平橋、長慶橋的先后順序,繞行一周,不走回頭路。在婚俗上,新郞背著新娘過第一座橋,然后抱著新娘過第二座橋,最后牽著新娘的手過第三座橋。(近處的是長慶橋,遠處為吉利橋)
同里的橋以三橋(即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最有代表性。它們是古鎮(zhèn)同里的橋中之寶,小巧玲瓏,端莊雅致,而又古樸稚拙,凝重滄桑,如三尊精美的石雕,跨三圩,越兩港,呈“品”字形,屹立于三河交匯處,凝眸對視,遙相呼應。(站在長慶橋上拍攝,近處的是吉利橋,遠處為太平橋)
黃昏時分游客陸陸續(xù)續(xù)散去,古鎮(zhèn)從喧囂中漸漸恢復了平靜,顯得格外恬靜。
崇本堂位于同里三橋之一的長慶橋北堍,大有“開門見橋”之趣。
天曉得這是什么地方?
南園茶社位于鎮(zhèn)區(qū)最南端,歷史上著名的前八景之一—“南市曉煙”景致之中,與陳去病故居隔河相望。茶社的初名是“福安茶社”,建于清末初期,四開間門面,全部是傳統(tǒng)的磚木結構,門面是清代風格的木雕裝飾,上下兩層,總面積約400多平方米。
“襪底酥”是同里的名小吃用料以面粉和豬油為主,配以糖、鹽、芝麻和香蔥等輔料。其制作過程包括油面和油酥制作兩部分。首先用面粉、沸水和油合制成油面;然后用油和面粉合制成油酥。
入夜華燈初上,古鎮(zhèn)又袒露出其在夜色中所特有的嫵媚,不知不覺中你的心緒會得以完全地舒展,享受著這在繁華中獨有的一縷恬靜。只有留宿在古鎮(zhèn)的游客才能感受到如此美妙的時刻,使人流連忘返。
我們居住的民宿“木香居”。
“木香居”的庭園小巧玲瓏,同樣惹人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