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大山深處,生活著一些頭戴回族白頂帽,腳蹬蒙古族長靴,口說蒙古語、藏語和只有他們自己才能聽懂的“方言”,信仰伊斯蘭教的托茂人?!巴忻笔遣卣Z“托日木”的轉(zhuǎn)音,意為流散人員。由于托茂人生活在莽原腹地,依靠內(nèi)部通婚繁衍生息,罕與外界來往,所以充滿了神秘色彩。 七百多年時空的跨度,三千八百米的海拔高度,幾千公里草海的寬度。生活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所屬的海晏、祁連兩縣的托茂人的一切,都謎一樣的深、謎一樣的廣。古今民族史學(xué)界對謎底的唯一共識顯而易見的偏于淺薄,又曖昧難明——“托茂原為蒙古族中信仰伊斯蘭教的一支”。但他們?yōu)楹伪环Q為托茂?何時皈依了伊斯蘭教? 托茂人的源流說一說,“托茂”是俄羅斯境內(nèi)一個叫“托合乃”地名的變音。托茂家人的祖先原是生活在俄羅斯草原上,講蒙古語的游牧民族。因不堪沙俄統(tǒng)治者的暴虐,他們族中的一部分人從俄羅斯的托合乃遷徙到了中國青海;一說中亞細亞人、波斯人、色目人與蒙古族通婚,蒙古軍西征時先后攻取了蔥嶺以西、黑河以東廣大地區(qū)。那里的許多中亞細亞人、波斯人及其他色目人隨蒙古軍遷徙東來。他們當(dāng)中,有軍士、工匠、商人和傳教士,由于當(dāng)時條件所限,這些人皆未攜帶家眷,這就使他們勢必與蒙古族通婚。這樣,他們既保留了原來的習(xí)俗和對伊斯蘭教的虔誠信仰,同時也吸收了蒙古族的一些風(fēng)俗習(xí)慣,經(jīng)逐漸發(fā)展形成了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托茂人。 眾說紛紜的托茂之意“托茂”均為“土麻”、“禿滿”、“禿馬”的漢文不同異譯。他們原為蒙古草原突厥語部落。1206年,成吉思汗在哈拉和林組建他龐大的“大蒙古帝國”之后,這支突厥語部落由斡亦刺(即瓦刺)部首領(lǐng)所降服,禿馬女首領(lǐng)即嫁給斡亦刺部首領(lǐng)。合并之后還是由斡亦刺首領(lǐng)統(tǒng)領(lǐng),成為初期衛(wèi)拉特聯(lián)盟成員之一,游牧于中國西北部草原。至于托茂之意,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其一自稱說:“托茂”是族稱,“茂”指品德高尚、才華出眾之人,所以有“托茂才子”之說,是英勇無比的意思。其二譯音說:“托茂”是藏語“托日木”的轉(zhuǎn)音,意為流散人員;又說是藏語“脫思麻”的另一譯法。其三地名說:“托茂”是地名。由于青海蒙古族29旗—般都有俗稱。所以,“托茂公”以此蒙旗所在地而得名。其四部落說:“托茂”是部落之名,故據(jù)所在部落“托茂公”而稱其為“托茂人”。 獨具特色的生活習(xí)性提起托茂人,人們總認(rèn)為他們均信仰伊斯蘭教,其實不然。我們已經(jīng)知道原托茂公的蒙古族信仰藏傳佛教,后來一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或其他色目人)到了此地,所以就有回族托茂和蒙古族托茂的說法。 現(xiàn)居祁連縣的托茂人皆信仰伊斯蘭教。飲食方面既保留了蒙古族的炒面、酥油、曲拉、奶皮和肉食,又吸收(或繼承)了回族的揪面片、面條、油炸食品、包子、餃子及冰糖蓋碗茶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托茂人說蒙古語,住蒙古包和黑牛毛帳房。冬季習(xí)慣穿較寬大的長袖皮襖,用色彩鮮艷的長布(綢、緞)帶束腰,戴狐皮帽,穿長筒馬靴;夏秋則著長短袍,男多戴黑白色圓頂或呢禮帽,女子多梳小辮,辮套上綴有各種珊瑚、瑪瑙、翡翠等裝飾品,成年女子還戴蓋頭,一看這種奇特的服飾便知是托茂婦女。如今,語言上以漢語為主,大多老年人喜歡說蒙古語或他們自己才能交流的“方言”。除長相與眾不同外,不經(jīng)人介紹或自己說,基本看不出他們是托茂人還是回族。服飾已從傳統(tǒng)的式樣、制作方式逐步向新穎、美觀、實用發(fā)展,老年人中還保留有頭戴蓋頭或圓白帽、身穿蒙古族服飾的傳統(tǒ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