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養(yǎng)肺、降火、生血為主,分上中下治。三消皆禁用半夏;血虛亦忌用;口干咽痛,腸燥大便難者,亦不宜用;汗多者不可用。不已,必用姜監(jiān)制。消渴,若泄瀉,用白術(shù)、白芍藥炒為末,調(diào)服后,卻服前藥(即諸汁膏)。內(nèi)傷病退后,燥渴不解,此熱在肺經(jīng),可用參、芩、甘草少許,生姜汁調(diào),冷服。或以茶匙挑姜汁與之。虛者可用人湯。天花粉,消渴神藥也。上消者,肺也,多飲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胃也,多飲水而小便赤黃;下消者,腎也,小便濁淋如膏之狀,面黑而瘦。 【入方】 黃連末 天花粉末 人乳汁(又云牛乳) 藕汁 生地黃汁 上后二味汁為膏,入前三味搜和,佐以姜汁和蜜為膏。徐徐留舌上,以白湯少許送下。 能食者,加軟石膏、栝蔞根。 【附錄】水包天地,前輩嘗有是說矣。然則中天地而為人,水亦可以包潤五臟乎?曰∶天一生水,腎實主之,膀胱為津液之府,所以宣行腎水,上潤于肺,故識者肺為津液之臟。自而下,三焦臟腑,皆囿乎天一真水之中。《素問》以水之本在腎、末在肺者,此也。真水不有所謂渴哉!人惟淫欲恣情,酒面無節(jié),酷嗜炙爆糟藏咸酸酢醢甘肥腥膻之屬,復(fù)以丹砂玉石濟其私,于是炎火上熏,臟腑生熱,燥熾盛津液干,焦渴飲水漿而不能自禁。其熱氣騰,心虛受之,心火散漫,不能收斂,胸中煩躁,舌赤唇紅,此渴引飲常多,小便數(shù)而少,病屬上焦,謂之“消渴”;熱蓄于中,脾虛受之,伏陽蒸胃,消谷善饑,飲食倍常,不生肌肉,此不甚煩,但欲飲冷,小便數(shù)而甜,病屬中焦,謂之“消中”;熱伏于下,腎虛受之,腿膝,骨節(jié)酸疼,精走髓空,引水自救,此渴水飲不多,隨即溺下,小便多而濁,病屬下焦,謂之“消腎”。又若強中消渴,其斃可立待也。治法總要,當(dāng)以白術(shù)散養(yǎng)脾,自生津液,兼米煮粥,以膂肉碎細(xì)煮服以養(yǎng)腎,則水有所司。又用凈黃連濕銼,入雄豬肚中,密扎于斗米上蒸爛,添些蒸飲,臼中杵,粘丸如桐子。服一百,食后米飲下,可以清心止渴。東垣曰∶膈消者,以白虎加人參湯治之;中消者,以調(diào)胃承氣湯、三黃丸治之;下消者,以六味地黃丸治之。 【附方】 茯菟丸 治三消渴通用,亦治白濁。 菟絲子(酒浸,十兩) 北五味子(七兩) 白茯苓(五兩) 石蓮肉(三兩) 上為末,用山藥六兩為末,作糊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 麥門冬飲子 治膈消胸滿煩心,津液干少,短氣而渴。 知母 甘草(炙) 栝蔞 五味子 人參 葛根 生地黃 茯神 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上 咀。水煎,入竹葉十四片。 加味錢氏白術(shù)散 治消渴不能食。 人參 白術(shù) 白茯苓 甘草(炙) 枳殼(炒,各半錢) 藿香(一錢) 干葛(二錢) 木香 五味柴胡(三分) 上作一服,水煎服。 地黃飲子 治消渴咽干,面赤煩躁。 甘草(炙) 人參 生地黃 熟地黃 黃 天門冬 麥門冬(去心) 澤瀉 石斛 枇杷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 加減八味丸 治腎虛消渴引飲。 本方內(nèi)減附子,加五味子?!兑浴分文凶酉?,小便反多者,仍用本方。方見補損。 清心蓮子飲 治渴而小便濁或澀。 黃芩 麥門冬 地骨皮 車前子 甘草(各三錢) 蓮子 茯苓 黃 柴胡 人參(各三錢上 咀。水煎服。 川黃連丸 治渴。 川黃連(五兩) 天花粉 麥門冬(去心,各二錢半) 上為末,生地黃汁并牛乳夾和,搗丸梧子大。服三十丸,粳米湯送下。 玉泉丸 治煩渴口干。 麥門冬(去心) 人參 茯苓 黃 (半生半蜜炙) 烏梅(焙) 甘草(各一兩) 栝蔞根 干葛(各一兩半)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溫湯嚼下。 白虎加人參湯 見中暑。 調(diào)胃承氣湯 見痢類。 三黃丸 黃連(去須) 黃芩 大黃(煨,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熟水下。 六味地黃丸 見補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