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八年申遺,終于夢圓。臺前縣沙灣段運河,是京杭大運河流經(jīng)河南省的唯一段運河。沙灣段不僅是古運河治理和漕運之要地,還擁有明代徐有貞治河碑、鎮(zhèn)河鐵犀等文物遺存。沙灣段運河代表河南申遺,是河南之驕傲。 沙灣村始建于元代,地處黃河與運河交匯處,系京杭大運河咽喉地帶。元明清三代史書,出現(xiàn)沙灣之名達百次。數(shù)位皇帝于治河敕書、口諭中提及沙灣。明廷重臣王永和、石璞、徐有貞、劉大夏、白昂等曾先后于此治河,并于村中建治水衙門。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河工多次過往該村,可見其在運河史上之重要地位。我的故鄉(xiāng)是臺前縣沙灣村,家宅西乃運河故道,余聽著運河故事長大,對此心有千千結(jié)。喜聞大運河申遺成功,熱淚縱橫。僅以此文獻給默默無聞付出的京杭大運河保護者、申遺志愿者,并祝賀申遺成功。
今臺前縣夾河鄉(xiāng)沙灣村始建于元代,原名三灣,因大運河于此轉(zhuǎn)彎三道而得名。后因黃河屢沖運河沙淤,形成一道曲線,村民沿運河堤筑屋而居,遂易名沙灣。
至元二十三年(1286),壽張縣尹韓仲暉、前太史院令邊源建言,開挖安山至臨清運河,“比陸運利相十百”。 會通河開挖后,張秋鎮(zhèn)由壽張、東阿、陽谷三縣分轄。運河東隸屬東阿縣;運河西以西關(guān)至譙樓(鼓樓)東西大街為界,南屬壽張縣,北屬陽谷縣。由此而始,歷元明清三代。東平縣以下、東昌以上運河岸亦由三縣分管。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兗州府志》載:“由東平而北入壽張縣境,縣在漕河西三十里。應管河岸,南自東平之戴家廟、北至東阿之沙灣,長二十里......由壽張而北入東阿境,縣在漕河東六十里。應管河岸,南自壽張之沙灣、北至陽谷之荊門上閘,長二十里......由東阿而北入陽谷縣境,縣在漕河西五十里。應管河岸,南自東阿之荊門上閘、北至聊城之官窯口,長四十里,入東昌界。”時沙灣村屬壽張縣轄?!皦蹚堅谶\河西岸,沙灣五空橋北至張秋,皆其境也。邑無洪川大澤,所記諸水舊跡湮淪,多不可考。大率濟水北流故道,其后為黃河決流耳。”(明萬歷《兗州府志》)
元明清時期,運河管理機構(gòu)健全,有些重要管理機構(gòu)駐剳張秋鎮(zhèn)。其中有都水分監(jiān)、工部都水分司、布政分司、都察院分院、捕河通判衙署等。壽陽阿三縣管河主簿廳,亦分駐張秋鎮(zhèn)?!懊骶疤┏?,瀕河州縣各設判官主簿一員。壽張、東阿、陽谷三縣,瀕河設主簿,分署張秋鎮(zhèn)。至嘉靖十年,裁東阿主簿并入壽張。國朝因之?!?清光緒二十六年《壽張縣志·官師志》 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五月,大雨持續(xù)20余日,黃河暴溢,決白茅(今山東曹縣境內(nèi))及金堤北流,泛鄆城、壽張等17縣。六月,河復決,水漫安民山,泛會通河,沙灣一帶受災達7年。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工部尚書賈魯率民夫15萬、軍士2萬治理黃河、會通河。七月疏鑿河道,八月放決水入故,九月舟楫通行,十一月諸埽諸堤成,水土工畢,黃河復故道。元末,會通河因年久失修而淤廢。
明初會通河,為元代轉(zhuǎn)漕故道。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四月,黃河決原武(今河南省原陽縣)黑羊山,注長垣、濮州、范縣、壽張,潰沙灣運堤,村聚為墟,會通河淤,濟寧至臨清舟楫不通。“洪武中,沙岸沖決,河道淤塞。故于陸路置八遞運所,每所用民丁三千,車二百余輛,歲久民困其役。永樂初,屢有言開河便者 成祖永樂九年(1411)二月,明廷采納潘叔正言,命工部尚書宋禮總領疏浚會通河。調(diào)山東丁夫16.5萬,清挖河深4.3米、寬10.6米。并將汶上袁口(今屬梁山)至沙灣段河道廢棄,改線東移10公里,開新河60公里,兩頭接舊河。宋禮納汶上老人白英言,建南旺分水工程,于汶河下游筑戴村壩,截汶水至南旺高地分流南北。刑部侍郎金純開復黃河故道,南起黃陵崗,引黃河支流過沙灣閘入運河以增水源。至六月二十二日疏浚完功,會通河復通。永樂十三年(1415),罷海運,悉由漕運。自此,京杭大運河歲運由元代數(shù)十萬石,增至400余萬石,最高年份達580萬石,進入漕運興旺繁盛期。
宣宗宣德十年(1435)九月,攢運糧儲總兵官和各地巡撫以及廷臣會議,次年治河事宜其中一款道:“沙灣、張秋運河,舊引黃河支流自金龍口入焉。今年久沙聚,河水壅塞,而運河幾絕,宜加疏鑿。”(《明英宗實錄》卷九,宣德十年九月壬辰。)
代宗景泰二年(1451),敕山東、河南巡撫都御史洪英、王暹協(xié)力合治,務令水歸漕河?!?/span>時議者謂‘ 景泰三年(1452),石璞請建八里廟(今屬臺前縣)太河神祠,即大河神祠?!睹骶疤┤暝t建太河神祠遣官祭告文》載:“制曰:茲者河流泛溢,自濟寧州以南至于淮北,民居田畝皆被墊溺,所在救死不贍,朕每傷切于懷......專俟感通,以慰懸切,謹告”。景泰六年(1455)六月初三,“皇帝遣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徐有貞奉香幣、牲醴之儀,專禱祀于朝宗順正惠通廣濟大河之神”。(八里廟村北《衛(wèi)黎祭文》碑。)萬歷四十一年(1613)該祠重修,工部都水司郎中(北河郎中)謝肇淛撰《重修太河神祠碑記》。清順治九年(1652)再修大河神祠,欽差臨清磚廠工部營繕清吏司員外郎霍叔瑾撰碑文。1949年,該祠被拆毀。
景泰三年(1452)六月,大雨浹旬,黃河泛濮州決沙灣,掣運河之水直沖大洪口?!?/span>大洪,在兗州沙灣之東。蓋河自雍而豫,出險隘之夷曠,其勢既肆,復由而之兗土,益疏水亦肆。沙灣之東,適當其沖,是為大洪口,舊嘗決焉。”(明楊宏、謝純纂《漕河通志》)
景泰四年(1453)正月,運河“復決新塞口之南,詔復加河神封號。至四月,決口乃塞。五月,大雷雨,復決沙灣北岸,掣運河水入鹽河,漕舟盡阻。帝復命璞往。乃鑿一(月)河,長三里,以避決口,上下通運河,而決口亦筑壩截之,令新河、運河俱可行舟。工畢奏聞。帝恐不能久,令璞且留處置,而命諭德(官名)徐有貞為僉都御史耑治沙灣?!?/span>(明史·河渠一)
徐有貞《治水功成題名記》載:
英宗天順八年(1464),山東按察僉事劉道自沙灣村南大感應廟起至沙灣村北修石堤一道,長160丈。憲宗成化七年(1471),山東按察僉事陳善于沙灣村北(今夾河鄉(xiāng)第一中學北)建積水閘。明萬歷《兗州府志》載:“曰沙灣閘,在舊黃河口,成化七年僉事陳善建。”陳善又自沙灣起至張秋荊門驛修石堤一道,長1903丈。明山東學道畢瑜《按察副史陳公政績碑》載:“凡役于官者悉聽民隙采石以納,不五載沿堤壘石鱗次以里計之。張秋東岸十二里有奇、南旺湖西岸八十里有奇,而凡窊(同洼)者培之、高淺者浚之、深塞者疏之,通沙河達臨清,植柳數(shù)百萬,盤根環(huán)堤,濃蔭蔽路,自是河不為患?!?958年,開挖積水閘取石頭修黃河壩頭,挖出長方石一塊,上刻“積水閘”三個大字。
孝宗弘治二年(1489)五月庚申(初三),黃河決開封及封丘荊隆口(又稱金龍口)。其中一支泛水經(jīng)曹州,由沙灣入運河北沖張秋金堤。九月,上命南京兵部左侍郎白昂為戶部侍郎治河。白昂奉敕“會同山東、河南、北直隸巡撫都御史督同三處分巡、分守、知府等官,自上源決口至于運河一帶經(jīng)行地方,逐一踏看明白”,制定治河方案。發(fā)夫卒河南5.3萬、山東11萬、南北直隸9萬,北堵南分、上浚下疏、修堤筑壩,以防黃河北沖,以衛(wèi)沙灣、張秋要津。弘治三年(1490)十一月竣工,水患稍息。
弘治六年(1493)二月丁巳(二十二日),升浙江布政司左布政使劉大夏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治河。夏,霖雨大溢,黃河暴漲,決荊隆口,潰張秋南運河東岸,奪汶水入海。沙灣上下大水浩淼,民舍盡沒。 副都御史劉大夏所建五竇橋,即五孔橋。明萬歷《兗州府志》載:“五空橋,在張秋城南,運河東岸,于沙灣相對,即減水石壩也。弘治四年(誤,應為弘治七年),都御史劉公大夏既塞張秋河決,乃建減水石壩,廣袤各十五丈。又于其上甃石為五竇,以泄漕渠余水入之小鹽河?!?/span> 弘治九年(1496)春至弘治十三年(1500)春,自荊門驛南筑石堤?!伴L以步計者二千二百八十有四,高以層計者十有四”,每數(shù)十丈設有石階以登降。明大學士謝遷《安平鎮(zhèn)石堤記》載:“堤必甃之以石,庶可以障湍激之悍,。沙灣石堤無恙,此明驗也?!贝舜涡薜?,乃借鑒沙灣筑石堤之法。 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工部郎中徐九思治張秋,筑沙灣北舊黃河口減水閘橋。徐九思愛民如子、剛正廉潔、不畏權(quán)貴。時嚴嵩黨羽工部尚書趙文華視察東南路過此地,徐九思因河務繁忙未出迎,惹得文華謾罵而去,因此結(jié)怨。嘉靖三十六年(1557)二月,徐九思遭趙文華等陷害被罷官。《明史·循吏傳》載:“徐九思,貴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縣.......積九載,遷工部主事,歷郎中,治張秋河道。漕河與鹽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則泛濫為田患。九思議筑減水橋于沙灣,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則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則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為永利。時工部尚書趙文華視師東南道河上。九思不出迎,遣一吏赍牒往謁,文華嫚罵而去。會遷高州知府,文華歸,修舊怨。與吏部尚書吳鵬合謀構(gòu)之,遂坐九思老,致仕。” 思宗崇禎七年(1634)八月,黃河決荊隆口,潰沙灣東堤,挾汶水奪大清河入海。 清代,黃河日趨不穩(wěn),沙灣、張秋運河段出險越來越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順治七年(1650)至咸豐五年(1855)黃河大改道前之205年間,陽谷、東阿、壽張三縣發(fā)生大洪災28次,其中22次系黃河決口泛濫成災。加之內(nèi)澇,水災驚人。沙灣地處運河、黃河交匯處,首當其沖,災害倍加。 清代(具體時間不詳),于今吳壩鎮(zhèn)西董村南、運河東岸建閘一座,全部采石于東平縣金山。1955年,開挖董莊閘取石筑張秋金堤閘。 順治七年(1650)八月,黃河“決荊隆口朱源寨,直往沙灣,潰運堤,挾汶由大清河入海。”(《清史稿·河渠志一》)境內(nèi)洪水漫流、居民溺死、田舍蕩然,逃亡者過半。是年,工部都水司主事閻廷謨奉命治河,于《張秋決口行漕說》中述道:“順治七年,謨承乏來茲,正值河伯揚波,荊隆突潰,泊天巨浪橫奔運道,其浩湍激裂之勢,蓋百年未嘗有者也......又西岸之道人橋,至十里之沙灣,則兩岸俱一派汪洋,泛溜彌漫......直至八年(1651)新運邳州頭幫糧艘到,亟事催僭,工方歇焉。斯時也,運舟云集沙灣,魂神具喪。以沙灣地居洼下,勢若建瓴,且沙則土脈疏而易崩,灣則水勢橫而難行。兼以西岸萬壑沖溜,若群虬橫戰(zhàn),萬馬邪騰,少失手人船輒沒,溺不可救,運糧官旂蹙眉莫騁。謨乃相視地形,探測水機,見西南一土高聳,一閘頹廢,其方向形勢可據(jù)以施挽拽,往經(jīng)營而葺補之。亟于高土之決涯間,連船為橋,復釘以巨樁,橫以大梁,著以厚板,連以鉤鐵。渡此口則為廢閘,石以頹者整之,木以朽者易之,固以灰,鍵以鐵。渡此閘又筑一高臺,臺週護以樁,臺上立以關(guān),維舟而系挽焉。依此而由沙灣以趲運北上者十之三四。至五月,水大漲急,浪益洶,橋崩閘頹......道經(jīng)五空橋,橋頽圮不可以引纜,而舟至此又稽矣。遂急力修葺,爰琢爰甃、爰砌爰鍵,先雞而興、既星而休,日夜僅十周,而崖削砥平,混如天成,冠以飛梁,偃如臥虹,千航萬纜,連艢而進。”此頹閘即沙灣村西南兩孔閘,正統(tǒng)十三年(1448)王永和修筑;此圮橋即沙灣北五孔橋,弘治七年(1494)劉大夏修。明刑部主事宋祖乙撰《重修五空橋碑記》,將閻廷謨修橋經(jīng)過及用工用料詳述之。
順治九年(1652)七月,荊隆口復決,潰沙灣堤、斷運道,境內(nèi)成澤國。工部都水司主事閻廷謨云:“七年之患又見于九年七月矣?!?nbsp; 順治十一(1654)閏六月甲子朔,明末清初歷史學家談遷乘舟北上京都。九月庚寅(二十七)過安山閘至戴家廟,次日過沙灣北。其《北游錄·紀程》載:“辛卯,發(fā)二十四里,折入五孔橋,橋?qū)ι碁?。漢文帝時,河決酸棗潰金堤即此。景泰四年,徐有貞治沙灣決河,命曰廣濟渠,渠口通源閘。石堤二,自大感應廟至沙灣修百六十丈、自沙灣至荊門驛修二千九百三丈。順治庚寅(順治七年,1650年)九月,河決儀封荊隆口。壬辰(順治九年,1652年)七月,決□朱源寨,具沖會通河之長堤,溺人畜亡算。至今平陸被水,或露確突,或露楊棗,有江河口下之嘆。橋北六里入張秋城。”順治九年(1652)泛水沖垮沙灣一帶運河防護設施,此時尚未修復,故談遷過戴廟閘入大清河轉(zhuǎn)小鹽河,穿沙灣北五孔橋洞入運河繼續(xù)北上。 順治十二(1653)三月談遷由京都南歸,四月初七途經(jīng)沙灣。其《北游錄·后紀程》云:“乙卯,晴,行二十里張秋城。先時城北大水,今舟出厓下如壑。文昌閣、三元宮,並傑出,則河伯之吐余也......沿城南掛劍臺,走上流西岸之月河,則五空橋,修十五丈,五竇,弘治九年劉大夏筑。登橋讀李東陽碑,記往大水,舟行橋之左;今淤其左,仍右行矣。堤多石。南二里有廟,舟人云:昔淮安大河衛(wèi)千戶某,運糧舟壞,自沉于河。迨運舟抵京,則運先告竣,漕卒神之。因立廟,衛(wèi)弁歲祭,惜碑刻未及考也。又十里壽張縣之十里舖。”此時,張秋鎮(zhèn)南一段運河河道尚未修好,談遷繞入月河,南行三里,出月河再入運河。沙灣段運河已通航,談遷在沙灣瞻廟睹碑后,經(jīng)十里堡繼續(xù)南行。 康熙二十八年(1689)正月,圣祖為漕運之事,南巡視察河工。三月由水路返京過沙灣。三十八年(1699)正月圣祖南巡,五月返京舟過沙灣。四十二年(1703)正月南巡、三月返京皆過沙灣。四十六年(1707)正月十三起南巡,二月初舟過沙灣,黃河岸有數(shù)千河工發(fā)生騷亂,府、州、縣官吏無策,壽張縣儒學訓導王洪璋前往勸解,民眾貼服,上下安然。五月圣祖返京,復經(jīng)沙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八月,黃河決武陟詹家店、馬營口,注滑縣、長垣,由沙灣奪運河趨張秋潰東堤,由大清河入海。大學士馬齊奉命治河,于十二月成功。 世宗雍正四年(1726),“修筑沙灣鐵心壩,長61丈,中心鑲墊28丈。”(2012年版《張秋鎮(zhèn)志·大事記》。)雍正六年(1728),禮部員外郎阿哈里、戶部主事劉祚長督修筑沙灣大堤,長136丈。清禮部給事中王曰高《沙灣筑堤碑記》載:“往予癸歲卯(雍正元年,1723)奉命校士江南,過沙灣,見一帶漕渠于此,獨汪汪成巨浸,幾于湖等......再考景泰中黃河泛溢,其支流沖擊沙灣,后雖經(jīng)徐武功之治,然此灣地故低洼,平衍急流則易淹,緩流則易淤,加之皇朝順治中黃河復決荊隆口,東兗咸受害,而沙灣最被嚙,潴成大潢......乃茲乙卯(雍正十三年,1735)夏,距予前過時且一紀。從舟抵都者咸告予,沙灣之堤成矣,牽挽者不復驚其浩淼而紆回矣......今阿公、劉公復于南岸更為堤,長百三十有六丈以束之。往時勢如弓背,今則直若張弦?!?/span> 高宗乾隆十六年(1751)六月二十八日,黃河決陽武十三堡大堤。經(jīng)濮陽、范縣、壽張,穿沙灣壞張秋運河東堤。七月二十日,掛劍臺漫口300余丈,潰水奪大清河入海。山東巡撫鄂容安等董率筑壩補堤,堵復決口。 乾隆二十三年(1758),沙灣村北積水閘處筑滾水壩一道。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立碑一通,碑正面右上書“乾隆二十三年蒙皇恩建造,宣沙、趙(王)二河西來坡水,并運、汶異漲由鹽河歸海,以利運道,以益民田”;中間書大字“滾水壩”;左下書立碑年月。碑背面書“滾水壩估修長寬尺寸”,詳載壩之結(jié)構(gòu)、尺寸,及壩上木橋長寬。
乾隆三十六年(1771)
仁宗嘉慶八年(1803) 嘉慶二十四年(1819)七月二十四日,黃河溢蘭陽(今河南蘭考)、祥符(今河南開封),后武陟堤決、馬營壩潰塌,水漫濮陽、范縣、壽張,經(jīng)沙灣北減水壩,注大清河。分為兩道,一經(jīng)大清河由青城歸利津牡蠣口入海,一經(jīng)徒駭河由沾化久山口入海。此次河決,清政府未行有效措施,以致釀成咸豐五年(1855)黃河大改道。 文宗咸豐五年(1855)六月十九日,黃河決蘭陽(今蘭考)銅瓦廂。水行三分匯沙灣沖張秋,奪大清河入海,漕運受阻。清廷忙于鎮(zhèn)壓太平天國軍,決口長期未堵,運河被沖毀、淤塞,斷航10余年。時濮、范、壽盡淹,東平、汶上、平陰等州縣,凡系運河及大清河所經(jīng)之地均被波及,山東省有5府20余州縣受災,魯西南、西北地區(qū)黃水橫流。自此,黃河結(jié)束南流奪淮入海之歷史,改道流經(jīng)臺前境。因無固定河道,在境內(nèi)漫流20余年,每歲春夏泛濫成災,沙灣因地勢低洼受災尤重。
同治十一年 德宗光緒元年(1875)三月,巡撫丁寶楨督修東明謝家莊至東平十里堡南金堤。五月堤成,長125公里。光緒三年(1877),山東巡撫李元華自濮州至東阿修筑黃河北堤(臨黃堤),長75公里。自此,沙灣以上兩岸堤防形成,黃河主流沿大清河至利津入海,形成今河道。 光緒六年(1880),黃河決孫家碼頭,正溜趨十里堡,沙灣北至張秋南壩頭外淤為平地,漕運不通。七年(1881)正月,東撫押運同知張上達、東昌知府程繩武督修陶城鋪運河口,開新河至阿城閘,長6公里。漕船經(jīng)十里堡、陶城鋪、阿城入運河。自此,運河不再流經(jīng)沙灣。纖歌飛逝,帆影遠去,臺前境沙灣段運河500余年之治理、漕運歷史結(jié)束。 2009年4月20--23日,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巖土文物與遺址研究所所長葛川等一行三人,受國家文物局委托前來考察京杭大運河臺前段。專家們對此段運河走向從南至北進行考察,并實地察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八里廟治黃碑刻及沙灣閘遺址等文物古跡。認為:京杭大運河沙灣段雖短(自東平縣十里堡入境至陽谷縣張秋鎮(zhèn)出境,僅10余公里),但十分重要。它不僅代表臺前,更代表濮陽,代表河南。有關(guān)省、市、縣政府要重視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深入挖掘其文化內(nèi)涵、強化文物保護,以造福子孫后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