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fā)燒咳嗽就醫(yī)必查血常規(guī) 家長每次看見檢查單都是一臉懵圈 白細胞、C反應(yīng)蛋白、紅細胞、血小板...... 幾十項數(shù)據(jù),還有各種上下箭頭 心里不免有些擔心害怕 北京兒童醫(yī)院順義婦兒醫(yī)院兒科醫(yī)生劉宗文介紹,對于臨床醫(yī)生來說,血常規(guī)的每一個檢測項目都有臨床意義,但作為外行的家長們來說,可以重點關(guān)注白細胞及其分類、C反應(yīng)蛋白、血紅蛋白、血小板??炊@四點,就可以對孩子的身體狀況做出一個大概判斷。 白細胞及其分類:判斷感染類別的依據(jù) 白細胞主要由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這五種細胞組成。孩子的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分類和成人不太一樣,4~6天——4~6歲期間,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的比例和成人恰好相反,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 當人體被細菌偷襲時,身體就會快速產(chǎn)生大量的中性粒細胞,派遣它們到敵人偷襲陣地上去殺敵。由于中性粒細胞的增多,白細胞總數(shù)也會升高。 當病毒入侵人體時,淋巴細胞能識別出哪些是病毒,把它們包裹起來消滅掉,不讓病毒繼續(xù)搗亂,并可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抗體,直接抵抗病毒的入侵。在淋巴細胞與病毒戰(zhàn)斗的過程中,淋巴細胞會大量復制,數(shù)量變多,中性粒細胞的比例會下降。等到病毒被打敗之后,淋巴細胞的數(shù)量又會恢復到正常值。 白細胞升高 白細胞升高伴中性粒細胞升高,一般提示細菌感染。嘔吐或者惡心的患兒,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均可顯著升高,不一定是細菌感染導致的。白細胞明顯升高,伴淋巴細胞升高,需要注意EB病毒、巨細胞病毒等病毒感染。白細胞輕度升高,細菌、支原體、病毒感染均有可能。 白細胞正常 白細胞正常,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病毒感染可能性大。白細胞正常,分類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可能為病毒或支原體感染。白細胞正常,但中性粒細胞升高,可能為細菌感染。部分流感病毒感染,中性粒細胞也可升高。 白細胞降低 白細胞降低,一般提示病毒感染。但是嚴重的細菌感染也可導致白細胞降低,部分支原體感染,白細胞也可輕度降低。 嗜酸性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升高一般提示過敏。但是過敏的患兒,嗜酸性粒細胞不一定升高。 C反應(yīng)蛋白:判斷感染類別的依據(jù) C反應(yīng)蛋白 C 反應(yīng)蛋白(CRP)是在機體受到感染或者組織損傷時,血漿中急劇上升的蛋白質(zhì)。C-反應(yīng)蛋白在感染性疾病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敏感性。 通常當 CRP 高于 20mg/L (也有認為高于30mg/L)以上時,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大。重癥或難治性支原體肺炎,CRP也可以明顯升高。病毒感染時,CRP大多正?;蜉p度升高。需要強調(diào)一點是單憑一張血常規(guī),只能大概判斷一下是什么感染。具體是什么感染,一定要讓醫(yī)生結(jié)合孩子的臨床癥狀、體征和當時的流行趨勢來判斷。 血紅蛋白——判斷貧血的指標 紅細胞可以看做是身體的運輸官,負責將氧氣從肺部運送到全身各處,給機體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并將組織中的二氧化碳運送到肺排出體外。這一功能主要通過其內(nèi)所含的血紅蛋白來完成的。 血常規(guī)報告中,紅細胞相關(guān)的主要有這幾項: ●血紅蛋白(HB) ●紅細胞數(shù)量(RBC) ●平均紅細胞體積(MCV)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 這么多項,是不是一看覺得頭大?別急,我們首先看血紅蛋白(HB),如果血紅蛋白(HB)低,再看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如果這些也低,再加上孩子長得快、輔食未添加或者添加的不好、母乳喂養(yǎng)的寶媽貧血,那么,孩子十有八九就是缺鐵性貧血。 1月以上兒童貧血分級標準: 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就是參與凝血與止血,傷口愈合,炎癥反應(yīng),血栓形成等。血小板減少,可能是感染導致的,也有可能是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惡性病。血小板減少,如果白細胞和/或血紅蛋白也減少,則需高度懷疑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惡性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