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蘇軾《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
鳳凰山①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②,開過尚盈盈③。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④。 忽聞江上弄哀箏⑤??嗪椋?FONT size=3>⑥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⑦。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⑧。
——————————————————————
〖注釋〗
①鳳凰山:位于杭州西湖西南方。
②芙蕖:荷花之別稱。
③盈盈:輕盈美麗姿態(tài)。
④娉婷:形容女子姿態(tài)美好的樣子。
⑤弄哀箏:弄,彈奏。哀箏,彈奏的音調悲哀低沉。
⑥遣:讓。
⑦湘靈:湘水之神。
⑧欲待曲終三句:是引用唐代錢起《湘靈鼓瑟》詩的句子。原句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又,過片處有“江上”字樣,似應是“湖上”?用“江上”是否與“江上數峰青”相一致?〖說明〗
這是一首記述作者與好友張先暢游西湖的故事。約作于北宋神宗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彼時蘇軾正在杭州任職通判。張先也是著名詞家。
〖簡析〗
上片以寫景為主。這是傍晚時光,雨后初晴,那絢麗的晚霞與水光瀲滟的湖波,交相輝映,景色顯得格外秀麗。那荷花呈現出輕盈婀娜的秀姿,楚楚動人。又聽到空中傳來一雙白鷺悅耳的鳴叫聲。這景色十分迷人。,
下片以抒情為主。接著描述見到一只船上的美人在彈箏。箏音如泣如訴,她究竟是為誰來聽取的呢?正待“曲終尋問取”,然而,這只船卻快速離去了。
結尾也恰到好處,作者無奈地目送遠去的船影,悵惘頓時涌起,縱目四望,是一片寂寥的青山峰巒……
這首詞曲折委婉、纏綿動人,從虛處著筆,烘云托月,情景交融,動人心弦。實在是一首絕妙好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