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摜」始見于《說文》小篆: 引自《字源》,第1065頁 根據(jù)《說文》的解釋,「摜」是一個形聲字,左形右聲,是「習慣」之「慣」的本字: 《說文》:摜,習也。從手,貫聲?!洞呵飩鳌吩唬簱^鬼神。 引自:《說文解字詁林》,頁1182 「摜」字后來被「慣」字所代替,魏晉以后,「摜」表示「佩帶,披掛」,如:
后來,表示「摔,扔」,如明代通俗小說: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武松)把那婦人頭望西門慶臉上摜將來。 總的來說,「摜」字有下列五個義項: 引自:漢語大字典,第二版,第2067頁 題主所說「摜」在吳語中表示「扔、摔」,其實不止吳語,很多方言都用這個字表達「扔、摔」。 比如上面所引的《西游記》、《水滸傳》是很明顯是明代的北方方言?!剁R花緣》是清代的官話 我查了一下《漢語方言大詞典》,漢語中從南到北,有九種方言都用「摜」表示「丟棄、摔」,但確實在吳語區(qū)分布最廣: 引自,《漢語方言大詞典》,頁5394 綜上所述:在吳語、湘語、粵語等漢語方言中,表示「丟棄、摔、扔」的方言字「摜」,始見于小篆。 是一個形聲字,從「手」,「貫」聲,本義為「習慣」。 所以,「摜」是「慣」的本字?!笐T」行而「摜」廢。中古以后,「摜」又表示「披戴、佩戴」之義。 但是,這幾個義項看不出「假借」和「引申」的線索,因此,極有可能是「同形字」,也即:不同時代的造字,字形偶然相同。 「同形字」跟「異體字」的概念正好相反:
比如:「紅色」的「紅」和「女紅」的「紅」字形完全相同,卻是不同的兩個字。
引自:《漢語大詞典》,第4卷, 頁261 |
|
來自: 孤舟獨釣88 > 《對聯(lián)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