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 這是臧克家說的。 有的人成了,他不是英雄; 有的英雄敗了,他還是英雄...... 這是我說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不以成敗論英雄”。 小時候不懂,現(xiàn)在也不太懂。 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那以什么? 先看看什么是英雄。 英,草木之中央,花蕊是也,花苞是也,植物中最最漂亮、極致美麗的地方是也。為人,就是特精華、特出眾、特有才華的那種。要不咋叫英才呢! 雄,特別傲岸、有實力、陽剛氣、戰(zhàn)斗力的樣子。難怪泰山叫“雄踞天東”、帝國叫“雄霸四方”、偉人叫“雄才大略”,連佛教寺廟主體建筑都叫“大雄寶殿”。看好了,是大雄,不是中雄、不是小雄,不是一般的“雄”。 英雄,英+雄,既有超群的才華又有超強的勇氣和戰(zhàn)斗力之人,才配叫英雄。 按照這個標準,看看誰是“文武雙全”的英雄。 只“英”不“雄”的,肯定不是,再“英”也不行。這就排除了絕大多數(shù)有才的文人,諸如屈原、宋玉、李白、杜甫、曹雪芹之類。 只“雄”不“英”的,肯定也不是,再“雄”也白搭。于是排除了絕大多數(shù)的戰(zhàn)神,諸如白起、王翦、蒙恬、項羽、張飛關羽趙云等人。 這下好,剩下的既“英”又“雄”、既能寫又能打的,可真不多。 周瑜,應該能算一個。辛棄疾,也算。岳飛,也算。王陽明、曾國藩,都算。 數(shù)風流人物,必須算。 然而,在民間的語境中,英雄的定義不是這樣的。 民間的英雄,不在乎“英”不英,只在乎“雄”不雄,甚至只在乎有沒有勇氣。 有著過人勇氣的,就是英雄。比如荊軻、孟姜女,比如文天祥、史可法,比如董存瑞、黃繼光,比如任正非、褚時健。 故,只要有勇氣干了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之人,無論成功與否,都是英雄。比如當年的長江第一漂團隊。 現(xiàn)在可以回答了,不以成敗論英雄,以啥? 答曰:以勇氣。 面對艱險、困難,誰有勇氣去做、去實踐、去執(zhí)行、去身體力行、去埋頭苦干,誰就是英雄。至于干成干不成,那是天意。孔子也說,盡人事,聽天命。咱只管做好自己,剩下的交給運氣。 照這個標準,移山的愚公是英雄,填海的精衛(wèi)是英雄,補天的女媧是英雄,治水的大禹是英雄......抗美援朝的戰(zhàn)士們是英雄、鴻蒙的研發(fā)者們是英雄。 孟子說,雖千萬人吾往矣!誰有勇氣去行動,誰是英雄。除此之外,都不是。吆喝得再歡,也不是。 想當英雄,得有勇氣。 勇氣,從哪里來? 問問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