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朝代會消亡,詩人會老去,惟有詩永遠(yuǎn)年輕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制作精良的古裝劇在全網(wǎng)熱映,盛世大唐和千年長安,再次進(jìn)入人們的視野,并勾起我們對一千多年以前,那個偉大而恢弘的朝代的向往與好奇。 說起大唐,你會想到什么呢?長安、李白、唐明皇、楊貴妃,還有以悠悠文韻,說盡大唐風(fēng)流的萬卷唐詩。 那么說起唐詩,你又會想到什么呢?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蹦陜H七歲的駱賓王,靠著一首《詠鵝》,成為千百年來“神童”的代言人,而他更是用一篇氣壯山河的《討武檄文》,在史書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贬瘏χ巴庵?,吟著詩中之雪——詩里詩外,俱是琉璃世界。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卑拙右诪槲覀儨?zhǔn)備好紅茶、綠酒、小火鍋,這難道不正是冬天獨有的享受嗎?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绷谠么笱┩磕ǔ鲆环嬀恚诋嬛心莻€凜冽孤絕的冰雪世界里,人的精神和意志依然長存。 這么多有趣的詩人,這么多美麗的唐詩,都是盛唐留給我們的珍貴寶物,值得我們代代傳承。但是,在這樣一個電子產(chǎn)品高度發(fā)達(dá)的時代,我們怎樣才能說服孩子們,讓他們放下手機和電腦去學(xué)唐詩,并且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上唐詩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六神磊磊呢?他獨樹一幟,開創(chuàng)了以時評體講述金庸江湖的流派。他眼中的金庸世界,不僅有俠客們的嬉笑怒罵,更有著江湖上的鬼蜮伎倆,世事人心,皆成文章。因此,有人評價他“讀的是金庸,寫的是人性”。 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位以講金庸而成名的自媒體大V,除了武俠迷的身份之外,其實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一位資深詩詞愛好者。 當(dāng)六神磊磊遇上唐詩,就像天雷勾動了地火。在他的筆下,那些風(fēng)干于書卷深處的名字,重新舒展成一個個鮮活的靈魂。他們喝酒擼串,策馬奔騰,游騁于大唐的江湖,講述著大唐的故事。而我們通過與這些有趣的靈魂進(jìn)行對話,得以重溫那個風(fēng)雅豪放的大唐盛世。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們都能領(lǐng)略到唐詩之美、唐詩之雅、唐詩之趣,六神磊磊特意開設(shè)了一門《給孩子的唐詩課》。在他的課堂里,沒有枯燥無趣的生硬面孔,沒有死記硬背的課堂作業(yè),只有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的故事和段子,讓孩子們在會心一笑之余,不知不覺記住那些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詩歌,以及詩歌背后的動人故事。 那么,就讓我們跟隨著六神磊磊,一起穿越到《長安十二時辰》里那個煌煌大唐,去探索那些有趣的詩人和有味的唐詩吧!
相信看過《長安十二時辰》的人,都對劇中那位為人不羈、酷愛飲酒的何監(jiān)印象很深吧。在劇中,何監(jiān)曾經(jīng)吟過一首被李必盛贊為“寫盡大唐盛景”的詩: 昭昭有唐,天俾萬國。列祖應(yīng)命,四宗順則。 申錫無疆,宗我同德。曾孫繼序,享神配極。 其實,這位何監(jiān)的原型,正是大名鼎鼎的“飲中八仙”之首,江湖人稱“四明狂客”的賀知章。而這首寫盡了大唐盛景的詩,就是賀知章為宮廷所作的頌德樂章《太和·昭昭有唐》。 相較于這首中正典雅的《太和·昭昭有唐》,賀知章的另一首詩可謂是家喻戶曉,就連七歲小兒也能隨口吟誦,那就是《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柳樹作為詩人創(chuàng)作的熱門題材之一,在許多著名的詩句中都登過場,比如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比如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再比如李白的“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p> 但是,在所有寫柳樹的詩句中,賀知章的這首《詠柳》依然可以稱得上是首屈一指。 這首詩明白曉暢,平實如話,讓人讀來毫不費力。最厲害的是,它將春風(fēng)比作剪刀,詩人的腦洞實在是新奇且有趣,讓人一下就愛上并記住了這首詩。 后來的許多詩作,都從這句詩中汲取了靈感。比如杜甫在《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這首詩中,就借用“剪刀”這個意向,寫出了“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這樣精彩的詩句。 在《長安十二時辰》里,賀知章甫一出場便不同凡響,騎著一頭白驢,看似爛醉如泥,實則心里明鏡一般。我想大概這就是歷史上的賀知章本色出演吧,畢竟,“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可不是吹的。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一開頭就被狼衛(wèi)殺死的那位老者,曾滿懷豪情地自報家門“長安,焦遂!”這位焦遂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他以平民之身,與賀知章、李白、張旭等大咖并列為“飲中八仙”,也是一個幽默諧謔之人。 說回賀知章,這位大咖資歷老、水平高,因此經(jīng)常被拉進(jìn)各種群聊充當(dāng)嘉賓,除了“飲中八仙”這個群之外,還有“吳中四士”、“仙宗十友”等大V群,都少不了這位唐詩元老的身影。 賀知章最后一個職務(wù)是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jiān),因此也被尊稱為“賀監(jiān)”。他在任上一直干到八十六歲才退休,此時距他離開紹興老家已經(jīng)整整五十年了。他辭別長安的時候,唐玄宗專門寫了兩首詩送別這位功勛卓著的元老,而太子與文武百官更是專門設(shè)宴歡送,足可見這位老者的人緣之好、威望之高。 騎著白驢回到家鄉(xiāng)的賀知章,看到故鄉(xiāng)熟悉而陌生的風(fēng)物人情,不由老淚縱橫。大V一流淚,金句滿地走。于是,流淚的賀大V又吟出一首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詩作——《回鄉(xiāng)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就像那首經(jīng)典老歌《光陰的故事》唱的那樣: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此刻,賀知章的心情也是無比復(fù)雜的。雖然他的語氣很平靜,但細(xì)細(xì)品味,其中卻飽含著無盡的惆悵。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還隱藏著一位素未登場,但卻無所不在的大Boss,那就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謫仙人——李太白! 在劇中,那位引起萬人空巷的唐朝女歌星許鶴子,在萬眾期待之下,輕啟朱唇,唱出一首旋律動聽、宛轉(zhuǎn)悠揚的曲子: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 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這首甫一出場,就引發(fā)長安城萬人空巷、全民追捧的曲子,大概算得上是唐代金曲榜中的熱度榜首了吧。而這首曲子,正是李白的得意之作——《短歌行》。 除了《短歌行》之外,李白的其他幾首著名詩作,如《清平樂》《長相思》《憶秦娥》等,也都成為這部網(wǎng)劇中的經(jīng)典插曲,因此有人笑稱,“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熱映,李白或成最大贏家?!?/p> 李白在長安的走紅,離不開詩壇大V賀知章的力捧。 那一年,四十一歲的李白遇到了八十歲的賀知章,他們相約在一個叫“紫極宮”的地方,品茶論詩。 那時的李白雖然已經(jīng)寫了很多牛逼的作品,但由于沒有大號幫著轉(zhuǎn)發(fā),閱讀量始終上不去。而賀知章作為當(dāng)時長安詩壇的頭部大號,深受李白敬重。 到了紫極宮,點上一壺好茶,李白從包里掏出自己最近寫的一首長詩,畢恭畢敬地捧給賀知章看,希望能得到這位大咖的賞識,最好還能來一波轉(zhuǎn)發(fā)。 這首題為《蜀道難》的詩,就是李白最牛的作品之一。賀知章剛打開詩卷,就被開頭氣勢磅礴的“噫吁嚱”三個字給驚到了。然后再往下讀去,那真是越讀越心驚。最后,賀知章甚至站起身來,仔細(xì)端詳李白的容貌,把李白看得心里直發(fā)毛。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賀知章一拍桌子,說:“好一個李白啊,你簡直不是人!”還沒等李白反應(yīng)過來,又聽賀知章繼續(xù)說:“你就是天上的謫仙人??!” 然后賀知章就嗨起來了,他喊來店小二要酒喝,結(jié)果一摸口袋,忘記帶錢了,于是就把腰間掛著的那枚金龜解下來換酒喝——這枚金龜,就是《長安十二時辰》里那枚狼衛(wèi)從焦遂身上奪來的金魚袋,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 有了賀知章的力捧,李白的詩名得以在長安城傳揚開來,因為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加上李白的詩確實氣質(zhì)出眾、立意高遠(yuǎn),所以后來大家送給李白一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姆Q號“詩仙”。 成為新晉大V的李白,一直非常感念賀知章對自己的巨大幫助。賀知章去世后,李白非常悲痛,提筆寫下一首懷念賀知章的詩,以表達(dá)自己的沉痛哀悼之情: 四明有狂客,風(fēng)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當(dāng)年那個狂放不羈,自號“四明狂客”的賀知章賀老師,在長安初見之時,就喊我“謫仙人”,和我一起喝酒談詩。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可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啊。但是賀老師,我們還沒有一起喝夠世間的美酒,你怎么就這樣離開人世了呢? 賀老師,你在天若是有靈,就請化身在墓前這株青松之上吧,讓我遙寄一杯薄酒,聊表對你的殷殷思念。每當(dāng)想起你用金龜換酒,與我痛飲美酒的往事,我就忍不住奪眶而出的淚水! 其實,在浩如煙海的唐詩里,有許多優(yōu)秀的詩作,都寄托著詩人們發(fā)自肺腑的真摯情感。無論是賀知章用金龜換酒來招待李白的豪爽,還是李白對賀知章知遇之恩的懷念和哀悼,都會讓讀詩的我們很感動、很溫暖——這也正是唐詩最為可貴之處。 |
|
來自: 昵稱39636210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