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學說方劑的歸類1 分類: 三部六病 三部六病學說方劑的歸類 方劑的分類,最早見于《內經》,主要是以病情輕重、病位上下、病勢緩急、藥物奇偶等作為方劑分類的依據,把方劑分為大小緩急奇偶復七方。 后世醫(yī)家多以法類方,如北朝北齊徐之才《藥對》,歸納為宣、通、補、泄、輕、重、滑、澀、燥、濕“十劑”。至宋代再加寒、熱兩劑,稱為十二劑,明代又增升、降兩劑為十四劑。明代徐思鶴在此基礎上發(fā)展為二十四劑。張景岳在《新方八陣》中認為“大都方宜從簡”,提出補、和、攻、散、寒、熱、固、因八陣。即補其不足、調和偏勝、攻其有余、散其外邪、寒涼清熱、溫陽散寒、固其滑脫、因證列方。到了清代,《醫(yī)方集解》根據方劑的不同攻效,分為補養(yǎng)、發(fā)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氣、理血、祛風、祛寒、清暑、利濕、潤燥、瀉火、除痰、消導、收澀、殺蟲、明目、癰瘍、經產、救急等二十二類。這種分類法有利于臨床應用和學習。 另外,還有一大流派是以病證統(tǒng)方,諸如《肘后備急方》、《千金》、《外臺》、《圣濟總錄》、《和劑局方》以及臨床各大家,如金元四大家,溫病學派等等。 綜上所述,歷代對方劑的分類不外兩種,一是以病證分類,一定以治法分類。以病證歸類,適用于初學者,或臨床工作者,實用性強,所謂“須有檢討,倉卒易識”。以治法歸類,便于對照研究,體現了方與法的關系。兩種歸類方法也各有缺陷,以病證歸類,容易造成“天下無病可治”的現象,以治法歸類則容易出現“天下無方可用”的情況。 漢張仲景《傷寒論》則采取了以辨證統(tǒng)方、以方名證的方法,把治法和病證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方證學”體系,這一思路,把方和證統(tǒng)一起來,辨證和論治統(tǒng)一起來,具有十分深刻的內涵和現實意義,直至今日,仍不失為最佳方案。只有方才能提示證的本質,只有證才能驗證方的臨床療效,方證是不可分的?,F僅就三部六病學說常見的方證作簡單的歸類,以作示范。 一、糾偏方 1、表部方 (1)太陽病 主證:頭項強痛、發(fā)熱惡寒、無汗、脈浮、或咳喘。 治則:發(fā)汗解表。 主方:葛根麻黃湯。葛根60g、麻黃10g、石膏30g、杏仁15g、甘草10g。 煎服法:上藥五味,加水500ml,煎取150ml,溫頓服,取微似有汗為佳。小兒酌減。忌辛溫之品。 按語:太陽病的主方用葛根麻黃湯,是在實踐中逐步確定的。過去一般認為桂枝湯和麻黃湯是太陽病的治療方劑,從臨床應用的結果看是不適宜的。太陽病是表部的陽性病,病性屬熱,病勢屬實,陽性病的治則應該是“熱則寒之”、“實則瀉之”,宜發(fā)汗解表以驅表部實熱,而不應該用熱性方劑,麻黃湯、桂枝湯均屬辛溫之劑。王叔和曾說:“桂枝陽盛、下咽則斃”。桂枝湯實乃厥陰病表虛之治方,而非太陽病所能用,熱證以熱治,猶火上澆油、抱薪救火,反使其熱益盛,病更加劇。通過實踐,根據“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曾用葛根湯作為太陽病主方,開始應用,但是終因葛根湯是以桂枝湯為基礎方,療效仍不理想。后根據“熱則寒之”的原則,將桂枝湯更為麻杏甘石湯,于1973年用于臨慶,結果一試成功,大大擴大了治療面,提高了療效,故取名葛根麻黃湯。方中葛根為主藥,麻黃為付主藥,主藥的選擇是根據療效高,治療全面,使用穩(wěn)妥三原則確立的,太陽病代表著表邪的實熱,需以辛涼藥解表,辛以發(fā)散,涼以治熱,治療是針鋒相對。葛根性涼,又有發(fā)汗作用,可以解表。解表藥都有發(fā)汗作用,但是由于一些藥發(fā)汗力大,易致大量出汗而耗損津液,一些藥發(fā)汗力小又不能達到發(fā)汗驅邪的目的,葛根它既可發(fā)汗解表,又清熱生津,久服無副作用,故選用葛根作太陽病的主藥。但葛根亦有其不足,發(fā)汗之力不及麻黃,對于無汗之實證,則嫌其力遜,選用麻黃作副主藥以治太陽之實,取其發(fā)汗,驅邪外出,二藥伍用,共同完成治療太陽病的實熱之證。麻杏石甘湯四藥合用,宣通肺氣以清泄肺中之熱,肺與皮毛相表里,葛根麻黃湯五藥并用,體表與肺內之熱可俱解。實踐證明,本方可作太陽病的代表性方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