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何通是明代一位非常傳奇的人物,他出身卑微(首輔王錫爵的家仆),卻通曉篆刻與歷史人物。在勞作之余,擷取秦代李斯、王翦至元代趙孟頫、虞集等歷史人物九百余位,刻為姓名印,于天啟三年(1623)輯成《印史》,在印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作品平和從容,不激不厲,神定氣閑,風姿綽約,并于每方印蛻下均附小傳。文字簡要概括,猶如邊款題跋,使讀者在欣賞印章之時對這些歷史風云人物的生平際遇產(chǎn)生共鳴?!队∈贰分杏小坝 庇小笆贰?,被朱簡譽為“秦漢而后第一部小史”,也首開名人傳記式印譜之先例。 金石印坊微信公眾號從本期開始,將設(shè)立《何通鐵筆譜印史》小欄目 ,每期將擇取一枚何通所刻的古代歷史人物姓名印,并附上小傳,以饗印友。眾所周知,姓名印的創(chuàng)作難度要比閑文印高很多,能把姓名印刻好的人,閑文印不可能刻不好,我們開辟這個欄目就是為了給印友們創(chuàng)作姓名印提供更多的借鑒素材。 第 26 期 △韓信 韓信(約前231-前196),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 ,另說淮陰區(qū))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候,兵家四圣之一,漢初三杰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quán)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 為“兵仙”、“神帥”。西漢初年異姓諸侯王,戰(zhàn)國時期韓襄王姬倉庶孫,為避免與同名的大軍事家、淮陰侯韓信相混,史書多稱其為韓王信。韓國被滅后一直在韓國故地生活,后隨張良入關(guān)任將軍之職,不久又任韓國太尉,領(lǐng)兵攻取韓國故地。韓國平定之后受封韓王。并隨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天下平定后,漢高祖劉邦認為韓信的封地都是戰(zhàn)略要地,便將其封地遷移到太原以北的地區(qū),遷移封地之后不久,韓國都城馬邑被匈奴包圍,因韓信屢次向匈奴求和,朝廷懷疑其有異心,韓信遂起兵反叛,投靠匈奴。漢高祖劉邦率軍親自征討,韓信逃往匈奴,并多次率軍攻打漢朝,還引誘了代相陳豨造反,在其又一次帶兵攻漢之時,被將軍柴武在參合斬殺。 △韓信之?。ê瓮蹋?/span> 譯文: 韓信,淮陰人,常常寄居在漂洗絲綿的老婦人家中吃飯,還受過胯下之辱。后歸漢,蕭何推薦為大將軍,滅楚后被封為王,報答了(漂婦)的恩情,也釋懷了(胯下之辱)的怨恨。始終不忍心背叛漢王,后因為高帝懷疑韓信,將其貶為淮陰侯。(韓信對自己)被列為和周勃、灌嬰同等地位一事感到羞恥,勸說陳豨謀反,最后被呂后設(shè)局斬殺。 報恩釋怨 韓信小時候非常貧困,一日三餐飯都吃不飽,他經(jīng)常到亭長家去蹭飯吃,但有一次,他再去的時候,亭長的妻子已經(jīng)早早地把飯吃完,鍋刷好,與亭長早早上床睡覺了,韓信知道自己是被嫌惡了,所以從此以后不再到亭長家去蹭飯了,但是堂堂一個大男人,又出身于貴族,沒有地畝可種,這一日三餐從中里來呢?沒有辦法,他就自己做了個魚鉤,到河邊去釣魚,能釣上來魚就有頓飯吃,釣不上來就餓著肚子! 他的這種狀況被經(jīng)常在河邊洗衣服的一位老婆婆(人稱漂母)看到了,心疼他這么個大小伙子,就會時不時地給他帶些飯來,這樣韓信就可以免受饑餒之苦!韓信很是感激:將來以后我如果發(fā)達了,一定報答您的一飯之恩!老婆婆笑笑:堂堂一個大男人,連肚子都吃不飽,還報答什么一飯之恩? 后來他決定離家出走,到外面去尋找發(fā)達的機會,身上只背一把祖?zhèn)鞯膭?/span>準備仗劍走天涯!當他剛走到村口時,就被一群無賴給攔住了,為首的往路中間一站,雙手一叉攔住了準備外出的韓信:嘿,小子!你不是貴族嘛!貴族出身連自己都養(yǎng)不活,現(xiàn)在餓跑了?想跑,可以,從我的胯下鉆過去!如果不從我的胯下鉆過去,也行,把你的劍拿出來,一劍把我刺死! 當時的韓信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忍受胯下之辱,鉆出去!要么就刺死這個無賴!那接下來他不被那一群無賴給殺掉也會被官府抓去投進大牢判個死刑! △胯下之辱 于是韓信從背上取下劍,放在一邊,從那個無賴的胯下鉆了過去!然后拿起劍匆匆地走了!不管背后傳來了一陣又一陣刺心的嘲笑聲!后來,韓信被劉邦封為齊王,于是他背著千金回到故鄉(xiāng)。首先他來到那條河邊,想找到當年那們接濟他的漂母,但是老漂母早已辭世,韓信把自己所背負的千金全部拋入河里,看著那千金墜入河底,韓信對著漂母當年洗衣服的地方拜了幾拜,起身走了! 聽說齊王韓信來了,整個村子里的人都轟動了,大家都集中在村口來看韓信,有拉著手說話的,有搬著肩膀親熱的!韓信一一招呼著大家,那個當年攔他的無賴當然也人群中,而這次他卻縮在遠遠的后面,韓信一眼看見了他,不計前嫌的上前一把拉住他的手說:好伙計,有種!當年不是你那一激,哪里有韓信的今天!走,跟我上戰(zhàn)場去!后來,這人被韓信封為前鋒,跟著韓信出生入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