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去看了電影《銀河補習班》。 看的過程中流了幾次淚。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具有反思意義的教育類電影,值得一看。 尤其是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給了我很多的觸動。 整部電影的大概劇情是這樣的: 馬皓文是一名工程師,因為親手設計的大橋崩塌,他幫單位背黑鍋入獄7年。 隨后,妻子和他離婚后嫁給了鐵路局領導,讓兒子馬飛上市里最好的學校,于是父子之間暫時斷了聯(lián)系。 馬皓文出獄之后,馬上去學??磧鹤樱瑓s看到了教導主任在開除兒子的學籍。 情急之下,他和教導主任打了賭,保證到了期末考,兒子能從倒數第一,考到全年級前十。 最后,在被質疑、被欺負、被困洪水等遭遇中,他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讓兒子從一個人人嫌棄的學渣,逆襲成一名自信的學霸,并找到人生理想,最終成為了一名航天員。 影片真正打動我的,不是父親別出心裁的素質教育,也不是那些危機環(huán)境下的父子情深,而是: 在八九十年代且經濟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這位父親居然能一以貫之、自始而終給孩子營造了一種充滿愛的、支撐性的、包容性的環(huán)境。 在心理學上,這種環(huán)境叫:抱持性環(huán)境。 這是英國兒童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經過研究數以萬計的母嬰之后,得出來的一個概念。 也是我認為的,這部電影的最大教育意義。 所謂的抱持性環(huán)境是什么呢? 國內著名心理咨詢師曾奇峰老師這樣解釋:
在抱持性環(huán)境中,父母會給孩子一種感覺: 無論你好還是壞,我都穩(wěn)穩(wěn)當當地相信著你; 即使你最慘的時候,我也愿意承接和幫助你。 這是每個未成熟的孩子都需要的一個好環(huán)境。 在電影中,父親馬皓文處處營造了這樣的環(huán)境。 當兒子抱怨被王老師說“缺根弦”時,馬皓文說:
當兒子深困于洪水里,他冒險拿著擴音器沖到前面,大喊著:
當兒子想去看航展,但被困于氣氛壓抑的學校時,他協(xié)助兒子逃離學校,一邊去看航展,一邊補習功課。這時班主任攔住他說,快期末考了,這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時刻。 他馬上反駁說: 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是每分每秒。 最后他帶兒子逃離那個每分每秒充滿淘汰、緊繃神經的學校環(huán)境,給了兒子一個時刻充滿肯定、相信和幫助的抱持性環(huán)境。 我認為這個環(huán)境,是兒子最終逆襲的重要原因。 因為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孩子才會變得很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因為他知道有人相信自己,有人在他能力不足的時候幫助他。 這樣他才能有底氣和勇氣,去大膽地思考和探索,長成一個向上、獨立思考、擁有夢想的成年人。 當然,電影中的父親,的確比較理想化。 在溫尼科特看來,父母只需要營造一個這樣的基本環(huán)境,其他的具體行為,只需要達到60分就足夠了。 例如馬皓文在兒子想要電腦之后,即使收入不好也要賣血給孩子買電腦。在溫尼科特看來,無需如此。 只要做個60分的父母,量力而為,買一本孩子感興趣的電腦相關的書給他探索,就已經足夠了。 但即便是60分,在現(xiàn)代社會中,能營造這種環(huán)境的父母,也太少見了。 不是因為我們不愛孩子。 而是我們一貫給孩子提供的環(huán)境,往往是馬飛媽媽式的焦慮,和教導主任閻主任式的挑剔。 電影中馬飛媽媽給孩子營造的焦慮性環(huán)境,充滿著很多家庭的影子。 當孩子被開除時,她跑到教務主任面前求情,甚至差點跪下,求著主任“收留”他。 這種做法背后,其實是一種強烈的焦慮: 孩子已經不行了,如果我和學校都不幫他,就更完蛋了。 否定孩子,然后逼著自己為被否定的孩子負責,是焦慮性環(huán)境中父母最常見的做法。 馬飛媽媽打心眼里,就認為孩子很差勁。 她會對兒子說:你就這樣(墮落)吧。你不用好好學,我看你也沒什么自尊心。 當發(fā)現(xiàn)前夫包容兒子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學習、不寫作業(yè)被老師投訴時,她急得打了他一巴掌:兒子本來就笨,你非得把你腦子里的東西弄給他干嘛? 毫無疑問,她是愛馬飛的。 但這種愛,沒有半分的接納、包容和肯定,只有一股腦地忙碌和鞭策,最終也會害了孩子。 因為笨是可以被催眠的,焦慮也是會傳染。 當父母認定孩子不行,那孩子也會自認不行。 索性自暴自棄,父母說什么做什么,終日被焦慮和緊張的情緒消磨著,無法專注做好眼前的事情。 而閻主任營造的環(huán)境也很常見:挑剔和功利。 在他看來,只有一種孩子才值得被愛,就是掛在墻上的狀元。 當馬飛被開除學籍時,他和班主任說:如果我是你,我不會關心這顆老鼠屎的下落。 可見在他心中,差學生不值得被愛。 所以當自己的孩子從省狀元變成了只能考58分的大學生,閻主任關上了門窗,不顧外面孩子的叫喊。這種落差直接把孩子逼得跳樓,成了瘋子。 這種挑剔的環(huán)境中,即使塑造出了好學生,也是不健康的。 北大心理學教授徐凱文曾提過一個概念“空心病”。 他發(fā)現(xiàn)北大有30%的學生有這種“病”: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為什么而活; 需要被夸才能確認自己是OK的; 一旦工作或學習不夠好,就覺得活不下去了...... 不少學生讀到了博士,卻只想著自殺。 徐凱文教授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從小被功利的目標推著走,長大后缺乏價值觀和意義感。 對他們而言,考上了大學后,就沒有了人生目標,只能陷入一片虛無和抑郁中。 也許馬飛媽媽和閻主任們,都是為孩子好。 但無論多愛孩子,只要營造的環(huán)境不對,都會給孩子不同程度的傷害,這也是我們最常做的: 以愛之名,卻讓孩子渾身不舒服。 與上面這兩種環(huán)境想比,抱持性環(huán)境是最值得提倡的。 因為它還原、接納和肯定了真實的孩子,并且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而不去限制、否定、挑剔。 這樣的做法,有一個重大的意義: 支撐著孩子找到他內心驕傲的核心自我價值。 說白了,就是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這是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功課。 就像電影里馬皓文和兒子說過一段話: 每個人心中都有座橋。 把自己的橋修好,是世界上最大的事情。 這座橋就是找到的核心自我價值的隱喻。 核心自我價值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需要穩(wěn)住自我,向外探索。 但在孩子早年時期,很容易控制不了情緒和目前的困難,并因此自我懷疑。 例如看到了恐怖的畫面,被老師要求在臺上罰站,成績都無法提升等等,他們不知道怎么做,只能呆在原地忍受著,覺得自己很無能。 如果這時有人抱持,在背后牢牢托住,肯定他的感受并給予幫助,他的無力會被接住。 就像一個跌倒了的孩子,在幫助下站起來,搖搖晃晃繼續(xù)向前。 可惜我們日常做的否定和挑剔,則是親手把他們搖晃的身體推倒,讓他們再次跌入無力之中,只能壓抑自我去迎合。 就像父親馬皓文第一次問兒子夢想是什么的時候,兒子不假思索地說,媽媽說考清華北大。 這就是日常迎合的結果。 好在后來馬皓文給兒子撐開了一個抱持的環(huán)境。 在兒子探索過程中,一次次提供肯定和幫助。 他對兒子說:“清華北大只是過程,不是目的。”并啟發(fā)他去思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并且在孩子幾經嘗試中,通過給他買飛機模型、買電腦、帶他去航天展等,讓兒子多些經歷,多些思考,多些信心。 幫助兒子找到讓自己驕傲的夢想,有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方向。 最后兒子抵制住閻主任“掛狀元照片”的誘惑,決定放棄高考,報考了航天員,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遵從內心、充滿激情的人生之路。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不就是肯定和幫助嗎? 但事實上,抱持性環(huán)境不容易被營造。 只有父母能活得不焦慮、不勢利,活在一個對自己有信念感的世界里,這樣一種環(huán)境才能營造出來。 電影中父親馬皓文能給孩子這樣一個環(huán)境,非常符合邏輯。因為他內心也是這樣對待自己的。 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專業(yè),相信自己的人格品質,他堅信自己不會設計出偷工減料的大橋。 于是在出獄之后,他一邊靠著自己的能力贏得了認可和工作,另一邊跑了幾十趟辦事機構,找到了當年施工的錯圖紙,在投訴無門之后又苦苦等了十幾年,為的就是自己洗清冤屈。 在他心里內化了一個可以肯定、包容和幫助自己的聲音,所以他才可以無時無刻這樣去支撐孩子。 同樣的,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就在想,導演鄧超之所以能創(chuàng)作出這樣的父母,想必他內心也有一個抱持性的聲音。 而從他的微博上,我看到這個聲音的源頭: 他的父母親。 (鄧超微博上寫父母的言行) 這種影響,真的是一代傳一代,再有幸通過電影的形式,傳到了我們每個人身上,再傳下去。 就像豆瓣網友@今天小熊不吃糖說的: 最該去《銀河補習班》補習的, 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如果有無數的父母,走進電影院,被感動被補習,然后再給下一代人做補習。 這也許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 畢竟,只有我們能抱持自己,才能抱持孩子,才能抱持接下來的每一代。 這樣才會有一代又一代的擁有核心自我價值、挺自己、愛自己、相信自己的人出現(xiàn),并用一樣的方式,去挺、愛、相信、幫助他們的下一代。 作者簡介:五花鹿。心理學科班出身,滿腔的少女情愫,都用來追求真實和逃離秩序。本文特別感謝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冰千里、汪文博的專業(yè)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