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通常有兩種結果,一種越喝越糊涂,一種越喝越清醒。 顯然,陶淵明屬于第二種。 蘇軾曾說: 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饑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千百年來,人們對陶淵明的稱贊不絕于耳。 雖然千年已過,斯人已不在。但陶淵明所有的酒卻已盡傾江海中,贈飲天下人。這三杯“酒”中,有沒有一杯讓你想一干而盡? 01 第一杯給“人生”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關于這個問題,古今中外,有太多文人志士做過思索。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木心說:“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的意義。假如生命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卻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尷尬狼狽。”亞博app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做到聽從內心真實的聲音,發(fā)現、享受自然與生活中的美,隨心所欲,快樂而活,大概就算不負生命。亞博app 在這首詩歌中,陶淵明記錄下日常生活的一個場景: 黃昏將盡,結束一天的田間勞碌,陶淵明回到家,一邊喝酒,一邊欣賞門外景致。 眼下已入秋,菊花開得恰好。他端著酒杯來到花叢前,靜靜觀賞了會,發(fā)了會呆,不覺露水滋生,沾濕了花瓣。 看著花瓣在酒水中,上下浮漾,他忽然覺得,自己仿佛離世俗嘈雜更加遠了些。 雖然物質貧困,卻因心靈的平和安寧而感到踏實??鞓?,原本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世人只因欲求不滿,心思復雜,快樂才會變成奢侈,正如這兩句話:亞博app 小時候,幸福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長大后,簡單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看清名利榮辱,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保持內心的安寧,才能抵達自己的方向。 人心是一個有限的容器,能裝的下欲望,就裝不下其他。 減少干擾,人才能專注,才能篤定。 02 第二杯給“自己”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如,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陶淵明一生,都在貧困中學習著如何堅守自己,如何讓自己不被外界帶走,而是讓世界跟著自己走。 與其辛苦一場,去當爭名逐利,不如回歸田園,自由自在、安安心心地做真實的自己。 我們習慣說,當你無法改變環(huán)境的時候,就該試著改變自己。為了迎合環(huán)境,為了更好地生活,違背意愿地改變自己,這屬于大部分人的活法。 陶淵明反其道而行,所處環(huán)境不適應自己時,他寧可選擇離開,也堅決不改初心。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部分人都在成長的過程里,以適應社會為借口,漸漸地失去了自己,只成為一個社會性的標簽。 人生路漫漫,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就會迷失。雖說不管走哪條路,結果都是殊途同歸,不一樣的在于沿途風景。 只要覺悟,還是得聽從本心,回到屬于自己的那條路上來,沒必要浪費時間去做為名利而博弈。 03 第三杯給“生活” 忽而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這是陶淵明《飲酒》(其一)中的兩句,意思是說,既然不期然而然地獲得一壺酒,那就啥也別想,只管痛快暢飲,一醉方休。 看似在說喝酒,甚至有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頹廢意味,其中卻包含著一種正能量的處世哲學:順境也好,逆境也罷,人都應該活在當下,學會享樂生活。 人活在世上,最怕的不是窮困潦倒,也非眾叛親離,而應是希望的泯滅,自我的放棄。 人生不可能至始至終一帆風順。陷入逆境時,有人哭天搶地,捶胸頓足;有人灰心喪氣,坐以待斃。 陶淵明瀟灑得很,他認為:忽而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人生雖苦,睿智的人懂得苦中作樂。 陶淵明看破夢幻泡影的人生,自然也就放得下功名利祿。只要能維持一家老小的基本生存,然后小酒喝喝,詩文寫寫,悠哉自在,便是人生。 真正的英雄,既有死里逃生的英勇,也有視死如歸的坦然。真正的希望,并非來自別人,而是源于自己。 哪怕山高水遠,天遙地遠,哪怕厄運將來,彈盡糧絕,還能懷有一顆平靜心,該吃吃,該睡睡。 人只要活著,當下這一刻已然被擁有著。不管發(fā)生什么,每一個轉瞬即逝的當下,始終被我們擁有,直到生命終結。難道不是這樣嗎? 為何很多人明白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知易行難。 而陶淵明,真正做到了四個字:活在當下。 圖片來源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石濤《陶淵明詩意圖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