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何許人也?人人盡知的英雄。 雖然國姓爺曾經(jīng)被高賊侮辱為“倭寇”,但是,高賊所得不過一時金錢利益,終將為人所唾,鄭公終究是一個英雄,高賊此獠給鄭成功提鞋都不配。 鄭公一生所為,又豈是一個高胖賊廝鳥所能夠欺辱的? 鄭芝龍降清之時,鄭成功一番苦勸,但是沒有勸住,鄭芝龍最后還是和洪承疇一樣剃了光頭。 鄭芝龍自己降了清,又覺得不能讓兒子鄭成功繼續(xù)跟著沒前途的南明混,所以也想著拉兒子下水,所以決定帶鄭成功去見見清朝的貝勒博洛。 鄭成功一聽鄭芝龍要讓自己去見博洛,說什么也不肯,好在當(dāng)時他的叔叔鄭鴻逵沒有降清的想法,然后悄悄地將鄭成功給放走了,不然的話,恐怕鄭芝龍是綁也會將鄭成功綁著去見博洛。 鄭芝龍為什么一定要讓鄭成功去見博洛呢?除了表忠心之外,這還得說到鄭成功第一次見南明隆武帝的事。 當(dāng)時,隆武帝一見到鄭成功,稍稍問了幾句話便看到了鄭成功的才能和潛力,然后感嘆:“可惜我沒有女兒能夠許配給你呀,不過,望你能夠忠于朕,忠于明?!?/p> 鄭芝龍的小算盤是兒子鄭成功能夠隆武帝的賞識,想來也能夠得到博洛和清朝的賞識,所以讓他去見一見。 只可惜,鄭成功要走的路注定了和鄭芝龍不一樣。 鄭成功一人拉起了一支隊伍,繼續(xù)走在抗清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給清朝制造阻礙,雖然各有勝負(fù),但是清朝對鄭成功也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忌憚之意。 所以,清朝又讓鄭芝龍寫信去招降鄭成功,當(dāng)時鄭成功正陷入困境,所以便假裝同意了,清朝對他又是封海澄公,又是封靖海將軍,可惜他一樣沒看上。即便后來清朝威脅鄭芝龍,如果不能勸降兒子鄭成功的話便誅九族,鄭成功也是沒有理會。 鄭成功暫時擺脫了困境之后,拿起刀槍便又和清朝打了起來。 后來,鄭成功知道自己打不過清軍了,又看見桂王逃到了緬甸,一時之間自己陷入了孤掌難鳴、四面楚歌的境地,便尋思著退守臺灣。 不過,當(dāng)時的臺灣已經(jīng)被荷蘭紅毛人給侵占了,他想要退到臺灣,首先便得先打垮荷蘭人,趕走荷蘭人。只有收復(fù)了臺灣,他才能退到臺灣,然后以臺灣為據(jù)點繼續(xù)對抗清朝。 鄭成功率師攻至荷蘭人駐點,和荷蘭人打了一場,將驕傲的荷蘭人打得抱頭鼠竄,這時候鄭成功也想著盡量地保存自己的實力,所以能不打便不打了,于是他派人對荷蘭人喊話:“臺灣乃我中國固有之地,被你們占了這么久,如今也應(yīng)該還給我們了!你們在此所得的珍寶,我可讓你們帶走!” 紅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當(dāng)然不肯將已經(jīng)吃到嘴里這么多年的肥肉吐出來,所以拒絕了鄭成功的好意。 鄭成功一看紅毛人不識相,雖然不想打,可是為了收復(fù)臺灣,為了有一個繼續(xù)抗清的據(jù)點,他也只能打了。 他對荷蘭人所采取的戰(zhàn)略是一邊打,一邊圍,一點點地消耗掉敵人的信心,壓垮敵人的心理防線,這樣他也能將自己的損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圍之內(nèi)。 鄭成功這一圍,便圍了荷蘭人八個月,最后又狠狠地打了一場,荷蘭人打到最后只余幾百人。 1662年2月,荷蘭人再也撐不住了,終于乖乖地投降了,鄭成功也因此成功地收復(fù)了臺灣。 然而,鄭成功在收復(fù)了臺灣之后,僅僅過了4個月,便帶著滿腹的遺憾離開了人世,時年不過39歲。 說起來,鄭成功之所以突然暴病身亡,絕對離不開他的長子鄭經(jīng)的刺激。 鄭經(jīng)19歲的時候,在鄭成功的安排之下娶了南明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氏為妻,不過,唐氏雖然出生于書香門第,溫婉賢淑,但是鄭經(jīng)卻也始終和她感情淡漠。 當(dāng)然,鄭經(jīng)可能和明憲宗朱見深一樣有戀母情結(jié)。 所以,他干了一件和朱見深一樣的事——將自己的乳母陳昭娘納為己有,然后還和她生了一個兒子鄭克臧。 這邊陳昭娘給鄭經(jīng)生了兒子,雖是庶出長子,可是那邊的正室唐氏的肚子還沒動靜,如此一來,陳昭娘便危及到了唐氏在鄭家的地位。 即便唐氏受得了這氣,她爺爺唐顯悅也受不了這氣呀,你鄭經(jīng)這是什么意思,存心侮辱我唐家不是? 唐顯悅雖然已經(jīng)退下來了,可是在政治上多少還有些影響,他氣呼呼地跑去找鄭成功,你兒子鄭經(jīng)和奶媽亂倫私通生了兒子,你自己看著辦吧! 鄭經(jīng)和陳昭娘的事,鄭成功不可能聽不到一點消息,只是沒有人捅破的話,他也只能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可是唐顯悅突然將這層窗戶紙捅破了,鄭成功的臉上也掛不住了,讓唐顯悅再這么鬧下去的話,肯定會損害他在軍中的威望。 他的威望一旦受損了,他將來還怎么領(lǐng)軍作戰(zhàn),反攻清朝? 于是,他一怒之下派鄭泰去處死鄭經(jīng)、鄭經(jīng)的母親董氏、鄭經(jīng)和乳母陳昭娘私通所生的兒子鄭克臧以及鄭經(jīng)的乳母陳昭娘。 可是讓鄭成功沒有想到的是,鄭經(jīng)在廈門經(jīng)營時日已久,多已收買了此地將領(lǐng)之心,所以除了一個周全斌之外,根本沒人理會鄭成功的命令,周全斌后來還被逮捕入獄了。 然后,這些將領(lǐng)又宣布擁立鄭經(jīng)為平國公,一起違抗鄭成功的命令,說白了便是他們想要造鄭成功的反。 當(dāng)時鄭成功已經(jīng)患病,聽聞鄭經(jīng)聯(lián)合諸將造自己的反之后,更是怒火攻心,氣得昏死了過去,從此一病不起。 此后沒過多久,即1662年6月23日,鄭成功便病死了。 縱然只有收復(fù)臺灣一事,鄭公也已不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