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以粒細胞型和淋巴細胞型為多見,前者多發(fā)生于成年,后者則多發(fā)生于兒童。單核細胞型少見。其自然病程很短,多在半年以內(nèi),骨髓和周圍血中主要為異常原始細胞和幼稚細胞,原始細胞占10%以上。本病屬中醫(yī)“溫病”、“急癆”、“血證”等范疇。 【診斷要點】 1.癥狀與體征 (1)起病急驟。 (2)發(fā)熱:是常見癥狀,可發(fā)生任何階段。 (3)出血:以鼻腔、口腔、牙齦、眼底、皮下出血常見,可遍及全身,嚴(yán)重者可發(fā)生顱內(nèi)、內(nèi)耳及內(nèi)臟出血。 (4)貧血:發(fā)生早而嚴(yán)重,呈進行性加重,確診時可有60%以上病例血紅蛋白低于60g/L。 (5)肝脾腫大:約見于50%患者。肝腫大多于脾腫大,小兒肝腫大發(fā)生率較高于成人。但肝功能損害不明顯。 (6)淋巴結(jié)腫大:全身廣泛性輕度淋巴結(jié)腫大,直徑多<3厘米,質(zhì)地較軟或中等硬度,孤立散在,無觸痛,以頜下、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多見。 (7)牙齦增生、腫脹:多見于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急性粒-單細胞性白血病。 (8)皮膚損害:特異性皮膚損害有斑丘疹、結(jié)節(jié)、腫塊、紅皮病等;非特異性皮膚損害有瘀斑、瘀點、多形性紅斑、蕁麻疹、帶狀皰疹和瘙癢等,以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最為顯著。 (9)骨骼與關(guān)節(jié):胸骨下端局部壓痛具有診斷意義。骨痛常見為隱痛或脹痛,肢體骨劇痛則見于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还顷P(guān)節(jié)痛以兒童多見,可累及肘、腕、膝、髖等關(guān)節(jié),呈游走性,但表面無紅、腫、熱征象。 (10)神經(jīng)系統(tǒng)表現(xiàn):可發(fā)生于疾病的各個時期,但大多發(fā)生較晚,常見于緩解期,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為常見,兒童患者尤甚。輕則有頭暈、頭痛,重則嘔吐,頸項強直,甚至抽搐、昏迷,但無發(fā)熱。腦脊液壓力增高,腦神經(jīng)受損,可發(fā)生視力障礙和面神經(jīng)麻痹。 (11)其他癥狀:肺部彌漫性或結(jié)核樣改變,胸腔積液,消化功能紊亂,蛋白尿,血尿,閉經(jīng)或月經(jīng)過多,睪丸無痛性腫大,眼球突出,視力減退、綠色瘤等。 2.輔助檢查 (1)血象:白細胞總數(shù)高低不一,大多數(shù)病例白細胞增多(占55%),疾病晚期更為顯著,一般為30×109/L,最高者可超過100 ×109/L,稱為高白細胞白血病。約有30%患者白細胞計數(shù)在正常水平或減少,低者可小于1×109/L,稱為白細胞不增多性白血病。血片中可見原始細胞和早幼細胞,一般為30%~90%,甚或高達95%以上;多數(shù)患者(約60%)均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多為正色素正細胞性貧血;約有半數(shù)病例血小板低于6×1010/L,晚期常常極度減少。 (2)骨髓象:是診斷本病不可缺少的方法。骨髓象以一系列細胞增生為主,原始細胞和幼稚細胞可達90%以上。白細胞有裂孔現(xiàn)象,紅細胞系極度減少。 (3)組織化學(xué)染色和活體染色:對急性白血病分型幫助。過氧化酶染色應(yīng)用最普遍,粒細胞系列呈陽性反應(yīng),單核細胞系列呈弱陽性或陰性反應(yīng),淋巴細胞系列呈陰性反應(yīng)。 (4)血液檢查: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延長,毛細血管脆性實驗陽性,血漿白蛋白降低,α、β、γ-球蛋白均降低,血尿酸升高及尿中排泄量增高。 (5)淋巴結(jié)穿刺涂片檢查:用此法區(qū)別白血病類型。如涂片中有較多的過氧化酶陽性白血病細胞,則可排除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6)腦積液檢查:壓力高達4.90~5.88kPa(約50.0~60.0cmH2O),50%左右含糖量降低,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 【臨床分型】 1.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急淋) L1亞型:小細胞為主,核染色質(zhì)較粗,結(jié)構(gòu)一致,核形規(guī)則,偶有凹陷或折疊,核仁小而不清楚,少或不見,胞漿量少,胞漿呈輕或中度嗜堿性,胞漿空泡不定。 L2亞型:大細胞為主,核染色質(zhì)較疏松,結(jié)構(gòu)較不一致,核形不規(guī)則,常見凹陷或折疊,核仁清楚,1個或多個,胞漿量不定,常較多,胞漿嗜堿性不定,有些細胞深染,胞漿空泡不定。 L3亞型:大細胞為主,核染色質(zhì)呈細點狀,均勻一致,核形較規(guī)則,核仁明顯,1個或多個,呈小泡狀,胞漿量較多,胞漿嗜堿性深藍,胞漿空泡常明顯,呈蜂窩狀。 2.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ê喎Q急非淋) (1)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型):骨髓中原粒細胞(Ⅰ+Ⅱ型)>90%(非紅系細胞),早幼粒細胞很少,中性中幼粒細胞以下階段不見或罕見。 (2)急性粒細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型),分為兩型: M2a型:骨髓中原粒細胞(Ⅰ+Ⅱ)>30%~90%(非紅系細胞),單核細胞<20%,早幼粒細胞以下階段>10%。 M2b型:骨髓中異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細胞明顯增多,以異常的中性中幼粒細胞增生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顯的核漿發(fā)育不平衡,此類細胞>30%。 (3)急性顆粒增多的早幼粒細胞白血?。∕3型):骨髓中以顆粒增多的異常早幼粒細胞增生為主,并>30%(非紅系細胞),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漿中有大小不等的顆粒,可分為兩個亞型: M3a型(粗顆粒型):嗜苯胺藍顆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 M3b型(細顆粒型):嗜苯胺藍顆粒密集而細小。 (4)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4型):依原粒或單核細胞系形態(tài)不同,可包括四個亞型: M4a型:原始和早幼粒細胞增生為主,原幼單和單核細胞>20%(非紅系細胞)。 M4b型:原、幼單核細胞增生為主,原始和早幼粒細胞>20%(非紅系細胞)。 M4c型:原始細胞既具有粒系形態(tài)特征,又具有單核細胞形態(tài)特征者>30%。 M4d型:除上述特點外,有嗜酸顆粒,粗大而圓,著色較深的嗜酸粒細胞,占5%~30%。 (5)急性單核細胞白血?。∕5型):分兩個亞型: M5a型(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始單核細胞(Ⅰ+Ⅱ型)≥80%(非紅系細胞)。 M5b型(部分分化型):骨髓中原始和幼稚單核細胞>30%(非紅系細胞),原單核細胞(Ⅰ+Ⅱ)<80%。 (6)紅白血?。∕6型):骨髓中紅細胞系>50%,且常有形態(tài)學(xué)異常,原粒細胞(Ⅰ+Ⅱ)(或原始+幼單核細胞)>30%;血片中原粒(Ⅰ+Ⅱ)(或原單)細胞>5%,骨髓中非紅系細胞中原粒細胞(或原始+幼單核細胞)>20%。 (7)巨核細胞白血病(M7型):分為兩型: 未分化型:外周血有原巨核(小巨核)細胞,骨髓中原巨核細胞>30%,原巨核細胞由組化電鏡或單克隆抗體證實;活檢見原始和巨核細胞增多,網(wǎng)狀纖維增加。 分化型:骨髓及外周血中以單圓核和多圓核病態(tài)巨核細胞為主。 【治療】 一、西醫(yī)治療 (一)支持療法 1.注意休息及飲食衛(wèi)生,加強護理及營養(yǎng),特別注意口腔、肛門及外陰部的衛(wèi)生,以防繼發(fā)感染。 2.針對感染病原菌選擇應(yīng)用抗生素治療,但不宜作預(yù)防用藥。 3.嚴(yán)重貧血或出血傾向者最好輸新鮮血,并用止血藥等對癥處理。 (二)化學(xué)治療 白血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手術(shù)和放射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以聯(lián)合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是治療白血病的主要方法。 1.用藥原則 (1)早期:患者一旦確診為白血病,必須盡早給予用藥。 (2)聯(lián)合:單藥化療的完全緩解率較低,而聯(lián)合化療可提高療效并延遲耐藥性的發(fā)生,因此常選用不同藥理作用和不同毒性的藥物進行聯(lián)合,以取得最大的療效。 (3)充分:聯(lián)合化療宜選用分別對應(yīng)類型的白血病有效的藥物,劑量原則上采用最大耐受量,但要防止嚴(yán)重的藥物中毒。 (4)間歇:急性白血病的細胞倍增時間約為4~5日,此段時間內(nèi)細胞分裂很旺盛,化療也就集中在這階段給藥,但化療持續(xù)進行,不僅殺滅腫瘤細胞,并對正常骨髓細胞造成殺傷,故間歇用藥為宜,用藥4~5日后間歇1~2周左右,以使骨髓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力得到部分恢復(fù)。 2.化療策略 (1)誘導(dǎo)緩解:急性白血病發(fā)作時,體內(nèi)約有1012個白血病細胞,誘導(dǎo)緩解階段采用大劑量沖殺,將其減少至108個以下,目的在于控制病情,使骨髓功能恢復(fù)正常,癥狀與體征消失,而達到臨床完全緩解。 (2)鞏固緩解:在誘導(dǎo)緩解后,繼續(xù)應(yīng)用原來有效的抗白血病細胞的治療方案試圖消滅所有的白血病細胞,而達到疾病的鞏固緩解。 (3)維持治療:選擇耐藥性出現(xiàn)遲緩,并與緩解期藥物無交叉耐藥性,可殺滅G0期,細胞不良反應(yīng)小的藥物維持治療,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4)強化治療:在維持治療的過程中,加用原來的有效誘導(dǎo)藥物,間歇、反復(fù)長期應(yīng)用。 3.化療方案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1)誘導(dǎo)緩解方案 ①VP方案:VCR 2毫克/平方米,靜注,第1、8、15、22日;PDN(潑尼松)40~60毫克/平方米,口服,第1~28日。 ②VAP方案:VCR 2毫克/平方米,靜注,第1、8、15、22日;ADM 20毫克/平方米,靜注,第14、15日;PDN 60毫克/平方米,口服,第1~28日。 ③VDP方案:VCR 1~2毫克/平方米,靜注,第1、8、15、22日;DRN(柔紅霉素)40~60毫克,靜注,第1、2日;PDN 40~60毫克,口服,第1~28日。 (2)維持治療方案 ①MMVP方案:MTX 15毫克/平方米,口服,每周2次;6-MP(6-羥嘌呤)2.5毫克/公斤體重,每日內(nèi)服;VCR 1.5毫克/平方米,靜注,第1日(每周1次);PDN 40毫克/平方米,每日內(nèi)服。每90日為1個周期,可重復(fù)使用。 ②VPAMMD方案:VCR 1.4毫克/平方米,靜注,第1、7日;PDN 90毫克/平方米,口服,第1~7日;ADM 20毫克/平方米,靜注,第14~16日;MTX 20毫克/平方米,口服,第30、37、44、51、58日;6-MP 90毫克/平方米,口服,第30~58日;DACT 1 000微克/平方米,靜滴,第65日。每65日為1個周期。 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 (1)誘導(dǎo)緩解方案 ①VAPA方案:VCR 1.5毫克/平方米,靜注,第1、5日;ADM 30毫克/平方米,靜注,第1~3日;PDN 40毫克/平方米,口服,第1~5日;Ara-C(阿糖胞苷)100毫克/平方米,靜滴,第1~7日;第3周重復(fù),緩解后再行維持治療。 ②HA方案:三尖杉堿、三尖杉酯堿(HRT)3~4毫克/平方米,靜滴,第1~7日;Ara-C 100~200毫克/平方米,靜滴,第1~7日。2周后可重復(fù)使用。 (2)維持治療方案 ①AC方案:ADM 45毫克/平方米,靜注,第1日;Ara-C 200毫克/平方米,靜滴,第1~5日。每3~4周為1個周期,連用4個周期。 ②COTP方案:Ara-C 20~25毫克/平方米,皮下注射,每6小時1次,共用5日;VCR 1毫克/平方米,靜推,第1日;6-TG(6-硫鳥嘌呤)100毫克/平方米,每12小時1次,口服,共用5日;PDN 40毫克/平方米,每日1次,共用5日。休息25日后再行第2周治療。 (三)放射治療 1.體外放療 用X線治療或60Co治療機或中子加速器治療。 2.體內(nèi)放療 用放射性核素治療,32 P用于多種腫瘤性血液病的治療。 (四)骨髓移植 是白血病獲得根治的重要措施。 1.移植對象 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在第一次緩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第二次緩解作為骨髓移植對象。高危急淋可在第一次緩解后即進行骨髓移植。 2.移植方法 (1)自體骨髓移植:采用自身緩解期的骨髓作低溫保存。 (2)同種基因骨髓移植:為同卵雙胎之間的骨髓移植,供受體基因完全一致,移植后合并癥少,成功率高,移植效果最好。 (3)同種異體骨髓移植:是最常用的骨髓移植方法。其供體來源比較困難,即使在組織相容性抗原(HLA)完全相同的同胞兄弟姐妹中,常因次要組織相容抗原系統(tǒng)的差異,移植后亦產(chǎn)生排斥反應(yīng)或嚴(yán)重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yīng)。 (五)胎肝(FLC)輸注與移植 急性白血病與再生障礙性貧血是此法的適應(yīng)證。 (六)急性白血病并發(fā)癥的治療 1.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白血病 預(yù)防 誘導(dǎo)緩解一開始,鞘內(nèi)注射TMX每次10毫克,每周2~3次,共3周左右,另加頭顱60 Co放射治療在2~3周內(nèi)分14~15次照射,總量為24cGy。 治療 腦膜白血病一旦確診,應(yīng)立即開始治療。其法為TMX每次10~15毫克緩慢鞘內(nèi)注射,每周2次,直至腦脊液細胞數(shù)及生化檢驗復(fù)常后,再改用每次5~10毫克鞘內(nèi)注射。鞘內(nèi)注射每6~8周1次,隨全身化療結(jié)束而停用。TXM鞘內(nèi)注射時常規(guī)加地塞米松5~10毫克可減輕急性化學(xué)性蛛網(wǎng)膜炎等不良反應(yīng)。TMX無效時,可用阿糖胞苷25毫克/平方米。鞘內(nèi)注射每周2次,并考慮顱部放射線照射和脊髓照射。 2.睪丸白血病 常用的療法為放射治療,雙側(cè)睪丸照射,照射劑量為20~24cGy,可有效控制病情,如聯(lián)合全身化療療效更為理想。 二、中醫(yī)治療 (一)病因病機 “急癆之病,其證與熱勞相似而得之暴急也,蓋血氣俱盛,積熱內(nèi)干心肺,臟腑壅滯,熱毒不除而致之”,“緣稟受不足,憂思氣急,營衛(wèi)俱虛,心肺壅熱,金火相刑,臟氣傳克,或應(yīng)外邪。” (二)辨證施治 1.熱毒熾盛型 急性發(fā)病,高熱驟起而持續(xù)不降,有汗不解,口渴欲飲,煩躁不安,頭痛較甚,腰背酸痛,唇焦少津,尿黃便干。舌質(zhì)紅,舌苔黃,脈洪數(shù)。治宜清熱解毒,瀉火生津。方選: 清瘟敗毒飲加減:生石膏30克(打,先煎),知母12克,生甘草3克,淡竹葉10克,川黃連3克,淡黃芩10克,川黃柏10克,黑山梔子10克,連翹10克,玄參15克,天花粉15克。 2.熱盛傷營型 壯熱譫語,胸中煩悶,口干而渴,皮膚黏膜瘀點瘀斑,色紫紅或鮮紅,全身各部皆可出血,鼻衄牙宣,吐血便血尿血,舌質(zhì)紅絳,苔黃褐,脈弦數(shù)或浮芤。治宜清營解毒,涼血消瘀。方選: (1)犀角地黃湯加減:烏犀角(代)0.6~1.5克(研末,沖),生地黃15克,玄參15克,丹皮15克,赤芍30克,紫草根30克,川黃連3克,青黛3克,茜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七葉一枝花30克。 (2)清瘟涼血湯:生石膏30克(打,先煎),生地黃15克,青黛6克(裝膠囊另分服),黃連9克,蚤休30克,虎杖30克,丹參30克,苦參15克,丹皮15克,金銀花15克。 加減 高熱為主重用石膏,加柴胡;出血為主重用生地黃、丹皮,加犀角;瘀滯重加三七、水蛭、土鱉蟲;昏迷不醒加服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等。 3.肝郁火盛型 低熱汗出,頭痛頭暈,心煩失眠,疲乏消瘦,飲食不振;胸脅疼痛,面紅耳赤,兩脅下可有癥塊,頸、腋、腹股溝出現(xiàn)包塊。舌尖紅,有瘀點,苔薄,脈弦數(shù)。治宜清肝瀉火,活血化瘀。方選: 清肝瀉火湯:柴胡6克,青黛6克(入膠囊分服),龍膽草10克,蘆薈12克,莪術(shù)15克,黃藥子15克,大黃10克,夏枯草30克,黃連12克。 4.氣陰兩虛型 體倦乏力,語聲低微,自汗盜汗,口渴,胃納減少,手足心熱,反復(fù)低熱,頭暈少寐,皮膚紫癜,或有衄血。舌質(zhì)淡或偏紅,苔薄黃或花剝,脈細弱。治宜益氣養(yǎng)陰,涼血生津。方選: 生脈散加減:黨參15克,天冬15克,麥冬15克,生地黃30克,熟地黃30克,地骨皮15克,生黃芪15克,紫丹參15克,玄參15克,枸杞子15克,五味子6克,酸棗仁10克,煅龍骨30克(先煎),煅牡蠣30克(先煎),生甘草6克。 5.脾腎陽虛型 氣短乏力,體寒肢冷,納呆消瘦,自汗便溏,四肢浮腫,面不華,指甲不榮,唇白,腰膝酸軟,皮膚瘀點。舌質(zhì)淡,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潤,脈弱無力或虛大。治宜溫補脾腎。方選: (1)右歸丸加減:生地黃30克,熟地黃30克,當(dāng)歸15克,菟絲子15克,鹿角膠10克(烊化),黨參15克,炒白術(shù)15克,杜仲10克,山萸肉6克,懷山藥15克,枸杞子10克。 (2)溫脾補腎湯:制附片30克(先煎),肉桂6克(后下),炮姜10克,熟地黃30克,山藥30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5克,仙靈脾30克,龜板膠15克(烊化),鹿角膠15克(烊化)。 加減 氣短加人參、黃芪、白術(shù)。 (三)專方主治 1.犀角地黃湯 處方 犀角30克,生地黃240克,芍藥90克,丹皮60克。 用法 研為粗末,分3次服。 療效 共治15例,總有效率為68.5%。 2.竹葉石膏湯 處方 竹葉200克(切碎),生石膏30~40克,麥冬12克,半夏30克,人參10克,炙甘草10克,粳米60克。 用法 先用1 000毫升水煎藥,煮取500毫升,去渣,次入粳米,煮至米熟。溫服,每日3次。 療效 共治陰虛熱盛、氣津兩傷的虛勞型急性白血病35例,完全緩解5例,部分緩解17例,總緩解率為63%。 3.蟾蜍酒 處方 蟾蜍15只(每只重125克,剖腹去內(nèi)臟),黃酒2 000毫升。 用法 蟾蜍入黃酒內(nèi)煮沸2小時,濾取藥液。每次15~30毫升,每日3次。 療效 共治急、慢性白血病29例,其中急粒4例,早幼粒細胞型4例,急單5例,紅白血病3例,急淋9例,慢粒3例,慢淋1例。完全緩解25%,其持續(xù)時間最長71個月,最短2個月??偩徑饴?5%。以急淋療效最好,完全緩解率為33.3%,總緩解率為88.8%。 4.抗白丹 處方 雄黃3克,巴豆(去外皮)3克,生川烏3克,乳香3克,郁金3克,檳榔3克,朱砂3克,大棗7枚。 用法 將雄黃、生川烏、乳香、郁金、檳榔共研為細末,巴豆置沙鍋中文火炒至微黃色,再去內(nèi)外衣,用雙層紙包裹壓碎,微熱半小時,去油。將大棗煮熟去皮核,與上述藥物混研均勻,合為黑豆大丸,朱砂為衣。成人每次4~8丸,小兒1~4丸。清晨5時開水1次送服,連服3~5日,休息1日。 療效 共治急性白血病6例,有效2例。 (四)主方加減 1.慈菇化瘀湯 處方 當(dāng)歸20克,丹參20克,赤芍20克,川芎10克,沙參20克,麥冬15克,板藍根50克,山慈菇50克,山豆根30克。 加減 熱毒血瘀者加金銀花30克,連翹20克,黃芩15克,黃連15克,黃柏15克;血熱妄行者并用犀角地黃湯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 共治急性白血病36例,總有效率為80.5%,急淋有效率為90%,非急淋有效率為76%。 2.黃芩龍膽湯 處方 龍膽草10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木通10克,當(dāng)歸10克,生地黃10克,柴胡10克,豬苓30克,丹參30克,雞血藤30克。 加減 熱毒加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清瘟敗毒飲,并加夏枯草、半枝蓮、山豆根、白花蛇舌草等抗癌的清熱解毒藥;氣陰兩虛加人參、白沙參、黨參、山藥、白芍、麥冬、生地黃、龍骨、牡蠣、五味子、棗仁、山萸肉、浮小麥、甘草、大棗等補氣養(yǎng)陰。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 共治急性白血病37例,總有效率為84.5%。 3.雙參地芍湯 處方 黨參10克,玄參30克,生地黃30克,白芍10克,馬勃15克,黃藥子15克,牛蒡子15克,板藍根30克,半枝蓮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姜黃10克,丹皮10克,阿膠6克(烊)。 加減 氣血虛加黃芪、當(dāng)歸、甲珠、丹參;出血加生地黃炭、槐花、煅牡蠣、小薊、茅根、三七粉;發(fā)熱加柴胡、黃芩、黃連、連翹、黃菊花。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 共治白血病48例,總有效率為85.1%。 4.當(dāng)歸川芎湯 處方 當(dāng)歸15~30克,川芎15~30克,雞血藤15~30克,赤芍15~20克,紅花8~10克,參三七6克。 加減 肝腎陰虛型加枸杞子、女貞子、何首烏;氣血兩虛加黨參、黃芪、白術(shù)、何首烏、黃精、枸杞子、熟地黃;熱毒熾盛加水牛角、生地黃、丹皮、茜草、蚤休、金銀花、連翹、蒲公英、板藍根。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 共治急性白血病39例,總有效率為78.5%。 5.銀黃兩地湯 處方 金銀花20克,生地黃15克,板藍根15~30克,連翹12克,地骨皮10克,銀柴胡10克,玄參10克,白芍6克,麥冬9克,生石膏15~30克(先煎)。 加減 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用兩種抗生素聯(lián)合治療。 療效 共治14例白血病化療期感染者,總有效率較單用抗生素高。 (五)中西結(jié)合 1.分期分型施治加聯(lián)合化療 處方 (1)誘導(dǎo)緩解期 ①氣陰兩虛型:黃芪15克,太子參15克,黨參15克,北沙參15克,當(dāng)歸10克,白術(shù)15克,茯苓10克,生地黃15克,麥冬15克,黃精15克,小薊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10克。 ②氣血雙虧型:黃芪15克,當(dāng)歸20克,生地黃15克,熟地黃15克,白芍15克,枸杞子15克,阿膠15克(烊),黨參15克,砂仁6克(后下),小薊15克,旱蓮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6克。 ③熱毒熾盛型: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黃30克,丹皮15克,石膏30克(先煎),連翹15克,小薊15克,金銀花30克,茜草根15克,白茅根15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④痰瘀互結(jié)型:土貝母15克,夏枯草30克,黃芩10克,赤芍15克,連翹10克,丹參30克,瓜蔞15克,枳實10克,黃藥子30克,白術(shù)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加減 均隨癥加減。 (2)強化治療期:用益氣養(yǎng)陰解毒方。 (3)維持緩解期 ①氣陰兩虛型:用益氣養(yǎng)陰解毒方。 ②脾腎兩虛型:用健脾補腎解毒方。 用法 均每日1劑,水煎服。并用聯(lián)合化療,5~7日為1個療程,強化期1個月為1個療程。完全緩解后脊髓腔內(nèi)給西藥,并西醫(yī)支持療法,用1~13個療程。 療效 共治急非淋152例,完全緩解109例,部分緩解28例,總緩解率90.12%,平均生存期330日。 2.分型施治加化療 分三型施治加化療: (1)處方 ①氣陰兩虛型:黃芪30克,太子參30克,小薊30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茯苓12克,白術(shù)12克,生地黃24克,黃精24克,女貞子24克,天冬15克,麥冬15克。 ②氣血雙虧型:黃芪30克,小薊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術(shù)12克,茯苓12克,阿膠12克,當(dāng)歸24克,補骨脂24克,枸杞子18克,甘草6克。 ③熱毒熾盛型:金銀花30克,板藍根30克,小薊30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地黃24克,赤芍12克,玄參12克,連翹12克,黃芩15克,紫草15克,梔子12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用至完全緩解,并用HA方案和支持療法。 療效 共治急非淋50例,完全緩解35例,部分緩解6例,未緩解9例,總緩解率82%。 (2)處方 ①陰虛內(nèi)熱型:生地黃30克,麥冬15克,玄參15克,丹皮15克,地骨皮30克,黃藥子30克,半枝蓮30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知母15克,仙鶴草15克。 ②脾腎陽虛型:人參10克(另燉),黃芪30克,補骨脂15克,肉蓯蓉15克,菟絲子15克,半枝蓮30克,薏苡仁30克,巴戟天10克,肉桂10克(后下)。 ③陰陽俱虛型:太子參15克,仙靈脾15克,生地黃15克,熟地黃15克,天冬12克,麥冬12克,何首烏15克,女貞子15克,砂仁6克(后下),半枝蓮30克,黃藥子30克。 加減 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用抗生素、輸血等支持療法,聯(lián)合化療2~8個療程,小劑量化療7~77日。 療效 共治急非淋26例,經(jīng)治30~240日,完全緩解18例,部分緩解3例,未緩解4例。 (3)處方 ①熱毒熾盛型:黃連3克,黃柏9克,黃芩9克,梔子9克,連翹9克,玄參12克,當(dāng)歸15克,赤芍15克,大黃5克(后下),紫草30克,仙鶴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②氣陰兩虛型:黨參15克,當(dāng)歸15克,白芍15克,熟地黃15克,丹參15克,何首烏15克,枸杞子15克,黃芪40克,黃精10克,紫河車10克,阿膠12克(烊),五味子5克。 ③脾腎兩虛型:黨參10克,白芍10克,牛膝10克,仙茅10克,阿膠10克(烊),白術(shù)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5克,熟地黃15克,當(dāng)歸15克,益母草15克,黃芪20克,陳皮6克,仙靈脾9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急淋用VDP、急非淋用HA(或DA)化療方案,完全緩解后定期強化維持。酌情輸血,抗感染,對癥處理等。 療效 共治急性白血病38例,完全緩解21例,部分緩解8例,未緩解5例,總緩解率為86.8%,生存期長于單純化療組。 (4)處方 ①熱毒熾盛型:金銀花30克,敗醬草30克,板藍根30克,鮮蘆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連翹15克,生地黃15克,黃芩15克,丹皮10克,蒲公英10克。 ②熱毒血瘀型:金銀花30克,敗醬草30克,丹參30克,鱉甲15克(先煎),牛膝15克,紅花6克,三七末1.5克(沖)。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酌情選用HA、DA、COAP化療方案,用1~10天,停藥2~5周,化療間歇用黨參15克,黃芪15克,當(dāng)歸15克,金銀花15克,陳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蒲公英10克,連翹10克,焦山仙30克,每日1劑,水煎服。配合支持療法及對癥處理。 療效 共治急性白血病60例,完全緩解36例,部分緩解14例,未緩解10例,總緩解率為83.8%。 分二型施治加化療: 處方 (1)氣陰兩虛型:太子參30克,黃芪15克,白術(shù)15克,黃精15克,生地黃15克,天冬15克,麥冬15克,旱蓮草15克,女貞子15克,小薊15克,半枝蓮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蒲公英30克。 (2)氣血雙虧型:黨參15克,黃芪30克,茯苓15克,白術(shù)15克,當(dāng)歸15克,阿膠12克(烊),枸杞子15克,補骨脂10克,何首烏10克,小薊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聯(lián)合化療,急淋用COP、COAP方案:急非淋用HOAP方案,均可酌加6-TG或6-MP,5~7日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7~10天。 療效 共治急性白血病190例,完全緩解117例,部分緩解15例,完全緩解率為61.58%,總緩解率為69.7%,其中急淋完全緩解率73.44%;急非淋完全緩解率55.56%。緩解期最短36日,最長達2 819日,生存期5年以上者8例。 (六)中成藥 1.六味地黃丸 每次8丸,每日2次。 2.安宮牛黃丸 每次1丸,每日2次。 3.云南白藥 每次0.5克,每日2次。 (七)單方偏方 1.墓頭回湯 處方 墓頭回3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2.漆姑草湯 處方 漆姑草3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3.狗舌草湯 處方 狗舌草3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4.蟾蜍散 處方 活蟾蜍1只。 用法 以黃泥包裹,炭火煅透,去泥研末。每次3克,每日3次,開水送下。 5.豬殃殃湯 處方 豬殃殃30克,半枝蓮30克,龍葵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6.長春花湯 處方 長春花15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7.青黛膠囊 處方 青黛不拘多少。 用法 裝入膠囊。每次3~6克,每日3次。 8.菌靈芝湯 處方 菌靈芝3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與蜂乳同服。 9.三蟲昆藻湯 處方 穿山甲15克(先煎),鱉甲15克(先煎),土鱉蟲1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10.羊蹄根湯 處方 羊蹄根30克,豬殃殃30克,豬苓30克,山慈菇30克,山豆根30克,天冬30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11.接筋草湯 處方 接筋草(亦名野花生、天藍苜蓿等)15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八)食療藥膳 1.蒲葵子紅棗湯 處方 蒲葵子50克,紅棗6枚。 用法 每日1劑,分2次服,連服20天為1個療程。 2.香菇炒冬筍 處方 香菇50克,去皮冬筍250克,醬油、白糖、醋、濕淀粉、鹽、花生油各適量。 用法 冬筍切成滾刀塊,將油燒熱,加入洗凈的冬筍、香菇同在鍋內(nèi)翻炒20分鐘,再加湯少許與調(diào)料、淀粉入鍋再炒,湯汁稠濃即可食用。用于預(yù)防白血病、肝硬化、佝僂病等。 3.芍藥茶 處方 (1)赤芍9~15克,大棗25克,紅茶1克。 (2)白芍9~15克,大棗25克,紅茶1克。 用法 芍藥加水適量,文火煎滾后,加入大棗,再煎5分鐘,加入紅茶。飯后飲服,(1)方連服3日后改(2)方,交替應(yīng)用。 4.芍藥飲 處方 芍藥(或白芍)500克(切碎),紅茶1克,蜂蜜25克。 用法 赤芍切碎,用醋炒,使之干燥,備用。每次3克,加入紅茶、蜂蜜,泡開水飲。 5.黃根湯 處方 黃根30克,鮮豬骨適量。 用法 共煎,每日1劑,分2~3次服。 6.桑椹蜜膏 處方 鮮桑椹1 000克(干品500克),蜂蜜300克。 用法 桑椹洗凈,加水適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液2次,合并煎液,再用文火煎濃縮,至較稠黏時加蜜,至沸?;?。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化飲用,每日2次。 7.番木瓜湯 處方 鮮番木瓜(亦名木冬瓜)30~60克。 用法 煎湯去渣飲用。用于淋巴性白血病。 (九)保健 同慢性白血病。(梁勇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