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了,他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最依賴和信任的謀士。據(jù)歷史記載,此人知人善任,運籌帷幄,神機妙算。朱元璋曾多次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稱贊劉伯溫:“吾之子房也?!睂⒉疁乇茸?a >劉邦開國時的張良,足可看出劉伯溫在明朝的地位。當然中國民間也廣泛流傳劉伯溫精準預測未來的故事。此外后世還常常將劉伯溫與諸葛亮作對比,把劉伯溫比作天人,能前后各知五百年。劉伯溫是青田縣南田鄉(xiāng)人,因此明代歷史記事一般稱之為劉青田。劉伯溫在明朝初年被封為誠意伯,武宗正德年間再次被追封為太師,可以說后世一直都在追捧。 劉伯溫 相傳燕王朱棣在靖難之役中攻占南京城、奪取江山后,發(fā)現(xiàn)北京城內藏有一間密室,密室上有劉伯溫的印記,建造得很牢固。朱棣登基做皇帝后,便找來臣子詢問,臣子便告訴他說,這是劉伯溫留下的預言,沒有什么大的變故,無論是誰都不可輕易打開這間密室,于是朱棣當時就選擇了放棄。 朱棣 兩百多年時光荏苒,轉眼間就到崇禎朝,大清兵數(shù)次臨北京城下。崇禎皇帝很害怕,剛好想起劉伯溫曾經(jīng)留下的預言,便想打開密室,準備一探究竟。掌管這間密室的官員,立馬請求皇帝收回成命。可崇禎皇帝堅持要打開,不聽周圍臣子的勸誡,非要打開看看。等密室打開,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個柜子。柜子再打開,里面藏有三幅是劉伯溫親自繪制的圖畫。 崇禎皇帝 第一幅畫,畫的是明朝的文武百官在大堂之上四處奔逃,各個面如土色,雖身穿朝服、朝冠,卻披發(fā)散亂,一副逃命的樣子。崇禎皇帝看過后很不理解,便問身邊的大臣這是什么意思?大臣磕著頭回復到,說這可能是出現(xiàn)朝廷動蕩,朝臣們都慌亂起來,需要四散逃命,預示著政府要垮臺、崩潰的跡象。 第二幅畫的是,將軍手下的兵丁臨陣倒戈,百姓背著家產(chǎn)、包袱到處討飯,流離失所。崇禎皇帝又問大臣,大臣再次回答說,這應該是天下的百姓沒法活下去,將士要背板君主。崇禎皇帝很生氣,大臣于是勸皇帝不要繼續(xù)看了。 崇禎不信,便展開第三幅畫。發(fā)現(xiàn)畫中的人像跟崇禎特別像,身穿白色背心,右腳沒穿鞋,左腳還沒來得及脫掉鞋子,頭掛在白布上,懸梁自殺,披散著頭發(fā)。崇禎很驚恐,便嚴禁身邊人把這消息傳揚出去。 崇禎上吊畫面 后來崇禎身邊的大臣將這些畫中內容告知國丈,并叮囑千萬不能泄露。果不其然,當李自成率軍攻占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的情景跟畫中一模一樣,沒有絲毫的不一樣。當然這樣的事在現(xiàn)在看起來十分地荒誕,但是社會上流傳這樣的傳言,不過是人們對于劉伯溫的一種懷念,如果能夠劉伯溫這樣運籌帷幄的謀士輔佐崇禎皇帝,也許大明江山不至于那么早地被滅亡。 |
|
來自: 大成教育圖書館 > 《2、預測學(混合型專業(y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