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難揣測的東西。 孔子云:人道本善。 而荀子卻說:人道本惡。 人性是復(fù)雜的,不要輕言善惡,不要斷人好壞。你永遠無法看透一個人的內(nèi)心到底是什么樣的。但人性也是有跡可循的,抽絲剝繭,仔細探尋,便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通曉人性的弱點。就如孔雀開屏的時候,難看的屁股早已暴露在眾人面前一樣。 熟知人性,才能更豁然地面對這個世界,才能通曉成功的智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鬼谷子是如何利用這五句話便成功道破人性弱點的。 一、欲望越多,越?jīng)]出息 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鬼谷子》 看一個人欲望的深淺,就能知道他的智慧和志向。 莊子說:嗜欲深者天機淺, 嗜欲淺者天機深 一個人如果深陷欲海、貪婪無度,就會失去生命中的靈性與智慧,錯過人生中許多好的機緣與福報。一個人如果淡泊名利,生命中的靈性與智慧就會比較豐富,就會得到人生中許多好的機緣與福報。 《醒世恒言》里有個故事:唐朝時,進士出身的錄事薛某因病發(fā)高燒。高燒到第七天,他漸入睡夢,夢中自己高熱難耐,于是躍入水中,化為一條金色鯉魚,遇一老者在船上垂釣。 魚餌誘人,薛錄事正準備張嘴吃時,心想:“我明知他餌上有個鉤子,若是吞了這餌可不是被他釣了去?我雖然暫時變成了魚,難道就不能到別處求食,偏要吃他釣鉤上的餌嗎?” 于是,他便到船周圍游了一遭。怎奈那餌香得厲害,恰似鉆入鼻孔里一般,肚中又饑餓。最終,猶豫再三,薛錄事難抵魚餌的誘惑,張嘴咬鉤,遂成老者釣物。 馮夢龍點評道:“眼里識得破,肚里忍不過”。 生活中貪聲色、貪權(quán)貴、貪錢財?shù)娜?,莫有不迷失心智的,而心智的迷失,正是禍害生命的開始。一個人的欲望過多,就會相應(yīng)地缺少智慧與靈性。 貪欲敗身,玩物喪志,如果耽溺享樂,那么基本可以斷定這個人沒有大出息。古往今來,那些真正能做大事的,沒有一個人是索取無度,貪財戀權(quán)的。欲望,乃人之天性。然而,一旦與“嗜”字相連,與“深”字相綴,便成萬惡之源。 不以物喜,少一點物質(zhì)的欲望;不以己悲,少一些名利的強求,生活定能天光云影,內(nèi)心便是云淡風輕,終獲“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的大美意境。沒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二、先看清自己,才能看清別人 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鬼谷子》 鬼谷子認為,只有準確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別人 老話說:老鴰飛到黑豬腚上,看到別人黑,看不到自己黑。 在兩千多年以前,古希臘人就把“認識你自己”刻在了阿波羅神廟的門柱上,但是,直到今天,我們也只能遺憾地說,與“認識自己”仍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究其原因,我們并不了解最真實的自己。 雞蛋說:“我怎么看眼前的石頭都不順眼,我得把它砸了?!闭f著,就徑直沖石頭去了。結(jié)果悲劇上演了。 螞蟻說:“瞧大象那不可一世的樣子,它是不知道我的厲害,我去把它打一頓?!闭f著直奔大象而去,結(jié)果悲摧了。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便是不自知,無法自知,就會高估自己,看低別人;就會好高騖遠、心浮氣躁。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雞蛋”數(shù)以千計,這樣的“螞蟻”數(shù)不勝數(shù),當悲劇迎面走來時,他們已經(jīng)完全喪失了閃躲的能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我認如是一種嚴謹?shù)娜松鷳B(tài)度,自信而不自滿。無論是春風得意還是失敗困惑,我們依然保持最平常的心態(tài)。每日檢省自己,才能了解自己,真正了解自己,才能看懂別人。 三、人情冷暖,總是很現(xiàn)實 相益則親,相損則疏。益者,利之也。損者,害之也?!豆砉茸印?/strong>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人與人之間,如果能互相帶來利益,就要密切關(guān)系,如果相互牽連利益有矛盾的時候,那么關(guān)系就要疏遠了。 這個世界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都繞不開一個利字,天下攘攘皆為利而亡,天下熙熙皆為利而來。世態(tài)人情,冰冷而現(xiàn)實。世人結(jié)交需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這是從古至今的至理名言,世人皆喜以利相親,無利不起早嘛。 倘若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好友逐漸疏遠,其實不是時久情淡,而是你很可能失去利用價值,又或有人向你主動示好,也不能說明他是真心朋友,可能你對他有利罷了,世道澆漓,人心不古,心放開就好。 交友務(wù)必謹慎,那些因利而來的朋友,必然利盡而散。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上來就跟你稱兄道弟的,一定要警惕。真誠待人,卻也要懂得防人。利,就是一塊試金石。 四、嘴巴越甜,越不靠譜 佞言者,諂而于忠。諛言者,博而于智。——《鬼谷子》 這句話的原意是:說奸佞話的人,會因為語氣諂媚反而顯得忠誠;說奉承話的人,會因語氣吹捧而顯得博學。 但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如果一個人對你大加贊美,逢迎討好,實際上是為了向你表示忠心。如果一個人不分場合、不分事件,對你的言行無條件阿諛奉承,那么這個人必定是對你有所求的。 一天,烏鴉得到了一塊肉,被狐貍看到了。狐貍很想從烏鴉嘴里得到那塊肉,由于烏鴉在樹枝上嘴里叼著肉,狐貍沒有辦法在樹下得到。 它眼珠一轉(zhuǎn)說親愛的烏鴉,您好嗎,烏鴉沒有回答。狐貍又說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烏鴉看了狐貍一眼,還是沒有回答。 狐貍搖搖尾巴說您的羽毛真漂亮,比其它鳥都漂亮,嗓子真好,可以給我唱首歌嗎,烏鴉聽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來??墒莿傄粡堊欤饩偷袅?,狐貍叼著肉便一溜煙地跑了。 人心難測,希望你在人生的路上,學會識人、辨人。沒有立場,嘴巴跟抹了蜜一樣的人,一定另有企圖,切不可交,也不可用。 五、善良很貴,請別浪費 君子拒惡,小人拒善。——《鬼谷子》 君子不作惡,小人不行善。 我們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人和人是不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但是未必都是好肉長的。 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他最關(guān)心自己的名聲,和名譽,有自己的行為準則,所以他們一般不會做惡事。一個貪圖小利的小人就不一樣了,唯利是圖習慣了,所以很難從善。也喜歡留一些小手段去陷害別人,為了達到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所以我們與人交往時,首先第一步就是分辨一個人的真實品行,了解他是君子還是小人。要記得一點,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不一定為虛,人性是復(fù)雜的,不要輕言善惡,不要斷人好壞。 什么叫人性?人生在世,無論人性之善還是人性之惡,其都包含利己成分,可人不會只為利益而活,不然就不會有高尚的道德,以道德層次劃分:舍己為人是為大善,利人利己是為善,損人利己是為惡,損人不利己是為大惡。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實,為偽善;以利己之名,行利人之實,為偽惡。人心各異,這就是人性。 我們不要拿統(tǒng)一的標準去對待所有人。孔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對好人,行好事,對壞人,別客氣。 |
|
來自: 逸香閣居士麗人 > 《權(quán)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