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道教尊為“天下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 有'兩鎮(zhèn)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譽的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jīng)鍪芯硟?nèi),海拔2123米,是古代'絲綢之路'西出關(guān)中的'西來第一山'。 崆峒山地處西北要沖,山川險要,雄視三關(guān),控制中原,歷來為兵家屯駐之地和古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 崆峒山挺拔險峻,秀麗奇巧,兼有北方山勢之雄與南國山色之秀,宛如白練的涇河、胭脂河南北環(huán)抱,在山前交匯后東去。山間勝景處處,有氣勢恢宏的馬鬃山、振翅欲飛的鳳凰嶺、清幽秀雅的王臺、神秘莫測的玄鶴洞、雄偉驚險的上天梯、引人入勝的彈箏峽、月石峽等自然景觀。崆峒山森林覆蓋率幾乎達100%,已知有云杉、油松、圓柏、五角楓、絲綿木等植物達千余種。招鶴堂前的孔雀柏樹齡雖已千年以上,但依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還有禿鷲、金雕、雀鷹、鷗鶚、金錢豹等70多種野生珍稀動物。 崆峒山,以其峰林聳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溶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嶺郁蔥,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觀,被譽為隴東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又因相傳為仙人廣成子修煉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親臨問道廣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為'天下道教第一山'。秦漢時山上有廟宇建筑,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建,鼎盛時有8臺、9宮、18院、24寺觀,并有廣成丹穴、浴丹泉、月石峽、千丈崖、黃龍泉、歸云洞等多處名勝古跡。歷代文人名士在此留有大量詩詞、游記、摩崖石刻、碑記等。有氣勢宏偉的隍城建筑群、莊嚴肅穆的五臺寺觀、古人類文化遺址齊家文化以及天門鐵柱、中臺寶塔等人文景觀。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的廟會,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在崆峒山原問道宮的大殿前,有一寬約五尺、高三尺、碑高八尺的黿(yuán)馱碑(現(xiàn)遷往二里遠的新建問道宮院內(nèi)),是古代所鑿制。為什么要把它供放在問道宮的院內(nèi)呢?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在崆峒山一個以打柴為生的小伙子,名叫袁勤,他為人善良、厚道,孝敬父母,可就是家里窮。有一天,他上山打柴,不小心把一棵神樹伐了,被所守山門的道士發(fā)現(xiàn),報告了道長,道長罰他三天勞役。服役中,道士們看他身高力大,干活很賣力,為人忠厚穩(wěn)重,是一塊有用的材料,就勸他入道。他心想:我家父母健在,先去問問他們吧。 他回家將原委給父母訴說了一遍,他父親當即說:'我兒年歲也不小,該成家立業(yè)好好過日子了,可是咱們家貧如洗,如何給你成得起家呢?既然道門看準了你,你就去吧,丟下我和你娘,你不用操心了。'袁勤聽了父親的話,謝過雙親,就上山入了道門。 道長見他聰慧,給他分了一個誦經(jīng)的差事??墒牵诩邑殯]有錢上學,只字不識,道長只好又給他分了一個差事,讓他站在宮門前,向求神算卦、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們宣講黃帝問道的緣由。道長費了很大的勁,給他說了一遍又一遍,他總是記不下,道長一看他是這么一個不中用的東西,就讓他從哪里來,就回哪里去。這下可把袁勤急壞了,他想:在山上干什么都比回家強,他苦苦袁求道長,最后在諸位道士的求情下,道長才把袁勤勉強留了下來。但他光吃飯,不會干經(jīng)文之事總不行吧。于是,道長想了一個辦法,讓人把要宣講的話,寫在袁勤的胸前,他站立在宮前,讓來往的人看黃帝問道的經(jīng)過。就這樣,他紋絲不動,一直站立了幾百年。 有一天,玉皇大帝來問道宮講授經(jīng)文,發(fā)現(xiàn)他還在那里站著,心里很感動,想找一個能代替他的動物來完成這項工作。正在此時,一位仙童來向他報告說:'玉皇大帝,你治治那個黿聰吧,它說好馱我游覽涇河,可剛到河中間就把我摔到河里了!'玉皇大帝一看他的仙童,被河水淹得濕淋淋的,凍得發(fā)抖,一下怒了,大聲喝道:'快把那個黿聰給我找回來,讓它接替袁勤的工作吧。'黿聰知道玉皇大帝要懲罰它,就忙求饒說:'玉皇大帝,你饒了我吧,我已修行了幾百年,現(xiàn)叫我站大門,不是一切都完了嗎?'玉皇大帝禁不住這個黿聰?shù)目嗫嗲笄?,就說:'那好,把經(jīng)文刻在石碑上,你就馱著修煉吧。'從此,黿聰就接替了袁勤的工作,它馱著石碑修煉。它修道成仙后上了天宮,它的身骨就留在了大殿里,身馱石碑,頭還夠道著看經(jīng)文,練道術(shù)。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神黿,就用石頭鑿成它的身骨,一直傳到現(xiàn)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