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samm?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 阿拉漢 正自覺者 本文節(jié)選自《阿毗達摩輕松談》 加納卡阿毗旺薩尊者(Venerable Ashin Janakābhiva?sa)【著】 英譯:鄔郭雷(U Ko Lay) 中譯:王玉珠 審校:大越法師 Paramattha :究竟法 ·四種究竟法 巴利語 paramattha字面意思為究竟的真相,“究竟”意指那些不變異的。(parama+attha=不變異的+內(nèi)在本質(zhì))。四種究竟法(paramattha)是: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法(rūpa)和唯一的絕對真實 ——涅槃(nibbāna)。 · 它們是如何不變異 心所包括貪和瞋或憤怒。不論貪是在博學和德高的人心中生起,或是在惡人心中生起,或是在狗的心中生起,貪永不會改變其貪婪的本質(zhì)。不論是誰心中生起瞋,瞋也不會改變其憎恨或惡意的堅固本質(zhì)。應(yīng)注意的是,其他的究竟法也以相同的方式,保持其固有的內(nèi)在本質(zhì)。 究竟法沒有偏見或偏差,它們總是以其本質(zhì)顯露出來。如同這里所解釋的,應(yīng)誠摯地理解和了知事物的內(nèi)在本質(zhì),從而知道他人以及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 箴言: 1. 那些真正的本質(zhì),恒常、堅固、不變的性質(zhì)即是究竟法; 2. 有四種究竟法,那就是心、心所、色法和涅槃。 Citta :心或心識 · 能識知到目標的是心識 我們經(jīng)常識知到目標(所緣)。這種覺知目標的本性稱為心識。在此覺知不表示以知識或智慧理解的意思。這〔僅〕表示通過感官〔直覺地〕領(lǐng)會目標的能力。 六種感官所緣,六種心識形式: 1.各種影像 =rūpārammana 2.各種聲音 =saddārammana 3.各種氣味 =gandhārammana 4.各種口味 =rasārammana 5.各種觸感 =photthabbārammana 6.所有其他可認知到的目標 =dhammārammana 當看見時,眼識現(xiàn)起;當聽到時,耳識現(xiàn)起;當嗅到時,鼻識現(xiàn)起;當嘗到時,舌識現(xiàn)起;當觸到時,身識現(xiàn)起;而當認知到這五種感官目標和所有其他可被認知到的目標時,意識現(xiàn)起。因此,能識知相關(guān)的所緣的能力就稱為心(citta)。 心的本質(zhì) 根據(jù)《法句經(jīng)》(Dhammapada),“心可遠行,亦只獨行。心乃無形,常隱于窟?!逼渲兴U述的 〔意義〕,將詳細說明如下。 ·心可遠行 心不像人們走路一樣有身體上的移動。然而,心可從你所在的任何地方,感知到遠距離的目標,就好像是已到了那里一樣。舉例來說,當你人在曼德勒(Mandalay)而想到仰光(Yangon)的某事或某人時,你的心實際上并沒有到仰光,而是記起了對仰光的認識,即便你人仍在曼德勒。因為心可覺察到在遠處的目標,而說這是,“心可遠行”。 · 心只獨行 心識極迅速地生起和消失。在彈指之間,超過一兆個心識生起和消失。由于現(xiàn)起和消失是如此的迅速,兩個或三個心識似乎能夠同時生起并覺知到兩個或三個目標。事實上,兩個或三個心識從未同時出現(xiàn)。因為心識是非??焖俚叵嗬^現(xiàn)起,在一個心識覺知一個目標之后,另一個心識才會生起并覺知另一個目標。 當我們坐在香床,邊吃邊欣賞歌者與舞者時,我們會注意到有五種感官目標出現(xiàn),那就是:影像、聲音、氣味、口味、觸感。此時心識并不是同時識知到這五種感官目標。只有在覺察到我們最喜歡的目標后,才會一個接一個地覺察其他的目標。因此,兩個或三個或許多個心識不會同時出現(xiàn)。心識一次只出現(xiàn)一個,所以說 “心只獨行”。 此外,“心只獨行”的 “行”這個字,在這里并不表示真正的“四處走動”,而是說它可以觸及遠處的目標。覺察到一個感官目標時,單一心識并不足以完全理解這個目標,它需要很多的心識連續(xù)地相繼出現(xiàn)。因為在一彈指間已有數(shù)十億個心識在生起和消失。因此,當一看到目標時,我們就看見了該形體;一聽到,我們就知道該聲音;或者一嗅到,我們就知道該香味,或者一接觸,我們就立刻感受到該觸覺。 · 心無形體 心沒有形體或形狀。所以,我們不能說心是白或黑、胖或瘦。它只是覺察,及純粹識知目標的能力。 · 隱于窟 眼識生起于眼根;耳識生起于耳根;鼻識生起于鼻根;舌識生起于舌根;身識生起于身根。雖然有些心識起于眼、耳、鼻等等,但大部分的心識則起于心室處。因此,象征性地說 “隱于窟”。 簡言之,應(yīng)注意到心識沒有形體;心識可認知感官目標;心識具有識知目標的特質(zhì)。在認知的過程中,心識并未離開心窩處,即使是極短的距離;但它卻可認知到遠處的目標。兩個或三個心識不會同時生起,每個心識僅一個接一個連續(xù)地相繼現(xiàn)起。 箴言: 心識可認知感官目標;心可遠行,心只獨行;不具實體,隱于心室。 · 好與不好的心理狀態(tài)如何交織而生 因為心識的生起與消失非常地迅速,即使是在短暫的五分鐘內(nèi),亦可交雜著好與不好、善與不善的〔心理狀態(tài)〕。一大早起床,你禮敬佛陀,得到一個好的心理狀態(tài)。就在那個時候,你聽到有人約你去逛街購物,你開始有了貪婪。正如某人來找你并說了挑釁的話,你會生氣。 即便當你帶著貪欲從事買賣,如果你剛巧聯(lián)想到布施,那就是一種有信心(saddhā,對布施的有益結(jié)果有信心)的良善想法。當你生氣某人或某事時,若你剛巧想到你老師的忠告或警告,那良善的念將再次生起。 當丈夫和妻子在心懷情欲的閑聊中,他們可能會因某些誤會而生氣。當一方抱歉與提出和好時,心會變得柔軟,而情欲也會再次生起。由于心識的改變非??焖伲还芎门c壞的心念在什么時候生起,你都應(yīng)該小心地識別它們,并且試著培養(yǎng)更多有益的善心。 ·正如物質(zhì)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心也各不相同 就像人的形體或外貌彼此不同,一個人的心也不同于他人的。就像一個沉悶、笨拙的身軀十分不同于一個活耀、生氣勃勃的身軀一樣。一顆愚鈍、無動于衷的心亦十分不同于一顆活潑、躍動的心。有些美麗可愛的人,他們的美麗與魅力勝過他人。丑陋的情形也一樣,有些丑惡的人就像餓鬼或惡魔一樣。有關(guān)良好與敏銳的心的類別,從平凡到卓越有不同的階位。同樣的,有關(guān)不好或邪惡的心理狀態(tài),也有不同程度的邪惡、卑鄙的愚行。正如具有各等優(yōu)雅體形的人中之巔,將獲得頂戴美麗和魅力的桂冠,而餓鬼與惡魔則位在不同程度的丑陋中的最底層。同樣的,有不同等級的善心種類,范圍從一般狀態(tài)到具有極銳利智慧的最高貴心靈,并且也有不同層級的不善心種類,從邪惡的、壞的、令人厭惡的類型到最最卑鄙的愚行。 · 心可被馴服 如果有人在鄉(xiāng)下出生和長大,后來模仿城市風格的生活方式和時尚,并訓練自己的身心,在一兩年,他會成為時髦有格調(diào)的人,他身體的外表(rūpa)也會改變,連舊識者也認不出來的。因此,如果連緩慢變異的身體都可以改善,那么為什么不能馴服那快速改變與容易改善的心呢?如果一個人真地想增進心的素質(zhì)的話。假如一個人每天能覺察和馴服自己難駕馭的心,他會很快地成為一個值得尊敬而擁有高尚心靈的人。 為什么心要改善 為什么我們應(yīng)改善我們的心,有很多的原因。我們本身最知道自己的心的弱點和癖好。雖然有些邪惡的人在世俗里得到較高的聲望,但由于他們品性卑鄙或低劣,來生將再生于較低劣的生存地。由于這個緣故,他們應(yīng)改善心的素質(zhì),使成為高尚的心。 邪惡的人會喪失自尊。他們的兄弟與姊妹,丈夫與妻子,他們所供養(yǎng)的比丘(bhikkhū)以及密友們將不會愛護、尊敬和重視他們。為避免被親友們看不起,他們應(yīng)該〔盡快〕改善心的素質(zhì),使之變得純潔、誠實和高貴。 此外,邪惡的人即使布施、持戒(sīla)和禪修(bhāvanā), 人們也不會相信他們是真誠與衷心的。由于他們的邪惡,他們所造的業(yè)不會帶來裨益。因此,由于害怕得到不良后果,他們應(yīng)該改善心的素質(zhì),使成為純潔、誠實和高貴。 并且,邪惡的人不但在現(xiàn)世是邪惡的,而且在相續(xù)的許多來生中,邪惡的本性也會持續(xù)地占據(jù)著他。因為他們的整個身心相續(xù)流已經(jīng)充滿了邪惡,對他們來說,要累積獲得充分的美德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由于害怕波羅蜜(pāramī,巴拉密)無法成熟,他們應(yīng)即刻調(diào)伏那邪惡的心。這些就是為什么人們應(yīng)該改善心的素質(zhì)的原因。 · 彌蘭達王如何訓練他的心 彌蘭達(Milinda)王在問過那先尊者(Venerable Nāgasena)一些問題之后,想再繼續(xù)追問更多在佛陀的教法(sāsana)上至關(guān)重要的問題。然而,他延遲了七天并且先訓練自己的心獲得定力。這是一個值得高尚者仿效的好例子。 他如何準備自己 他一大早就起床,洗了澡,穿著染黃的衣服,頭發(fā)用頭巾包起來像是剃了發(fā)似的。換句話說,他把自己穿扮成像一位比丘,雖然他不是比丘。而在整個七天里,他嚴謹?shù)刈袷叵铝械陌藗€原則: 1.七日內(nèi)我不去執(zhí)行帝王的日常職責; 2.我會約束自己遠離貪(rāga); 3.我會約束自己遠離 (dosa); 4.我會約束自己遠離癡(moha); 5.處理我相關(guān)的議題和朝臣時,我會謙恭與謙虛,并且約束自己遠離自負; 6.我會小心地約束自己的言行; 7.當看到、聽到和經(jīng)驗到感官目標時,我會遏制我的感官沖動,即眼、耳等等,以避免有害的心念; 8.我會對眾生散播慈愛。 他遵守這八個原則七天后,在第八天,他很早就起床,帶著愉快、冷靜和鎮(zhèn)定的態(tài)度,才去詢問那先尊者那些深奧的佛法問題。 ·良好的示范 追隨彌蘭達王的榜樣,優(yōu)秀的人應(yīng)時常練習約束自己的心,即使是一或兩天或只是一個早上,讓習慣生起的不善念頭不再出現(xiàn)。經(jīng)由重復練習來約束自己的心,會使不善心念漸漸減少,而且隨著信心與智慧的開展,他們的品德會變得高貴與高尚。而那些習慣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不善心念,將會一連好幾天不再出現(xiàn)。 心導引著世界, 心帶領(lǐng)著世界, 所有眾生必須屈從于心的意志。 箴言: 就像在拍照之前你會恰當?shù)卮虬缱约?,以便拍得一張好看的照片一樣;你?yīng)該控制自己日常一連串的心念,正如你準備到安詳?shù)耐醭?Royal City of Peace)——涅槃的行程一樣。
|
|
來自: qsa789 > 《安般念(般若)安那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