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姿妍凈雪色妝,無風忽鼻度濃香。 禪客本是天竺種,早卜詩人攪盡腸。 新月風牽白玉影,素花封枝裹葉霜。 剪扎奇特古老韻,任教春去亦無妨。 清熱瀉火涼血用,皮仁生炒眾多方。 醫(yī)者切記禁忌證,陽虛脾胃與便溏。 【文人詠梔】 我們祖先利用梔子的外在及內(nèi)在形、性進行精神的和藥物的養(yǎng)生保健,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用途極為廣泛。唐代以梔子花作為和平使者東渡日本,17世紀傳人歐洲,而后蜚聲國際。梔子可潔凈空氣,美化環(huán)境,使人心曠神怡。 梔子花熏茶,提取香料,做羹果,入油炸食,果肉釀酒,果皮做黃色燃料。 盆栽經(jīng)過剪扎可得到奇、特、古、老的神韻,工礦還用栽培梔子凈化空氣。梔子木質(zhì)堅細可雕刻。 《史記》記載:“千放梔子苗其入與千戶侯等?!闭f明千戶侯的收入。到了晉代《晉令》記載:“諸官有序,梔子守護者置令一人?!闭f明其身價高貴。 南朝詩人謝脁《詠墻北梔子》云: 有美當階樹,霜露未能移。 黃金發(fā)朱采,映目以離離。 南梁簡文帝《詠梔子花》云: 素花偏可喜,的的半臨池。 疑為霜裹葉,復類雪封枝。 唐代杜甫詩云: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 于身色有用,與道氣相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 無情移得汝,貴在映紅波。 唐代劉禹錫詩云: 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又開。 宋代朱淑貞詩云: 玉質(zhì)自然無暑意,更宜移就丹中看。 宋代楊萬里《梔子花》詩云: 孤姿妍外靜,幽馥暑中寒。 有朵篸璨瓶,無風總鼻端。 明代沈周詩: 薰風吹結(jié)子,白玉御新花。 明代文壇茶陵首領(lǐng)李東陽對梔子詩云: 抽黃媲白總稱才,誰譴山梔入畫來。 明代陳淳詩云: 竹籬新結(jié)度濃香,香處盈盈雪色妝。 知是異方天竺種,能來詩社攪斷腸。 明代沈石田詩云: 雪魂水花涼氣清,曲闌深處艷精神。 一鉤新月風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 吳文英對梔子填《清平樂》云: 柔柯剪翠, 蝴蝶雙飛起, 誰墮玉鈿花莖里? 香帶熏風臨水, 露江滴下秋枝。 金泥不染禪衣, 結(jié)得同心成了。 任教春去多時。 陳長明有《迎仙客》詞云: 梔子房, 老經(jīng)霜, 曾染漢宮衣袂服黃。 游園的, 道花香; 行醫(yī)的, 稱芽良。 治黃疸青傷, 久著在方書上。 【古醫(yī)用梔】 《得配本草》總結(jié)出“上焦、中焦連殼,下焦去殼,瀉火生用,止血炒黑,內(nèi)熱用仁,表熱用皮”的使用原則。還有“淋癥童便炒,退虛熱鹽水炒,劫心胃火痛姜汁炒”等用法。古人的一些經(jīng)驗瀕臨失傳。如歷史上張仲景所用梔子方子中均為生品,功在清熱瀉火;朱丹溪治胃脘灼痛,用炒焦山梔子七至九枚水煎服,另加生姜汁;李中梓認為,皮走肌膚之熱,仁去心胸之熱等。但今已不細明,一概用“炒梔子”或“梔子”了事。 民間還有外用如“吊筋藥”。用生梔子研末,與面粉、白酒和勻調(diào)敷,治跌打損傷,功在活絡(luò)舒筋。根據(jù)清官醫(yī)案記載,光緒曾以“山梔子一兩,用燒酒、白面和勻,做餅貼上”,治傷痛,尤其四肢挫傷疼痛,效果更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