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文 上篇文章講到,抑郁是人體對于耗竭的消極自我調整。抑郁古已有之,在抗抑郁藥發(fā)明之前,人類的抑郁大多是靠消極調整(被動休息)自愈的。 但這樣的被動調整畢竟不可控。首先患者不知道這是調整,心不甘,情不愿,意志淪落,信心喪失,很有可能走上絕路;其次,患者大多沒有條件從容調整。面對艱難時世,心焦氣躁,害怕被甩出人生軌道,急于上班、上學,調整往往被打斷,前功盡棄,甚至陷入惡性循環(huán)。 因此,僅僅被動調整是不夠的,積極調整是必須的。其中首當其沖是藥物治療。 關于藥物治療,不知為何,這個并不復雜的問題,在現實中總是存在永恒的爭論。支持者、反對者旗鼓相當,爭執(zhí)不下。支持者認為只有藥物治療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對者則視之為洪水猛獸,有害無益。 對藥物治療的不同理解,將直接影響治療的策略、路徑選擇,進而影響治療的效果。本文的主旨,即在分析藥物調整的利弊,以及應該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藥物治療。 (一)藥物治療繞過病因,以消除癥狀為目標 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抗抑郁藥物是怎么發(fā)明的。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抗抑郁癥藥物,叫異煙肼,其實最初用來治療結核病的。在做藥物實驗時,意外發(fā)現結核病患者服用異煙肼后,會出現欣快情緒。順著這個路徑,第一代、第二代抗抑郁癥藥物陸續(xù)被研制出來。 無數次實踐中,這些抗抑郁藥物被發(fā)現有兩大特點:一是可以有效地緩解抑郁癥狀;二是能夠調節(jié)患者大腦中神經遞質的濃度。于是大致可以判斷:抑郁癥狀和三種神經遞質之間,存在某種對應關系。 不過,這一切至今只停留在現象描述層面。相關性確實存在,但為什么相關?抑郁癥狀為什么能消除?機理尚不清楚。如前所述,關于抑郁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僅有一些假說(如神經遞質假說),它們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作為論據,但有時也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否定。 由此看出,抗抑郁藥物只是對癥治療,而非對因治療。它跳過了造成抑郁的原因(耗竭),試圖通過調整神經遞質,改變大腦功能,直接消除“癥狀”。 對此,我自己就有深刻感受:用藥見效后,那些困擾自己的煩惱還在,但是灰暗的心境卻活生生被提亮了。 所以,抗抑郁藥物是對抑郁癥狀直接、快速、硬性的矯正。 寫到這里,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上一篇的觀點:抑郁的本質是能量耗竭,于是大腦啟動調節(jié)機制,減少活動,強制休息。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二話不說,直接使用抗抑郁藥物消除癥狀,是不是太直接、太粗暴了?因為這相當于剝奪了患者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 理論上,當抑郁爆發(fā),給患者留一些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是必須的。不然,直接消除癥狀,相當于打了一針強心針,讓患者勉力支撐,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耗竭。 好在現實中,這個可能性并不存在。因為大多數人,出于無知、惰性和病恥感,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愿意去醫(yī)院看病的,遑論吃藥。一般來說,一個患者,從出現癥狀到承認疾病,再到就診吃藥,再到吃藥見效,都要走很長一段彎路,事實上給調整留下了一定的時間和空間。 比如我自己,從開始覺得累,到快感減退,到減少活動,再到去醫(yī)院看病,至少用了三年。和我一樣,對大多數人來說,采用藥物治療,不是太早,而是太晚。 在此順便談另一個問題:很多人擔心,抑郁沒有及時治療,會不會越來越重? 據我觀察,這不是必然。抑郁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是可以自愈的。也就是說,抑郁未能及時治療,固然不是好事,但也未必一定帶來嚴重后果。現實中,很多患者從未治療,一生反反復復,盡管生活缺乏質量,也未見得會全面崩潰。 當然也有觀點說,如果患者抑郁時間太長,大腦某些部位會出現器質性的、不可逆的病變。但這個說法并沒有獲得科學的、精確的驗證。 也許現實中更需要防止的,不是耽誤治療,而是胡亂治療,結果被治亂、治壞。由于精神疾病的復雜性,以及中國基層的精神醫(yī)療資源嚴重不足,很多患者不能得到專業(yè)診治,其病情一開始可能并不復雜,但經過多次誤診、不當用藥,結果,疾病的本來面目、病情的發(fā)展、藥物的副作用等等,攪合在一起,給后續(xù)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額外的麻煩。 所以,抑郁不能不治,也不能瞎治。 (二)藥物治療是相對最可把握的選擇 剛才提到,藥物治療治標不治本。既如此,是否還有意義?很多反對者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對藥物治療不屑一顧。 這個疑慮現實給出了回答:當然有意義。 治療的目的是解除病痛。醫(yī)學上本來就有“對癥治療”和“對因治療”之說,在很多時候,治標和治本,并無高下之分。對于很多自限性疾病,緩解癥狀足矣。比如感冒,也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治療感冒也是“治標”,只要能緩解頭疼、鼻塞、咽痛癥狀就行,何須治本? 對于抑郁來說,藥物治療能夠有效地緩解痛苦,改善心境,增強動力,避免自殺,從而為采取心理治療和其他療愈方式贏得了時間和空間,其意義無論怎么評估都不過分。 不要小看一粒粒小小的藥品,它是科學的結晶。相信藥物,就是相信科學??梢哉f,自從人類發(fā)明抗抑郁藥后,抑郁治療就進入了一個新天地。 但是,在現實中,藥物治療是受到排斥的。很多患者發(fā)現自己得病后,首先希望僥幸過關;實在不行會想著吃點中藥;或者去做心理咨詢,再或者打坐、瑜伽之類。幾乎每一位患者,在決定采取藥物治療之前,都有這樣的思想斗爭:吃藥是不是就說明我確實病了?吃藥到底管不管用?有沒有副作用?會不會上癮? 這些都是我們選擇接受藥物治療的障礙。在此,我來做一個剖析,希望能打消大家對藥物治療的疑慮。 我認為,對于部分患者來說,吃藥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不得不”的問題。 為什么患者普遍對吃藥如此疑慮?這些年,我接待了大量患者,發(fā)現他們對于藥物治療有兩個顧慮:其一,擔心藥物有副作用;其二,會形成藥物依賴。 先分析副作用。精神科藥物作用于大腦和中樞神經,副作用確實比其他藥物要大一些。很多患者不能接受副作用,因此不愿吃藥。 的確,副作用確實存在,但也沒那么可怕。藥物說明書上載明的副作用,可以理解為“免責條款”,出現的概率其實很低;副作用的大小和患者本身關系很大,也與其服藥時的內環(huán)境有關。何況,多數副作用很快就可緩解、適應,不會給人體造成長期后果。無論如何,副作用和精神疾病對人的摧殘相比,微不足道。 因此,在疾病和副作用之間,應是“兩害相權取其輕”。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吧?。 其次,關于藥物醫(yī)療,即“上癮”。 精神科用藥有兩個特點:一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起效;二是見效后不能立刻停藥,往往需要維持治療一年以上時間,甚至更長。有些患者不能堅持到藥物見效,或者一旦見效就迫不及待停藥,造成復發(fā)。正因為此,很多人以為吃藥會“上癮”。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藥物研究證明,抗抑郁藥沒有成癮性。之所以要長時間服用,是因為大腦要保持神經遞質的濃度,暫時離不開抗抑郁藥物。 我多次對病友打過一個比方:一個人,骨折了,不能走路。這時,需要有一根拐杖,幫助他,為他助力,讓他能夠站穩(wěn)往前走;這根拐杖不能輕易撤,要等他骨頭長結實了,恢復行走功能后,再慢慢地、一點點地撤除。我們能因此說患者是“拐杖依賴”嗎? 除了打消上述疑慮,還應該看到,藥物治療有很多優(yōu)點:首先,對患者要求不高。患者只要遵從醫(yī)囑,堅持服藥,足量組療程,該起作用就會起作用; 其次,盡管藥物起效需要一段時間,兩周到一個月不等,但相對于心理治療,還算是較快的; 第三,還是與心理治療相比,藥物治療相對便宜,患者經濟負擔相對較輕; 第四,藥物治療的依據是科學,因此可操作、可復制、可驗證、可重現,是靠得住的。 正因為此,對于治療抑郁,我不敢說藥物是最好的選擇,但至少是相對最可把握的選擇。 (三)承認藥物治療的局限性 剛才說了這么多藥物治療的優(yōu)點。為完整起見,也需要客觀評述藥物治療的局限性。 藥物治療肯定不完美,否則也就不會遭到那么多的反對了。我認為,藥物治療最大的局限是其療效的不確定:一是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效果;二是不知道它什么時候能起效;三是不知道這效果能不能一直保持下去。畢竟造成身心耗竭的因素還在,一旦舊景重現,難免不會故態(tài)重萌。 經驗表明,抗抑郁藥物治療的應答率大約是80%,有效率大約是60%。也就是說,大約40%的患者,用藥是無效的。這還不包括誤診、用藥不當、患者缺乏服藥依從性等情況。 也就是說,即使醫(yī)生做出了正確的診斷,找到了對癥的藥物組合并劑量,患者也努力配合,堅持足量足療程服藥,仍然會有大約40%的患者治療效果不明顯。 所以,精神科用藥,存在“碰運氣”的狀況?;颊咭胫揽挂钟羲幨欠衿鹱饔?,唯一的辦法就是嘗試,然后等待。醫(yī)生和患者,都需要耐心試驗、調藥。 另一種情況是,有些患者雖然用藥見效,但好得不徹底。比如仍然會頭疼、頭暈,認知能力、感受能力、情緒等也沒有完全好轉。這些就叫做殘留癥狀。很多患者隱隱約約覺得自己好了,但總覺得哪兒不對勁,對于生活不能全身心投入。 很多患者咨詢我時,會反復問:“我好了么?”我的看法是,如果患者真正好了,他是會忘記自己的病的;如果還在反復琢磨自己有沒有好,那就是沒有徹底好。 第三種情況是,僅僅藥物治療不能避免復發(fā)。且不說患者不能堅持服藥,過早停藥;確實我見過一些患者,即使嚴格遵守醫(yī)囑服藥,仍然會復發(fā)。這就說明藥物治療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不同步給患者補充能量,就相當于打強心針。盡管患者可以正常生活,還是很容易再次耗竭,即所謂“復發(fā)”。 所有,藥物治療是有效的,在很多時候是必須的,但其效果也是有限的。藥物治療有其適用范圍,它是一個有效手段,不應抵觸,也不必夸大。 (四)什么情況下需要用藥物治療? 那么,具體到每一位患者,該如何選擇呢? 先講兩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男孩,因學業(yè)壓力突然輟學。他拒絕和外界交流,把自己關在家里,沒日沒夜打游戲。怨恨父母,認為一切都是父母害的。父母很著急,帶他去做心理治療,毫無效果。耗了兩個多月,孩子出現軀體癥狀。父母帶他去精神專科醫(yī)院看病,診斷為抑郁癥,疑似雙相。 起先家長對醫(yī)生的診斷也將信將疑,沒想到用藥僅三四天,孩子情緒好轉。一周后,一改往日消沉低落的狀態(tài),主動說話、做事。本來對前途悲觀失望,現在覺得“有奔頭”。有一夜和媽媽聊天,聊了整整一夜,把心事都對媽媽說了。和媽媽旅行,主動把座位讓給媽媽,攬著媽媽的肩膀看視頻。媽媽且喜且憂,帶孩子去復診。醫(yī)生確診為雙相,立刻調整用藥。一周后,孩子漸漸穩(wěn)定。 另一個故事的主角也是男孩,同樣輟學。家長直接帶他去看病,診斷為抑郁癥,用藥治療。但是孩子對藥物不敏感,治療數月,既不起效,也沒有副作用。無奈去看心理醫(yī)生,采用認知行為療法。孩子很感興趣,堅持訓練一年多,認知獲得調整,癥狀消失,成功復學。 兩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積極干預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不存在哪個好、哪個不好的問題,而是哪個更適合的問題;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也是不排斥的,完全可以同步進行,或交替進行,重要的是把握分寸和尺度。 當然,如果一定要二選一,我認為,以下情況下,患者必須首選藥物治療:1. 病情急性發(fā)作,來勢兇猛;2. 生物因素是主要病因,心理和環(huán)境影響不大;患者病情嚴重,嚴重缺乏動力,無心無力做事;4. 找不到合適的心理醫(yī)生;5. 經濟困難,無力支付長期、高額心理治療費用。 需要承認,當下抑郁癥藥物治療確實不夠理想,但暫時沒有別的療法可以全面替代。嘗試藥物治療,必然是大多數患者的現實選擇。 簡單概括:藥物治療是首選項,心理治療是必選項。 至于為什么說心理治療是必選項?心理治療需要注意什么?且待下一篇分解。(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