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進行常規(guī)的體檢中,最常見的一項體檢內(nèi)容就是肝功能檢查。肝功能檢查可以直接通過血液中的指標反映肝臟功能的健康情況,用來檢查體檢者是否存在肝臟疾病。肝功能檢查的體檢指標較多,但歸納起來主要分為以下四大類。 第一類:反映肝臟損傷情況的指標 反映肝臟受損情況的肝功能指標主要為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兩者的正常值在0~40μ/L。 在正常的肝臟細胞肝功能活動過程中,難免會有某些肝細胞發(fā)生損傷,如果肝細胞壞死,就會產(chǎn)生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在人體中,谷丙轉氨酶比谷草轉氨酶更為敏感,一般情況下,如果有1%的肝細胞壞死,谷丙轉氨酶水平值就會升高1倍。 在肝功能體檢當中,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肝功能指標中的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的水平值過高,這就表明自身的肝臟細胞壞死程度很高,肝臟受損嚴重,這可能是肝炎等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時進行治療,控制疾病,使得肝臟恢復健康。 第二類:反映肝臟排泄情況的指標 反映肝臟排泄情況的肝功能指標主要看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他們的正常值一般在1.71-17.1μmol/L、1.7-13.7μmol/L和1.71-7μmol/L之間。三者關系中,總膽紅素為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之和,直接反映肝功能中膽紅素代謝情況以及膽汁淤積情況。 一般情況下,如果肝細胞出現(xiàn)異常,或者肝功能排泄異常,就會造成這三種膽紅素值升高。如果肝功能中膽紅素值升高不大,一般不需要驚慌,可能是上火或者休息不足引起的。如果肝功能中膽紅素值升高到10倍以上,就需要根據(jù)其他檢查數(shù)據(jù),判斷存在哪些肝臟疾病。 第三類:反映肝臟合成情況的指標 反應肝臟合成情況的肝功能指標主要看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他們的正常值在60-80克/L、40-55克/L、20-30克/L之間。三者關系中,總蛋白為白蛋白與球蛋白之和,直接反映肝細胞合成蛋白的功能情況,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有巨大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如果總蛋白的含量過低,則表明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需要及時補充營養(yǎng)物質(zhì),恢復自身的蛋白含量,提高抵抗力。如果總蛋白偏高,則可能與肝臟炎癥有關,可能考慮是肝炎或者肝硬化。當然,如果檢查者又腹瀉等情況,也會造成總蛋白偏高。 第四類:反映肝纖維化的指標 反映肝纖維化的肝功能指標有透明質(zhì)酸、層連蛋白、Ⅲ型前膠原、Ⅳ型膠原等,他們直接反映肝臟的纖維化和肝硬化程度。如果發(fā)現(xiàn)自身的指標有偏高的情況,那么患有肝硬化的可能性會加大,需要檢查者多加注意,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檢查,確認是否患病。 參考資料: [1]江峰,《肝功能異常 檢測指標一目了然》,大眾衛(wèi)生報,2017-1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