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教”表現(xiàn)了王陽明的基本思想,第一句表明了人心不像孟子說的那樣是“性本善”,也不像荀子說的那樣“性本惡”,人心本體上是無善無惡的,無善無惡就是本心的自然狀態(tài),它是心之本。由于心即是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之本當(dāng)然就是無善無惡的;而當(dāng)人有了念頭,便會有善惡觀念,那就失去本體,其實這即是良知被遮蔽,而良知一旦被遮蔽,所發(fā)出的念頭就有了善惡,而有了善惡之后,就需要為善去惡,如果不為善去惡,就會失去“良知”,因為,便需要從內(nèi)心揚善去惡,便是在“格物”了。所以,王陽明所說的“格物”,不是朱熹所說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是致良知。不管學(xué)習(xí)什么事物、知識,其根本的“格物”原則是“致良知”,是內(nèi)心進(jìn)行的事。 在朱熹看來,“天理”就是脫離于人的主觀意思而存在的,是事物的一種客觀的理,所以,需要“格物致理”,而王陽明則認(rèn)為 心外無理,天理本來就是不存在的,因為人的主觀意識去接觸天地萬物,對其運作等到有了認(rèn)識,才產(chǎn)生了所謂的“理”,而如果心不接觸萬物,萬物便與心同歸于寂,便沒有所謂的“理”,因而,人的認(rèn)識的所謂的“格物”,其實就是“致良知”。 這與佛家的“明心見性”有相似之處,悟在自覺,佛在心中。禪宗六祖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的是”心即佛,頓悟便成佛。而王陽明是主張于內(nèi)心去“致良知”。 |
|
來自: 昵稱3071713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