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三國(上):東漢末年分三國,荊州之爭,翻開英雄輩出的風云畫卷

 金色年華554 2019-06-18

01

東漢靈帝年間,政治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國勢日趨衰微,又因全國大旱,顆粒無收,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起義口號,向東漢政權發(fā)起了猛烈攻擊。

“黃巾起義”爆發(fā)后,朝廷為平息暴亂,不得不讓各州郡募兵鎮(zhèn)壓,最后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各地軍閥擁兵自重開始割據四方,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了“三國鼎立”。

三國,指公元184年—280年近百年的斷代時期,是上承東漢解體,下啟西晉建立的一段歷史,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184年,黃巾起義爆發(fā),是(廣義)三國時代群雄割據的開端。192年,董卓被殺,曹操經多年南征北戰(zhàn)統(tǒng)一北方大部,官渡之戰(zhàn)滅勁敵袁紹。

208年,赤壁之戰(zhàn),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形勢。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狹義)三國歷史正式開始。

次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延續(xù)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孫權封“吳王”)。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zhàn)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最后一個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建立。

此后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氏家族掌控。

263年,司馬懿之子司馬昭發(fā)動魏滅蜀之戰(zhàn),蜀漢滅亡。兩年后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末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晉滅東吳統(tǒng)一中國,三國結束。

02

張角,巨鹿(今河北邢臺)人,漢末農民起義軍“黃巾軍”的領袖,太平道(道教派系之一)的創(chuàng)始人。

他因得到道士于吉所傳的《太平經》,遂以宗教救世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觀念和政治思想,組織群眾,用符水治病,約于漢靈帝建寧年間開始傳道。后教徒發(fā)展至全國,有數十萬之眾。

東漢中平元年(184年,甲子年),張角與其兄弟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自稱“天公將軍”,正式率領群眾發(fā)動起義,史稱“黃巾起義”。不久張角病死,起義軍也很快被漢朝車騎將軍盧植、皇甫嵩以及地方勢力所鎮(zhèn)壓。

朝廷遭受重創(chuàng),外戚、宦官也在內斗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董卓引兵洛陽,控制了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呂布所殺,其部下李傕、郭汜控制了王朝中樞。

與此同時,各地方州郡長官在反董卓戰(zhàn)爭及后來的相互攻伐中逐漸壯大實力,霸占地盤,形成了軍閥割據,從此開始了近百年的戰(zhàn)亂時代。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周口)人。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

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早年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曾指揮誅殺宦官。初平元年(190年),與董卓對立,被推舉為“關東聯軍”盟主。

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占據冀州,又先后奪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戰(zhàn)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tǒng)一河北,勢力達到頂點。

“魏武揮鞭”的曹操則是先在初期收編了十萬“青州兵”(黃巾軍余部),后又憑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yōu)勢,在荀彧、郭嘉、程昱及“五子良將”的輔佐與追隨下,經多年征戰(zhàn),先后消滅呂布、袁術等割據勢力,降張繡、逐劉備,控制了兗州、豫州、徐州等地。

建安五年(200年)決定中國北方歸屬的“官渡之戰(zhàn)”打響,曹操大敗袁紹。兩年后,袁紹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后病逝。

官渡之戰(zhàn),曹操一開始出于劣勢,但他接受了謀臣許攸的建議,親自率兵火燒袁紹的軍糧,以少勝多,擊敗了河北強大的割據勢力袁紹。

之后,在白狼山之戰(zhàn)中,派遣大將張遼率領先鋒部隊大破烏桓并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隨后平定遼東,最終統(tǒng)一了北方大部。

03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任東漢丞相數十年,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后稱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三國的歷史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毫無疑問,分別建立了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曹操、劉備和孫權確為那個英雄輩出時代的代表人物。不過,他們的成功之路卻不盡相同。甚至,充滿了一些戲劇性和偶然性。

曹操似乎不是一個能夠成大業(yè)的人(見于《三國志·魏書·述志令》),但是卻力挽了狂瀾,統(tǒng)一了當時的北方,并由其子曹丕完成了代漢建魏的事業(yè)。可笑的是,不過幾十年后,又有司馬氏篡奪了曹家的江山。

宦官后裔,少時不學無術,以洛陽郊區(qū)公安局局長上位的曹阿瞞,怎么會在若干年后能夠問鼎天下的?

其實,他是一步步穩(wěn)扎穩(wěn)打取得的江山,并且,有一大幫文臣武將不離不棄,有文王遺風??胺Q以一己之力結束了“封建時代”。滅二袁,斬呂布,取徐州,征荊州。但是,到死也過不了長江,終其一生,也如其所愿,“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然而,長子曹昂,愛子曹沖,干臣郭嘉皆早早死于非命,成功的代價頗為慘重。

曹操可謂快意人生,目標驅動,男子漢大丈夫活著就是要折騰,懷揣一顆濟世安民之心,但盡干些殺人越貨的勾當。他不管世人如何看他,他自己仍我行我素,但就不當皇帝,看你能拿我怎樣?

成也天子,敗也天子。得因漢祚,失亦漢祚。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然魏晉之民心何在?司馬氏最終代曹統(tǒng)一中國,不是曹操的失敗,是歷史的必然。

04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劉表(時為荊州牧)病亡、荊襄不穩(wěn)之時,發(fā)兵征荊州,劉琮(劉表次子)束手投降。當時,寄身荊州的劉備被迫退守夏口,曹操對江東虎視眈眈。

曹操頗有問鼎天下,一統(tǒng)中國的勢頭。“橫槊賦詩”,豪氣干云!然而,在諸葛亮與孫權謀臣魯肅的共同推動下,孫劉結盟。其后,孫劉聯軍大敗曹軍于赤壁,曹操被迫退回北方,這就是奠定“三國”形成局面的赤壁之戰(zhàn)。

之后,劉備乘勢占據荊州五郡,后分別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奪取益州(降劉璋)和漢中(滅張魯),勢力達到了極盛(219年,進位“漢中王”)。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安徽定遠人,東吳杰出戰(zhàn)略家、外交家。性格豪爽,仗義疏財,青年時與周瑜結為好友,共謀大事。建安二年,魯肅率部投奔孫權,得其賞識,后與周瑜聯手大敗曹操于赤壁。之后一直致力于與蜀漢的外交,鞏固東吳。

世人皆知諸葛亮神機妙算,劉備三顧茅廬兩人侃侃而談,“隆中對”自此聞名天下,好像三國就是諸葛亮設計的。更兼孔明過江舌戰(zhàn)群儒,赤壁之戰(zhàn)又是借東風,又是借箭啥的,好像沒周瑜什么事,更沒魯肅什么事兒(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揚劉貶曹、孫的影響)。

其實正史不然,草船借箭這事是有的,但不是諸葛亮,是孫權干的。

早在諸葛亮出山之前,其實魯肅就已經是孫權的重要謀士了,他更是一員儒將。當年孫權問他亂世爭雄,該當如何?魯肅的回答是,大漢已經大勢已去,不可能挽回。只有鼎立江東,發(fā)展實力,奪取荊州,靜觀天下以待時變(見于《三國志》)。后來甚至直接勸說孫權擇機稱帝。

看看,和諸葛亮的“隆中對”何其相似?不過,區(qū)別有三點,第一,諸葛亮要劉備西取四川。第二,諸葛亮仍然是忠于漢朝的。第三,魯肅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比諸葛早了7年。

由此看來,魯肅真不愧為杰出的戰(zhàn)略家和政治家。只是孫權更加內斂和沉穩(wěn),除了及早稱帝以外幾乎都采納了魯肅的建議。并且,重用周瑜,而魯肅則甘居幕后。直至周瑜病逝,魯肅才接掌了大都督的帥位。從這一點上來看,他不爭權肯干事,也是一位實干家。

05

赤壁之戰(zhàn),大部分人可能都忽略了魯肅的存在。其實,正是魯肅洞若觀火決意并勸說孫權聯劉抗曹,他更預見到了劉備日后的發(fā)展,認為唯有吳蜀聯盟才能抗衡曹操,事實證明,他也是對的。

至于,我們總是笑話他因為索要荊州之事,屢屢受到諸葛亮的算計。其實,在我看來,這恰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的智慧。它能夠在孫權和蜀漢之間很好的把握政治平衡,既顧及自家的利益,又助力劉備的發(fā)展,這也是正確的。如果不是魯肅一再的支持和斡旋,甚至劉備都不可能有以后的進取。

但是,外交總是為政治服務的,在培養(yǎng)了下一任軍事首領呂蒙之后,魯肅也病逝。雖然,呂蒙違背了吳蜀的盟約殺了關羽,并且直接導致了兩家自相殘殺,但是,諸葛亮也同樣深知聯盟的重要,所以在其掌權之后,接過劉備未竟事業(yè)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了兩國的友好。自此,才真正開始了三國鼎立的時代。

也許,從來就沒有“借荊州”一說,因為荊州是吳、蜀兩家都必爭之地,但是政治的天平越來越導向孫權這邊,最終導致了夷陵之戰(zhàn)??上У氖?,呂蒙那時候也病逝了。陸遜就乖得多了,見好就收??梢姡绻斆C還能多活幾年的話,就不知道歷史是不是要改寫了。

06

劉備(161年—223年),字玄德,河北涿州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后代,三國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又稱先主(見于《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早期顛沛流離,但百折不撓,后占領荊州進取益州,在成都稱帝。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后,為了給其復仇并企圖奪回荊州,在夷陵之戰(zhàn)中大敗,病逝于白帝城,謚昭烈皇帝。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見于《三國志·先主傳》),其臨死前舉國托付給諸葛亮的行為被陳壽(《三國志》作者)贊為“古今之盛軌”,后世眾多文藝作品也多以劉備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

劉備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堪稱“厚黑鼻祖”的他,是最符合中國特色的成功樣板。滿口仁義卻也是睚眥必報,信誓旦旦但也常疑神疑鬼。三十來歲還在賣草鞋,搭上了漢末亂世風云的快車,能文能武且能屈能伸的劉備顛沛坎坷了二十多年,終于也登上了帝位,不過一場夷陵大戰(zhàn)就兵敗身死,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為什么,幸福來的這么突然且又如此短暫?因為劉備太苦逼了,好不容易“熬”出頭,不用看人眼色,終于可以打一場硬仗、大仗,焉能安居于錦官升平?可惜,文不聽諸葛諫,武不用趙云先,最終強吞下大敗的苦果,一夜回到解放前。

劉備可謂勵志人生,除賊扶漢的口號喊了一輩子,積累了大量人氣和粉絲,他活得太累了,卻特喜歡當大V的趕腳,“裝逼”堪稱一流,但是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學習。

成也關張,敗也關張。得因仁義,失亦仁義。所以,天地之間任何事物皆有其利弊兩面,揚其長,避其短,是為智。劉備之謀不如曹操,略不及孫權,惟其得諸葛是為運,然諸葛卻不得其時,故敗也。

07

關羽(?—220年),字云長,山西運城人,三國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曾被曹操生擒,有“萬人敵”之稱。赤壁之戰(zhàn)后關羽守荊州。北伐擒于禁、斬龐德,后因呂蒙偷襲兵敗被殺。關羽死后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崇為“武圣”。

三國第一名將我認為是呂布,而非關羽,所謂“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但恰恰是赤兔馬給了呂布“三姓家奴”的惡名,以至于即使殺了惡霸董卓,也被人認為是忘恩負義。

后來被曹操攻徐州后所殺。反觀關羽,那簡直是天壤之別,同樣兵敗被困,卻被曹操奉為上賓,但是后來呂蒙偷襲荊州得手后殺了關羽。其實從這一點上來看,兩者的結局倒是有相似之處。

也許把關羽和呂布放在一起相提并論,或許要招罵,然關羽投降曹操就可封侯拜將,呂布就只能慘死白門樓?

關羽之所以一直被后世所尊崇,不外乎忠義。這是統(tǒng)治階級所需要和倡導的,當然要大肆鼓吹。但是事實上關羽并沒有那么神勇?!皽鼐茢厝A雄”一戰(zhàn)成名那是羅貫中杜撰的,其實華雄是孫堅干掉的。

在東漢末年名將輩出的時代,關羽其實是后來居上的,直至攻樊城、擒于禁時才“聲震華夏”。但恰是這一仗,丟掉了荊州,自己也兵敗身死。與其說關羽忠勇可嘉,不如說是擅離職守壞了蜀漢的戰(zhàn)略大計。當然究竟是劉備默許,還是關羽好戰(zhàn),這就很難說了。

呂布則不然,早年就憑一桿方天畫戟名動天下,虎牢關以一敵三,轅門射戟等等,無不彰顯了一名悍將的風采。然而,秉性純善甚至有些孩子氣的他不聽陳宮所言,沒有什么進取之心,而且還中了曹操的反間計。

但是他就是一個將才啊,那么這就是他的錯?與其說他忘恩負義,不如說丁原、董卓包括王允皆是在利用他。亂世稱雄,無一不是靠實力和狠辣,但是呂布就偏偏落下了一個壞名聲。我想這還是因為他沒能跟對主子,或是不能穩(wěn)據一方有關吧。

08

關羽和呂布都是傲驕之人,但關羽是傲的看不起人。劉備平定漢中稱王后封了四個正將軍(并沒有五虎上將,趙云不在其列):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關羽就看不起馬超,覺得他年紀輕輕就敢跟他平起平坐,他很不服,希望跟馬超干一仗。

結果是諸葛亮來信安撫,稱其為“美髯公”,才緩和了關羽的怒氣。呂蒙襲荊州前,孫權本希望和關羽結親,但是關羽卻說,“虎女焉能嫁犬子”。我都懷疑孫權是不是因為氣不過才狠下心來,同意呂蒙背盟干掉關羽的。

呂布則相反,他雖驍勇卻能尊重陳宮,最主要的是喜好和平,尤其愛上了貂蟬之后,就希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過日子,可惜他生錯了時候,你不進取,別人卻都等著封侯拜將呢,所以竟然是被屬下背叛綁送給了曹操,這不得不說是很憋屈的。

若是兩軍對陣的話,曹公能否必勝呂布真還是個未知數。別忘了,昔日曹操可是呂布的手下敗將。但是,最終劉備的一句話(“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送了呂布的命,可悲的是呂布死前還希望可以在曹操手下做一員大將(“明公所患不過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可惜,愿望是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呂布殺董卓可以說開啟了群雄紛爭的時代,而關羽丟荊州則奠定了三國相持的局面。也許,兩人作為同一時代的名將,若地下有知的話,也是可以惺惺相惜,或聊聊的。

09

孫權(182年—252年),字仲謀,孫堅之子,孫策之弟。浙江富陽人,東吳的建立者。208年,孫權與劉備建立聯盟,赤壁之戰(zhàn)擊敗曹操。222年,被封為吳王,后稱帝,大力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fā)展。晚年在儲君問題上反復無常,引致朝局不穩(wěn)。謚大皇帝。

孫權是典型的富二代,本來三國根本沒他什么事,卻因孫策的早夭意外的挑起家國的重擔。但他卻有雄才大略,鼎立江東熬死了曹、劉,自己還能繼續(xù)獨霸一方。

依靠其父兄打下的江山,雖年輕氣盛,但是胸有良謀且特別能沉得住氣,尤其是知人善任,堪稱是一位卓越的領導者和開拓者。不像很多富二代只知坐享其成甚至敗家。

以前我讀三國的歷史,總是會不自覺的忽略孫權的存在,但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我越來越佩服他。江東集團屢遭險境,各種勢力盤根錯節(jié),而且孫權一直沒能掌握實權,尤其是軍事實權,但是他卻能一直玩得轉,并且總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并付諸執(zhí)行。不得不說,如果不是偏安江南的話,也許真正能改寫歷史的應該是孫權。

孫權可謂謀略人生,能忍能扛,慧眼識珠,抓大放小充分授權,只要能夠保住江東和自己的領導地位,他可以一會曹賊一會曹公,不計個人榮辱力保大局,頗具一個大政治家的智慧。

成也周瑜,敗也周瑜。得因俊才,失亦俊才。東吳自孫堅始,孫策,周瑜,魯肅,呂蒙,無一不是英年早逝。再者,自古偏安江南難成霸業(yè)。故,孫權能壽終正寢,是為福也。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三國名將,安徽巢湖人。有姿貌,精音律,英勇善戰(zhàn)。少與孫策交好,后平定江東。208年,周瑜率軍赤壁大敗曹操,奠定三分天下的雛形。后病逝于巴丘,年僅36歲。《三國志》評價:“性度恢廓”、“實奇才也”。

赤壁戰(zhàn)敗后,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1年)掉頭西征,擊破關中馬超、韓遂等部。夏侯淵接著消滅了宋建等割據勢力,將涼州(又稱雍涼,西北首府,今甘肅武威)納入魏的勢力范圍之內。此后曹操又數次南下,孫權亦曾數次北上,雙方均未獲得大的進展。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劉備稱王之后,關羽攻打襄樊,擒于禁,斬龐德,圍曹仁于樊城,許昌以南紛紛響應關羽。但不久,徐晃擊退關羽。曹操又采納司馬懿的建議,派人勸說孫權合攻關羽,孫權大將呂蒙設計偷襲荊州,殺關羽,至此荊州大部落入孫權之手。

10

東漢末年的荊州主要有八個郡(襄陽、南陽、南郡、江夏、長沙、零陵、武陵、桂陽),赤壁之戰(zhàn)后,由曹,孫,劉三家瓜分:曹操雖敗還保有北面的南陽、襄陽兩郡;孫權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江夏郡;而劉備占了荊州的江南四郡——長沙、零陵、武陵和桂陽。

周瑜死后,東吳的魯肅基于戰(zhàn)略考慮,他竭力勸說孫權將東吳占據的部分荊州“借”給劉備,好讓劉備站穩(wěn)腳跟,與東吳一起抵御曹操。孫權想想也對,就把荊州的南郡“借”給了劉備,一則讓劉備充當抗曹的戰(zhàn)略前哨,二則以此向劉備表示友好。所以“借荊州”其實只是借了荊州的南郡以及零陵、桂陽兩郡,而孫權則收回了長沙郡。

之后數年,劉備攻占巴蜀,孫權就派人再去討還荊州,雙方為此劍拔弩張,關系緊張。與此同時,曹操擊敗以馬超、韓遂為首的關中聯軍,進而攻占張魯的漢中。劉備益州吃緊,派使者向孫權求和,孫權也不愿強攻,于是兩家又重新劃分了荊州,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三郡以東屬于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于劉備,劉備和孫權各占三郡。

這樣,劉備不僅“還”掉了一郡,還讓出了一郡,但實際上依然沒有還出本來的南郡(主要是后期魯肅與諸葛亮談判的結果)。

劉備進取漢中以后,孫權再次想“要回”荊州,因為劉備正日漸強大。如果把劉備的勢力趕出荊州,那么東吳不僅鞏固了長江上中游,還能向巴蜀發(fā)展;然后以整個南方與曹操的北方對抗,進而統(tǒng)一中國。但魯肅又死了,呂蒙代替其職位。如果說魯肅是聯劉派,那么呂蒙則是堅決的反劉派。

呂蒙,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 破黃祖、圍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在逍遙津之戰(zhàn)中掩護孫權逃生,并于濡須數御魏軍。

魯肅去世后,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不久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呂蒙發(fā)憤勤學的事跡,成為了中國古代將領勤能補拙、篤志力學的代表,成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說的就是呂蒙的事兒。

11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放棄陽平關,南渡沔水,于定軍山扎營,夏侯淵率軍前來爭取定軍山,被黃忠所殺。曹、劉漢中之戰(zhàn)進入拉鋸。

駐守荊州的關羽積極配合劉備的行動,親率荊州主力進攻襄樊,擊敗曹魏大將曹仁并乘機圍困襄陽,曹操只得抽調兵力去解襄樊之圍,其中包括于禁所率七軍、徐晃軍團、張遼軍團等。關羽巧妙利用漢水暴漲的時機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打的曹操差點打算遷都。

最后,曹操打敗撤出漢中,但在司馬懿等人的建議之下,曹操又聯合東吳孫權,讓孫權乘機偷襲關羽,而此時荊州后方空虛,給了呂蒙以可乘之機。最終關羽敗走麥城,丟掉了荊州這個戰(zhàn)略要地。

所以,實際上,并無“借荊州”這一說,一定要說借的話,實際是借南郡。因為荊州本來是劉表的,曹操來攻打,其子劉琮投降,荊州本來歸了曹操,但是赤壁之戰(zhàn)一把火孫劉聯軍打得曹操北返了。所以,說到底荊州就成了誰有實力誰據之的局面。

12

荊州這樣一個“天下之腹”的水陸要沖,自然誰都想占有。之所以“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還是因為赤壁之戰(zhàn)當中孫權和周瑜是攻堅主力,劉備和諸葛亮只是敲了敲邊鼓,所以戰(zhàn)勝后似乎孫權的回報與劉備的“不勞而獲”不太對等,這才有了劉備的老賴形象。

但是,歷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呢?史書記載是這樣的:208年12月,周瑜率領的大軍于赤壁擊敗曹操,又逆江西進,占領沿江各重要城市(包括夷陵),包圍江陵,與曹仁展開激烈的爭奪戰(zhàn)。劉備趁江陵大戰(zhàn),周瑜無暇南顧之機,率部南下搶占了四郡地盤。

209年12月,曹仁放棄江陵北撤,周瑜占領荊州要塞江陵。孫權任命周瑜為代理南郡太守(治江陵),程普為代理江夏太守。同月,劉琦死,劉備為荊州牧。周瑜將南郡的南岸地盤分給劉備,劉備在油口建立了公安城,作為自己的治所。

210年12月,孫權嫁妹后,劉備冒著生命危險去見孫權,要求管理(借)荊州。周瑜則建議趁此機會扣留劉備,以絕后患。同月,周瑜病死。孫權命程普代理南郡太守,魯肅接管周瑜的部隊,負責整個荊州地區(qū)。

親蜀漢的魯肅接任,還是勸孫權將荊州繼續(xù)“借”給劉備,孫權同意了。同月,程普從江陵退至江夏,魯肅退至陸口,將自公安以西的荊州長江沿岸的全部重要地區(qū)(包括江陵至夷陵一線)移交給了劉備。

可以這么說,作為戰(zhàn)略要地的荊州,其實重點就是江陵地區(qū),荊州名士蒯越曾建議劉表曰: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

因此,占據江陵在當時對于孫吳具有以下戰(zhàn)略意義:可以向北威脅襄陽(乃至攻占之),以奪取整個江漢地區(qū),威懾曹操的中原;可以全據長江之險,保護下游的整個東吳地區(qū)的安全;可以作為下一步進軍巴蜀的基地,為日后占據巴蜀、漢中,形成南北對峙打下基礎。

然而,赤壁之戰(zhàn)后又與曹仁拉鋸近一年的周瑜,在拿下江陵之后卻病死了!

而這時的劉備已經奪了南方四郡。但是,最終劉備也占據了江陵,也許是以長沙郡作為交換,或者是周瑜死后魯肅力勸孫權的結果,總之劉備據有了荊州大部,后又占了益州、漢中,這就一下做大了。劉備超越曹操,成為孫權的心腹之患。

13

我想,如果周瑜不病死,可能根本不會有“借荊州”這種事了,甚至劉備連一個郡也得不到,因為周瑜若能坐穩(wěn)荊州,鞏固江陵,再攻下襄樊的話,他完全就可以向北繼續(xù)攻打曹操,向西自己去圖益州了。

然而,這就是歷史的玄妙,周瑜身死魯肅取而代之,而魯肅并非一名杰出的軍事家,他雖然具有深邃的戰(zhàn)略眼光,但是似乎少了些攻城拔寨的豪氣。當然,他的目標也不是偏安一隅。在他早年和孫權見面后,就提出“鼎足江東,以觀天下。然后,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戰(zhàn)略,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可謂不謀而合。

為了實現戰(zhàn)略目標,魯肅一再主張和劉備聯合。在那個時候,也許也只有聯劉才可能與曹操對抗,單靠孫吳自己是不行的。但是他仍主持由劉備手中爭取到了荊州三郡(實際上是魯肅單刀赴會要回了荊州,不是關羽),爭三郡成功了,而且孫劉聯盟也沒有破裂,這也顯示了他的外交能力。

但是魯肅沒兩年也死了!之后呂蒙則直截了當的偷襲了荊州,直接造成了孫劉聯盟的破裂。魯肅如果還活著,他有可能反對偷襲荊州。因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從長遠利益看,偷襲對東吳也并不真正有利,如果劉備過分削弱,唇亡齒寒,“以圖天下”的戰(zhàn)略目標就不可能實現。

所以,一個小小的荊州不是目標,它恰是幾代人為了長遠的戰(zhàn)略而費盡心血的博弈場,從周瑜,魯肅,到戰(zhàn)敗被殺的關羽,以及后來也同樣早死的呂蒙。乃至于,發(fā)動夷陵大戰(zhàn)后也力竭身死的劉備,都是為了荊州??!

但是,細細想來,一城一地的得失果真是這么關乎生死命運嗎?可能也不是,還是三國那個波云詭譎的時勢,讓這些個英雄在荊州這樣一個“兵家必爭之地”上陸續(xù)粉墨登場,前赴后繼吧?!

14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稱帝,建都洛陽。東漢滅亡。

黃初二年(221年),劉備為了延續(xù)漢朝、“興復漢室”,于成都稱帝,建立蜀漢。劉備為報孫權奪荊州、殺關羽之仇,在稱帝后不久,就率數萬大軍東討孫權。222年,被陸遜大敗于夷陵,蜀漢遭受重創(chuàng),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孫權于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元年,史稱“東吳”。后又遷都建業(yè)(今江蘇南京),自此三國正式鼎立。

歷數三國時期幾次大的戰(zhàn)爭,尤其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zhàn)役,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吳國對蜀國,往往取得勝利;蜀國對魏國,往往取得勝利;魏國對吳國,往往取得勝利。一言以蔽之,魏蜀吳三方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實力相對均衡,誰發(fā)動戰(zhàn)爭誰失敗,且往往都是以弱勝強,這可算是一條定律。

而襄樊之戰(zhàn),恰是最好的范例。下面詳細來講一講。

15

襄樊之戰(zhàn),亦稱關羽北伐或荊州爭奪戰(zhàn),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占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zhàn)役。

此戰(zhàn)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于禁前來救援樊城,卻遭遇了“漢水泛溢”,發(fā)生了水淹七軍。關羽趁機乘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chuàng)曹魏。接著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后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

襄樊之戰(zhàn),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尤其是蜀漢,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此戰(zhàn)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余年的同盟關系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后爆發(fā)夷陵之戰(zhàn)。

從戰(zhàn)術上講,關羽北襲樊城圍攻襄陽,也許是配合了劉備的關中之戰(zhàn),似乎也符合了諸葛亮當年“隆中對”里定下的“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見于《三國志·諸葛亮傳》) 這一戰(zhàn)略構想。

但是,前提是,一,待天下有變;二,蜀漢自足自立。那么我們看看,當時的政治格局和三方勢力是怎樣的呢?

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退回北方,著手內部治理和解決西北問題。足可見赤壁之敗,曹操元氣并未大傷,并仍然掌握著政治上的主動。

而劉備自入川到奪取漢中則連年在打仗,并沒有得到相對充足的休整。而關羽在鎮(zhèn)守荊州這數年里,幾乎沒有戰(zhàn)爭,與各方可以說相安無事。

可以說關羽有點憋得慌,但是除了馬良沒有幾個得力的文臣武將了,自保有余出戰(zhàn)則危險。而孫吳在西擊合肥失敗后也在養(yǎng)精蓄銳,靜待時機,尤其是在呂蒙接掌帥位之后已是蠢蠢欲動。

最關鍵的還是劉備,諸葛亮說的“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這個將軍指劉備,出于秦川,應該是指攻向長安?還是奪取漢中?

關羽北攻襄樊,可能以為劉備奪得漢中之后,乘勢直下長安,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奪得漢中后劉備沒有接著打,而是回成都進位“漢中王”去了(也該歇歇了)。這就造成了關羽孤軍深入的態(tài)勢,并且一打就不可收拾,在政治和軍事上既孤立了自己,也使荊州成為危城。

即使如此,劉備那時可以派謹慎持重的趙云,勇猛異常的張飛,亦或是諸葛亮本人去支援荊州,但遺憾的是沒有。

當然,可能性有兩種:一是劉備深信關羽能勝,因為關羽先期打的確實捷報頻傳;二是關羽的自傲可能沒有料想到呂蒙的偷襲,后期敗的也很快,劉備即使想救援也來不及了。最終關羽兵敗被殺。

16

襄樊之戰(zhàn),不能否認關羽的狂傲和大意是軍事上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久攻襄陽不下可以撤軍,但是關羽一意孤行,在荊州后方已然危險的情勢下孤注一擲,并且之前還大大的羞辱了孫權一番。

但歸根結底,還是劉備權欲日盛,能用諸葛之策,卻在執(zhí)行上大打了折扣,并且未能一直重用趙云為大將,接二連三的政治失策,直至剛愎自用到自己發(fā)動夷陵之戰(zhàn)也戰(zhàn)敗身死,所以可以這么說,關羽的忠勇成就了劉備人生的巔峰,但某種意義上也斷送了蜀漢的未來。

但是可悲的是,劉備后來也同樣藐視陸遜,這與關羽藐視呂蒙何其相像?所以,往小了說,輕敵,往大了說,這哥倆都是敗在了自己的剛愎自用上了,為何這么自以為是?還是缺少對敵方政治實力的了解和對時局敏銳的洞察。換言之,缺了點格局。

至于孫吳是否背盟,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自古以來亂世稱雄,都是各憑實力,“兵者,詭道也”,也許在軍事上可以靠計策占有一城一地,但是,真正的詭道其實是政治的博弈,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孫權可謂一流的政治家,他在這方面玩的是最溜的,無論對內對外,只要能夠保住東吳的利益和自家的權位,拿回本來就屬于自己的荊州,也許也不算什么。殺了關羽,也算報了羞辱之仇。

但是,孫權對于政治態(tài)勢他還是很清醒的,不僅將關羽的人頭送到許昌,且在之后劉備夷陵戰(zhàn)敗后還將繳獲的武器輜重等全部還給了諸葛亮,由此可見,孫權的想法是結盟沒問題,但是我也不能讓你做大,從這一點而言,識人善任長于權衡時勢的孫權在政治氣量和謀略上略勝劉備一籌。

赤壁之戰(zhàn)荊州被“三分”是前奏,“襄樊之戰(zhàn)”才是大戲,真正決定了三國后來數十年的發(fā)展和格局,而后來的夷陵之戰(zhàn)則是尾聲,至此,“三國”開啟了孫權獨霸一方,而諸葛亮與司馬懿角逐中原的“后三國”時代。

17

一部《三國演義》不過告訴我們要忍天下難忍之事,容天下難容之人。終而胸有激雷卻面若平湖,腹有良謀但厚黑天下者,方可成就大事。

可是“三國”之所以被后人一再的提起與追憶,正所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英雄豪杰”。然而,世人卻往往大多受了羅貫中的影響,緣何?天道無常,人心難測。可是最復雜的人心卻也是根植于最本質的人性,真正的強者又何需埋汰別人或是自戕?

歷史如人生,而人生如戲,作家寫得好,演員演的好,卻都不如看官看的真,還是借用曹孟德的一句話吧:“昨日你們看錯了我曹操,今日又看錯了??晌疫€是我,我從來不怕別人看錯我。”或一如劉皇叔縱其一生屢戰(zhàn)屢敗,亦還要屢敗屢戰(zhàn)。也不失為一種活法。

在三國那個紛亂的時代,也許很多人關注的都是曹、劉這些亂世英雄。他們或以武力,或以權謀起家、征戰(zhàn)奪得一片天下。或者是諸葛亮這樣的,當然我亦敬重。然而,我也會去關心那些更容易被人們詬病、忽略的人物。諸如呂布、荀彧。

呂布只因“背叛”了丁原、殺害了董卓,就被后世罵了千年,這是不公平的。亂世爭雄,哪個又比哪個干凈?誰又是能靠道德文章可以取天下的?所以,很可笑。唯有貂蟬是懂呂布的,很多對其口誅筆伐之人,實際上是不如一屆女流。不外乎,“勝者王侯敗者賊”。

講道德之人也有,就是荀彧。作為荀子的后人,心系大漢忠君為國,在竭力輔佐曹操的同時,堅守著信仰與底線。然而自己卻越來越進退失據,最終自盡。

故而古往今來的是非忠奸,不過是后人胡亂的評說。黃沙埋盡王侯,皆付東流?;蛘哒f,數千年來這世道本就是一個黑白顛倒的存在。如荀彧,最后無奈的選擇死亡,豈不惜哉?不痛哉?

細讀歷史,諸如邦、秀、備,甚而唐宗宋祖又何足道哉?!在我眼中皆草莽流氓,悖祖忘宗之輩,然而卻能指點江山。而又如項、曹、王這樣的大智大勇者,卻不能在主流價值觀中發(fā)揚光大,只能被供在殿堂里讓后人瞻仰和懷念。

迄今,我們實際上干的還都是那群流氓的勾當,并以此為傲,崇尚這樣的價值邏輯,并自詡為成功者。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到底是自己搬起石頭回過頭來,砸了自己的腳,也未可知。“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張鋒編撰 己亥春寫于啟東翠彧軒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精品| 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本国产欧美精品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黄色| 欧美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五月天婷亚洲天婷综合网|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专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的视频| 欧美野外在线刺激在线观看| 99一级特黄色性生活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超薄肉色丝袜脚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视频中文字幕| 清纯少妇被捅到高潮免费观看| 黄片免费在线观看日韩|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播放| av国产熟妇露脸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午夜视频| 99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色播| 91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黄片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成人在线免费| 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不卡|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国产av大片一区二区三区| 色一情一伦一区二区三| 日本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黑色丝袜脚足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日韩| 麻豆蜜桃星空传媒在线观看| 黄片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av在线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视频香蕉一区| 亚洲专区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加勒比 |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国产精品肉丝袜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