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將心清虛到極致,才能達到最寧靜的狀態(tài),萬物蓬勃發(fā)展,我從而能考察其往復的規(guī)律。正如林清玄先生所言“心靜一切皆靜”,對于一個修行者來說,從外向內求“靜”,才是最好的修行方式,老子的心法認為人之所以會被“煩惱”和“憂愁”所困擾,是因為他的心靈沒有達到“清虛”的狀態(tài),以往的道家常常將“清”與“虛”相關聯(lián),所謂“清”是形容那個境界,而“虛”則是象征那個境界的空靈[1],因此“清虛”之法門,便成了很多悟道、修道之人的重要修行之法。 人的身體有一套高度敏感的“感覺系統(tǒng)”,這套感覺系統(tǒng)來自于人類漫長的演化,他們不但可以接收外部傳遞來的信息,方便我們社交和生活,同時也可以接收到身體內部傳遞的信息,來控制我們的情緒和思想。然而隨著人類物質條件的充裕,人類的“感覺系統(tǒng)”開始面臨一個強大的敵人,那就是“欲望”,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受到來自外在的“五色”、“五音”以及“無味”的影響,久而久之致使我們“心神渙散”,感官系統(tǒng)失調。此時我們若要恢復到最初始的狀態(tài),則需歸回本心,在靜中重新去“探尋”自己身體的感覺系統(tǒng),去“修復”被欲望殘損的感官功能。 因此對于“靜”,不僅僅是“道家”提倡的修行之法,儒家和佛家也都有過相似的言論,《大學》中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而佛家所說的“空”也類同于道家所說的“靜”,在《心經》中有“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足以見得,能夠守得住“靜篤”之人,必定是有修為之士。, 《道德經》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好的統(tǒng)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注:另有版本為“下之有之”,譯為:治下的人民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點的統(tǒng)治者,人民親近他,并且稱贊他。再次一點的統(tǒng)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一點的統(tǒng)治者,人民輕蔑他。 老子在本章中闡述了什么樣的統(tǒng)治者才是好的統(tǒng)治者,在我們傳統(tǒng)的三觀中,都認為一個好的統(tǒng)治者一定是德高望重并且受人民愛戴的,而老子不這么認為,在老子眼里這樣的統(tǒng)治者僅僅應該被排在第二層級,排在第一層級的統(tǒng)治者應該是人民不為所知的統(tǒng)治者,而那些經常拋頭露面被人民熟知的統(tǒng)治者,可能存在這么兩種情況: 一、國家處于危難時期,統(tǒng)治者不得不頻繁的出來頒布政策,視察民情;二、統(tǒng)治者冒進改革,有為而治,經常出來調整政策,治理民生。因此根據老子的“無為”思想,當人民處于盛世、生活安穩(wěn)的時期,統(tǒng)治者根本不必頻繁拋頭露面,各自處理自己的本職工作,不需要互相干涉,以達到穩(wěn)定統(tǒng)治的狀態(tài)。 《道德經》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才智的人頻繁出現(xiàn)時,那么說明社會偽詐的風氣正在盛行;家庭親戚之間不和睦,才有提倡孝慈的需要;國家昏亂的時候,才會有“忠臣”這么一說。 讀這一章的人,若能恰如其分的理解到老子“本義”所在,那便是真正能夠讀懂老子思維邏輯之人。有些人讀了老子這一章,看到文中這幾個關鍵詞“大道廢”、“大偽”、“六親不和”以及“國家昏亂”,他們會誤以為老子是個“反動派”,那這些人的思維邏輯只是停留在字面意義上的解讀,因此他們會認為《道德經》的字句關系是“因為……所以……”的因果關系,例如“因為‘大道廢’所以‘有仁義’”,這樣當然會弄出很多笑話來。 大家讀《道德經》之前一定要明白老子有兩個重要的思維邏輯,第一個就是“反向”思維,正如第十七章所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在《道德經》后文第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也同樣如是,它是反傳統(tǒng)思維的視角;第二個就是“有無”思維,簡單來說就是“有沒有必要”,老子提倡“無為”,奉行自然的行為法則,任何事情“多一步”都不可能達到“無為”的境界。 所以我們以這兩個為依據來解讀此章,首先是“反向”的思維來解讀:所謂“大道廢,有仁義”,“什么時候才會需要仁義呢?”,“那一定是在大道缺失的時候”,“但是大道一直存在于冥冥之中,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那就說明大道是不會缺失的”,其次就是“有無”思維來解讀:“仁義有沒有必要存在?”“既然有大道存在,那么我們就應該依循大道無為而治,既然無為而治,何必還需要什么‘仁義’標準呢”。 所以整篇通讀下來雖然老子表面上在表達“反仁義”“反智慧”“反孝慈”以及“反忠臣”,實質上老子仍然在提倡“無為而治”,這便是此篇的中心思想。 綜合此三章,老子只向我們傳遞了兩種觀念,其中第十六章老子提倡“守靜篤”,向我們傳遞的是“靜能生慧”的觀念,第十七章老子將好的統(tǒng)治者分為四個層級論述,強調了最好的統(tǒng)治者應該是人民不知有之,本質上仍屬于“無為而治”的思想。另外第十八章老子通過反“仁義”、“智慧”、“孝慈”、“忠臣”等標準來提倡“無為而治”的思想。 |
|
來自: 果果w65k9gp8te >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