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禾 雨 紅樓夢中曹公對李紈的形容是心如槁木死灰,而通讀全書,不難發(fā)現(xiàn)另一個比李紈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人——王夫人。 李紈青春喪偶,寡居獨自帶著幼兒賈蘭,沒有親戚姐妹,也沒有一個得力親近的丫環(huán),勢單力薄,身在深府的復(fù)雜冷暖,無人陪伴的噬骨孤獨,讓她除了麻木以對,再無其他。 但她的生活也不全是灰色,她可以帶領(lǐng)眾小姑耍樂,辦詩社,還敢向鳳姐討要辦詩社的經(jīng)費。在平兒被鳳姐打了后,她公然打抱不平。兒子賈蘭好學(xué)爭氣,為她省心,也讓她有了期盼。 而王夫人,才是那個真正心如死灰之人。 王夫人在府中地位不低,甚至是真正的掌權(quán)者,但不茍言笑,無生活情趣,很少見她對誰有過感情。她只是恪守本份,做兒媳的本份,做太太的本份。實際上,她與賈母生分,與夫君也生分,與自家兒女也生分。 甚至她與自己的親姐妹薛姨娘,也很少在一起取樂,像別的姐妹那樣聊天說體己話。她對自己的內(nèi)侄女王熙鳳,也是一副淡淡的嚴(yán)肅的態(tài)度。而不像賈母與鳳姐有說有笑,她找鳳姐,不是有事交待就是責(zé)怪她哪里做得不好,仿佛一個合伙人,而不是自家親切的長輩。 老太太這樣形容過她,木頭人。 這還真是貼切,一個從不流露自己感情,從不歡笑,忘記了悲傷,整日吃齋念佛,甚至被老太太誤會了也不辯駁的人,不是木頭又是什么呢? 可是劉姥姥也說過王家小姐年輕時爽快這樣的話。 這應(yīng)該也不假。王夫人的前半生我們無從知道。但可以猜想,賈母高齡尚在眾孫輩中尋熱鬧,享受生活,而王夫人卻一早向佛,未必不是哀莫大于心死。 王夫人的境遇并不比李紈好多少,唯一有出息的兒子賈珠早逝,原因諱莫如深,多半也是家庭所致。大女兒嫁入皇宮,見一面如登天難。賈母又總霸著寶玉,而賈政幾乎與她無夫妻情份,除了寶玉挨打時,她哭喊著賈珠的名字痛述,通篇未見他們有什么交流。趙姨娘雖不堪,卻能得到賈政的眷顧,王夫人有夫君,但這個夫君對她而言,已太陌生。 心死后的王夫人,如我們所見是一個沒有溫度,缺乏感情的木頭人。她中規(guī)中矩,卻毫無活力。她看似大度,不與趙姨娘爭寵,不與賈母搶寶玉,把治家大權(quán)讓給了王熙鳳。不是因為她不計較,也不是因為她爭不過,也許只有痛過絕望過,才會偏安一隅,手持念珠,不愿再傷筋動骨。 一個沒有了感情的人,漸漸就只認(rèn)得利弊。她看中的是自己的地位,于是委屈也便不成委屈,婆婆不疼,夫君無愛,可是她的地位穩(wěn)穩(wěn)的,又加上吃齋念佛的善良名聲,一百個趙姨娘也比不上。她撫養(yǎng)庶出的探春,善待趙姨娘,而襲人合了她的意,她就給襲人加月錢,成為她在寶玉身邊的眼線。 王夫人情感流露的時候,都是關(guān)于寶玉的。比如寶玉遭毒打時,寶玉遭金釧兒言語“勾引”時。王夫人的反應(yīng)很激烈,甚至直接間接鬧出人命。王夫人主要擔(dān)心寶玉繼續(xù)被賈政打下去,會發(fā)生賈珠那樣的“不虞”,又怕寶玉不成器,學(xué)壞了,毀了前途,她也無依靠。但寶玉還是經(jīng)常惹事,更令她想起賈珠,想起也許曾經(jīng)幸福的時光,她的心灰意冷便化作了自私,冷酷的毒劍,射向了寶玉身邊年輕貌美的女子們。 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媽,府中還有糟得極好的鵝掌款待寶玉,老太太吃個飯,還會記得,把好吃的給誰送去。這就是做人的溫度,還有生活的樂趣,而王夫人都沒有。 她甘愿當(dāng)一個木頭人,也許這樣,也是一種保護(hù)自我的方式。她年少時,未必不是像鳳姐那樣愛說愛笑,也未必不像林妹妹那樣腹有詩書,也未必沒有一個寶哥哥陪在身邊…… 不過那些對她而言,已恍如隔世,都與她無關(guān)了?!疤倍?,所有人都在喊,包括她的親生兒子寶玉,卻是她一輩子的榮耀的枷鎖!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