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老人奉養(yǎng)太過,飲食傷脾,時常脾泄 白術(shù)神曲丸 【處方】 白術(shù)(炒)2兩,白芍(酒炒)1兩,神曲(炒)1兩半,山楂2兩,半夏(制)1兩,黃芩 (炒)5錢。 【制法】 上為末,用青荷葉燒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老人奉養(yǎng)太過,飲食傷脾,時常脾泄。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 【摘錄】 《赤水玄珠》卷八引東垣方 1002.治療帶狀皰疹偏方 中醫(yī)學(xué)將帶狀皰疹分為熱盛型、濕盛型、氣滯血瘀型四種類型。熱盛型帶狀皰疹患處皮膚鮮紅,皰壁緊 張,灼熱刺痛,舌紅、苔薄黃、脈弦,宜清利濕熱、解毒止痛;濕盛型帶狀皰疹皮膚顏色較淡,皰壁松 弛,疼痛略輕,舌淡、脈沉或滑,宜健脾利濕,佐以解毒;氣滯血瘀型帶狀皰疹皮疹消遐后疼痛不止, 舌暗、苔白、脈弦細(xì),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解余毒 食療偏方 大棗馬齒莧粥治濕盛型帶狀皰疹 大棗12個,鮮馬齒莧30克,薏苡仁50克,紅糖適量。按常法煮粥服食。每日1劑,分2次服用,連服5~7 天 陳皮當(dāng)歸煮雞蛋治氣滯血瘀型帶狀皰疹 陳皮、當(dāng)歸各9克,柴胡15克,雞蛋1個。將各味洗凈,共置鍋內(nèi),加水同煮,等雞蛋熟后去殼再入鍋煮 15~20分鐘,去渣,吃蛋喝湯。每日1劑,連服6~7天。 藥茶湯偏方 夏枯草板藍(lán)根糖飲治熱盛型帶狀皰疹 夏枯草15克,板藍(lán)根、冰糖各20克,生甘草2克。將板藍(lán)根、生甘草切片,夏枯草切碎,三味一同放入 砂鍋中,加水煎湯,濾渣取汁,趁熱調(diào)入冰糖令溶。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連服7~10天。 銀花紫草茶治熱盛型帶狀皰疹 金銀花10克,紫草5克。金銀花曬干,紫草切片、曬干,一同放入有蓋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每 日1劑,連服7-10天。 外用偏方 桃葉酊治各種帶狀皰疹 取嫩桃葉1把,約7~8片,清洗干凈,搗爛,置于碗內(nèi)加入小半杯高梁酒調(diào)勻,用藥棉蘸桃葉酒汁,先涂 搽患處的外圍,然后慢慢往內(nèi)部搽。每半小時至1小時擦1次,3個小時后可止痛;之后每1~2小時搽1 次,睡前再搽1次,第2天基本可痊愈,以后視病情再擦。 三花止癢酊治各種帶狀皰疹 鳳仙花、金銀花、野菊花、蛇床子各10克,白鮮皮12克,水楊酸5克,石炭酸2克,75%酒精1000毫升。 將前5味浸人酒精內(nèi),密封,每日搖蕩1次,5~7日后濾取上清液,加入水楊酸、石炭酸,攪勻貯瓶即成 外用涂擦患處,每目3~4次,直至病愈。 紅薯蒂頭治濕盛型帶狀皰疹 紅薯5個,取其蒂頭處約1寸的紅薯頭,將紅薯蒂頭洗凈,切剁成泥,然后在干凈不加油的熱鍋中,快速 炒一下,待紅薯泥半熟時,取出晾涼,待涼透后敷貼患處,再以紗布包扎。敷貼面積要大于患處,大約 2~3天后將紅薯泥取下,再貼一次,3~4天皰疹即可痊愈。 馬齒莧治熱盛型帶狀皰疹 馬齒莧30克,赤小豆60克,大黃4克,雄黃2克,麻油適量。將前4味研成細(xì)末,混勻后加麻油調(diào)成糊 狀,涂于患處,以薄層紗布覆蓋。每日換藥3~5次,直至病愈。 無花果葉治熱盛型帶狀皰疹 鮮無花果葉5~7片,洗凈搗爛,加入米醋少許,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2次,直至病愈 1003.脾胃氣微,不能下食,五內(nèi)中冷及微下痢 白術(shù)神曲丸 【處方】 白術(shù)、神曲末、甘草、干姜、枳實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氣微,不能下食,五內(nèi)中冷及微下痢。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漸加至30丸,空腹以溫酒送下。 腹中痛者,加當(dāng)歸。 【注意】 忌食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一三 太陰脾經(jīng)受濕,水泄注下,體微重微滿,困弱無力,不欲飲食,暴泄無數(shù),水谷不化 白術(shù)芍藥湯 【處方】 白術(shù)1兩,芍藥1兩,甘草5錢。 【功能主治】 太陰脾經(jīng)受濕,水泄注下,體微重微滿,困弱無力,不欲飲食,暴泄無數(shù),水谷不化。 【用法用量】 上銼。每服1兩,水2盞,煎至1盞,濾清溫服。 【摘錄】 《保命集》卷中 1004.腹脹腸鳴切痛,發(fā)作有時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赤茯苓1兩,當(dāng)歸(銼,微炒)1兩,桂心1兩,桔梗(去蘆頭)1兩,陳橘皮(湯 浸,去白瓤,焙)1兩,吳茱萸(湯浸7遍,焙干,微炒)1兩,人參(去蘆頭)1兩,甘草1分(炙微 赤,銼),細(xì)辛半兩,厚樸半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腹脹腸鳴切痛,發(fā)作有時。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四十三 1005.大力藥酒 [藥物組成] 紫丹參30g 當(dāng)歸尾log 紅花20g 白芷20g 川烏(制)20g 沒藥30g 乳香30g 大黃30g 白芍(炒)30g骨碎補 (砂炒)30g 脆蛇30g 青皮(炒)20g 續(xù)斷(炒)40g 三棱40g 莪術(shù)40g 生地黃60g 三七60g 五加皮60g 牛膝60g 自然銅 (煅)40g 土鱉蟲120g 茜草160g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祛風(fēng)除濕,止痛。用于跌撲損傷,風(fēng)寒濕痹。 [用法用量] 口服,新傷輕傷一次5-10ml,舊傷重傷一次10—20ml,一日三次。 [注意事項] 孕婦忌用,身體虛弱者慎用。 [資料來源] 《新編中成藥》 1006.治療糖尿病藥膳 1.茯苓黃連丸(《德生堂經(jīng)驗方》) 白茯苓500克,黃連500克;碾成粉末,熬天花粉作糊,做丸梧桐子 大。每溫湯下50丸。治糖尿病中后期上盛下虛證。 2.茯苓豆腐 豆腐500克,茯苓30克,松子仁40克,胡蘿卜25克,菇(鮮)30克,雞蛋清40克;將豆腐以 外的材料燒成湯汁,澆在豆腐上,食。 3.靈芝茯苓煲龜湯 靈芝50克,茯苓250,草龜2只,生姜3片,黃芪、枸杞子適量;煲湯服。陰陽雙補; 治糖尿病陰陽兩虛者。 4.茯苓麥門冬粥(《太平圣惠方》) 茯苓、麥門冬各15克,粟米100克;粟米加水煮粥,兩藥水煎取濃 汁,待米半熟時加入,一同煮熟食。治糖尿病口干易饑。 5.茯苓山藥粥 茯苓、懷山藥各5克,大棗5顆,粳米100克;加水煮粥,服用。主治糖尿病口干易饑。 妊娠阻病,心中憒憒,頭悶?zāi)垦?,四肢沉重,惡聞食氣,好吃酸咸果實,多臥少起,3月4月皆多嘔逆, 1007.百節(jié)酸疼,不得自舉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茯苓1兩半,葛根1兩,麥門冬2兩(去 心),人參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橘皮1兩(湯浸,去自瓤,焙)。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妊娠阻病,心中憒憒,頭悶?zāi)垦?,四肢沉重,惡聞食氣,好吃酸咸果實,多臥少起,3月 4月皆多嘔逆,百節(jié)酸疼,不得自舉。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七十五 1008.妊娠下痢赤白,腹痛日夜不止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黃芩1兩,赤石脂2兩,干姜半兩(炮裂,銼),芎藭3分,艾葉1兩(炒令微黃), 人參1兩(去蘆頭),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當(dāng)歸1兩(銼,微炒)。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妊娠下痢赤白,腹痛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七十四 1009.妊娠心胸痰逆,煩悶,頭重目眩,憎寒,惡聞食氣,四肢無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人參1兩(去蘆頭),葛根1兩,赤茯苓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枇 杷葉(拭去毛,炙微黃)半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半兩,黃耆(銼)半兩,柴胡(去苗)半兩, 麥門冬(去心)半兩,甘草(炙微赤)半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妊娠心胸痰逆,煩悶,頭重目眩,憎寒,惡聞食氣,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兩,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七十四 1010家傳白內(nèi)障方 安徽黃老師的家傳方公開如下,據(jù)他講:“我家有一祖?zhèn)髅胤?,專治白?nèi)障,經(jīng)過多年臨床施治已治愈 數(shù)百例患者,家父在世時,曾囑咐將其獻給大眾,以除老年人病痛之苦?!?nbsp; 偏方 及用法: 白術(shù)、白芨、云苓各50克,研為細(xì)末過篩,10克為一包,可包13~15包,每天晚飯后,臨睡前用制好的 藥粉,加適量礦泉水配1~3個雞蛋煎餅吃,用植物油少許,也可加少量面粉和食鹽,一般服完一劑(15 天)明顯好轉(zhuǎn),待幾個療程后即痊愈,15天為一個療程。 注意事項: 1、服藥期間忌食刺激性食物; 2、如高血壓患者一次只用一個雞蛋; 3、切忌中途停藥; 4、避免眼睛疲勞?!?nbsp; 獻方人:安徽臨泉縣農(nóng)牧局 黃子善 1011.妊娠霍亂,吐瀉過多,傷冷,胎臟不安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白茯苓1兩,芎藭3分,人參半兩(去蘆頭),干姜半兩(炮裂,銼),草豆蔻1兩 (去皮),厚樸3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陳橘皮1兩(湯浸,去自瓤,焙),當(dāng)歸3分 (銼,微炒)。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妊娠霍亂,吐瀉過多,傷冷,胎臟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七十四 1012.膈氣,腎虛嘔逆,從朝至夜,不能飲食,胸中痛,氣漸羸困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人參1兩(去蘆頭),干姜半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吳茱萸 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五味子半兩,曲末1合(炒微黃),大麥糵1合(炒微黃),桂心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膈氣,腎虛嘔逆,從朝至夜,不能飲食,胸中痛,氣漸羸困。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 1013.膈氣不散,胸中噎塞,不下食,時時妨悶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半兩,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兩,大腹 皮1兩(銼),人參半兩(去蘆頭),枇杷葉1兩(拭去毛,炙微黃),木香半兩,前胡2兩(去蘆 頭),檳榔1兩,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膈氣不散,胸中噎塞,不下食,時時妨悶。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 1014.虛勞冷氣,心腹痞滿,不思飲食,四肢少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人參3分(去蘆頭),訶黎勒1兩(煨,用皮),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 焙),草豆蔻1兩(去皮),桂心3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虛勞冷氣,心腹痞滿,不思飲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二十九 1015.積聚,心腹脹滿,不能飲食,寒疝凝結(jié),攻注腹內(nèi)疼痛 白術(shù)散 【別名】 白術(shù)湯 【處方】 白術(shù)2兩,赤茯苓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人參1兩(去蘆頭),桔梗2兩(去蘆 頭),桂心1兩,京三棱1兩(炮,銼),檳榔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積聚,心腹脹滿,不能飲食,寒疝凝結(jié),攻注腹內(nèi)疼痛。 【用法用量】 白術(shù)湯(《圣濟總錄》卷九十四)。 【摘錄】 《圣惠》卷四十八 1016.產(chǎn)后體虛,勞動過多,致頭痛煩熱,汗出不止,四肢少力,不思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石膏1兩半,白芍藥半兩,白茯苓3分,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牡蠣粉1兩,生 干地黃1兩,人參3分(去蘆頭),五味子半兩,黃耆3分(銼),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體虛,勞動過多,致頭痛煩熱,汗出不止,四肢少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七十八 1017.多發(fā)性腸息肉 處方及用法:丹參30克,生地榆、凌霄花、半枝蓮各15克,桃仁、赤芍、炮山甲、皂刺、三棱、丹皮、 槐米、山慈菇、牛膝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30日為1個療程。(加入10克料姜石粉效果更好),經(jīng)常 復(fù)查,防止癌變。 網(wǎng)評: 1:穿山甲 換 威靈仙15 代替,山慈菇6。 2:炮姜炭、血余炭、槐花米、墨旱蓮可止內(nèi)臟出血。 1018.腦梗頭暈 腦梗死是指血液中的各種栓子(如心臟內(nèi)的附壁血栓、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脂肪、腫瘤細(xì)胞、纖維軟 骨或空氣等)隨血流進入腦動脈而阻塞血管,當(dāng)側(cè)支循環(huán)不能代償時,引起該動脈供血區(qū)腦組織缺血性 壞死,出現(xiàn)局灶性神經(jīng)功能缺損。以猝然昏倒、半身不遂、言語智力障礙為主。 常見的癥狀有: 1.主觀癥狀:頭痛、頭昏、頭暈、眩暈、惡心、嘔吐、運動性和(或)感覺性失語甚至昏迷。 2.腦神經(jīng)癥狀:雙眼向病灶側(cè)凝視、中樞性面癱及舌癱、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飲水嗆咳和吞咽困難。 3.軀體癥狀:肢體偏癱或輕度偏癱、偏身感覺減退、步態(tài)不穩(wěn)、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等...... 今與大家分享一個醫(yī)案實錄——腦梗頭暈 溫某, 男, 68歲。 某省委黨校前副校長,患頭暈多時,省醫(yī)院檢查系腦梗,住院治療一段時間,現(xiàn)頭 暈猶如帶一帽子,血壓偏高,西醫(yī)治療不佳,經(jīng)朋友介紹求治于中醫(yī)。 刻診:中等個子,面略憔悴,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弦滑,飲食二便基本正常,余無他明顯之癥,要求繼 續(xù)解決腦梗引起的頭暈,以免后患。中醫(yī)辨證,氣血不和,痰阻血瘀,清陽不升,濁陰不降。 處方柴陳澤瀉湯加減: 柴胡15g、 黃芩15g、 清半夏30g、 黨參30g、 陳皮15g、 茯神45g、 桂枝15g、 白芍15g、 澤瀉60g、 天麻 30g、勾丁30g、 菊花30g、 懷牛膝15g、 白蒺藜15g、 雞血藤45g、 烏蛇20g、 生麻黃6g、 石決明30g、 銀 杏葉30g、 川芎30g、 生姜3g、 大棗3g。 七副,水煎服,日三次。 一周后,復(fù)診,病人甚是欣喜,高興地說,沒想到中醫(yī)這么神奇,七副藥頭就不暈了,帽子感也去了。 要求繼續(xù)服藥,鞏固。效不更方,再續(xù)七副痊愈。 通督活血湯 組成 當(dāng)歸9克 黃芪18克 丹參18克 澤蘭葉9克 赤芍9克 杜仲9克 金毛狗脊12克 鹿角片18克 地龍9克 蘇木9克 功能 通督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 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急慢性腰腿疼痛,間歇性跛行遷延不愈,腰脊椎過伸試驗陽性,相應(yīng) 神經(jīng)節(jié)段的肌力及感覺減退,跟腱、膝腱反射改變,二便障礙,馬鞍區(qū)麻木,中醫(yī)辯證屬腎精虧乏、痹 阻督脈者。 用法 將鹿角片另包,麻木疼痛甚者加牛膝9克、木瓜9克、五加皮9克;兼有舌苔白膩,脈濡緩,口渴不 欲飲,怠倦困重,酌加萆薢9克、蒼術(shù)9克、防已9克;兼有口渴欲飲,舌紅少苔,脈弦細(xì),面色紅赤, 陰虛火旺,酌加炙黃柏、生地,瀉火堅陰,滋養(yǎng)肝腎;疼痛甚者加烏藥9克、玄胡9克、廣三七5克,活 血祛瘀鎮(zhèn)痛;兼有風(fēng)濕,游走竄痛,痛無定處,頑麻不仁者,酌加威靈仙9克、防風(fēng)9克、秦艽9克、羌 活9克。 先煎30分鐘,再與諸藥共煎。沸后文火煎50分鐘,每日1劑,每劑分兩次服,飯后兩小時溫服。服藥過 程中停止用其它任何中西藥物、手法及其他治療方法,臥硬板床休息,每日臥床時間為16小時以上。 加減運用 下肢痹頑痿廢,出處李寶順主編《名醫(yī)名方錄》 1019.霍亂吐逆下利,心腹脹滿,腳轉(zhuǎn)筋,手足冷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2兩,枳殼2兩(麩炒微黃,去瓤),桂心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霍亂吐逆下利,心腹脹滿,腳轉(zhuǎn)筋,手足冷。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個,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二 1020.咳嗽,痰壅嘔吐,心胸不利,氣逆食少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訶黎勒皮1兩,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桔梗3分 (去蘆頭),桂心半兩,前胡1兩(去蘆頭),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咳嗽,痰壅嘔吐,心胸不利,氣逆食少。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四十六 1021.妊娠心腹脹滿,不欲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黃芩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妊娠心腹脹滿,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七十五 1022.腹虛脹及胸滿,腹中冷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桂心半兩,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草豆蔻1兩(去皮)。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腹虛脹及胸滿,腹中冷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四十三 1023.心痛,痰飲多唾,腹脹不能下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半夏3分(湯浸7遍去滑),檳榔半兩,桂心半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 焙),丁香1分,高良姜半兩(銼),木香1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心痛,痰飲多唾,腹脹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四十三 1024.因食熱及飲冷水,上氣胸滿,心下有水不散,虛喘妨悶,不下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桂心3分,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澤瀉1兩,訶黎勒皮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因食熱及飲冷水,上氣胸滿,心下有水不散,虛喘妨悶,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日3-4次。 【摘錄】 《圣惠》卷四十二 1025.甲亢、甲減 仝小林:女57。甲亢性心臟病十年。下肢高度水腫,小便量少,胸悶氣短,心煩身熱,心慌背痛,大便 偏干量少,舌細(xì)顫脈細(xì)弦數(shù)。豬苓120茯苓120滑石30生甘草15太子參30萸肉30枳實12玄參30黃芩30水蛭 粉3克(分沖)。服1月水腫胸悶氣短大減,背痛消失,原方加黃連30苦參15葶藶子15桃仁12生軍6生姜5 大片,14劑腫消。 單純中藥治療甲亢案:男40。初診FT3:11.33 (1.71-3.71),F(xiàn)T4:3.06 (0.7-1.48),TSH:0.005(0.35-4.94)。消 瘰丸加味:夏枯草120玄參30浙貝15生牡蠣30王不留行30枯礬6五倍子9三七6黃連9苦參15棗仁45生姜3 片。加減服7月,體重增6kg,乏力易饑緩解,心悸失眠明顯改善,甲功恢復(fù)正常,肝腎血象未見異常。 鄧鐵濤加味消瘰丸-主治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 加味消瘰丸- 組成:太子參30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浙貝母10克、玄參15克、生牡蠣30克、白芍15克、甘草 5克。- 功能:益氣養(yǎng)陰,化痰散結(jié)。- 主治: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癥見形體消瘦、乏力、多食易饑、畏熱多汗、手顫、頸部腫塊、精神- 緊張、驚惕、健忘、失眠、煩躁易怒、多語多動,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等癥。- 方解:本方系生脈散合消瘰丸加減化裁而成。方中用生脈散益氣養(yǎng)陰以治其本;配合程氏消瘰丸(玄- 參、浙貝、生牡蠣)以祛痰清熱,軟堅散結(jié);配伍山慈菇祛痰散結(jié)之力倍增。白芍、甘草滋陰和中。全 方-合奏益氣養(yǎng)陰、化痰散結(jié)之功。-- 加減:肝氣郁結(jié)者宜疏肝解郁,加柴胡、枳殼、白芍等;心悸心煩失眠夢多者宜養(yǎng)心安神,加熟棗 仁-、夜交藤、柏子仁、遠(yuǎn)志等;煩躁易怒、驚惕健忘者配合用臟躁方麥芽、大棗、甘草等;汗多者加 浮小麥-、糯稻根等;手顫者重用白芍、甘草或配合養(yǎng)血熄風(fēng),用雞血藤、首烏、鉤藤等;突眼者加木 賊、白蒺藜-、菊花、杞子等;胃陰虛者加石斛、淮山、玉竹等;虛較甚者加黃芪、白術(shù)、云苓、五爪 龍等;腎虛者合-用二至丸(旱蓮草、女貞子)或加菟絲子、楮實子、山萸肉、補骨脂等。- 對于合并癥的處理:甲亢合并肝炎合用慢肝六味飲;甲亢合并貧血者在原方基礎(chǔ)上酌加養(yǎng)血之品如首- 烏、黃精、熟地、阿膠等;合并重癥肌無力者則在重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chǔ)上配伍玄參、浙貝、生牡蠣 1026.小兒內(nèi)中冷氣,及傷于外寒,咳嗽,或時寒熱頭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半兩,赤芍藥1分,紫菀半兩(洗去苗土),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厚樸 半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參半兩(去蘆頭),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 瓤,焙),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內(nèi)中冷氣,及傷于外寒,咳嗽,或時寒熱頭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八十四 1027.小兒冷熱不調(diào),腹內(nèi)疼痛,發(fā)歇不定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半兩,當(dāng)歸半兩(銼碎,微炒),芎藭半兩,干姜1分(炮裂,銼),青 橘皮1分(湯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冷熱不調(diào),腹內(nèi)疼痛,發(fā)歇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八十四 1028.小兒霍亂,吐瀉不止,心腹痛,面無顏色,漸至困乏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半兩,草豆蔻1分(去皮),丁香半兩,當(dāng)歸1分(銼,微炒),陳橘皮半 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分(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小兒霍亂,吐瀉不止,心腹痛,面無顏色,漸至困乏。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以粥飲調(diào)下,量兒大小,加減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八十四 1029.保命延壽燒酒 [藥物組成] 人參 當(dāng)歸 白茯苓 烏藥 杏仁 砂仁 川烏 草烏 何首烏 五加皮 枸杞子 牛膝 杜仲 肉桂 蒼術(shù)各五錢 肉蓯蓉 破故紙 甘草各一兩 木香 枳殼 干姜 虎骨(酥炙) 香附 白芷 厚樸 陳皮 白術(shù)川芎 麻黃 獨活 羌活 川椒(去合口、目) 白芍 生地熟地 天冬(去心) 麥冬(去心) 防 風(fēng) 荊芥 五味子 小茴香 細(xì)辛 沉香 白蔻各三錢 棗肉二兩 真蜜一斤 核桃仁四兩 真酥油半 斤 天麻三錢 生姜四兩 [功能主治] 和脾胃,養(yǎng)丹田,強壯筋骨,益精補髓,聰耳明目,定五臟,安魂魄,潤肌 膚,和容顏,強陰壯陽,能除萬病。 [用法用量] 常飲一二杯。 [制備方法] 上藥除酥蜜二味,各精制,稱足裝入絹袋中,人無水高燒酒四十斤,同酥蜜 人壇中,將壇口密封嚴(yán)固,桑柴文武火燒三炷香,待大鍋中水冷取出,埋陰地,三日出 火毒。 [資料來源] 明·《仁術(shù)便覽》 1030.鼻竇炎驗方 蒼耳子20克、辛荑、川芎、白芷、菊花、蔓荊子各15克、荊芥、防風(fēng)、薄荷各10克、細(xì) 辛5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3次服,一般7日愈。 辛荑花45克、黃柏150克,加水1500毫升浸治24小時后,濾渣取液滴鼻孔,每曰3—5次, 每次5—10滴。 偏方治鼻竇炎: 金銀花 野菊花 蒲公英 地丁各12g 蒼耳子15g 天葵子 白芷 辛夷 薄荷 川芎 赤芍 黃芩 生甘 草各10g 每日1劑,水煎濃縮為300ml,分2次服。 陳某,男,40歲。自述10年來經(jīng)常頭 痛,流膿涕,量多,鼻塞,嗅覺消失,遇風(fēng)或寒冷則膿涕驟增,癥狀加重,歷更數(shù)醫(yī), 先后使用抗生素、激素、抗過敏藥,鼻炎片及滴鼻凈等罔效。診見鼻流濁涕,黃稠若 膿,味臭,鼻粘膜慢性充血,腫脹肥厚,中、下鼻甲肥大,中鼻道及嗅裂有膿性物,X 線攝片提示:雙上頷竇粘膜增厚并有積膿。診斷:慢性化膿性鼻竇炎,遂用上方,5劑 后癥狀銳減,涕變黃稠,加敗醬草10g,蒲公英加至20g,繼服5劑,諸癥悉除,為鞏固 療效,再服5劑獲愈,隨訪6年余未復(fù)發(fā)。 甘肅中醫(yī)。 鼻竇炎偏方 銀花20克,連翹12克,蒼耳子、白芷、赤芍、桃仁、紅花、薄荷(后下)各9克, 陳皮5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黃一峰治鼻竇炎驗方: 土藿香、蒼耳子、辛荑、青木香、魚腦石各15克、鵝不食萆9克。研粉,取少許用棉花 包住塞鼻。 《名中醫(yī)病絕部招》 鼻竇炎偏方 辛夷、蒼耳子各15克,白芷10克,細(xì)辛5克,薄荷3克,冰片1克。前5味共研細(xì) 末過篩,再取冰片研細(xì)拌勻,裝瓶密封。用時?。埃常埃悼擞妹藁ò茫牖?nbsp; 側(cè)鼻孔中,每次1-2次,10日為一療程。 1031.高血壓專方 清代御醫(yī)何效德《凝難病秘要錄》記載專方:澤瀉50克、川芎30克、天麻20克、草決明 20克、山楂20克、菊花20克、桑寄生50克、杜仲30克、鉤藤60克后下、丹參30克、黃柏 6。 【加減】:氣虛者加:黃芪30克;若屬氣血瘀阻型者加:丹參、桃仁、紅花各30克,若屬 氣陰兩虛型者加:川斷、生地黃各10克,若屬肝陽上亢型者加:玄參、枸杞、麥冬各15 克。 【制用法】:將上藥水煎2次后合并藥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劑。15日為一療程。(一 劑見奇效)僅供大家參考!清代名醫(yī)何效德高血壓專方原創(chuàng)文! 高血壓治療案例 這些天我地老是開太陽,陽氣不藏很多中老年人得高血壓病。 一八十多老人高血壓太陽穴疼,無神無力背肩酸疼,額頭疼,頭暈,頭重腳輕,舌紅無 臺,腳無力,脈浮有力,兩寸特別浮,尺略弱,已經(jīng)兩天不吃飯,沒有胃口,血壓高, 尿少而黃。 第一方:小柴胡湯疏通少陽,加桃核承氣湯疏通太陽,加附子守元陽,加山茱萸,牡蠣 各30克藏陽,一劑拉稀三次而腹部胸部不脹痛而舒服,胃口有點,頭疼減半,三劑三天 頭疼暈基本解除,可以吃半碗飯,人精神差,手腳沒有力氣,背酸疼。 第二方:黑附子,白術(shù)各10克,茯苓30,白芍15,生姜15克,一劑,吃三分之一頓時頭 暈身軟,一個小時后人精神,一夜服完半劑,第二早上精神,氣力均明顯好轉(zhuǎn),頭暈疼 身體酸疼全無,胃口更進一步好轉(zhuǎn)。 再提供一個方子,烏梅3克,白糖一勺,煮水喝也對高血壓,尤其冬天開太陽引起的高 血壓效果很好。 1032.小兒冷熱不和,吐利不止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分,木香1分,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瓤,焙),丁香1分,麥門冬2分 (去心,焙)。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冷熱不和,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八十五 1033.小兒遺尿,足寒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半兩,土瓜根半兩,牡蠣粉3分。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遺尿,足寒。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生姜少許,大棗2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 【摘錄】 《圣惠》卷九十二 1034.小兒疳痢,腹脹(疒丂)痛,日夜20-30行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微炒),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地榆半兩(微炙,銼),木香半 兩,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疳痢,腹脹(疒丂)痛,日夜20-30行。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九十三 1035.妊娠腹中冷,胎動不安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草豆蔻1兩(去皮),當(dāng)歸1兩(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干姜半兩 (炮裂,銼),芎藭半兩,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妊娠腹中冷,胎動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溫服。 【摘錄】 《圣惠》卷七十五 1036.安胎,益母子。主婦人妊娠傷寒,頭痛發(fā)熱 白術(shù)散 【別名】 白術(shù)湯、保安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黃芩各等分(新瓦上同炒香)。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安胎,益母子。主婦人妊娠傷寒,頭痛發(fā)熱。 【用法用量】 白術(shù)湯(《圣濟總錄》卷一五六)、保安白術(shù)散(《衛(wèi)生寶鑒》卷十八)。 【注意】 四肢厥冷陰證者未可服。 【摘錄】 《蘇沈良方》卷十 1037.妊娠胎動,腹痛,及腰疼不止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熟干地黃1兩,白茯苓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 燥),當(dāng)歸1兩(銼,微炒)。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妊娠胎動,腹痛,及腰疼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七十五 1038.三付藥根治氣管炎 組方:當(dāng)歸、桑皮、杏仁、尖貝、法下、陳皮、五味子各12.5克白茯苓、甘草各17.5克。 煎服方法:用藥三副,服法為第一副當(dāng)天晚上服,第二副是次日早上服,第三副是次日中午服。每副 只煎一次。用藥時藥渣都留著,待三副煎完后,再將三副藥渣放在一起再煎一次。每次藥煎好后用冰糖 服下,無論病情輕重,三副根除。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七日內(nèi)忌吃辣、蔥、蒜等刺激性食物,勿抽煙飲酒,禁房事。 1039.打老兒丸助你活百歲 【組方】懷山藥、山萸肉、茯苓、牛膝各45克,熟地、杜仲、肉蓯蓉、巴戟天、楮實子、枸杞子、五味 子、小茴香、遠(yuǎn)志、石菖蒲各30克。 【制法】研末,加適量煉制過的熟蜜,制成蜜丸。 【用法用量】每服10克,每日2次。 這個蜜丸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打老兒丸”,據(jù)傳說出自華佗。有古書甚至記載,按此方調(diào)理的老人多 長壽,經(jīng)??梢钥吹?20歲的老母親拿著掃帚追著百歲老兒打。 1040.龍膽瀉肝湯治療飛蚊癥(右眼玻璃體病變) 白XX,女,18歲。1994年2月28日初診。 患者右眼前有藍(lán)光閃動,目瞬動,藍(lán)光隨之亦動。并見頭暈?zāi)棵洝⑶橹静粫?、總疑心遭人誹謗、兩脅脹 滿、心煩少寐、大便發(fā)干。眼科檢查:右眼視力1.0,診斷為“右眼玻璃體病變”。舌邊紅、苔膩、脈弦, 證屬肝經(jīng)濕熱挾肝火上擾,治以清瀉肝火,利其濕熱: 龍膽草10g、柴胡10g、黃芩10g、丹皮10g、梔子10g、木通10g、澤瀉20g、車前子12g、當(dāng)歸12g、赤芍 15g、藿香10g、佩蘭10g、半夏12g、竹茹12g、連翹10g、夏枯草16g、草決明12g、蒺藜10g服七劑,頭暈 目脹減輕、右眼前藍(lán)光有時出現(xiàn)、精神狀態(tài)較前好轉(zhuǎn)。原方加菊花10g、坤草15g,又服十劑,眼前藍(lán)光 消失、頭不暈、睡眠正常、兩眼仍微有脹感。上方再進三劑,諸癥皆安。 [按語]患者長期情懷不遂,肝氣郁結(jié)不行,郁久化火,乘克脾土,土虛不運,則濕邪內(nèi)生,此為火動生 濕之變化。濕與熱合,隨肝火上注于目,發(fā)為本證。眼見藍(lán)光閃動,為火動浮游之象;頭暈?zāi)棵?,為?nbsp; 火上攻之證。若肝火上擾心神,則心煩、少寐。舌脈所見,皆為肝火與濕熱為患。治應(yīng)瀉肝膽之火,清 肝經(jīng)濕熱。本方以龍膽瀉肝湯清利肝經(jīng)濕熱;丹皮、夏枯草、草決明、蒺藜、連翹清肝火,潛肝陽;佐 以藿香、佩蘭、半夏、竹茹,化濕滌痰。全方清瀉疏利并用,服之可使火氣降,濕熱除,目無邪擾,則 目疾自愈。 1041.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細(xì)辛1兩,附子1兩(炮,去皮臍用),桔梗1兩(去蘆頭),干姜半兩(炮裂, 銼),川烏頭1兩(炮裂,去皮臍)。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陰毒傷寒,心間煩躁,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稍熱和滓頓服,不拘時候。 【摘錄】 《活人書》卷十六 1042.惡風(fēng),無問新久,四肢不仁,一身盡痛,頭目眩倒,口面.僻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微炒)3分,人參3分,秦艽(去苗土)3分,當(dāng)歸(切,焙)3分,天雄(炮裂,去皮 臍)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烏頭(炮裂,去皮臍)2兩,干姜(炮裂)1兩,蜀椒(去目并閉 口者,炒出汗)1兩,防風(fēng)(去叉)2兩,桂(去粗皮)2兩,防己(銼)2兩,萆薢(炒)2兩,白蘞2 兩,桔梗(去蘆頭,炒)2兩,黃耆(細(xì)銼)2兩,山茱萸3分,麻黃(去根節(jié),先煮,掠去沫,焙干 用)3分,茵芋(去粗莖)3分,甘草(炙)3分,細(xì)辛(去苗葉)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惡風(fēng),無問新久,四肢不仁,一身盡痛,頭目眩倒,口面.僻。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溫酒調(diào)下,空心、午時各1次;未效,漸加服之。覺口唇(疒帬)痹即減服 之。 【摘錄】 《圣濟總錄》卷十八 1043.積年周痹,頭發(fā)禿落,隱疹生瘡,氣脈不通,搔之不覺痛癢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微炒)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石斛(去根,銼)半兩,蜀椒(去目并閉口 者,炒出汗)3分,干姜(炮)3分,天雄(炮裂,去皮臍)3分,細(xì)辛(去苗葉,輕炒)3分,羊躑躅 (微炒)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石南(用葉,酒醋微炒)3分,桂(去粗皮)1兩,防風(fēng) (去叉)2兩半。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積年周痹,頭發(fā)禿落,隱疹生瘡,氣脈不通,搔之不覺痛癢。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至1錢匕,漸加至1錢半,溫豆淋酒3合調(diào)下,空心、臨臥各1次。每服藥后宜以 少白羊脯嚼汁下藥,續(xù)更用3合溫豆淋酒沖滌,令接藥力,常令有酒氣。其藥以韋皮袋貯,勿泄其氣。 初服身與腿膝有汗,宜避外風(fēng)。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二十 1044.從腎論治面部黑斑 面部黑斑常見于兩顴部位,男女均可見,多為中年患者。發(fā)病原因包括諸多因素。黑屬腎之本色,因此 面部黑斑考慮腎之本色外露。所以治療面部黑斑從腎論治是基于中醫(yī)理論,乃腎陰陽兩虛所致?;颊甙?nbsp; 夜、工作壓力加大,均會導(dǎo)致精血暗耗、腎陰虛或陽虛。所以治療考慮調(diào)補腎之陰陽。筆者從腎入手治 療面部黑斑,確有良效,茲舉兩例病例如下。 女性面部黑斑 齊某,女性,42歲?;颊呓肽陙砻娌績娠E部黑斑漸顯。曾到美容院美容外涂祛斑產(chǎn)品,但是停止使用 后,黑斑繼續(xù)加重。來診時面部如蒙了一層黑塵。患者曾因腎結(jié)石切除一側(cè)腎,伴見畏寒肢冷、夜尿頻 多、神疲乏力等,經(jīng)常打牌熬夜。患者舌淡苔薄白、雙脈沉細(xì)。因患者一側(cè)腎被切除,腎陽不足,溫陽 化氣乏力,故有畏寒肢冷、夜尿頻多、神疲乏力等癥狀。治療當(dāng)從溫腎散寒化飲入手,首診處方如下: 制附子9g,肉桂3g,制山萸肉12g,山藥15g,炒菟絲子15g,益智仁12g,炒烏藥9g,細(xì)辛3g,鹿角霜 9g,白茯苓15g,當(dāng)歸15g,白芍12g,熟地20g,川芎12g,砂仁6g(后下)。上方10劑,日1劑,水煎 服,每日服2次。囑患者注意休息、不宜熬夜。 二診:患者服藥后夜尿減少、胃寒程度減輕,面部黑斑略有減退。效不更方,原方再進10劑。 三診:患者諸癥減輕。繼續(xù)服用本方20劑。面部黑斑基本消退,畏寒和夜尿基本消失。繼以桂附地黃丸 和四物益母丸鞏固1個月。后隨訪半年,面部黑斑未再出現(xiàn)。 本患者從溫腎散寒祛斑入手,以制附子、肉桂、制山萸肉、山藥、鹿角霜溫補腎陽;以炒菟絲子、益智 仁、炒烏藥、細(xì)辛補腎縮尿;當(dāng)歸、白芍、熟地、川芎養(yǎng)血活血;白茯苓健脾利濕,砂仁化濕行氣,諸 藥合用,起到較好的溫陽散寒祛斑的效果。 男性面部黑斑 當(dāng)前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現(xiàn)代人工作時間過長和壓力加大。男性患眼面部黑斑的疾病日漸增多。治療 男性顏面黑斑從腎入手治療,亦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療效。 患者朱某,男性,40歲,面部黑斑來診,患者顴部黑斑出現(xiàn)近2年,近來更有加重的趨勢?;颊邌挝还?nbsp; 作繁忙,每晚只能睡眠較少,不足5小時,而且入睡后多夢,白天也無法休息,工作壓力緊張勞累。查 舌淡苔薄、脈細(xì)微澀,睡眠過少,勞神費力,精血暗耗,腎之本色外露發(fā)為黑斑。所以治療當(dāng)從補腎、 養(yǎng)血活血、解郁治療。處方如下: 制附子9g,肉桂3g,熟地20g,山萸肉15g,山藥15g,丹皮9g,澤瀉12g,茯苓15g,鹿角霜9g,當(dāng)歸12g, 川芎9g,制香附12g,白蒺藜12g,白芍15g,制五味子9g。 服上藥20劑后,黑斑顏色明顯減輕,面積消退過半,效不更方,以上方加減調(diào)治50天左右,黑斑基本消 失,遺留輕微淡斑,以腎氣丸鞏固之。 本患者以桂附地黃丸加鹿角霜溫補腎陽;當(dāng)歸、川芎養(yǎng)血活血;制香附、白蒺藜疏肝理氣;白芍、制五 味子養(yǎng)肝補腎安神。 以上兩例患者,雖然男女有別,但是發(fā)病均為面部黑斑,治療均從腎入手,據(jù)癥加減,收到了很好的療 效。 1045.柴歸湯與玫瑰 2019年4月4日,應(yīng)熟人之邀到其公司為諸位美女處方。其中一位,Z姐,舌診時見其舌質(zhì)明顯紫色調(diào), 我們就稱之為紫玫瑰吧。主訴:身體沉、腿怕冷(還要烤“小太陽”)。希望身體輕松,大便通暢。 她身材豐滿,膚色稍黃暗;眼瞼血紅;舌質(zhì)淡紫,舌苔黃白厚膩;每天晨起嘴里干苦;身體覺沉重、不 輕快。她做家庭主婦多年,剛剛?cè)肼毑痪?,正在適應(yīng)階段。 腹診:腹部稍膨隆;腹力3/5;腹溫正常;肋弓角大于90°;胸脅苦滿;腹直肌不緊張;臍左有輕微悸 動;小腹左右按壓均有硬塊、明顯疼痛。 處方小柴胡湯合當(dāng)歸芍藥散如下:柴胡25克,黃芩15克,姜半夏10克,黨參10克,當(dāng)歸15克,川芎15 克,白芍20克,茯苓30克,白術(shù)20克,澤瀉20克,甘草10克,生姜6克,大棗3枚(掰開,去核)。6劑 1046.麻黃附子甘草湯合小半夏湯加茯苓湯治療感冒清鼻涕多 2019年4月4日下午,本人感冒,全身肌肉酸乏疼痛,未發(fā)燒,精力不支,只想睡覺,晚飯后,最初服用 風(fēng)寒感冒顆粒兩袋,臨睡前,自己摸脈,不浮。于是再服用麻黃附子細(xì)辛湯顆粒劑一次,早早上床睡 覺。 一夜覺身上酸乏,后慢慢減輕,得以微微汗出。次日早起覺感冒有減輕。身上不再酸乏疼痛。但遇風(fēng)則 噴嚏頻作,清涕橫流。 4月6日晨起,感冒又稍有好轉(zhuǎn),但仍舊有噴嚏,清涕不少,需要反復(fù)擤鼻涕。遇風(fēng)、涼水加劇。 自煎麻黃附子甘草湯與小半夏加茯苓湯如下:麻黃10克,熟附片15克,甘草10克,生旱半夏15克,生姜 12克,茯苓30克。其中,生旱半夏搗開,與茯苓、生姜、熟附片一起先煮開后煎30分鐘,再加入麻黃、 甘草再煎30分鐘。 煎兩次,藥汁兌在一起,分兩次服用。中午服藥一小半,然后臥床休息,未出汗。下午已經(jīng)痊愈。鼻子 特別通氣,鼻癢、噴嚏、清涕等諸癥皆除,宣告痊愈。。 用藥的靈感來自于:《金匱要略-驚悸吐血下血胸滿瘀血》篇條文: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主之。 我平時偶有心悸。眼袋比較明顯,舌質(zhì)淡,舌苔潤,齒痕舌。頭發(fā)容易油。 感冒后清涕多,這些應(yīng)該都是水飲所作。 麻黃、半夏、茯苓均可利水,附子、生姜溫中亦可祛飲。甘草調(diào)和諸藥,且安中補虛。 有人說這個方違反了半夏附子同用的“十八反”。 其實,仲景方中,附子與半夏同用的方,除了附子粳米湯、赤丸(烏頭與半夏同用),還有竹葉湯(嘔 者加半夏)。 在仲景那里,應(yīng)該沒有十八反。 1047.臟腑寒,泄瀉,不思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銼,炒)3分,縮砂仁3分,訶黎勒皮3分,肉豆蔻3枚(去殼),甘草(炙,銼)半 分,木香1分,人參半兩,丁香半兩,干姜(炮)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臟腑寒,泄瀉,不思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米飲調(diào)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四十四 1048.熱病,邪熱已退,胃氣未和,噦不能食 白術(shù)散 【別名】 白術(shù)香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蘆根3分(銼),草豆蔻3分(去皮),人參3分(去蘆頭),陳橘皮3分(湯浸,去 白瓤,焙),枇杷葉3分(拭去毛,炙微黃),厚樸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熱病,邪熱已退,胃氣未和,噦不能食。 【用法用量】 白術(shù)香散(《普濟方》卷一五二)。 【摘錄】 《圣惠》卷十七 1049.霍亂胃氣虛,干嘔不止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藿香1兩,人參1兩(去蘆頭),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高良姜半兩 (銼),草豆蔻半兩(去皮)。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霍亂胃氣虛,干嘔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四十七 1050.劉紹武老先生治療腫瘤腫物經(jīng)驗方“攻堅湯”。 處方如下:當(dāng)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白術(shù)15克、茯苓20克、澤瀉20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 桃仁10克、丹皮10克、紫蘇子30克、王不留行30克、夏枯草30克、生牡蠣30克。患者連服十五劑,囊腫 全消。見效如此之快,出乎筆者意料之外,本以為要用藥兩三個月。 原題:當(dāng)歸芍藥散合桂枝茯苓丸合攻堅湯治療囊腫一例 作者:齊建民中醫(yī)腎病???nbsp; 傳播正能量,幫助需要人受益,多積累一分功德! 1051.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案1:張某,男,37歲 。2006年8月15日因腰部受傷而劇烈疼痛一月就診。訴一月前在建筑工地打工時, 因搬抬重物不慎,腰部突受閃挫而致劇烈疼痛,不可屈伸,行走艱難,某醫(yī)院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 經(jīng)門診牽引、理療、推拿按摩、口服止痛藥等方法治療,病情無明顯改善。伴雙下肢酸、麻、脹、痛, 以右下肢為甚,寢食不安。診見患者呻吟不止,由他人攙扶彎腰跛行。腰兩側(cè)肌肉緊張,右側(cè)壓痛明 顯。舌質(zhì)暗紅,苔白薄,脈弦緩。脈癥合參,證屬外傷閃挫,腰部筋骨受傷,致瘀血阻于經(jīng)脈,氣血不 通。治宜活血破瘀,通經(jīng)止痛。方用下瘀血湯加味:大黃10g、桃仁10g、土鱉蟲10g、炮山甲10g、徐長 卿20g、制乳沒各6g、骨碎補10g、川牛膝15g、續(xù)斷15g、玄胡30g、三七10g。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5 劑,腰痛銳減。續(xù)服10劑,疼痛已除,腰腿活動自如,諸癥皆愈。上方隨證調(diào)整,再服7劑以鞏固療 效。按:下瘀血湯原為婦人產(chǎn)后瘀血內(nèi)停致少腹疼痛而設(shè),方中大黃蕩逐瘀血,桃仁活血化瘀,土鱉蟲 逐瘀破結(jié),三味合用,破血逐瘀之力頗猛,并使瘀血下排,故方后云服藥后“新血下如豚肝”。本案腰椎 間盤突出由外力閃挫所致,腰部痛處固定,活動受限,必有瘀血內(nèi)阻,用本方為主治療甚為合拍。方中 土鱉蟲配續(xù)斷、骨碎補,既能活血破瘀,又可補腎續(xù)筋骨;加炮山甲、川牛膝活血通經(jīng),引藥力直達(dá)病 所;徐長卿、乳香、沒藥、玄胡、三七活血止痛,諸藥合用,標(biāo)本同治,使瘀血得去,經(jīng)脈得通,氣血 調(diào)暢,故收立竿見影之效。筆者以下瘀血湯加味治療外傷所致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數(shù)例,多獲佳效。 1052.治療附件炎 案2:陳某,女,36歲,2006年10月15日初診,訴右下腹刺痛3年,婦科檢查診斷為附件炎,但經(jīng)抗炎西 藥久治無效,伴月經(jīng)周期延長,經(jīng)前右下腹疼痛加劇,胸脅竄痛,乳房及腰部脹痛,月經(jīng)色暗有血塊。 無異常白帶。平素性情抑郁,稍有不舒則引發(fā)腹痛加重。納食欠佳,大便不暢。切其右下腹,疼痛拒 按。舌質(zhì)暗,有瘀點,苔薄白,脈沉弦。脈癥合參,證屬瘀血內(nèi)結(jié)少腹,肝經(jīng)氣血阻滯;治宜活血破 瘀,疏肝理氣;方用下瘀血湯合柴胡疏肝散加減:大黃10g、桃仁10g、土鱉蟲10g、柴胡10g、白芍15g、 枳實15g、甘草6g、香附15g、郁金15g、川芎10g、蒲黃、五靈脂15g、莪術(shù)10g。水煎服,每日劑。服藥7 劑,腹痛減輕,大便通暢。繼服14劑,前陰排出大量暗黑色血塊,隨后諸癥悉除,月經(jīng)亦轉(zhuǎn)正常,腹痛 未再復(fù)發(fā)。按:本案附件炎,無濕熱邪毒可辨,反見一派血瘀氣滯之證。瘀血不去,氣血不通,則腹痛 難除,炎癥難消,故不以清熱解毒之法消其炎,而以逐瘀破結(jié),活血理氣之法調(diào)其氣血。方用下瘀血湯 破血逐瘀,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散去陳皮,理氣和血,緩急止痛;加失笑散配郁金、莪術(shù)活血止痛。 諸藥合用,行氣活血破瘀,使瘀血下排,氣血調(diào)暢,故腹痛自愈。婦人附件炎、盆腔炎或閉經(jīng)等病癥, 屬瘀血內(nèi)結(jié)所致者,以下瘀血湯為主方治療,均可取得滿意療效。 1053.治療慢性前列腺炎 案3:徐某,男,57歲,2006年11月7日初診。尿頻、尿急、下腹及會陰部位刺痛3月余,經(jīng)B超檢查和前 列腺液化驗(白細(xì)胞3+)診斷為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結(jié)石,給予西藥阿奇霉素等抗菌素口服與靜脈注 射治療2月余,未見明顯好轉(zhuǎn)?,F(xiàn)仍尿頻、尿急、尿短黃,尿道及肛門灼熱,會陰及小腹刺痛,牽引陰 莖、睪丸脹痛,坐立不安,伴失眠,心煩,口苦,大便不暢。舌質(zhì)暗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脈癥和參, 證屬濕熱下注,阻滯精室,脈絡(luò)瘀阻不通,膀胱氣化失常;治宜清利濕熱,活血通絡(luò);方用下瘀血湯合 三妙丸加味:大黃10g、桃仁10g、土鱉蟲10g、蒼術(shù)10g、黃柏10g、川牛膝15g、土茯苓30g、車前仁15g、 瞿麥20g、炮山甲10g、柴胡10g、橘核20g、劉寄奴15g。熱甚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失眠、心煩加梔 子、棗仁;痛劇加玄胡、川楝;消石加金錢草、海金沙、雞內(nèi)金。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半月,病情 逐漸好轉(zhuǎn)。再服半月,病情近愈。繼服半月,諸癥悉除。前列腺液化驗復(fù)查,僅見白細(xì)胞少許。按:本 案前列腺炎雖有濕熱,然病程較長,會陰及小腹刺痛明顯,且久痛不愈,足以證明瘀阻絡(luò)脈,肝經(jīng)不 利,治若僅用清利濕熱之法,則難以勝病。瘀血不去,經(jīng)脈不通,不但疼痛等癥難除,且病將遷延不 愈。當(dāng)濕熱、瘀血并治,方用下瘀血湯直入血分,破血逐瘀,其中大黃尚能瀉熱消濁;三妙丸清熱燥 濕,其中川牛膝通利經(jīng)脈,引藥下行;加土茯苓、車前仁、瞿麥清熱利濕通淋;柴胡、橘核疏肝理氣散 結(jié);炮山甲、劉寄奴活血通絡(luò)止痛。諸藥合用,使?jié)駸岢?,瘀血消,?jīng)脈通,則其病可愈。慢性前列 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腫瘤等,多有瘀血內(nèi)結(jié),但用一般活血化瘀之品治療則難以奏效,當(dāng)用破瘀 峻劑下瘀血湯之類以治之。 1054.病毒性心肌炎茶療 山楂決明菊花飲 [組成] 山楂、草決明各15克,杭菊花3克。 [制法]將以上藥開水沖泡,加蓋半小時。 [功效] 活血化淤,強心。 [用途] 適用于病毒性心肌炎。 [用法] 每日1劑,代茶飲。 玉竹山楂飲 [組成]玉竹20克,山楂15克,白糖30克。 [制法] 用玉竹山楂用水共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 [功效} 養(yǎng)陰潤燥,強心寧神。 [用途] 適用于病毒性心肌炎。 [用法] 每日1劑,代茶飲。10次為一個療程。 1055.產(chǎn)后霍亂,吐利腹痛,煩渴,手足逆冷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干姜(炮裂,銼)1 兩,人參(去蘆頭)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霍亂,吐利腹痛,煩渴,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七十八 1056.產(chǎn)后腹中痛,嘔逆,飲食不下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1兩,人參(去蘆 頭)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當(dāng)歸(銼,微炒)1兩,桂心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腹中痛,嘔逆,飲食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七十八 1057.產(chǎn)后傷寒,四肢拘急,心腹?jié)M悶,頭痛壯熱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芎藭3分,赤芍藥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桂心2分,青橘皮1分(湯浸,去 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銼),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石膏1兩半。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傷寒,四肢拘急,心腹?jié)M悶,頭痛壯熱。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剪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七十八 1058.給老家同學(xué)開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方子 景同學(xué)現(xiàn)年50歲,昨晚視頻:舌苔前紅根白、水濕,屬于上熱下寒、素體濕氣重;自述腰困痛,醫(yī)院診 斷腰間盤突出;怕冷易感冒;手掌魚際線暗紅,大便色淺、溏,一日三次以上,每日起夜數(shù)次。 判斷:上熱下寒、膽熱脾寒、表里雙寒、腎虛水腫濕氣重。 治療思路:當(dāng)歸四逆湯主之,合柴胡桂枝湯、吳茱萸湯、引火湯。 方組:桂枝10g,黃芩10g,黨參20g,炙甘草10g,半夏10g,芍藥10g,大棗8枚(擘),生姜3大片,柴 胡12g,當(dāng)歸15g,細(xì)辛10g , 瓜蔞6g,雞血藤15g, 炮附片30g, 川烏30g,生麻黃10g, 熟地50g,蒼術(shù) 20g ,生苡仁30g,山藥20g,吳茱萸15g。抓7副,水煎服。 后續(xù):待一診7副藥吃完,視癥狀情況調(diào)整方劑。 1059.梔子厚樸湯治療焦慮、胃腸脹氣 山梔子20g、枳殼15g、厚樸30g 梔子厚樸湯適應(yīng)證 老朽調(diào)理精神系統(tǒng)疾患,凡心情抑郁、煩躁、納呆、入睡困難,常投《傷寒論》梔子厚樸湯,計山梔子 20g、枳殼15g、厚樸30g,對焦慮癥有特殊作用。若心緒不寧,坐臥不安,將山梔子升至30-40g,感覺氣 體充積滿腹,厚樸加到30-40g,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連用5-7天。更衣不爽,露入大黃3-10g,切記不 要給予黃連,因其固腸止瀉,影響大便排出,不利祛邪下行,能起反作用,成了絆腳石。實踐告訴,也 適于慢性胃炎、擴張,豬留和腸內(nèi)積氣病 1060.痢疾實用驗方 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以結(jié)腸的化膿性潰瘍性炎癥為基本病理改變。以發(fā)熱,腹痛、黏 液和膿血便,里急后重為主證。是夏秋季節(jié)較為常見的消化道傳染病,臨床上有急慢性之分。 【驗方1】 黃連6克,吳茱萸1.5克,白芍15克。將3味加水煎汁,每日3次,溫服。 【驗方2】 鮮鯽魚500克,大蒜頭2個。將魚去鱗和內(nèi)臟后切片,大蒜去外皮,同煮湯調(diào)味服食。每日1 次,連服數(shù)日。 【驗方3】 炒麥芽30克,炒茶葉8克。將2味沸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代茶溫飲,不拘時,每日1劑。 【驗方4】 鮮馬齒莧、鮮藕各500克,白糖適量。將馬齒莧、藕洗凈,搗爛絞汁,調(diào)入白糖攪勻。每次 200毫升,每日2~3次。 【驗方5】 桃仁、茶葉、生姜各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驗方6】 胡椒6粒,烏梅4個,茶葉5克。將3味共研為末,沸水沖泡。代茶飲,每日2次,連服5日。 【驗方7】 柿餅若干只,紅糖或白糖適量。將柿餅置炭火上煅燒存性,研成細(xì)末,紅痢用等量白糖,白 痢用等量紅糖,調(diào)勻,裝瓶備用。每次沖服15克。 【驗方8】 白酒50毫升,加紅、白糖各25克,用火點燃,待火將滅時用半碗涼開水倒入,立即1次服下。 【驗方9】 肉桂末1.5克,當(dāng)歸3克,陳皮3克,山楂6克,紅糖適量。將后3味藥濃煎去渣,入粳米煮成 粥,待粥熟后調(diào)入肉桂末與紅糖食用。每日服2次。 【驗方10】 大棗適量,洗凈燒或烤熟,以生大蒜適量配棗吃,每次適量,每日服3~4次。 【驗方11】 金銀花10克,白頭翁6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先煎前2藥,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 調(diào)入紅糖,每日服2次。 【驗方12】 廣木香2克,黃連3克,吳茱萸5克。將3味共研細(xì)末,用溫水調(diào)成糊狀,涂敷于臍部,用油紙 或塑料薄膜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 【驗方13】 大蒜1頭。將大蒜搗爛成泥狀,敷于涌泉穴,1小時后取下。 【驗方14】 玫瑰花適量。去蒂,焙干研細(xì)末,黃酒送服,每次15克,每日2~3次。 【驗方15】 黃連6克。將黃連壓碎,加200毫升水用微火熬約20分鐘,待熬至50毫升時離火,澄清備用。 保留灌腸。 【驗方16】 黃花菜30克,馬齒莧30克,紅糖50克。以上3味加水煎湯,去渣取汁。代茶飲,每日1~2 劑,連服3~5日。 【驗方17】 酸石榴1個,蜂蜜15毫升。酸石榴搗爛取汁,加蜂蜜和勻,溫開水沖服。 【驗方18】 烏梅適量去核,燒為末,每次6克,濃茶葉水調(diào)服。治療大便膿血。 【驗方19】 蘿卜汁60毫升,生姜汁15毫升,蜂蜜30毫升,濃茶1杯。以上4味和勻蒸熟服,每日2次。 【驗方20】 赤芍10克,甘草5克,加水1 000毫升煮沸15分鐘加入綠茶即可,分5次溫服,日服1劑。 【驗方21】 霜打的蘿卜葉,煎湯飲即效。 【驗方22】 白頭翁、秦皮各6克,黃柏10克,加水400毫升,煎至200~300毫升,每次100~150毫升,每 日2次。 【驗方23】 槐角(炒炭存性)30克,焦山楂30克,紅糖120克,水煎服,每日1劑。 【驗方24】 白頭翁30克,黃連3克,烏梅10克,水煎服。 1061.皮膚病外用藥酒方 藥物組成:銀花10克,野菊花10克,梔子10克,七葉一枝花10克,生大黃10克,黃連10克,黃柏10克,生 乳香10克,生沒藥10克,雄黃10克,蜈蚣兩條,冰片10克,白芷10克,徐長卿10克,白鮮皮30克,苦參 30克,上藥一劑,研成粉末,用百分之七十五5斤酒精或白酒浸泡,密封7~15天即可外用。 主治:無名腫毒,毒蟲咬傷,皮膚瘙癢證,如蜂哲傷,螞蟻咬傷,蚊子咬傷,毒蟲咬傷,帶狀皰疹,過 敏性皮炎等等,凡是以紅腫熱痛癢為主要表現(xiàn)的皆可運用。 用法:用棉簽或者棉花沾藥液外涂患處。每日2~3次。 禁忌:不可內(nèi)服,孕婦禁用,酒精過敏者禁用,不可大面積使用。 附治驗病案: 1.吾妻,在騎電瓶車的時候,速度太快,被蟲子碰到眼皮,自言是蜜蜂蜇傷,當(dāng)時就皮膚發(fā)腫疼痛,發(fā) 癢,我說還好,沒有緊挨眼角,叫她閉上眼,然后眼皮外涂藥液,避免滴入眼中,大概用藥不到三個小 時,恢復(fù)正常。 2.衛(wèi)生院醫(yī)生,因為名氣較大,每天門診量很多,需久坐,經(jīng)常感覺陰囊潮濕瘙癢,自用藥膏,雖能控 制,但是容易反復(fù)發(fā)作,我叫他用這個藥酒加水外洗患處,結(jié)果洗三天就不適癥狀消失,我給了他一 瓶,大概洗了一個禮拜,目前一年過去了,暫未發(fā)現(xiàn)復(fù)發(fā)。 3.親戚小孩,被不知名蟲蜇傷,當(dāng)時紅腫瘙癢,當(dāng)時好像是俾蟲病爆發(fā)期間,其家長恐慌,打針輸液, 吃抗過敏藥物,癥狀雖有好轉(zhuǎn),但是仍有腫脹瘙癢,準(zhǔn)備叫我弄點中藥嘗嘗,我看其有腫脹,瘙癢,但 是皮膚沒有明顯的發(fā)紅,說不用吃藥,涂點藥就行了,當(dāng)場涂完藥,就不會癢了,但是腫脹仍在,叫他 涂幾天看看,一個月后家屬告訴我,涂了三天就好了。 4.此方對蚊子叮傷引起的瘙癢大包效果很好,我自己一般被蚊子叮傷,馬上涂這個藥,瘙癢馬上就沒 了,唯一就是大包要2-3個小時才能消,值得有待改進。 1062.小兒赤白痢,腹內(nèi)(疒丂)痛,羸弱不能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厚樸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黃連半兩(去 須,銼,微炒),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地榆半兩(銼),木香半兩,櫸樹皮半兩(炙微赤,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赤白痢,腹內(nèi)(疒丂)痛,羸弱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九十三 1063.胃冷,氣脹滿悶,四肢急,體重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訶黎勒(煨,去核)3分,甘草(炙,銼)1分,丁香1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 炙)1分,木香、桂(去粗皮)、人參3分,檳榔(半生半熟,銼)3分,陳橘皮(去白,麩炒)1兩,草 豆蔻(去皮)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胃冷,氣脹滿悶,四肢急,體重。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生姜、木瓜煎湯調(diào)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四十六 1064.虛勞,脾胃氣冷即嘔逆,無食即饑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藿香半兩,桂心半兩,枇杷葉3分(拭去毛,炙微黃),人參1兩(去蘆頭),白茯 苓1兩,肉豆蔻3枚(去殼),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虛勞,脾胃氣冷即嘔逆,無食即饑。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二十九 1065.跌撲 經(jīng)云。人有墮墜。惡血留內(nèi)。腹中脹滿。不得前后。先飲利藥。金匱治馬墜及一切筋骨損方。 大黃一兩。另用酒一大盞浸。及桃仁、蒲黃、甘草、發(fā)灰。以童子小便煎成。納大黃。去滓。分溫三 服。先以敗蒲席煎湯浴之。浴后服藥。以衣被蓋覆。斯須通利數(shù)行。痛楚立瘥。傷損氣血凝滯則腫?;?nbsp; 紫或青。痛不可忍。宜活血行氣。最忌惡血攻心與破傷二證。凡血上逆者。即以逐瘀為急??卩溲狸P(guān) 緊。即是胃風(fēng)。根據(jù)破傷治之。傷損著寒。痛不可忍。用蔥杵爛炒熱罨上。其痛立止。冷則溫之。惡血 上攻。韭汁和童便飲半杯。即下。從高墮下。腹中瘀血滿痛不得出。短氣。二便不通。千金桃仁湯。挫 閃氣血不順。腰脅疼痛?;虬l(fā)寒熱。香殼散加桃仁、蘇木。脅痛。 加柴胡、川芎。跌撲閃挫。瘀結(jié)腹脅。大便不通。調(diào)營活絡(luò)飲。跌撲損傷。瘀蓄大便不通。紅腫青紫。 疼痛昏悶。內(nèi)壅欲死者。當(dāng)歸導(dǎo)氣散。跌撲閃挫。腰脅氣滯。牽引掣痛。復(fù)元通氣散。從高墜下。惡血 流于脅中。痛不可忍。復(fù)元活血湯。被打傷破。內(nèi)有瘀血腹脹。蒲黃生者篩取一升。當(dāng)歸、肉桂各二 兩。酒服方寸匙。日三服。丹方。治折臂斷筋損骨。生地、大黃搗汁。和酒服一月即接連。仍以滓炒熱 貼之。 蟲擂酒服亦可。焙干為末。每服一錢。入麝少許。溫酒調(diào)服。接骨神效。跌折或金刃傷骨。用 老鴉眼睛藤。和根葉細(xì)搗。封貼傷處。令患者痛飲至醉。此續(xù)骨法也。若筋斷取筋相對。用旋花根(即 纏枝牡丹。)杵汁滴傷處。將渣封瘡上。半月筋自續(xù)。此續(xù)筋法也。又方。治筋絕取生蟹肉及黃。搗涂 傷處。筋即續(xù)。亦治骨斷。以蟹生搗和酒痛飲。并以滓 。干即再涂。骨連筋續(xù)乃止。諸傷損瘀血凝 聚。痛不可忍。以大黃一兩切。杏仁三十粒。研細(xì)。酒煎服。瘀血即下。若恐氣絕。取藥不及。先以熱 小便灌之。外用大黃末。姜汁調(diào)涂。一夜青紫即變。瘀積日久。青黑痛極。以附子一枚 咀。豬脂煎數(shù) 沸。去滓取脂。和醋涂之。墮墜重傷。危在旦夕。用烏雞連毛搗爛。和醋烘熱。隔布熨之。甚則破牛馬 腹納入。浸熱血中救之。金傷腸出。以豬脂抹手推入。急用桑皮線縫合。即以熱雞血涂之。次入燒人屎 拌涂尤妙。從高墜下?;蛐熊囎唏R。跌折筋骨。骨傷。自然銅散。筋傷。乳香定痛散。金刃出血不止 者。紫金丹敷之。跌撲致衄?;蛲卵恢埂饧逄K木湯去滓。煎小烏神湯。下黑神散。促筋脫骱。用槿 樹皮搗爛。拌臘糟焙熱涂扎。損傷一證。專從血論。但須分有瘀血停積與亡血過多之證。蓋打撲墮墜。 皮不破而內(nèi)損者。必有瘀血。若金刃傷皮出血?;蛑峦鲅^多。二者不可同法而治。有瘀血者。宜攻利 之。若亡血者。兼補調(diào)之。須察其所傷上下輕重淺深之異。經(jīng)絡(luò)氣血多少之殊。惟宜先逐瘀血。通經(jīng) 絡(luò)。和血止痛。然后調(diào)氣養(yǎng)血。補益胃氣。無不效也。 〔診〕 金瘡出血太多。其脈虛細(xì)小者生。數(shù)實而浮大者死??朝徰恢?。脈來或大或止者死。 細(xì)滑者生。從高顛仆。內(nèi)有血。腹脹滿。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1066.產(chǎn)后冷氣攻心腹疼痛,四肢不和,少思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當(dāng)歸3分(銼,微炒),桂心半兩,陳橘皮3分(湯 浸,去白瓤,焙),人參3分(去蘆頭),木香半兩,檳榔半兩,干姜半兩(炮裂,銼),赤芍藥半 兩,芎藭3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吳茱萸1分(湯浸7遍,焙干,微炒),厚樸3分(去粗皮,涂 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冷氣攻心腹疼痛,四肢不和,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八十一 1067.產(chǎn)后褥勞虛羸,發(fā)歇寒熱,心腹疼痛,四肢無力,不思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木香半兩,熟干地黃1兩,干姜半兩(炮裂,銼),白芍藥3分,芎藭半兩,桃仁半 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人參3分(去蘆頭),桂心半兩,黃耆3分(銼),當(dāng)歸3分 (銼,微炒),白茯苓半分。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褥勞虛羸,發(fā)歇寒熱,心腹疼痛,四肢無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日3-4次。 【摘錄】 《圣惠》卷八十一 1068.虛勞羸瘦,每唾稠粘,心胸壅悶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前胡1兩(去蘆頭),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人參3分(去蘆頭),桑根白皮3分 (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紫菀3分(去苗土),赤茯苓3分,檳榔半兩,桂 心3分,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百部3分,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旋覆花半兩,甘草 3分(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虛勞羸瘦,每唾稠粘,心胸壅悶。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兩,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二十九 1069.時氣后胃虛,宿食不消,心胸壅悶,乍寒乍熱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人參(去蘆頭)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大腹皮(銼)1兩,黃耆 (銼)1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訶黎勒1兩(用皮),沉香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時氣后胃虛,宿食不消,心胸壅悶,乍寒乍熱。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惠》卷十五 1070.虛勞,積聚堅實,腹如鼓,食即卻吐,坐臥不安,喘急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半兩,防葵1兩,檳榔2兩,郁李仁2兩(湯浸,去皮,微炒),鱉甲2兩(涂醋炙微黃, 去裙襕),吳茱萸3分(湯浸7遍,焙干,微炒),桃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訶黎勒1 兩半(煨,用皮)。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積聚堅實,腹如鼓,食即卻吐,坐臥不安,喘急。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以微利為度。 【注意】 忌莧菜、生冷、油膩。 【摘錄】 《圣惠》卷二十八 1071.虛勞,脾胃氣虛,不思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木香1兩,草豆蔻(去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人參(去蘆 頭)1兩,肉豆蔻(去殼)1兩,益智子(去皮)1兩,干姜(炮裂,銼)1兩,白茯苓1兩,厚樸(去粗 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1兩,半夏(湯浸7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脾胃氣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二十八 1072.虛勞,脾胃虛冷,飲食不消化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人參1兩(去蘆頭),桂心3分,厚樸1兩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吳茱 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訶黎勒1兩(煨,用皮),益智子3分(去皮),陳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焙),檳榔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脾胃虛冷,飲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摘錄】 《圣惠》卷二十八 1073.虛勞,脾胃虛冷,食不消化,漸加無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3分(去蘆頭),麥糵1兩(微炒),附子1 兩(炮裂,去皮臍),芎藭3分,桂心3分,厚樸1兩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訶黎勒1兩 (煨,用皮)。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脾胃虛冷,食不消化,漸加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摘錄】 《圣惠》卷二十八 1074.虛勞,胸中氣滿,痰飲澼結(jié),時或嘔逆不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枳實3分(麩炒微黃),半夏3分(湯洗7遍去 滑),桂心1兩,白茯苓1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前胡1兩(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胸中氣滿,痰飲澼結(jié),時或嘔逆不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二十八 1075.虛勞里急,四肢不和,身體疼痛,不欲吃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白芍藥3分,人參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當(dāng)歸1兩,半夏半兩 (湯浸7遍去滑),桂心3分,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黃耆1兩(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里急,四肢不和,身體疼痛,不欲吃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惠》卷二十七 1076.脾勞,胃中虛冷,飲食不消,腹脅脹滿,憂恚不樂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白茯苓2兩,桂心3分,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陳曲3分(微炒黃 色),草豆蔻1兩(去皮),大麥糵1兩(微炒令黃),木香1兩,吳茱萸3分(湯浸7遍,焙干微炒),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2兩(去蘆頭),檳榔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脾勞,胃中虛冷,飲食不消,腹脅脹滿,憂恚不樂。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 【摘錄】 《圣惠》卷二十六 1077.風(fēng)頭眩,心胸不利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前胡1兩(去蘆頭),防風(fēng)3分(去蘆頭),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1 兩,蔓荊子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芎藭3分。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風(fēng)頭眩,心胸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 1中盞,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二十二 1078.虛勞里急,四肢不和,身體疼痛,不欲吃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白芍藥3分,人參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當(dāng)歸1兩,半夏半兩 (湯浸7遍去滑),桂心3分,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黃耆1兩(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里急,四肢不和,身體疼痛,不欲吃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惠》卷二十七 1079.脾勞,胃中虛冷,飲食不消,腹脅脹滿,憂恚不樂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白茯苓2兩,桂心3分,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陳曲3分(微炒黃 色),草豆蔻1兩(去皮),大麥糵1兩(微炒令黃),木香1兩,吳茱萸3分(湯浸7遍,焙干微炒),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2兩(去蘆頭),檳榔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脾勞,胃中虛冷,飲食不消,腹脅脹滿,憂恚不樂。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 【摘錄】 《圣惠》卷二十六 1080.風(fēng)頭眩,心胸不利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前胡1兩(去蘆頭),防風(fēng)3分(去蘆頭),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1 兩,蔓荊子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芎藭3分。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風(fēng)頭眩,心胸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二十二 1081.熱病后,脾胃氣虛,四肢疼痛,不思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麥門冬半兩(去心),黃耆3分(銼),人參3分(去蘆頭),前胡3分(去蘆 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白芍藥半兩,白茯苓1兩,當(dāng)歸半兩,半夏半兩 (湯洗7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熱病后,脾胃氣虛,四肢疼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5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惠》卷十八 1082.虛勞盜汗,夜臥心煩少睡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酸棗仁1兩(微炒),麻黃根2兩,防風(fēng)1兩(去蘆頭),白龍骨2兩半,黃耆2兩 (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盜汗,夜臥心煩少睡。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二十九 1083.行營衛(wèi),順氣止血,進食退熱。主吐血、咯血,脾肺氣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2兩,人參(去蘆)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黃耆1兩,山藥3分,百合3分(去心), 甘草(炙)半兩,前胡(去蘆)1分,柴胡(去蘆)1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行營衛(wèi),順氣止血,進食退熱。主吐血、咯血,脾肺氣虛。 【用法用量】 方中山藥用量原缺。本方改為丸劑,名“白術(shù)丸”(見《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 【注意】 忌食熱面、煎炙、海味、豬、雞一切發(fā)風(fēng)之物;酒不宜,飲食不宜飽。 【摘錄】 《百一》卷六 1084.滋津液。主嘔吐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干)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桑根白皮(銼,研)半 兩,半夏(湯浸7次,焙干)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滋津液。主嘔吐。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1小盞,加生姜2片,煎至5分,去滓溫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四 1085.五膈,氣嘔吐酸水,寒氣上攻,胸中刺痛,腹脅脹滿,飲食不下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木香1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 白瓤,焙),蓽茇半兩,檳榔1兩,人參1兩(去蘆頭),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厚樸1兩半(去粗 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五膈,氣嘔吐酸水,寒氣上攻,胸中刺痛,腹脅脹滿,飲食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 1086.虛風(fēng)多汗,食則汗出如洗,少氣痿劣,久不治必為消渴證 白術(shù)散 【處方】 牡蠣(煅)3錢,白術(shù)1兩2錢半,防風(fēng)2兩半。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虛風(fēng)多汗,食則汗出如洗,少氣痿劣,久不治必為消渴證。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溫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如惡風(fēng),倍防風(fēng)、白術(shù);如多汗面腫,倍牡蠣。 【摘錄】 《宣明論》卷二 1087.脾氣不足,心腹脹滿,不欲飲食,若食則氣滯體重,四肢無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訶黎勒2兩(煨,用皮),丁香3分,人參1兩(去蘆頭),草豆蔻3分(去皮),黃 耆3分(銼),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白茯苓3分,蓽澄茄1兩,麥糵3分(微炒),沉香2分,陳橘 皮3分(湯浸,去白瓤,微炒),木香3分,枳實半兩(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令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脾氣不足,心腹脹滿,不欲飲食,若食則氣滯體重,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生冷、油膩、濕面。 【摘錄】 《圣惠》卷五 1088.小腸氣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2兩,楝實(取肉)2兩,青鹽1分。 【制法】 上銼細(xì),慢火炒黑色留性,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 小腸氣。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熱酒調(diào)下,日3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八七 1089.小兒心虛血熱,自汗、盜汗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錢(土炒),茯神1錢(炒黑),歸身1錢,小洋參5分,龍骨1錢(煅),浮小麥1錢。 【功能主治】 小兒心虛血熱,自汗、盜汗。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揣摩有得集》 1090.小兒水氣腫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半兩,木香(炮)半兩,甘草(炙)半兩,茴香(炒)半兩,青皮(浸,去皮,切;巴 豆30枚,去皮膜,同青皮一處炒了,仍去巴豆不用)半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水氣腫。 【用法用量】 飯飲調(diào)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八六 《證治寶鑒》卷十二:白術(shù)散 【處方】 枳、術(shù)、桂、豉、甘、杏、葛。 【功能主治】 酒疸誤下,致變黑疸。 【摘錄】 《證治寶鑒》卷十二 1091.妊娠胎頻動,微微腹痛 白術(shù)散 【處方】 人參、白術(shù)、吳茱萸、阿膠、熟艾、桑寄生、茯苓、當(dāng)歸各等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胎頻動,微微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盞,加大棗3個,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稍熱服,日2次。 【摘錄】 《雞峰》卷十七 1092.冷勞,大便滑泄,食飲不美,有盜汗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白芷半兩,鱉甲(去裙襕,醋炙令焦)半兩,蒼術(shù)(米泔浸1宿,銼,焙)半兩, 防風(fēng)(去叉)半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半兩,桂(去粗皮)半兩,人參半兩,陳橘皮(去 白,焙)半兩,干姜(炮)半兩,高良姜(炮)半兩,吳茱萸(湯洗3遍,焙干)1兩,柴胡(去苗)1 兩,蜀椒(去合口并目,炒出汗)1兩,芎藭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白蕪荑1兩,縮砂(去皮)1 兩,附子2枚(炮裂,去皮臍),沉香(銼)1分,丁香1分,當(dāng)歸(炙,銼)1分,木香1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冷勞,大便滑泄,食飲不美,有盜汗。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用豬肝3兩,批開,入蔥白,鹽各少許,摻藥在內(nèi),濕紙要,慢火煨香熟為 度,空心,食前米飲嚼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八十七 1093.偏癱總方 螞蟻35克 當(dāng)歸10克 川芎10克 夏天無15克 桃仁5克 赤芍5克 地龍5克 水蛭20克 大黃5克 土別蟲5克 三七20 克 蜈蚣5克 全蝎5克共為細(xì)末,一日三次,每次5克。 隨證加減:1、口流誕加竹茹30克煎水當(dāng)茶送服,另加鮮竹瀝30ml,鮮姜汁3-6滴。2、頭暈眼花加鉤 藤、菊花、天麻各15克溫水送服。 功能?;钛觯瑪U血管,改善循環(huán),降低血液度。 主治·腦血栓、腦牷塞、腦出血、動脈硬化等。 禁忌:牛肉,狗肉,雞,鴨,豬肉,煙酒,富含脂防等刺激性的食物。以蔬菜,清淡為主,可以多食芝 麻粉為宜。 如何增強免疫力,堅持4個習(xí)慣就可以 身體是一個脆弱的機體,需要免疫力這個保護罩,它可以幫助人體抵御外界病毒的侵襲,抵御外界不良 氣候?qū)θ梭w的攻擊,所以增強免疫力是人體的重中之重,擁有免疫力,便擁有了健康,擁有了和外界抵 抗的資本。那么,如何增強人體免疫力呢?堅持養(yǎng)成4個好習(xí)慣就可以! 1、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 飲食是我們獲取外界能量,并且抵御外界邪氣的一種方法,如果飲食不規(guī)律,邪氣就會順口而入,打亂 體內(nèi)的平衡,并且使病毒有可乘之機,使體內(nèi)的防線遭受打擊。因此,飲食上,盡量吃有營養(yǎng)的,可以 清理體內(nèi)毒素的,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的食物,最好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方法,一定 要有規(guī)律的進行飲食,方可保證自己的能量營養(yǎng)供應(yīng)不會出問題。 2、鍛煉身體 鍛煉身體,是經(jīng)常說的一句老話,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應(yīng)該把鍛煉身體放在首位,就算身體素 質(zhì)很強,很長時間不運動也會得上很多種疾病,并且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很快,稍微一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 康就會離我們而去,鍛煉身體,最好進行有氧運動,讓氧氣充分的被人體所利用,增強我們氣血的氧氣 含量,鍛煉身體,經(jīng)常運動可以讓生活有一個好的循環(huán),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能力,讓我們的心情變得 愉快,過好每一天。 3、保證作息規(guī)律 有一個好的作息規(guī)律,對現(xiàn)代人來說太奢侈了,不管有沒有工作,手機永遠(yuǎn)不離開我們的視線,有工 作,玩電腦,休閑的時候玩手機,眼睛一直在工作,從沒停過,所以有一個好的作息規(guī)律,對健康簡直 是太重要,電子產(chǎn)品特別多,生活壓力很大,工作時間很長,但是不管外界給我們怎樣的壓力,我們都 要有一個好的休息時間,才能更好的工作和學(xué)習(xí),更好地保護身體。 4、補充體內(nèi)的維生素 維生素對人體來說,雖然只需要微量,但是卻很重要,并且人體的運動也離不開維生素,日常的蔬菜水 果中,就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維生素對增強人體免疫力,還是很有效的,也可以買一些維生素的藥品, 對人體也是有很大益處的。 人體免疫力就是一個防火墻,它阻止了外界進入人體的病菌,保護了人體內(nèi)的環(huán)境平衡,監(jiān)視體內(nèi)的一 些病變細(xì)胞,無時無刻不在保護著人體的正?;顒樱瑳]有免疫力,我們就無法生存,保護身體吧,做好 以上方法,保護增強免疫力。 1094.農(nóng)村老中醫(yī)2型糖尿病偏方 農(nóng)村老中醫(yī)2型糖尿病神方,溫陽補腎,健脾益氣,七日治愈糖尿病,藥方簡單 苗醫(yī)生 2型糖尿病本質(zhì)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因為長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或者自然衰老,造成消化系統(tǒng)、內(nèi)分泌 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等退化,從中醫(yī)來說主要是出現(xiàn)陰虛、氣虛、脾虛、陽虛等癥狀。最近得到一個糖尿病 藥方,補氣益腎、溫陽健脾,據(jù)稱有7日治愈糖尿病神效,從藥理配比分析也無不妥之處,推薦給大 家,有興趣可以探討。 【對癥】:二型糖尿病引起的脾胃虛弱、口渴多飲、有氣無力、失眠健忘、血壓高。。。 【藥方】:白芍、淮山、甘草、肉桂,各50克,碾為粉末,攪拌均勻 【服法】:每次 5克,每天三次,飯前開水送服 【療效】:七日為一個療程,據(jù)稱可以治愈,多年糖尿病也有顯效,密切注意預(yù)防低血糖 【方解】: 白芍: 白芍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之功效,應(yīng)該對內(nèi)分泌有調(diào)節(jié)左右,軟化血管降 血壓; 山藥: 淮山健脾、厚腸胃、補肺、益腎,對于改善消化系統(tǒng)與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幫助; 甘草: 甘草是常用藥材,清熱解毒、祛痰止咳,對于糖尿病的炎癥反應(yīng)與肺熱口渴有幫助; 肉桂: 肉桂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被西方營養(yǎng)學(xué)推崇為糖尿病神品,對糖尿病引起消化問 題、動脈硬化、神經(jīng)病變等應(yīng)該有益。四種藥材可以君臣輔佐,互相補充,并無相克,基本照顧到2型 糖尿病的消化、內(nèi)分泌、排泄、血管、神經(jīng)等多個方面問題; 藥物有效,全靠成分,大家不要貪平宜,購買不是原產(chǎn)地的劣質(zhì)藥材,或是提煉過有效成分的藥渣。 當(dāng)然,二型糖尿病是生活方式問題,因此服藥同時要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關(guān)好疾病的水龍頭,平衡飲 食,減少主食,有氧運動走起來! 1095.虛勞冷氣,心腹痞滿,不思飲食,四肢少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人參3分(去蘆頭),訶黎勒1兩(煨,去核),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焙), 草豆蔻1兩,桂心3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虛勞冷氣,心腹痞滿,不思飲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九十 1096.元臟虛冷,腹內(nèi)雷鳴,夜多小便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2兩(米泔浸1宿,炒),芍藥1兩,厚樸(去粗皮,姜汁炙)1兩,吳茱萸(湯洗,焙, 炒)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細(xì)辛(去苗葉)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元臟虛冷,腹內(nèi)雷鳴,夜多小便。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入鹽沸湯點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九十六 1097.婦人漏下赤白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銼,炒)1兩半,黃柏(去粗皮,炙)1兩半,白薇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婦人漏下赤白。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溫酒或米飲調(diào)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二 1098.獨角蓮膏藥 主治: 癤腫瘡瘍(癤、膿腫、潰瘍) 處方: 甲方:獨角蓮根 60g,三棱 30g,莪術(shù) 30g,杏仁 30g,透骨草 30g,萊菔子 30g,穿山甲 30g,木鱉子 30g,獨蒜 120g,大黃 30g。 乙方:乳香 30g,沒藥 30g,阿魏 30g,麝香 0.9g。 制法及用法以香油 2500g 同甲項藥入鍋慢火熬至枯黑,濾去渣,酌加適量黃丹,再入鍋熬,時時搗拌膏 成,離火,加入乙項藥末和勻攤于油紙上,貼敷患處。 新法制作: A、獨角蓮 60g,穿山甲 30g,木憋子 30g,乳香 30g,沒藥 30g,阿魏 30g,麝香 0.9g。 B、三棱 30g,莪術(shù) 30g,杏仁 30g,透骨草 30g,萊菔子 30g,大蒜 120g,大黃 30g。 取基質(zhì) 3500g 配成膏。月桂氮酮 35g?;蚣追綖榱鹘啵曳綖榧?xì)粉。加入基質(zhì)成膏。 消痞膏 主治:活血去瘀止痛,腹中痞塊。 處方:良姜 9g,生地 9g,枳殼 9g,蒼術(shù) 9g,五加皮 9g,桃仁 9g,山奈 9g,當(dāng)歸 9g,川烏 9g,陳皮 9g,烏藥 9g,三棱 9g,草烏 9g,川軍 9g,何首烏 9g,才胡 9g,防風(fēng) 9g,劉寄奴 9g,牙皂 9g,川芎 9g,官桂 9g,羌活 9g,赤勺 9g,靈仙 9g,天南星 9g,香附 9g,荊芥 9g,白芷 9g,海風(fēng)藤 9g,藁本 9g,川斷 9g,獨活 9g,麻黃 9g,干松 9g,連翹 9g。 制法: 用麻油 2000g,將藥炸枯去渣,黃丹 900g,以下細(xì)料藥。阿魏 30g,肉桂 15g,公丁香15g,木香 12g, 乳香 15g,沒藥 18g,麝香 1g,攪勻即成膏。 新法配制: A、阿魏 30g,肉桂 15g,公丁香 15g,廣香 12g,乳香 18g,沒藥 18g,月桂氮酮 30g(基質(zhì) 2800g)。 生 川 烏 9g,生草烏 9g,牙皂 9g,肉桂 9g,生天南星 9g。 B、良姜 9g,生地 9g,枳殼 9g,蒼術(shù) 9g,五加皮 9g,桃仁 9g,山奈 9g,當(dāng)歸 9g,陳皮9g,烏藥 9g, 三棱 9g,大黃 9g,何首烏 9g,才胡 9g,防風(fēng) 9g,劉寄奴 9g,川芎 9g,羌活9g,赤勺 9g,靈仙 9g, 香附 9g,荊芥 9g,白芷 9g,海風(fēng)藤 9g,藁本 9g,川斷 9g,獨活 9g,麻黃 9g,干松 9g,連翹 9g。 此方同萬應(yīng)膏,不必制做。 1099.甘草瀉心湯加減方 法半夏、黃芩各10克,黃連、干姜各6克,黨參20克,炙甘草15克,大棗10枚。惡心噯氣甚者,加竹茹 15克,柿蒂10克;反酸者,加海螵蛸30克;胃脘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5克;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xì) 數(shù)者,去黨參、于姜,加石斛、北沙參、麥門冬各15克;食積者,加山楂葉、枳殼各15克,神曲30克。 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餐前30分鐘服,治療6周為1個療程。 用本方加減治療慢性胃炎60例,結(jié)果顯效45例,好轉(zhuǎn)13例,無效2例。 1100.專治風(fēng)濕骨病 【藥方】:麻黃、青風(fēng)藤、靈脂、元胡、牛膝、蒼術(shù)、乳香、沒藥、川烏、草烏、全蟲、僵蠶、羌活、 獨活、桂枝、甘草、丹參、曼陀羅花各20克,蜂蜜400克。 【用法】:諸藥微炒,研細(xì)過籮,煉蜜為丸,每丸2克。體壯者每次2-4克,年老體弱者每次1-2克,7-15 歲兒童每次0.5-1克,7歲以內(nèi)每次0.25-0.5克。一般每日1次,晚上睡前服用,黃酒你引,不能飲酒者可用 開水送之。 【療效】:一般病癥用此方1劑或半劑即可痊愈,新患病人服數(shù)次即愈。 【禁忌】:服藥期間至服藥后的四日內(nèi)禁食大肉(以素食為主)、茶葉、咖啡、生冷食物,同時要避風(fēng)護 身、冷水洗滌。瘡瘍、刀傷患者及孕婦忌之。 1101.妊娠胎不長養(yǎng)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2兩,芎藭1兩,芍藥1兩,人參1兩,阿膠(炙令燥)1兩,甘草(炙,銼)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妊娠胎不長養(yǎng)。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蔥粥飲調(diào)下,日3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五 1102.妊娠嘔逆,不下飲食,胸膈痞悶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銼,炒),木香半兩,青橘皮(去白,焙)半兩,丁香1兩,麥糵(炒)1兩,人參 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半兩,檳榔半兩,干姜1分(炮裂)。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妊娠嘔逆,不下飲食,胸膈痞悶。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入鹽少許,沸湯點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六 1103.脾胃冷熱氣不和,腹協(xié)脹悶,少思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草豆蔻1兩(去皮),檳榔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2分,桔梗1兩(去 蘆頭),人參1兩(去蘆頭),前胡3分(去蘆頭),訶黎勒1兩(煨,用皮),赤茯苓3分,枳實半兩 (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脾胃冷熱氣不和,腹協(xié)脹悶,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 1104.頑固哮喘方 處方: 1生水蛭50川貝50蜈蚣30條 桔梗150陳皮12O(破肺竅痰瘀)。 2紅參30紫河車30蛤蚧30生甘草60(補少陰精氣)。 打粉,一次4克,一日2次。 此方來自民間,經(jīng)過增減定型于此,用于頑固性哮喘效果相當(dāng)好。我臨床上一般用于頑固性哮喘后期治 療。急性期兼有炎癥先用西藥或湯藥處理,再配此方鞏固治療三個月,一般即痊愈。 1105.那么低升糖食物呢 五谷類:藜麥、全蛋面、蕎麥面、粉絲、黑米、黑米粥、通心粉、藕粉 蔬菜:魔芋、粟米、大白菜、黃瓜、芹菜、茄子、青椒、海帶、雞蛋、金針菇、香菇、菠菜、蕃茄、豆 芽、蘆筍、花椰菜、洋蔥、生菜 豆類:黃豆、眉豆、雞心豆、豆腐、豆角、綠豆、扁豆、四季豆 生果:蘋果、水梨、橙、桃、提子、沙田柚、雪梨、車?yán)遄?、柚子、草莓、櫻桃、金桔、葡?nbsp; 奶類:牛奶、低脂奶、脫脂奶、低脂乳酪、紅茶、優(yōu)格、無糖豆?jié){ 合理養(yǎng)生是一件綜合的事,而養(yǎng)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就是食療,也就是什么應(yīng)該吃,什么不應(yīng)該吃,什 么該多吃,什么該少吃。所以要想避免高血糖,應(yīng)該遵循以下幾個建議。 1、青錢柳槐花菊花茶可以降血糖,在《太平圣惠方》中有記錄。 配料:青錢柳葉和槐花各5克,菊花、苦瓜、桑葉每種各3克 制作方法:將原料洗凈、切碎,裝入紗布袋內(nèi),入鍋中清水煎,約50分鐘即可。 主要作用: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 2、 苦丁田螺茶 配方:苦丁5克,田螺10只,胖大海2個,藿香2克。 制作方法:將田螺用清水浸泡半日,洗去泥沙,加入苦丁、胖大海、藿香清水煮湯代茶飲。 應(yīng)用:田螺有清熱止渴作用。適用于糖尿病消渴多飲癥。 3、決明子川芎茶 取決明子20克,枸杞5克,川芎5克,車前子10克,一起沖泡飲用,有降壓降糖的作用,高血糖的人適當(dāng) 喝一點確實很有好處。第一次最好用火煎開后喝,以后再用沸水沖泡,這樣降壓降糖效果更好。對于血 糖、血壓不是太高的人,完全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控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加強對飲食、生活的管理,許多人控制不住血糖,主要是不注意平時的日常生 活,其實只要生活方式健康,飲食管理合適,堅持用藥,定期檢測血糖,血糖是可以控制的,很多人成 功的例子就可以說明,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1106.產(chǎn)后冷痢,臍下痛,羸瘦不能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芍藥(炒)3分,木香(半生半炒)半兩,縮砂仁半兩,黃連(去須,炒)半兩, 陳曲(炒)1兩半,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冷痢,臍下痛,羸瘦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煎干姜、米飲調(diào)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六五 1107.胎水。妊娠5-6月腹大異常,胸腹脹滿,手足面目浮腫,氣逆不安者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茯苓、澤瀉、陳皮、姜皮、大腹皮、木香。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胎水。妊娠5-6月腹大異常,胸腹脹滿,手足面目浮腫,氣逆不安者。 【用法用量】 砂仁湯下。 【摘錄】 《女科指掌》卷三 1108.隱隱腰痛,以熱物熨痛處即少緩。由處卑濕,復(fù)為風(fēng)邪傷足太陽之經(jīng),其脈緩澀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2兩,芍藥3兩,桂(去皮)1兩,附子(炮,去皮臍,銼)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隱隱腰痛,以熱物熨痛處即少緩。由處卑濕,復(fù)為風(fēng)邪傷足太陽之經(jīng),其脈緩澀。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食前溫酒調(diào)下。 【摘錄】 《全生指迷方》卷三 1109.面神經(jīng)麻痹 面神經(jīng)麻痹,口眼歪斜:鵝不食鮮草15克,入凡士林,搗為羔,攤紗布,貼患部對側(cè),2日一換,一般 2-3次愈。 面神經(jīng)麻痹:白芥子末,蜜調(diào),敷患側(cè)太陽穴,二天有效,正后去掉。 面神經(jīng)麻痹:皂莢,焙干研末,米粥調(diào)敷患側(cè),有特效,正后去掉。 面神經(jīng)麻痹:厚桂皮,研末,敷患處對側(cè),正即去掉。 口眼歪邪:生南星,醋磨汁,左歪涂右,右歪涂左,(偏方大全) 口眼歪邪:生姜90克,搗爛,左歪敷右,右歪敷左。(偏方大全) 口眼歪邪:皂角一個,研末,醋調(diào)敷患處對側(cè)。(偏方大全) 1110.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yī)調(diào)氣血5個步驟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氣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東西都是圍繞著氣血而運 行的。 氣虛血虛是現(xiàn)代人的通病,男女都有。氣血不足進而衍生出很多健康問題,這也是亞健康的根本原因。 那么,是誰偷走了我們的氣血呢? 一、氣血不足的原因 1、情緒 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對人體氣血消耗最大的首先是情緒。 我們動心起念,謀慮,憂思,生氣等都在消耗氣血?,F(xiàn)代人的問題是大腦用過度了,每天操心很多事, 煩惱也增多了,情緒波動大。氣血消耗大,如果不及時調(diào)理自然就氣血不足。 2、生活節(jié)奏快 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身體往往需要超負(fù)荷的工作,時間久了,氣血功能跟不上,身體承受不 足,氣血受損,體質(zhì)下降,健康問題頻出。 3、追求刺激 追求刺激也是消耗氣血的。什么叫刺激?就是瞬間點燃能量,讓自己興奮起來。比如吃麻辣、打游戲、 炒股這些都是日常尋求刺激的行為,極大的透支人體庫存的元氣。 4、熬夜 熬夜是消耗氣血的主因。晚上主陰,白天主陽。血屬陰,晚上是養(yǎng)血的時候,不及時入睡,怎么可能不 氣血虧呢? 5、脾胃虛 脾胃吸收食物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將其轉(zhuǎn)化為血液,“脾胃為后天生化之源”。 現(xiàn)代人喜歡暴飲暴食,導(dǎo)致脾胃受傷,食物的消化,身體營養(yǎng)的吸收都會出現(xiàn)問題,進而導(dǎo)致血虛。 7、女性 婦女因為有特殊的生理結(jié)構(gòu)和生理功能,一生中失血的機會很多,如果不懂滋養(yǎng),則會導(dǎo)致血虛。 一個人的氣血是否充足是可以從身體表征上看出來的! 二、如何從身體看血氣 1、看眼睛 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大、眼睛干澀、眼皮沉重,眼白發(fā)黃有血絲都代 表氣血不足。 2、看皮膚 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fā)暗、發(fā) 黃、發(fā)白、發(fā)青、發(fā)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看頭發(fā) 頭發(fā)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發(fā)干枯、掉發(fā)、頭發(fā)發(fā)黃、發(fā)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 4、看耳朵 主要看色澤、有無斑點、有無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則代表氣血 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jīng)下降。 5、手的溫度 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 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xì)細(xì)的,都代表氣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則說明氣血充足。 7、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說明小時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這種狀態(tài)已一直延續(xù)到了成年后。這類 人體質(zhì)弱,氣血兩虧。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大拇指上,半月形應(yīng)占指甲面積的1/4~1/5,其它手指應(yīng)不超過1/5。 如果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說明人體內(nèi)寒氣重、循環(huán)功能差、氣血不足,以致血 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過多、過大,則易患高血壓等病。 9、看手指甲上的縱紋 只在成人手上出現(xiàn),小孩不會有的。當(dāng)成人手指甲上出現(xiàn)縱紋時,說明身體氣血兩虧、出現(xiàn)了透支,是 肌體衰老的象征。 10、看牙齦 牙齦萎縮,齒縫變大代表氣血不足。 養(yǎng)足氣血對人體健康至關(guān)重要,大體可通過五個步驟來調(diào)理,供大家參考。 三、中醫(yī)五步調(diào)理氣血不足 第1步:調(diào)脾胃 飲食調(diào)養(yǎng)可多吃南瓜、山藥、蓮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此外,還可煎服“參芪術(shù)茶”,有補脾益氣、升陽止瀉之效。 第2步:養(yǎng)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調(diào)氣機,有助脾胃運化,因此養(yǎng)肝血是調(diào)氣血的根本。 養(yǎng)肝切忌生氣、熬夜,過度勞累。 中醫(yī)認(rèn)為“久視傷血”,注意眼睛的休息。 第3步:遠(yuǎn)寒邪 中醫(yī)認(rèn)為,“血溫則行,寒則凝”,寒邪會讓氣血生化受阻。所以要注意日常保暖溫水泡腳、勤做按摩、 忌食寒。 第4步:多運動 運動是調(diào)養(yǎng)氣血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有助脾胃將營養(yǎng)物質(zhì)轉(zhuǎn)化為氣血,疏通經(jīng)絡(luò),促進氣血運行。 第5步:食藥膳 補氣可食“四君子湯”,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益氣健脾之效。 補血可用“四物湯”,此方最早出自《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是中醫(yī)養(yǎng)血的經(jīng)典藥方。 中醫(yī)認(rèn)為,一個人健康的標(biāo)準(zhǔn)就是氣血充足。養(yǎng)好氣血是身體健康最重要的一步。 1111.妊娠面目虛浮,四肢腫如水氣,子腫,脈浮濡數(shù)者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錢,生姜皮5錢,大腹皮5錢,白茯苓皮5錢,陳皮5錢,桑白皮5錢。 【功能主治】 妊娠面目虛浮,四肢腫如水氣,子腫,脈浮濡數(shù)者。 【用法用量】 《醫(yī)略六書》本方用法:為散,米飲下。 【各家論述】 《醫(yī)略六書》:妊娠脾虧氣滯,肺不通調(diào),致濕流四肢,漬于皮膚,溢于頭面,故肢腹 上下浮腫,謂之子腫。白術(shù)健脾以運動其氣;桑皮肅金以通其濕;茯苓滲濕氣,清治節(jié);陳皮利中氣, 除痰涎;大腹絨瀉滯寬脹;生姜皮散濕退腫也,為散米飲下,使脾氣健運,則肺氣通調(diào)而濕流氣化,浮 腫無不退,胎氣無不安矣。 【摘錄】 《廣嗣紀(jì)要》卷九引《全生》 1112.瀉痢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芍藥、茯苓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瀉痢證。四肢懶倦,小便不利,大便走,沉困,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如發(fā)熱或惡熱,或腹不痛而脈疾,加黃芩為主;如未見膿血而惡寒,乃太陰而傳少陰,加黃連為主,桂 枝佐之;如腹痛甚者,加當(dāng)歸,倍芍藥;如見白膿,加黃芩為主;如見血,加黃連為主,桂枝、當(dāng)歸佐 之。 【摘錄】 《潔古家珍》 1113.小兒吐逆,或加喘促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2兩,干山藥1兩,白茯苓1兩,人參(去蘆)半兩,木香半兩,白扁豆(炮)半兩,藿香 (去土)半兩,甘草1分(炙)。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吐逆,或加喘促。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紫蘇湯下;喘者,陳皮湯下,不拘時候。 【摘錄】 《衛(wèi)生總微》卷十 1114.【小方治病】高血壓 黃芪60克 夏枯草20克 魯子久為傷寒派傳人,善開小巧雜方,聲譽鵲起,被稱一代宗師。調(diào)理高血壓證,常投黃芪60g、夏枯 草20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頭眩加天麻15g、鉤藤30g;目赤加菊花15g、決明子30g;耳鳴加黃芩 15g、石決明30g; 失眠加蓮子心15g、酸棗仁30g;血脂高加山楂20g、何首烏20g;肢體麻木加丹參20g、稀蕊草30g;便秘 加槐米20g、莞蔚子20g(均打碎);身痛加三七參10g、千年健20g;偏癱加川芎15g、當(dāng)歸15g、水蛭 10g、獨活15g、大黃2g、黃芪升至100~200g。老朽臨床,也曾應(yīng)用此法,簡單易覓,遠(yuǎn)期療效可觀。 1115.水蛭九香蟲等治冠心病有效率94% [方 劑] 水蛙、九香蟲、(有個字是“庶”下面加個“蟲”字)蟲各3克,郁金9克,菌陳30克。 [制用法] 本方為l日的劑量。將上藥經(jīng)水煎去渣濃縮成膏,加人適量的賦形藥制成片劑,每片0.5克(相當(dāng) 于生藥2克)。每次服4--8片,每日3次。 [療 效] 治療冠心病。 [驗 證] 用上藥治療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對冠心病患者的心紋痛、胸悶、氣短等癥狀的緩解,有效率 為94% ;對冠心病合并有高;血壓壓3 例患者,有30 例血壓降到正常范圍;血膽固醇增高的14例患者 中,有11例降至正常;對改善心電圖的有效率為55%。對素有胃病者,服用本方后每感胃脘不適、腸 鳴,或輕度腹瀉。100例患者中有1例出現(xiàn)過敏性皮疹。在停藥后即自行消退 1116.胸滿氣逆,嘔吐,不思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銼,炒)2兩,人參2兩,丁香3分,甘草(炙,銼)3分,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草 豆蔻(去皮)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干姜(炮裂)1兩,桔梗(炒)半兩。 【制法】 上為散,研勻。 【功能主治】 胸滿氣逆,嘔吐,不思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生姜、大棗湯調(diào)下。 1117.小兒脾肺不調(diào),飲食無度,腹脹喘粗,頭面手足虛浮 白術(shù)散 【處方】 木香1分,白術(shù)半兩,青橘皮(去白)半兩,黑牽牛(半生半炒)半兩,桑白皮(生)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小兒脾肺不調(diào),飲食無度,腹脹喘粗,頭面手足虛浮。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溫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1118.妊娠霍亂 白術(shù)散 【處方】 人參、白術(shù)、陳皮、甘草、香薷、厚樸、藿香、烏藥、茯苓、豬苓、澤瀉、蒼術(shù)、木瓜、干 葛、竹茹。 【功能主治】 妊娠霍亂,陰陽不和,清濁相干;或胃氣素虛,飲食過度,觸冒風(fēng)寒,填塞上中二焦, 以致?lián)]霍撩亂?;蛲禄驗a,或吐瀉交作,胎氣上逼心胸,甚則反目上視,手足厥,冷汗。 【各家論述】 是方四君以固中,豬、澤以利水,藿、陳、厚樸以和胃,蒼術(shù)、烏藥燥濕理氣,木瓜恐 有轉(zhuǎn)筋,葛根引入陽明,竹茹清胃火、止煩逆,香薷亦佐行水,非清暑也。 【摘錄】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1119.腰椎間盤突出膏藥 1、處方: 乳香 120g,沒藥 120g, 麻黃 100 g,馬錢子 60g, 生川烏、生草烏各 60g, 骨碎補 200g, 自然銅 100g, 生杜仲120g, 地龍 300g, 血竭 120g, 黃連 120g, 廣丹 1500, 香油 3Kg 1120.復(fù)骨膏 主治:股骨頭壞死 處方: A、生南星 100g, 土鱉蟲 50g, 生半夏 100g, 生馬錢子 50g, 制乳沒、阿魏、肉桂、炮辛各 30g。 B、當(dāng)歸、獨活、生川烏、生草烏、制白附子、千年見、川牛膝各 50g,共研細(xì)末,加黑膏藥(基質(zhì)) 3500g,烊化后攤膏(15×15cm),7 天換藥一次。 1121.綠云膏 處方: 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元參、木鱉仁、全蟲、甲珠各 60g,烏蛇 20g,蜈蚣 40 條,銅綠 90g (塊),松香 3500g,麻油 1000g。 制作: 將麻油加熱至 40-80 度時,將諸藥下入油內(nèi),文火煎熬,約 20-30 分鐘左右,藥色為棕褐色,油溫為 240- 260 度時,將鍋離火,稍涼后,紗布過濾,洗凈油鍋,將濾油用 100 目篩再次過濾煎熬至滴水成珠時, 油溫約 320-360 度時離火降溫至 240-260 度后,入松香,文火加溫至熔化,做老嫩試驗,不粘手,拉撕較 好為佳,后入冷水中不斷拉絲 1-2 時去火毒分條,浸泡 1 周后攤膏。 新法制作綠云膏: A、全蟲、甲珠、蜈蚣研細(xì)粉。 制作: 將麻油倒入鍋內(nèi)加熱至滴水成珠時離火降溫至 240-260 度左右時入松香,再加溫至溶化,做老嫩試驗, 到位后離火降至 70-80 度左右入流浸膏攪和后將 A 藥加入,攪勻后入水分塊浸泡去火毒,1 周后攤膏。 或在制作時,先將麻油或和松香制成基質(zhì),水浸 1 周后,加入 A、B藥收膏。 主治: 1、乳腺病。(1)治療乳腺增生病,有效率達(dá) 90%。能明顯縮小腫塊減緩脹痛。(2)對急性乳腺炎未 形成膿腫時應(yīng)用效果顯著。伴有高燒已形成膿腫時配合廣譜抗菌素口服或靜滴,1周愈。 2、在外科體表感染中的應(yīng)用(1)毛囊炎;(2)疔;(3)癰;(4)丹毒 1 周 1 貼;(5)桃體炎; (11)淋巴結(jié)核。 副作用:紅癢疹,膏藥規(guī)格 58 或 56。 1122暖臍膏藥 主治:痞塊癥瘕,婦女血寒,白帶清冷,久不孕育,腰腹腿痛。 處方:鮮姜 100g,花椒 500g,貫眾 250g,生草烏 60g,生川烏 60g,三棱 60g,莪術(shù)60g,牙皂 30g,肉 桂 30g,母丁香 30g,阿魏 15g,麝香 3g,生馬錢子 30g。 制法:用香油 5000g,將上藥熬枯去渣,入樟丹 2500g,共熬成膏,攤于布上。 改良方:A:花椒 50g,生草烏 6g,生川烏 6g,牙皂 3g,肉桂 3g,廣香 3g,公丁香 3g,阿魏 1.5g,麝 香 0.3g,生馬錢子 3g。 B:貫眾 25g,三棱 6g,莪術(shù) 6g,生姜 10g,香油 500g,黃丹 200g。 備注:可用基質(zhì) 700g 配制上方,生姜另煎 30 分鐘,兌入流浸膏。萬應(yīng)膏可代替,不必制做。 1123.結(jié)核性腹膜炎 醫(yī)學(xué)以療效說話,無論中醫(yī)、西醫(yī)都是如此,我等學(xué)習(xí)中醫(yī)的后生晚輩自然希望能讓療效說話。 歡迎大家評價醫(yī)案,分享您的中醫(yī)醫(yī)案,中醫(yī)六技、成功失敗都可,以期在閱讀體會中共同成長。 醫(yī)案 徐××,男,39歲。 【病史簡述】 于1961年10月份曾患腸炎,以后身體逐漸消瘦,胃口不好,腹中作痛發(fā)脹,食后更甚,午后發(fā)熱,眠時 盜汗,經(jīng)外地人民醫(yī)院診斷為“結(jié)核性腹膜炎”,用抗癆藥物治療后,癥狀好轉(zhuǎn),至1962年2月間,病癥復(fù) 發(fā),轉(zhuǎn)上?!痢玲t(y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結(jié)核性腹膜炎”及“代謝性肝腫大”亦用抗癆藥物治療,癥情好轉(zhuǎn)。 出院后,工作不久,在5月間,癥狀又復(fù)發(fā),逐至上海本院治療。 【辨治過程】 初診(1962年7月31日) 【癥狀】 精神萎靡,面容消瘦,不思飲食,腹部脹大作痛,小便短少,但無潮熱盜汗。 體驗:腹圍81cm。肝大一指。臍左旁可摸到雞子大腫塊一個,有壓痛感,稍能移動,X光透視心肺正常。 化驗:大便培養(yǎng)結(jié)核桿菌未生長,蛔蟲卵少量。血常規(guī)正常,肝功能正常。 【辨證論治】 小便短少,腹脹苔白,為水濁內(nèi)留,臍旁腫塊,質(zhì)硬按痛,脈滑有力,為痰濕凝結(jié)于腹壁。治以逐水 消散疏化法。 處方: 葫蘆殼18g,焦白術(shù)9g,大腹皮12g,花檳榔9g,炒車前12g,黑丑、白丑6g(各炒),甘遂炭6g,大戟炭 6g,冬瓜皮18g。水煎服,每日1帖。 處方(丸方): 炙鱉甲15g,京三棱30g,蓬莪術(shù)30g,葫蘆殼炭9g,焦白術(shù)30g,炒檳榔60g,制甘遂6g,制大戟6g,黑 丑、白丑(各炒)15g,焦山楂6g,焦車前30g。 共研細(xì)末,水泡為丸,每服3g,每日之服。 二診(8月14日) 服藥后,小便通暢,大便每日2次,腹水基本消退,腹圍73化分,但是臍旁腫塊未見縮小。 【辨證論治】腹水減退,腫塊未小,今專攻腫塊。 處方: 鱉甲6g,桃仁9g,檳榔9g,木香6g,三棱9g,莪術(shù)9g,海藻9g,昆布9g,枳殼9g,赤芍9g,煅瓦楞30g, 煅牡蠣30g。內(nèi)消瘰疬丸2g(包)。 針灸: 天樞、外陵及腫塊,每隔天溫針灸一次。 結(jié)果 經(jīng)過上述治療,至9月25日,臍旁腫塊完全消失,食欲增加,精神健壯,仍返蕪湖工作。 【按】 1、通過本病例的治療,覺得:結(jié)核性腹膜炎可以用針刺治療,未見結(jié)核有所擴散現(xiàn)象,反而能加速了 治療的效果。 2、凡腹脹屬于慢性發(fā)展者,宜用丸藥輔助湯藥治療,則療效比單獨用湯藥治療要好而且鞏固。隔三個 月隨訪,該同志身體良好。 1124.傷寒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芷3兩,甘草(炒)3兩,青皮3兩,陳皮3兩,白茯苓3兩,桔梗3兩,山藥3兩,香附(去 毛)3兩,干姜半兩,白術(shù)1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傷寒,氣脈不和,憎寒壯熱,鼻塞腦悶,涕唾稠粘,痰嗽壅滯;或冒涉風(fēng)濕,憎寒發(fā) 熱,骨節(jié)煩疼;或中暑嘔吐,眩暈;及大病后,將理失宜,食復(fù)、勞復(fù),病證如初;又治五勞七傷,氣 虛頭眩,精神恍惚,睡臥不寧,肢體倦怠,潮熱盜汗,脾胃虛損,面色萎黃,飲食不美,嘔吐酸水,臟 腑滑泄,腹內(nèi)虛鳴,反胃吐逆,心腹絞痛,久瘧久利;及膈氣咽塞,上氣喘促,坐臥不安;或飲食所 傷,胸膈痞悶,腹脅 (月真)脹;婦人產(chǎn)前產(chǎn)后,血氣不和,霍亂吐瀉,氣厥不省人事;辟四時不正之氣 及山嵐瘴疫。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1個,木瓜干1片,紫蘇2-3葉,煎7分,食前服。若 吐瀉,入白梅煎;喘,入桑白皮、杏仁煎;傷寒勞復(fù),入薄荷;膈氣,入木通3寸、麝香少許;中暑嘔 逆,入香薷;產(chǎn)前產(chǎn)后,血氣不和,入荊芥煎;霍亂,入藿香煎;氣厥,入鹽湯調(diào)下。 【摘錄】 《三因》卷四 1125.止嗽寬膈,和氣進食。主妊娠痰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人參2兩,白茯苓(去黑皮)3分,黃耆(微炙,銼)1兩,姜制半夏1兩,山芋半 兩,桔梗(炒)半兩,桑根白皮(微炙,銼)半兩,白芷半兩,五味子半兩,甘草1分(微炙)。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止嗽寬膈,和氣進食。主妊娠痰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食后、臨臥沸湯點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六 1126.滋養(yǎng)津液,助氣補虛。主小兒吐瀉,失亡津液,身涼煩渴,不食,困倦少力,亦治虛熱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半兩,白扁豆半兩,山藥半兩,甘草(炒)半兩,粉葛半兩,糯 米半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滋養(yǎng)津液,助氣補虛。主小兒吐瀉,失亡津液,身涼煩渴,不食,困倦少力,亦治虛熱。 【用法用量】 1歲半錢,水半盞,煎3分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 1127.中風(fēng),身體麻痹不仁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炒)1兩,芍藥1兩,藁本(去苗土)1兩,續(xù)斷(去枯者)2兩,當(dāng)歸(酒洗,焙)2 兩,虎骨(酥炙)半兩,烏蛇肉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中風(fēng),身體麻痹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溫酒調(diào)下。 臟寒多痢者,加附子半兩;骨中煩熱者,加生地黃1兩。 【摘錄】 《婦人良方》卷三 1128.盜汗,多汗盜汗,四肢作痛,飲食少進,面黃肌瘦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不拘多少(銼成小塊或稍大,用浮麥1升,水1斗,煮干,如白術(shù)尚硬,又加1-2升煮,取 出切作片,焙干,去麥不用)。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盜汗,多汗盜汗,四肢作痛,飲食少進,面黃肌瘦。 【用法用量】 別用浮麥湯,每服2-3錢,不拘時候。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二引趙冀公方 1129.調(diào)理三焦,大進飲食。主小兒嘔吐,冷痢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丁香、肉豆蔻(面裹)、陳皮、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調(diào)理三焦,大進飲食。主小兒嘔吐,冷痢。 【用法用量】 白湯調(diào)下;慢驚沉困,冬瓜子煎湯下;若見水即吐,進藥不得,吐止用棗子點藥干吃。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1130.腿腳麻 時間:2019年4月2日 地點:縣城 人物:詩人黃某之妻,55歲 事件:腿腳麻,已經(jīng)有七年的病史。中醫(yī)院診斷為腰痹、腎陰虛;西醫(yī)診斷為腰椎退行性變、混合型 頸椎病。 癥狀:兩腿腳麻,腰部酸脹,脈沉細(xì)。 藥單1:推拿督脈,按摸、針灸委中、承山穴。 藥單2:黃芪30克,桂枝10克,芍藥30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棗10枚(破開),牛七20克,當(dāng)歸10 克,丹參10克,沒藥10克,乳香10克。3劑,水煎服。 注1:當(dāng)按到其委中穴時,沒用什么力,患者就痛得大叫,此為“痛則不通”也,針灸委中、承山穴,并 圍繞委中穴周圍肌肉進行針灸。 注2:藥方為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督饏T要略》之《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第2條:血痹,陰陽 俱微,寸口關(guān)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仁,如風(fēng)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1131.龍須草的治病偏方 龍須草為燈心草科植物擬燈心草的全草,又叫野席草、野燈芯草、馬棕根、野馬棕、野燈草、燈心草, 主要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等地,生長于潮濕地及沼澤邊緣。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治小便 赤澀、熱淋、水腫、頭昏、齒痛、鼻衄、咽痛、心煩失眠、消渴等癥。常用的方藥: (1)治尿路感染:龍須草、車前草各30克,土茯苓9克;或龍須草、小薊草、烏蘞莓各30克,白茅根60 克。水煎服。 (2)治失眠、神經(jīng)衰弱:鮮龍須草60克,首烏藤30克,丹參15克。水煎服。 (3)治糖尿?。糊堩毑?0克,鹿茸草30克。水煎服。(以上均來源于《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龍須草的化學(xué)成分研究發(fā)現(xiàn)其含有大量的萜類化合物,這也為龍須草的臨床功效提供了有利的證據(jù)。 不過小編提醒大家,龍須草雖是一味治病的中藥,但是使用之前,還請咨詢相關(guān)專業(yè)人士的建議,以免 延誤病情。 1132.小兒脾胃虛弱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丁香、肉豆蔻、青皮、甘草、茯苓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脾胃虛弱。主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紫蘇湯下。 【摘錄】 《醫(yī)方大成》卷十引《經(jīng)濟方》 1133.米谷不化,瀉痢不止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芍藥1兩,甘草5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米谷不化,瀉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白湯調(diào)下。 【摘錄】 《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醫(yī)林方》 1134.補腎氣。主腎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斤,肉桂半斤,干地黃4兩,澤瀉4兩,茯苓4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補腎氣。主腎虛。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米飲下,日3次。2服佳。 【摘錄】 《普濟方》卷二十九 1135.飛龍奪命丹 硼砂 地鱉蟲 自然銅(醋炙七次) 血竭(各八錢) 木香(六錢) 當(dāng)歸 桃仁 莪術(shù) 五加皮(酒炒) 猴骨 (制,各五錢) 元胡索(醋炒) 三棱(醋炒) 蘇木(各四錢) 五靈 脂(醋炒) 赤芍(酒炒) 韭子 (炒) 蒲黃(生熟各半) 破故紙(鹽水炒) 廣皮(炒) 川貝 枳殼 朱砂 葛根(炒) 桑寄生(炒各三 錢) 肉桂(去粗皮,不見火) 烏藥 羌活 麝香 杜仲(鹽水炒) 秦艽(炒) 前胡(炒) 土狗(不見 火) 青皮(醋炒,各二錢) 以上各制,共為細(xì)末。傷重者服三錢,輕者服一錢五分。老酒沖服。仍可加入十三味總方內(nèi)服之。 1136.地鱉紫金丹 地鱉蟲 硼砂 血竭 自然銅(各八錢) 烏藥 土狗 元胡索(醋炒) 當(dāng)歸(酒炒) 桃仁威靈仙(酒炒) 川 牛膝(各五錢) 麝香 香附(制) 木香(各四錢) 川續(xù)斷(鹽水炒)五加皮(炒) 猴骨(制) 蘇木 貝 母 廣皮(炒) 澤蘭 五靈脂(醋炒,各三錢) 菟絲子(不見火,二錢) 以上各制,共為細(xì)末。傷重者服三錢,輕者服一錢五分。酒送下。 1137.正骨紫金丹 丁香 木香 瓜兒血竭 兒茶 熟大黃紅花各30克 當(dāng)歸頭 蓮肉 白茯苓 白芍各60克 丹皮15克 甘草9克 共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返回]功能主治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治跌打損傷,并一切疼痛,瘀血凝聚。 [返回]用法用量 每服9克,童便調(diào)下,黃酒亦可。 [返回]注意 孕婦忌服。 別名 1138.正骨紫金丸 組成 丁香1兩,木香1兩,瓜兒血竭1兩,兒茶1兩,熟大黃1兩,紅花1兩,當(dāng)歸頭2兩,蓮肉2兩,白茯苓2 兩,白芍2兩,丹皮5錢,生甘草3錢。 主治 跌打撲墜閃錯損傷,并一切疼痛,瘀血凝聚。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童便調(diào)下;黃酒亦可。 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附注 正骨紫金丸(《中藥制劑手冊》) 1139.接骨紫金丹 《瘍科選粹》卷八:接骨紫金丹 【處方】土鱉(不拘多少,取采焙干,去足,凈末)乳香 沒藥 自然銅(醉淬七次)骨碎補 大黃 血竭 硼砂 歸梢各3克 【制法】上藥各研為末,瓷罐收之。 【功能主治】治趺打損傷骨折,瘀血攻心,發(fā)熱昏暈,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6克,好熱酒調(diào)服。 【摘錄】《瘍科選粹》卷八 《萬氏家抄方》卷四:接骨紫金丹 【別名】接骨奇方、接骨紫金散 【處方】土鱉(不拘多少取來,焙干,去足凈末)1錢,乳香1錢,沒藥1錢,自然銅1錢,大黃1錢,骨 碎補1錢,血竭1錢,當(dāng)歸尾1錢(1方加硼砂1錢)。 【制法】各制為末,瓷罐收之。 【功能主治】跌撲損傷,瘀血攻心,發(fā)熱昏暈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接骨奇方(《良朋匯集》卷五)、接骨紫金散(《惠直堂方》卷三)。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四 《傷科補要》卷三:接骨紫金丹 【處方】 地龍1兩,龍骨2兩,麝香5分,自然銅3兩,川烏1兩(姜制),滑石4兩(水飛,醋炒),地鱉 蟲2兩,赤石脂(醋炒)2兩,乳香1兩5錢,沒藥1兩5錢,鹿角霜2兩。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鹿角膠烊化搗和為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瘀血攻心,發(fā)熱昏暈,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陳酒送下。 【摘錄】《傷科補要》卷三 《傷科匯纂》卷八:接骨紫金丹 【處方】老鷹骨2錢,山羊血2錢(同赤石脂研),白蠟2錢,花蕊石2錢(醋淬),乳香2錢(去油), 沒藥2錢(去油),降香節(jié)2錢(去油),干地龍灰2錢(去土),朱砂2錢,銅末1錢半(醋淬),自然 銅1錢半(醋淬),木耳灰1錢半,土鱉蟲(炒)1錢半,赤石脂3錢,龍骨(煅)3錢,生半夏2錢,南星 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骨碎、骨斷。 【用法用量】每服1錢,童便、老酒送下。骨碎者當(dāng)日可服,骨斷者夾縛后可服。聞骨內(nèi)有聲,即骨接 定也。 【注意】忌食胡桃、荸薺。 【摘錄】《傷科匯纂》卷八 《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六:接骨紫金丹 【處方】土鱉蟲10個(去頭足,酒浸,曬露3日夜,取出炒),骨碎補5錢(切片,露3夜,曬干),自 然銅5錢(火煅,醋淬7次),巴豆霜5錢,乳香5錢(去油),瓜兒竭5錢,沒藥(去油)5錢,當(dāng)歸尾3 錢(酒浸1夜,焙),硼砂3錢,地龍14條(酒浸去土,曬干)。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昏迷不省人事,瘀血攻心,發(fā)熱。 【用法用量】每服3分,好酒送下。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六 1140.傷寒痰滯在胸膈間不散,身體壯熱,頭目昏沉,胃氣不和,少思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甘菊花3分,赤茯苓3分,人參3分,前胡(去蘆頭)3分,半夏(湯浸7次去滑)3 分,旋覆花3分,石膏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大腹皮(銼)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 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痰滯在胸膈間不散,身體壯熱,頭目昏沉,胃氣不和,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一三九 1141.久赤白痢不止,腹中疼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附子1兩,龍骨2兩,黃連1兩,阿膠2兩,甘草1兩,赤石脂3兩,地榆2兩,當(dāng)歸1 兩。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久赤白痢不止,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粥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一二 1142.婦人腹內(nèi)冷癖,血塊虛脹,月經(jīng)不調(diào),瘦弱不能食,無顏色,狀如傳尸 白術(shù)散 【處方】 曲末2升,麥糵末1升,生地黃(肥者,切)3升,白術(shù)8兩,牛膝(切)3升,桑甘(金色者, 銼)3升,姜黃8兩(一作干姜),當(dāng)歸14分,生姜(和皮切)3升,桃仁2升,杏仁2升(去皮尖及雙仁 者,熱熬),近用橘皮8兩。 【制法】 上切細(xì),于臼中以木杵搗之如泥,納瓶中,以物蓋口封之,勿令泄氣。 【功能主治】 白術(shù)散 【處方】 曲末2升,麥糵末1升,生地黃(肥者,切)3升,白術(shù)8兩,牛膝(切)3升,桑甘(金色者, 銼)3升,姜黃8兩(一作干姜),當(dāng)歸14分,生姜(和皮切)3升,桃仁2升,杏仁2升(去皮尖及雙仁 者,熱熬),近用橘皮8兩。 【制法】 上切細(xì),于臼中以木杵搗之如泥,納瓶中,以物蓋口封之,勿令泄氣。 【功能主治】 婦人腹內(nèi)冷癖,血塊虛脹,月經(jīng)不調(diào),瘦弱不能食,無顏色,狀如傳尸。 【用法用量】 蒸于1大石米中,飯熟出,入停屋下3日,開出曬干,搗為散,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 2次,漸加至1匕半。若不能散,蜜丸服之亦得,每服30丸,日2次。 【注意】 初服10日內(nèi)忌生冷難消之物,以助藥勢。過10日外,百無所忌,恣口任意食之,人肥健,好 顏色。忌桃、李、雀肉、蕪荑。 【摘錄】 《普濟方》卷三二四。 【用法用量】 蒸于1大石米中,飯熟出,入停屋下3日,開出曬干,搗為散,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 2次,漸加至1匕半。若不能散,蜜丸服之亦得,每服30丸,日2次。 【注意】 初服10日內(nèi)忌生冷難消之物,以助藥勢。過10日外,百無所忌,恣口任意食之,人肥健,好 顏色。忌桃、李、雀肉、蕪荑。 【摘錄】 《普濟方》卷三二四 1143.補血養(yǎng)生茶 女人補血補氣養(yǎng)生茶如下: 1、紅棗酒釀茶——養(yǎng)顏補氣潤肌 材料:紅棗10顆;酒釀1湯匙;紅糖適量。 制法:將紅棗和酒釀放入500克沸水中,小火煮5分鐘,再根據(jù)自己口味加入適量紅糖。 辦公室制作秘籍:將所有的材料放入保溫杯中,沖入1000克沸水燜10分鐘。 功效: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yǎng)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2、棗茶參——補氣體神 材料:紅棗5顆;西洋參1錢。 制法:將紅棗放入350克沸水中小火煮3分鐘。參片放入杯中,注入紅棗水,蓋蓋燜10分鐘。 辦公室制作秘籍:將所有的材料放入保溫杯中,沖入350克沸水燜20分鐘。 功效:能補助氣分,并能補益血分。清熱生津。用于氣虛陰虧,內(nèi)熱。 3、生姜黃芪紅棗茶——養(yǎng)脾補胃 材料:黃芪4錢;生姜適量;紅棗2顆;紅糖適量。 制法:將切好的生姜片、黃芪、紅棗加入1000克沸水中,小火煮8分鐘,可適量加些紅糖。 辦公室制作秘籍:將所有的材料放入保溫杯中,沖入1000克沸水燜10分鐘。 功效: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4、益母草紅糖茶——改善痛經(jīng)不適 材料:益母草1錢;香附子1錢;紅糖適量。 制法:將益母草和香附子放入500克沸水中,小火煮5分鐘,適量加紅糖。 辦公室制作秘籍:將所有的材料放入保溫杯中,沖入500克沸水燜30分鐘。 功效:具有活血、法瘀、調(diào)經(jīng)、消水的功效。益母草可促進局部血流微循環(huán)障礙的很快恢復(fù)。 氣血不足通常會出現(xiàn)心悸、手腳冰涼、失眠與多夢、腰酸腿沉等情況的發(fā)生,所以平日里大家要多留意 自己的身體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有不適的地方,應(yīng)當(dāng)立即去檢查。多注意養(yǎng)生,那樣可以預(yù)防疾病的發(fā)生。 1144.外用中藥治療牛皮癬 黃精15克,藿香15克(或用20克土槿皮代替),大黃20克,白礬20克-,米醋3市斤。 方法:用3市斤米醋熬制以上中藥,制成湯劑,溫?zé)?,每次浸泡患?~3小時。浸泡完后再煮熬湯劑至 沸騰,以備下次再泡。每劑藥可浸泡6~7次。每天浸泡一次,一周為一個療程。 早前,我母親的牛皮癬治療了幾年,花了幾千大洋,都無法根治。用上述方法,浸泡了3、4次,就徹底 根治了。 1145.脾家濕熱,唇沈濕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錢(微炒),云苓2錢,薏苡仁5錢(炒),鮮石斛4錢,葛根2錢,木瓜5分,生甘草5 分。 【功能主治】 脾家濕熱,唇沈濕爛。 【用法用量】 加石蓮肉20枚,水煎,溫服。 【摘錄】 《外科證治全書》卷二 1146.痘,里虛泄瀉者 白術(shù)散 【處方】 廣陳皮3錢,白術(shù)(土炒)3錢,茯苓(生用)4錢,木香(面包煨)2錢,鍋巴4錢,炙甘草2 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痘,里虛泄瀉者。 【用法用量】 撒粥中與食。 【摘錄】 《痘訣余義》 1147.妊娠傷食癥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茯苓、蘇葉、人參、蒼術(shù)、川芎、訶子仁、甘草、腹皮、陳皮、青皮、木香、厚樸、 當(dāng)歸、白芍、砂仁。 【功能主治】 妊娠傷食癥。由飲食不節(jié),恣食生冷致傷脾胃,輕則胸腹脹滿噯氣,重則脾虛不能運 化,寒則完谷不變,熱則糞黃臭不可當(dāng),日久不愈變?yōu)闇?,胎氣受傷?nbsp; 【各家論述】 是方四君子壯土健脾;芎、歸養(yǎng)血安胎;胸膈膨脹,則以青、陳、腹、樸運之消之;脾 虛臟寒,以蒼,砂、木香和之溫之;傷食必腹痛,芍、甘緩之止之;紫蘇氣芳香而性輕浮,用于醒脾, 升發(fā)胃中元氣,培復(fù)谷氣;訶子之澀,或以完谷泄痢而暫用之,不可過也。 【摘錄】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1148.夏暑大熱,或醉飲冷,痰濕不止,膈不利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茯苓、半夏(洗)、黃芩各等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夏暑大熱,或醉飲冷,痰濕不止,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5-7錢,水2盞,加生姜10片,煎至1盞,去滓,調(diào)陳皮末1錢,神曲末1錢,食后服。 【摘錄】 《保命集》卷下 1141.陰痓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川烏、桔梗、細(xì)辛、干姜、羌活、防風(fēng)、肉桂、甘草。 【功能主治】 陰痓。 【用法用量】 生姜為引,水煎服。 自汗,加黃耆。 【摘錄】 《傷寒全生集》卷四 1142.痘瘡,內(nèi)虛作熱,泄瀉而渴者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人參、木香、黃耆、甘草、白茯苓、藿香、葛根。 【功能主治】 痘瘡,內(nèi)虛作熱,泄瀉而渴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痘疹全書》卷上 1143.過敏性鼻炎 貓?zhí)ケP焙干研粉,涂鼻孔后,其余水沖服。?;蛏n耳子40克,用麻油或香油炸焦,取藥油,每天3次涂 鼻孔。鼻竇炎:蒼耳子10克,細(xì)辛6克,辛夷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1144.定痛安胎 白術(shù)散 【處方】 川芎1錢,歸身8分,白術(shù)(土炒)5分,白芍(酒炒)8分,竹茹5分,紫蘇1錢,前胡8分,木 香5分,烏藥8分,香附(便制)1錢,陳皮8分,甘草4分。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定痛安胎。主 【用法用量】 水煎,食遠(yuǎn)服。 如兼腹痛,加砂仁、澤瀉。 【摘錄】 《古今醫(yī)鑒》卷十二 1145.小兒泄瀉,時常作渴 白術(shù)散 【處方】 人參1兩,白術(shù)1兩,茯苓1兩,藿香1兩,木香1兩,甘草1兩,干姜2兩,烏梅1個 【制法】 上為細(xì)禾。 【功能主治】 小兒泄瀉,時常作渴。 【用法用量】 每服1-2錢,水煎服。若加伏龍肝極妙。 【摘錄】 《幼科指南》卷上 1146.痘瘡收靨,時時作渴,泄瀉者 白術(shù)散 【處方】 人參、白術(shù)、甘草、木香、花粉、干葛、藿香、麥冬、白芍、白茯苓。 【功能主治】 痘瘡收靨,時時作渴,泄瀉者。 【用法用量】 蓮肉、生姜、大棗為引,水煎服。 虛寒甚者,加干姜(炒)、訶子肉、烏梅肉。 【摘錄】 《片玉痘疹》卷三 1147.治療記憶力減退健忘中藥偏方, 一、丹參健忘丸 【組成】丹參、熟地黃、天冬各45克,茯神、麥冬、甘草各30克,遠(yuǎn)志、人參、菖蒲各15克,丹砂6克。 【做法】將上述所有藥材共研成細(xì)末,混合均勻,加入蜂蜜,調(diào)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 【用法】每日5丸,晨起空腹服用。 【功效】用于治療腦力減退,健忘。 二、肉蓯蓉遠(yuǎn)志方 【組成】肉蓯蓉、遠(yuǎn)志、茯苓、續(xù)斷、石菖蒲各7.5克。 【做法】將上述所有藥材共研成細(xì)末,混合均勻。 【用法】每次6克,飯后以溫酒送服。 【功效】用于治療記憶力減退。 三、菖蒲蒼術(shù)丸 【組成】菖蒲、蒼術(shù)各100克。 【做法】將菖蒲和蒼術(shù)用米湯浸泡3個晚上,再用酒泡1夜,取出后置于火上焙干,研成細(xì)末,混合均 勻,加入蜂蜜,調(diào)成梧桐子大小的丸。 【用法】每次5~10丸,每日3次??崭挂缘}水送服。 【功效】開竅醒腦,用于治療記憶力減退。 四、健忘丸 【組成】天門冬、茯苓、遠(yuǎn)志、干地黃各1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上述四種藥材共研成細(xì)末,混合均勻,加入蜂蜜,調(diào)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 【用法】每次3丸,每日3次。 【功效】滋陰補腎,養(yǎng)腎益智。 五、半夏陳皮方 【組成】半夏、陳皮、人參、白茯苓、香附、益智仁各3克,炙甘草1.5克,烏梅1個,生姜1片。 【做法】將上述所有藥材共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1小時。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完。 【功效】用于治療疲勞而導(dǎo)致的健忘。 六、半夏白術(shù)益智方 【組成】半夏、白術(shù)、天麻、澤瀉、生山楂、枳實、神曲各100克,膽星、陳皮各60克,茯苓150克,川 芎30克。 【做法】將上述所有藥材共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煎1小時,濾去渣滓,取其藥液備用。按上法共煎 3次,將3次煎取的藥液放在一起,混合均勻,武火煎濃成膏狀,加入蜂蜜,調(diào)和即可。 【用法】每日15~30克,每日2次,開水沖服。 【功效】提高記憶力。 七、茯苓人參方 【組成】白茯苓、人參、肉蓯蓉、熟地各60克,菟絲子、遠(yuǎn)志各23.5克,蛇床子7.5克。 【做法】將上述所有藥材研成細(xì)末,混合均勻。 【用法】每日6克,飯后用米湯送服。 【功效】用于治療失眠健忘。 1148.脾胃虛弱,身重有痰,惡心欲吐者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2錢,白茯苓2錢,神曲1錢,天麻1錢,橘皮(去白)1錢5分,麥糵1錢5分,半夏1錢5分, 生姜5片。 【功能主治】 脾胃虛弱,身重有痰,惡心欲吐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食前溫服。 【摘錄】 《杏苑》卷四 1149.脾虛水腫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豬苓、澤瀉、山藥、蓮肉、白茯苓、人參、炙甘草。 【功能主治】 實脾利水。主脾虛身腫。 【摘錄】 《癥因脈治》卷三 1150.久泄 白術(shù)散 【處方】 人參、茯苓、白術(shù)、藿香、甘草、砂仁、山藥、澤瀉、肉豆蔻(面煨)。 【功能主治】 久泄。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蓮子7粒,水煎服。 【摘錄】 《誠書》卷九 1151.三草湯 【組成】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墨旱蓮、車前草各9~15g?!居梅ā?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1周 為1個療程?!竟πА繘鲅B(yǎng)陰、清熱利水。【主治】 急性腎炎?!靖接洝?屢用效佳,浮腫一般在2~7 天內(nèi)完全消退。 1152.牛膝飲· 【組成】 鮮土牛膝葉15~20g,白糖適量?!居梅ā?將上藥洗凈,放入瓷缽內(nèi),加涼開水50~60ml,搗 碎如泥狀,用紗布濾取藥汁,加入白糖適量調(diào)味。每日2劑,日服2次。7天為1個療程?!竟πА?清熱 解毒、利尿消腫?!局髦巍?急性腎炎?!靖接洝?一般服藥1或2個療程即可見效或痊愈。 1153.玉米須湯· 【組成】 玉米須、白茅根、冬瓜皮、車前草各30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竟πА?清 熱涼血、利尿消腫?!局髦巍?急性腎炎。 1154.仙鶴草湯· 【組成】 仙鶴草30g,大薊、小薊各9g,琥珀粉3g(分沖)?!居梅ā?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 涼血活血、利水消腫?!局髦巍?急性腎炎?!靖接洝?或取冬瓜皮500g,赤小豆100g。共燉 熟。每日1劑,食豆喝湯。用之臨床,堅持服用,效果亦佳。 1155.芪附車前湯· 【組成】 黃芪50g,茯苓40g,當(dāng)歸、白術(shù)各20g,附子15g,車前子(包煎)10g?!居梅ā?水煎服。每 日1劑,日服2或3次。【功效】 溫補脾腎、利水消腫。【主治】 慢性腎炎(陰水)。 1156.四皮飲· 【組成】 冬瓜皮30g,桑白皮、生姜皮、茯苓皮各15g?!居梅ā克宸C咳?劑,日服2次。或共制為 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即可。代茶飲用?!竟πА?宣肺發(fā)表、通利三焦?!局髦巍考毙阅I炎 (風(fēng)寒犯肺、三焦氣滯型)。 1157.麻黃杏仁湯· 【組成】 麻黃5g,杏仁10g,浮萍6g?!居梅ā?將杏仁去皮、尖與另2味共制為粗末,放入杯中,用沸 水沖泡即可。每日1劑,代茶飲用?!竟πА?宣肺發(fā)表、通利三焦?!局髦巍?急性腎炎。 1158.二皮車前湯· 【組成】 生姜皮6g,冬瓜皮30g,車前草15g?!居梅ā?水煎服。每日2劑,日服4次?;蚬矠榇帜?,放 入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頻飲。【功效】 清熱疏風(fēng)、利水消腫。【主治】 急性腎炎(風(fēng)熱郁肺、濕 熱蘊結(jié)型)?!靖接洝?或取大西瓜1個,紅皮蒜13頭。把西瓜挖1洞,將蒜放入洞內(nèi),用瓜皮塞住洞 口。洞口向上,放鍋內(nèi),用水煮至蒜熟。2天1劑,吃蒜和西瓜。一般連用14個西瓜即可獲愈。 1159.三白消腫湯· 【組成】 白術(shù)30g,鮮白茅根60g,桑白皮15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或共制為粗末, 放入茶壺內(nèi),用沸水沖泡即可。代茶頻飲?!竟πА?宣肺利氣、運脾消腫?!局髦巍?慢性腎炎(肺失 宣降、脾虛失健型)。 1160.參芪山藥湯· 【組成】 黃芪、生地黃各20g,黨參、山藥、五味子、山茱萸、茯苓、牡丹皮各10g?!居梅ā?水煎 服。每日1劑,日服2次?!竟πА?補氣益陰、健脾消腫?!局髦巍?慢性腎炎(氣虛型)。 1161.大黃槐花湯· 【組成】 大黃、桂枝、槐花各30g。【用法】 水煎取濃液100ml,每晚保留灌腸。【功效】 導(dǎo)濁消腫。 【主治】 慢性腎炎【附記】 或取石蒜3個,蓖麻子70粒。共搗爛如泥,每晚敷于兩足底(涌泉穴),用 紗布包扎固定。連用7天。效果亦佳。 1162.散瘀消腫湯· 【組成】 黃芪45g,桑寄生、當(dāng)歸、赤芍各25g,丹參、苦參各15g,紅花、桃仁、大黃、雞內(nèi)金各10g, 甘草8g?!居梅ā?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竟πА?益氣活血,清熱散瘀?!局髦巍?慢性腎炎。 【附記】 臨床屢用,療效滿意,顯效率達(dá)98%以上。 1163.冬瓜羊肺湯· 【組成】 羊肺250g,冬瓜500g。【用法】 將羊肺洗凈,切成條狀,入鍋中放油炒熟,冬瓜切片,加水 適量,文火燉熟,適當(dāng)加些蔥、姜調(diào)味,不加鹽。每日1劑,分?jǐn)?shù)次食完。10天為1個療程。間隔3天, 再行下1療程?!竟πА?補益肺氣、利尿消腫?!局髦巍考?、慢性腎炎水腫。 1164.豁痰導(dǎo)水,理氣養(yǎng)血。主妊娠惡阻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砂仁、陳皮、人參、甘草、草蔻、茯苓、藿香、烏藥、香附、竹茹、前胡、川芎、白 芍、當(dāng)歸、姜、棗。 【功能主治】 豁痰導(dǎo)水,理氣養(yǎng)血。主妊娠惡阻。婦人素稟怯弱,或受風(fēng)寒,或當(dāng)風(fēng)取涼,或中脘有 宿痰,受妊之后,經(jīng)血既閉,飲食相搏,氣不宣通,遂使肢體沉重,頭目昏眩,好食酸咸,多臥少起, 甚或憎寒壯熱,心中憒悶嘔吐,恍惚不能支持。 【各家論述】 是方四君以補氣;芎、歸、芍以養(yǎng)血,砂、陳、藿、蔻、香附以溫中和胃;竹茹、前胡 以豁痰;烏藥以理氣;姜、棗和營衛(wèi),生津液。 【摘錄】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1165.小兒變蒸風(fēng),吐乳自泄 白術(shù)散 【處方】 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甘草、藿香、山藥、扁豆(炒)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變蒸風(fēng),吐乳自泄。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熱湯點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六一 1166.肺臟傷風(fēng)冷,頭目昏重,常多清涕,少思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半兩,人參1兩(去蘆頭),肉桂半兩(去皺皮),桔梗半兩(去蘆頭),細(xì)辛半兩,甘 草半兩(炙微赤,銼),厚樸1兩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 焙),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肺臟傷風(fēng)冷,頭目昏重,常多清涕,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六 1167.固齒烏發(fā) 【能固齒烏發(fā)的中藥配方,原料有: 酒泡過的當(dāng)歸75克,小川芎75克,荊芥穗75克,香附末75克,白芍藥75克,甘枸杞75克,熟地黃75克,酒泡過的川牛膝1克,細(xì)辛9克,補骨脂45克,升麻15克,青鹽9克,老米500克。它的特點在于其能固齒烏發(fā),補益精血祛風(fēng)清熱。 固齒烏發(fā)的中藥配方。 固齒是指穩(wěn)固牙齒,使牙不易動搖、脫落,或使已松動的牙齒重新穩(wěn)固。牙齒隨著人體的生長發(fā) 育而生長、衰退。如果受到牙齦炎、牙周炎等齒、齦疾病的影響,均可致牙齒過早松動。中醫(yī)認(rèn)為腎主 骨,齒為骨之余。當(dāng)腎氣內(nèi)虛,根本不固時,則牙齒易松動、脫落;而熱耗津液,齒齦失養(yǎng),則牙齒松 動;邪入齒齦,氣血運行受阻,牙齒亦會搖動。 能固齒烏發(fā)的中藥配方。 能固齒烏發(fā)的中藥配方,原料有: 酒泡過的當(dāng)歸75克,小川芎75克,荊芥穗75克,香附末75克,白芍藥75克,甘枸杞75克,熟地黃75克, 酒泡過的川牛膝I克,細(xì)辛9克,補骨脂45克,升麻15克,青鹽9克,將藥研成末,用老米500克,煮飯后 合成丸陰干,入瓦砂罐封固,炭火,或桑柴火燒成灰存性,研為末,用鋁盒盛之。清晨以藥粉擦牙,然 后溫水漱咽服下。 優(yōu)點在于:其能固齒烏發(fā),補益精血祛風(fēng)清熱。 能固齒烏發(fā)的中藥配方,其特征在于制成該配方有效成分原料有:酒泡過的當(dāng)歸75克,小川芎75 克,荊芥穗75克,香附末75克,白芍藥75克,甘枸杞75克,熟地黃75克,酒泡過的川牛膝I克,細(xì)辛9 克,補骨脂45克,升麻15克,青鹽9克,將藥研成末,用老米500克,煮飯后合成丸陰干,入瓦砂罐封 固,炭火,或桑柴火燒成灰存性,研為末,用鋁盒盛之。清晨以藥粉擦牙,然后溫水漱咽服下。 能固齒烏發(fā)的中藥配方,原料有:酒泡過的當(dāng)歸75克,小川芎75克,荊芥穗75克,香附末75克,白芍藥75克,甘枸杞75克,熟地黃75克,酒泡過的川牛膝I克,細(xì)辛9克,補骨脂45克,升麻15克,青鹽9克,將藥研成末, 用老米500克,煮飯后合成丸陰干,入瓦砂罐封固,炭火,或桑柴火燒成灰存性,研為末,用鋁盒盛之,清晨 以藥粉擦牙,然后溫水漱咽服下。 1168.婦人脾胃氣虛,心腹脹滿,不欲飲食,四肢少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桂心半兩,草豆蔻2分(去皮),檳榔半兩,赤茯苓半兩,訶黎勒3分(煨,用 皮),陳橘皮3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參1兩(去蘆 頭),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婦人脾胃氣虛,心腹脹滿,不欲飲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方中草豆蔻,《婦人良方》作“草果”。 【摘錄】 《圣惠》卷七十一 1169.婦人白崩,臍腹冷痛,四肢不和,面無顏色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艾葉1兩(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芎藭3分,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 燥),桂心1兩,白石脂1兩,白礬灰1兩,烏賊魚骨2兩(燒灰),熟干地黃1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 遍,焙干,微炒),伏龍肝1兩,當(dāng)歸3兩(銼,微炒)。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婦人白崩,臍腹冷痛,四肢不和,面無顏色。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熱酒調(diào)下。 【摘錄】 《圣惠》卷七十三 1170.妊娠傷寒,煩熱頭痛,胎氣不安,或時吐逆,不下食 白術(shù)散 【別名】 白術(shù)湯 【處方】 白術(shù)1兩,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麥門冬1兩(去心),芎藭1兩,甘草半兩(炙 微赤,銼),人參1兩(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浸7遍去滑),前胡1兩(去蘆頭),赤茯苓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妊娠傷寒,煩熱頭痛,胎氣不安,或時吐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白術(shù)湯(《校注婦人良方》卷十四)。方中赤茯苓,《普濟方》作“赤芍藥”。 【摘錄】 《圣惠》卷七十四 1171.痰滯在胸膈悶不散,身體壯熱,頭目昏沉,胃氣不和,少思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甘菊花3分,赤茯苓3分,人參(去蘆頭)3分,前胡(去蘆頭)3分,大腹皮半兩 (銼)3分,旋覆花3分,半夏(湯洗7遍去滑),石膏1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 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痰滯在胸膈悶不散,身體壯熱,頭目昏沉,胃氣不和,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十二 1172.久赤白痢不止,腹中疼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龍骨2兩,黃連1兩(去須,微炒),阿膠2兩(搗碎, 炒令黃燥),干姜1兩(炮裂,銼),赤石脂2兩,地榆1兩(銼),當(dāng)歸1兩(銼,微炒)。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久赤白痢不止,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九 1173.痰冷癖飲,胸膈滿悶,不能下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赤茯苓2兩,人參3分(去蘆頭),桂心3分,甘草1分 (炙微赤,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前胡1兩(去蘆頭)。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痰冷癖飲,胸膈滿悶,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一 1174.治療脾胃貧血小偏方 脾胃虛弱貧血的患者,通常可見面色萎黃、唇甲色淡、食少納呆、心悸失眠、頭暈?zāi)垦!⑵>敕α?、?nbsp; 子月經(jīng)少甚至閉經(jīng)等癥狀。對于此類人群,以下飲食調(diào)方可酌情選用。 1.黃芪、黨參、枸杞子各15克,大棗10枚,鮮山藥片100克,兔肉塊150克,料酒、鹽各適量。前二味水 煎取汁,入其余各味煮至肉酥熟即可。每日1劑,分2次佐餐食用,20天為一個療程。具有益氣健脾、養(yǎng) 血明目、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及維生素C等功效。 2.花生米100克,大棗15枚,豬蹄塊300克,料酒、鹽、味精、食醋各適量。各味入鍋、加水煮沸,改為 小火煮至豬蹄肉塊酥爛即可。每日1劑,分2次佐餐食用。每20天為一療程。具有補脾益氣、養(yǎng)血止血、 安神通脈、補充維生素C等功效。 1175.發(fā)汗。主溢飲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麻黃1兩(去根節(jié)),赤芍藥3分,旋覆花半兩,桂心1兩,前胡3分(去蘆頭),甘 草3分(炙微赤,銼),五味子1分,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發(fā)汗。主溢飲。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衣蓋取汗。如人行 10里未汗,即再服。 【摘錄】 《圣惠》卷五十一 1176.胸膈留飲,腹中虛滿氣逆,不下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丁香半兩,赤茯苓半兩,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 滑),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前胡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胸膈留飲,腹中虛滿氣逆,不下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一 1177.氣隔痰飲,兩肋下痛,食不消化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柴胡1兩(去苗),赤芍藥3分,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厚樸1兩(去粗 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茯苓3分,檳榔1兩,桔梗2兩(去蘆頭),訶黎勒皮3分,桂心半兩,甘草 1分(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氣隔痰飲,兩肋下痛,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一 1178.《血栓解方治中風(fēng)后遺癥》 【組成】:水蛭 15 克、郁金 20 克、川芎 30 克。 【制法】:共研細(xì)末,制成片劑,每片重 0.3 克。 【用法】:每次 6 片,每日 3 次,7 天為 1 個療程。停藥 2 天,再行下 1 個療程,8 個療程為治療期限。 《中風(fēng)后遺癥的泡腳康復(fù)法》 【主治】:中風(fēng)后遺癥手足拘攣者。 【組成】:伸筋草 5 克、透骨草 5 克、紅花 5 克。 【制法】:將三味藥加水 2000 毫升,煮沸 10 分鐘(湯液溫度降低時須再加熱)。每日泡3 次,先泡 手,后泡腳,浸泡時手腳在湯液中自主屈伸活動,連續(xù)進行兩個月。 1179.傷寒后虛羸少力,不思飲食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黃耆1兩(銼),麥門冬1兩(去心),人參1兩(去蘆頭),桂心半兩,陳橘皮3分 (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后虛羸少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十四 1180.石水,四肢瘦細(xì),腹獨腫大,狀如懷娠,心中妨悶,食即氣急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赤茯苓1兩,桑根白皮1兩半(銼),楮白皮1兩半(銼),漢防己1兩,澤漆莖葉 (銼)2兩半,射干1兩,檳榔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石水,四肢瘦細(xì),腹獨腫大,狀如懷娠,心中妨悶,食即氣急。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如人行10里再服。以疏利為度。 【摘錄】 《圣惠》卷五十四 1181.傷寒后,脾胃氣不和,吃食全少,四肢乏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芎藭半兩,當(dāng)歸半兩(銼碎,微炒),桂心1 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厚樸半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檳榔半兩,大腹皮半兩 (銼),草豆蔻1分(去皮),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高良姜1分(銼)。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傷寒后,脾胃氣不和,吃食全少,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十三 1182.身體好不好,未必要檢查,看看睡醒后12個指標(biāo)就知道 1.耳朵。是最先醒來的感官。人之所以醒來,一般是先聽到外部有聲音。如果這個聲音,讓你醒來時,你沒有 煩躁感,覺得很自然,那說明你的身體能量,比較充足。 2.眼睛。人的一身精華,上注于目。如果醒來時,眼睛睜開很輕松,無黏滯,不費力,不干澀,沒有過多眼 屎,沒有腫眼泡,沒有黑眼圈,那說明身體很干凈,能量充足。 3.鼻子。鼻為肺之竅。如果起床時,鼻子通氣良好,沒有堵塞,不流鼻涕和鼻血,鼻毛無白毛,說明肺氣良 好。 4.嘴巴。沒有流口水,不口苦,不口干,無口氣,沒有痰。 5.打呵欠。如果睡得深沉,醒來后會打一個長呵欠。 6.伸懶腰。如果睡得放松,醒來后會伸一個懶腰,人很舒服。 7.皮膚。不油膩,不干燥發(fā)癢。 8.頭部。清醒,不昏沉。 9.身體。輕快有力,無沉重感。 10.刷牙。沒有出血,沒有痛感,沒有潰瘍。 11.小便。小便淡黃色,尿道有力不分叉,尿量較多。 12.大便。黃色,有形,排便順暢,早上排便比較好。 體檢偶爾檢查一次,說明不了什么問題。上面說的幾點,看一天兩天意義不大,每天留心觀察,這是真正的實 時健康監(jiān)測,比體檢更有意義。如果這些事,你不怎么留心,那身體到底好不好,你可能真的不知道了。 1183.氣膈,心腹痞滿,四肢拘急,體重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木香半兩,訶黎勒皮3分,桂心3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丁香 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陳橘皮1兩(湯 浸,去白瓤,焙),草豆蔻1兩(去皮)。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氣膈,心腹痞滿,四肢拘急,體重。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煎生姜、木瓜湯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 1184.久冷下痢后,脾胃尚虛,不能飲食,四肢少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銼,微炒),干姜1兩(炮裂,銼),木香半兩,甘草半兩(炙微 赤,銼),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神 曲1兩(炒令微黃),當(dāng)歸1兩(銼,微炒),訶黎勒1兩(煨,用皮)。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久冷下痢后,脾胃尚虛,不能飲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煮棗粥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九 1185.脾臟虛冷,吃食減少,大腸泄痢,腹痛,四肢無力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干姜半兩(炮裂,銼),桂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厚樸2兩 (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附子1兩(炮裂, 去蘆頭),縮砂2兩(去皮),草豆蔻1兩(去皮),當(dāng)歸1兩(銼,微炒),訶黎勒1兩 (煨,用皮)。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脾臟虛冷,吃食減少,大腸泄痢,腹痛,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食前熱服。 【摘錄】 《圣惠》卷五 1186.瓜萎薤白湯合血府逐瘀湯治糖尿病、心臟病 周某、男、51歲,機關(guān)在職。病史二型糖尿病10年,心臟病5年。 患者平素休息時即有心動過速,心率超過90次/min者活動后,有時心率可達(dá)125次/min。 曾在發(fā)病時經(jīng)醫(yī)院診斷為無痛性心肌梗塞,發(fā)病時伴有惡心、嘔吐、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不齊,納呆少食,自汗,胸悶心慌,失眠少寐,二便可,舌淡胖齒痕,質(zhì)暗有瘀 斑,脈澀沉緩。 辯證為血瘀胸中,心陽不振,痰瘀互結(jié)。治以通陽散結(jié)、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方用瓜 蔞薤白半夏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藥用全瓜蔞30g、薤白12g、法半夏15g、桂枝12g、桃 仁12g、紅花10g、當(dāng)歸15g、牛膝各10g、川芎12g、桔梗6g、赤芍15g、枳殼12g、甘草 6g、柴胡6g、茯苓15g、陳皮12g。每天一付水煎服。服藥7付癥狀減輕,本方隨證加減服 用3月余,病情穩(wěn)定。囑其控制飲食,控制血糖,保持平穩(wěn)。 臨床體會 本證用瓜蔞薤白半夏湯,通陽散結(jié),祛痰寬胸。主治胸痹痰濁較甚,用血府逐瘀湯主治 瘀血內(nèi)阻胸腔,氣機郁滯所致。即王清任所稱“胸中血府血瘀”之證。胸中為氣之所宗, 血之所聚,肝經(jīng)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氣機阻滯,清陽郁遏不升,則胸痛、頭痛日久 不愈,痛如針刺,且有定處;胸中血瘀,影響及胃,胃氣上逆,故呃逆干嘔,甚則水入 即嗆;瘀擾心胸,則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至于唇、目、舌、脈所見,皆為瘀血征象。 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氣止痛。加減化裁,若瘀痛入絡(luò),可加全蝎、穿山甲、地龍、三 棱、莪術(shù)等以破血通絡(luò)止痛;氣機郁滯較重,加川楝子、香附、青皮等以疏肝理氣止 痛;脅下有痞塊,屬血瘀者,可酌加丹參、郁金、.蟲、水蛭等以活血破瘀,消癥化 滯。 1187.九味羌活湯(一名羌活沖和湯) 治四時不正之氣,感冒風(fēng)寒,憎寒壯熱,頭疼壯熱,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此方主 之。羌活、防風(fēng)、蒼術(shù)各錢,白芷、川芎、生地、黃芩、甘草各錢半,細(xì)辛七分。水二 盅,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熱服取汁。有汗者去蒼術(shù),加白術(shù),渴者加葛根、石 膏。 1188.甘草附子湯(《金匱》方) 治風(fēng)濕相搏,骨節(jié)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大便反 快,惡風(fēng)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此主之。甘草(炙)、白術(shù)各二兩,附子(炮去皮) 二枚,桂枝(去皮)四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初服得微法則解。能食,汗后復(fù)煩者服五合。悉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妙。 1189.《三因》附子湯 治風(fēng)寒濕痹,骨節(jié)疼痛,皮膚不仁,肌肉重著,四肢緩縱。附子(生)、白芍藥、桂 心、甘草、白茯苓、人參、干姜各三兩,白術(shù)一兩。上咬咀,每服四錢,水煎服。 1190.真武湯 治少陰傷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 便利,或下利,或嘔者。茯苓、芍藥、生姜各三兩.白術(shù)二兩,附子(炮去皮,切八 片)一枚。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澤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 半升,細(xì)辛、干姜各一兩。小使利者去茯苓。下利者去芍藥,加于姜二兩。嘔者去附 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1191.調(diào)氣平胃散 治胃氣不和,脹滿腹痛。厚樸(制)、陳皮、木香、烏藥、白豆蔻、砂仁、白檀香各一 錢,甘草五分,蒼術(shù)錢半,藿香一錢三分。水一盅半,生姜三片。煎八分,食遠(yuǎn)溫服。 1192.六君子湯 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蚓没集懥。蚴筹嬰y化,或嘔吐吞酸,或咳嗽喘促。若虛火 等證須加炮姜,其功尤速。即前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各一錢五分。抽薪飲治諸凡火熾 盛而不宜補者。黃芩、右斛、木通、梔子(炒),黃柏各二錢,枳殼、澤瀉各錢半,細(xì) 甘草三分。水一盅半,煎七分,食遠(yuǎn)溫服。內(nèi)熱甚者,冷服更佳。如熱在經(jīng)絡(luò)肌膚者加 連翹、天花粉以解之。 1193.三氣飲 治血氣損、風(fēng)寒濕三氣乘虛內(nèi)侵.筋骨歷節(jié)痹痛之極.及痢后鶴膝風(fēng)痛等證。當(dāng)歸、枸 杞、杜仲各二錢,熟地三錢或五錢,牛膝、茯苓、芍藥(酒炒)、肉桂各一錢,北細(xì)辛 (或代以獨活)、白芷、炙甘草各一錢,附子隨宜—二錢。水二盅,加生姜三片煎服。 如氣虛者加人參、白術(shù)隨宜。風(fēng)寒勝者加麻黃二錢。此飲亦可浸酒,大約每藥一斤,可 用燒酒六至七升,浸十余日,徐徐服之。易老天麻丸治諸風(fēng),肢節(jié)麻木,手足不遂等 證。天麻(酒浸三日焙干)、牛膝(制同前)、草幕(另研末)各六兩,當(dāng)歸二十兩, 附子(制)一兩,羌活士兩,生地一廳。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或百丸,空 心食前,溫酒或白湯下。一方有玄參六兩,杜仲七兩.獨活五兩。按:此方愈風(fēng)丹大 同,但生地性涼.恐滯經(jīng)絡(luò),宜改用熟地為妥。且以六十四兩之諸藥,而佐以一兩之附 子,果能效否?此最少亦宜四兩或六兩方可也。 1194.歷節(jié)風(fēng)痛 歷節(jié)風(fēng)痛以其痛無定所,即行痹之屬也?!恫≡础吩疲簹v節(jié)風(fēng)摘是氣血本虛,或因飲酒 膜理開,汗出當(dāng)風(fēng)所致?;蛞騽诰耄{(diào)護不謹(jǐn),以致三氣之邪偏歷關(guān)節(jié),與氣血相搏而 疼痛非常,或如虎之咬,故又有白虎歷節(jié)之名。《中藏經(jīng)》曰:歷節(jié)疼痛者,因醉犯房 而得之,此其概也。大都痛痹之證、多有晝輕而夜重者,正陰邪之在所跑。其有遇風(fēng)雨 陰晦而甚者,此正陰邪侮陽主證也?;虻门療岫跽撸藵駸醾幹鹱C也。有火者宜 從清涼,有寒者宜從溫?zé)帷H艚蠲}拘滯,伸縮不利者,此虛。血燥證也,非養(yǎng)血養(yǎng)氣不 可。凡諸治法、總宜如前。凡諸痹作痛者,俱宜用火龍膏貼之。 火龍膏 治風(fēng)寒濕所襲,筋骨攣痛,及濕痰流注,經(jīng)絡(luò)壅痛,不能行步,并治歷節(jié)風(fēng),鶴膝風(fēng), 其效如神。生姜(取汁)八兩,乳香(為末)、沒藥(為末)各五錢,麝香一錢,真牛 皮廣膠二兩。上先將姜汁并膠熔化,方下乳香、沒藥調(diào)勻,待少溫,下麝香,即成膏 矣。攤貼患處。更服五積散。如鶴膝風(fēng)須服大防風(fēng)湯。 1195.遠(yuǎn)視和近視 來源:《一草亭目科全書》 作者:鄧苑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1、地芝丸(遠(yuǎn)視) 治目能遠(yuǎn)視不能近視,漸至近亦昏蒙。 處方:生地黃(焙干,四兩) 天門冬(去心,四兩) 枳殼(二兩,炒) 甘菊花(二 兩)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茶清送下百丸。 按∶陰虛不能近視,此方補陰藥也,故主之。 2、定志丸(近視) 治目能近視不能遠(yuǎn)視者。 處方:白茯苓(三兩) 人參(三兩) 遠(yuǎn)志肉(二兩) 石菖蒲(二兩) 上為末,蜜丸如梧子大,以朱砂為衣,每服七丸至二三十丸,溫米湯下,食后服,日三 服。 按∶陽乏不能遠(yuǎn)視,此方補陽藥也,故主之。但此癥年老宜之,空心當(dāng)服還少丹及補腎 陽之藥。 附:還少丹(可單獨用作養(yǎng)生或作內(nèi)障輔助藥) 功效:滋補腎水,溫養(yǎng)少火,諸虛百損,男婦咸宜,久服卻病延年。 處方:懷地黃(四兩,酒潤蒸曬九次,竹刀切片,酒煮搗膏) 甘枸杞(四兩,人乳蒸 二次,乘熱同 )川續(xù)斷(二兩,酒炒) 川牛膝(二兩,酒炒) 川杜仲(二兩,姜汁炒 斷絲) 山萸肉(去核凈,二兩,酒洗蒸過,曬干,炒) 遠(yuǎn)志肉(水洗去骨,曬干,二 兩,炒) 石菖蒲(用小而節(jié)密者去毛二兩炒) 楮實子(揀凈,二兩,炒) 小茴香(二 兩,炒) 白茯苓(去皮木屑,水淘凈,蒸過曬干,二兩) 懷山藥(二兩,蒸炒) 各制就和勻,用棗肉二百枚,搗和,加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日早晚滾湯好酒,任服 任吞五七十丸。此丸久服健筋骨,利關(guān)竅,充精血,美顏色,有大滋益,養(yǎng)生至寶。昔 仙密授婦人服之,果得高壽,且如童顏。因子不服,須發(fā)皓然,筋骨痿軟,時當(dāng)怒責(zé), 一官遙見,拘問女何打父。婦曰∶是吾子也,不服吾藥故打之,取方嘆賞,名打老兒 丸。原系孫真人自龍宮得來,凡腎經(jīng)補藥,俱可漸加。 1196.脾經(jīng)受病,多汗惡風(fēng),身體怠情,四肢不動,不能飲食,口角兩邊黃;脾臟中風(fēng),腹?jié)M身黃,嘔吐酸水 白術(shù)湯 【處方】 白術(shù)2錢,厚樸(姜制)2錢,防風(fēng)(去蘆)2錢,附子(炮,去皮臍)1錢,橘紅1錢,白鮮皮1 錢,五加皮1錢。 【功能主治】 脾經(jīng)受病,多汗惡風(fēng),身體怠情,四肢不動,不能飲食,口角兩邊黃;脾臟中風(fēng),腹?jié)M身 黃,嘔吐酸水。 【用法用量】 水2鐘,加生姜5片,煎至1鐘,不拘時候服。 【摘錄】 《奇效良方》卷一 1197.小兒赤白痢,日夜30-50行 白術(shù)湯 【處方】 白術(shù)1兩1分,干姜(炮)1分,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1兩,附子(炮裂,去皮 臍)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兒赤白痢,日夜30-50行。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空心、食前分溫2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七八 1198.和氣調(diào)中進食 白術(shù)湯 【處方】 白術(shù)、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桂心(不見火)、桔梗(炒)、干姜(炮)、人參(去 蘆)、當(dāng)歸(洗,去蘆,薄切,焙干)、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和氣調(diào)中進食。主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加大棗2個,同煎至8分,去滓,不拘時候服。 1199.內(nèi)傷冷物,外感風(fēng)邪有汗,風(fēng)濕惡風(fēng),脈緩 白術(shù)湯 【處方】 白術(shù)2兩,防風(fēng)2兩,甘草1兩(炙)。 【功能主治】 內(nèi)傷冷物,外感風(fēng)邪有汗,風(fēng)濕惡風(fēng),脈緩。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日1-2服。 【摘錄】 《陰證略例》 1200.五臟受濕,咳嗽痰多,上氣喘息,身體痛重,脈來濡細(xì),憎寒發(fā)熱 白術(shù)湯 【別名】 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2兩,五味子1兩,半夏(湯浸7次)1兩,白茯苓(去皮)1兩,橘紅1兩,甘草(炙)半兩。 【功能主治】 五臟受濕,咳嗽痰多,上氣喘息,身體痛重,脈來濡細(xì),憎寒發(fā)熱。 【用法用量】 白術(shù)散(《普濟方》卷一六一)。 【摘錄】 《普濟方》卷一六一引《濟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