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針草學名;Bidens pilosaLinn。.別名又叫;三葉鬼針草、四方枝、蝦鉗草、蟹鉗草,對叉草、粘人草、粘連子、引線包,豆渣草、豆渣菜,盲腸草,王八叉、小狗叉,鬼釵草,鬼黃花、山東老鴉草,鬼骨針,盲腸草、眺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線包、針包草、一把針,刺兒鬼、鬼蒺藜,烏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鉆草、山虱母、粘身草、咸豐草,脫力草、小鬼針,索人衣、一包針,家脫力草。莖略呈方形或圓柱形,幼莖有稀疏短柔毛,尤以節(jié)處為多。葉紙質(zhì),黃綠色,易碎,多皺縮或破碎,常脫落,展平后,完整葉2回羽狀深裂,裂片披針形,上面無毛,下面主脈有稀疏毛。莖頂常有扁平盤狀花托,著生10余枚針束狀、有四棱的果實,偶見黃色的頭狀花序。氣微,味淡。以身干、色綠、葉多、無雜質(zhì)者為佳。生于海拔50-3100米的路邊荒地、山坡及田間。國內(nèi)外均有分布。為我國民間常用草藥,鬼針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8~9月。果期9~11月。可在夏、秋季開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揀去雜草,鮮用或曬干,以全草入藥。味苦;性微寒,“味苦,無毒. 歸肝、肺、大腸經(jīng)。.除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稍潤,切成1~2cm小斷,干燥。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作用。可用于治療闌尾炎,腎炎,膽囊炎,腸炎,細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喉炎,閉經(jīng),燙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皮膚感染,小兒驚風、疳積等癥。
民間偏方: 1,治瘧疾:鮮鬼針草400~600克。煎湯,加入雞蛋一個煮湯服。 2,治痢疾:鬼針草柔芽一把。水煎湯,白痢配紅糖,紅痢配白糖,連服三次。 3,治黃疸:鬼針草、柞木葉各25克,青松針50克。煎服。
4,治肝炎:鬼針草、黃花棉各75~10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一日多次服,服完為止。 5,治急性腎炎:鬼針草葉25克(切細)。煎湯,和雞蛋一個,加適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日服一次。 6,治偏頭痛:鬼針草50克,大棗三枚。水煎溫服。 7,治胃氣痛:鮮鬼針草75克。和豬肉200克同燉,調(diào)酒少許,飯前服。 8,治大小便出血:鮮鬼針草葉25~50克。煎湯服。 9,治跌打損傷:鮮鬼針草全草50~100克(干的減半)。水煎,另加黃酒50克,溫服,日服一次,一般連服三次。 10,治四肢無力:脫力草一把。煎湯服。 11,治蛇傷、蟲咬:鮮鬼針全草100克,酌加水,煎成半碗,溫服;渣搗爛涂貼傷口,日如法兩次。 12,治氣性壞疽:鮮鬼針草全草,用冷開水洗凈,水煎湯熏洗。 13,治金瘡出血:鮮鬼針草葉,搗爛敷創(chuàng)口。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倍量;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取汁涂;或煎水熏洗。 用藥禁忌:孕婦忌服。
|
|
來自: 快樂養(yǎng)生堂 > 《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