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而文學作品則是構(gòu)建這座文化大廈的磚瓦,自先秦到明清,每個朝代都有著獨屬于它時代的特色文學。 先秦文學: 像平時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帶有先秦時代特色的《詩經(jīng)》中的一篇;而《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nèi)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詩經(jīng)》的著名篇目有《關(guān)雎》《氓》《伐檀》《碩鼠》《七月》。 詩經(jīng) 根據(jù)樂調(diào)的不同,劃分為風、雅、頌三類,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開創(chuàng)了是個現(xiàn)實主義的源頭。風,是不同地區(qū)的地方音樂,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qū)的音樂,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nèi)容多是歌頌祖先功業(yè)的;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相當于我們常用的排比修辭手法;比,比喻,相當于我們常用的比喻修辭手法;興,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聯(lián)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相當于我們常用的象征修辭手法。 除了詩歌外,還有先秦散文和楚辭。 先秦散文分為兩種: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覺醒的背景下和百家爭鳴的學術(shù)氛圍內(nèi)形成并繁榮起來的;歷史散文是在史官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逐漸產(chǎn)生并成熟起來的。 諸子散文有:《論語》,我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的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孟子》,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墨子》,記載了墨翟言論和墨家學派思想,倡導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jié)用、節(jié)葬等主張,基本反映了廣大勞動階層的呼聲;《老子》,又稱《道德經(jīng)》,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莊子》,又名《南華經(jīng)》,是道家經(jīng)文,是戰(zhàn)國早期莊子及其門徒所著;《荀子》,為戰(zhàn)國末期荀況及其弟子所著,主張人性本惡,強調(diào)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韓非子》,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 道德經(jīng) 歷史散文有:《尚書》,我國漢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它以記言為主,為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春秋》,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書,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道的重大事件,按年、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左轉(zhuǎn)》,全程《春秋左氏傳》,儒家“十三經(jīng)”之一,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體史書;《國語》,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記載周王朝和諸侯各國的大事;《戰(zhàn)國策》,國別體史書,全書沒有系統(tǒng)完整地體例,都是相互獨立的單篇。 再者就是楚辭,由戰(zhàn)國時期的偉大詩人屈原開創(chuàng)的新詩體,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詩經(jīng)·國風》與《楚辭·離騷》并稱“風騷”,對后世詩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屈原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楚辭 漢代文學: 到了漢代,最盛行的文體為“賦”,漢賦分為騷體賦、大賦和小賦,騷體賦代表作文賈誼的《吊屈原賦》;而漢代散文主要有論說散文和史傳散文,代表人物有司馬遷、班固等。 司馬遷,被后世尊稱為太史公、史遷、歷史之父,與司馬光并稱為“史界二司馬”,與班固并稱為“班馬”。其主要作品有《史記》,又名《太史公轉(zhuǎn)》,全書130卷,包括12本紀、8書、10表、30世家、70列傳?!妒酚洝肥菤v史散文,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創(chuàng)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種體例,被譽為“實錄、信實”,魯迅評價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 班固,主要作品有《漢書》。《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而漢詩包括樂府詩歌和文人詩?!赌吧仙!泛汀犊兹笘|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后者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壁”。 ps:司馬光,北宋文學家,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史界“兩司馬”之一。其主持編纂的《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上自戰(zhàn)國下至五代計16朝1362年的史實,為“史學雙壁”(史學界對司馬遷所著《史記》和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的合稱)之一。 資治通鑒 魏晉南北朝文學: “三曹”指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曹操的《觀滄?!罚茇У摹堆喔栊小?,曹植的《名都篇》《白馬篇》《洛神賦》都很有名。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yīng)玚、劉楨。 “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咸。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死后追謚忠武侯,其主要作品有《前出師表》《后出師表》《誡子書》等。 出師表 陶淵明,自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jié)先生”,是東晉末至南朝初期最杰出的文學家,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著有《陶淵明集》,代表作有《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等。 謝靈運,東晉末年劉宋初年的詩人、文學家、旅行家,是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主要作品為《謝康樂集》。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長詩《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敘事長詩《木蘭詩》,分別代表著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唐代文學: 唐朝最具代表性的時代文學就是唐詩,縱眼整個唐朝,唐詩一直長盛不衰。 初唐四杰:我國唐朝初期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田園詩派: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是山水田園詩成就達到高峰,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孟浩,字浩然,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詩的人,作品主要有《歸故園作》《過故人莊》等,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王維,字摩詰,與孟浩然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等,蘇軾贊其作品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山水田園 邊塞詩派: 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為代表,主要描繪邊塞戰(zhàn)爭和風土人情,以及戰(zhàn)爭帶來的各種矛盾,如離別、思鄉(xiāng)、閨怨等;高適,字達夫、仲武,曾任散騎常侍,世稱“高常侍”。與岑參齊名,并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主要作品有《燕歌行》《別董大》等;岑參。長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昌齡,字少伯,后人譽為“七絕圣手”,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邊塞》等。 浪漫主義: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并稱為“李杜”,其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作品風格豪邁奔放,想象豐富,立意清晰;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主要作品有《望廬山瀑布》《蜀道難》《將近酒》《早發(fā)白帝城》等。韓愈稱贊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將近酒 現(xiàn)實主義:有“詩圣”之稱的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主要作品有《兵車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其作品為現(xiàn)實主義詩歌藝術(shù)的高峰,被稱為“詩史”。首創(chuàng)“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直接推動了后來以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是唐代繼杜甫之后的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創(chuàng)作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其主要作品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學主張。 新樂府運動:中唐時期的一場詩歌革新運動,由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張籍、王建等所倡導,主張恢復古代的采詩制度,發(fā)揚《詩經(jīng)》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tǒng),,使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作用,強調(diào)以自創(chuàng)的新的樂府題目詠寫時事。 晚唐小李杜:李商隱和杜牧的合稱,世稱“小李杜”。李商隱創(chuàng)造的“無題詩”多以愛情為題材,對后代影響很大;杜牧的詩風格俊爽清麗,獨樹一幟,尤其擅長七言律詩和絕句。 宋代文學: 說了唐詩,就不得不說宋詞,宋詞主要有豪放派和婉約派。 豪放派:范仲淹,字希文,世稱范文正公,主要作品有《漁家傲·秋思》《蘇幕遮·懷舊》等;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主要作品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青玉案·元夕》等;岳飛,字鵬舉,主要作品有《滿江紅·怒發(fā)沖冠》《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等;陸游,字務(wù)觀,號放翁,主要作品有《卜算子·詠梅》《釵頭鳳·紅酥手》等。 滿江紅 婉約派:李煜,字重光,初名從嘉,被稱為“千古詞帝”,主要作品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等;柳永,原名三變,“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主要作品有《雨霖鈴·寒蟬凄切》《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等;秦觀,字少游,號淮海居士,主要作品有《鵲橋仙·纖云弄巧》《望海潮·洛陽懷古》等;李清照,號易安居士,被稱為“千古第一女”,與辛棄疾并稱“濟南二安”,主要作品有《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聲聲慢·尋尋覓覓》《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等。 唐宋八大家: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主要作品有《師說》《進學解》《馬說》等;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主要作品有《永州八記》《黔之驢》《捕蛇者說》《至小丘西小石潭記》等;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記》《秋聲賦》等;蘇洵,字明允,自號老泉,與其子蘇軾、蘇轍并以文學著稱于世,世稱“三蘇”,主要作品有《六國論》等;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豪放派主要代表,主要作品有《東坡樂府》《赤壁賦》《江城子》《念奴嬌》《水調(diào)歌頭》等;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主要作品有《欒城集》《龍川略志》《論語拾遺》《古史》《黃州快哉亭記》《上樞密韓太尉書》等;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世稱“王文公”,主要作品有《泊船瓜洲》《元日》《桂枝香·金陵懷古》等;曾鞏,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主要作品有《墨池記》《學舍記》等。 赤壁賦 元代文學: 到了元代,雜劇成為主流。 元雜劇四大家:關(guān)漢卿、鄭光祖、馬致遠和白樸。 元雜劇四大悲?。宏P(guān)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梧桐雨》、馬致遠的《漢宮秋》、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元雜劇四大愛情?。宏P(guān)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墻頭馬兒》、鄭光祖的《倩女離魂》。 ps:我國四大古典名劇,王實甫的《西廂記》、湯顯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長生殿》。 而到了明清,小說逐步流行起來。 明代文學: 施耐庵,主要作品《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nóng)民起義的小說;羅貫中,我國第一位全力創(chuàng)作通俗小說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其中《三國演義》為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體小說;吳承恩,主要作品有《西游記》,是著名長篇章回體神魔小說,標志著浪漫主義文學的新高峰;蘭陵笑笑生,是《金瓶梅》的作者作用的筆名,是我國第一位獨立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的作家。 三國演義 《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金瓶梅》并稱“四大奇書”。 ps: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清代文學: 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主要作品有《聊齋志異》,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以談鬼說狐的方式反映現(xiàn)實,《促織》《狼》《席方平》《嶗山道士》《畫皮》等均出于此,郭沫若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論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曹雪芹,主要作品有《紅樓夢》(死后遺留前80回)?!都t樓夢》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古典小說,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并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著;吳敬梓,主要作品有《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典型的諷刺小說,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世俗風氣的敗壞。 儒林外史-范進中舉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我國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直面社會而取得轟動效應(yīng)的長篇章回體小說,也是譴責小說的代表作,首開近代小說批判社會現(xiàn)實的風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勾畫出中法戰(zhàn)爭后至20世紀初的20多年間晚清社會出現(xiàn)的種種怪現(xiàn)狀,所反映的社會生活范圍比《官場現(xiàn)形記》更為廣闊;《老殘游記》,以游記的形式,以游歷為線索,以老殘為中心人物;《孽?;ā?,描寫了從同治至光緒30多年間的歷史文化的推移和政治社會的變遷。 綜上,就是我國自先秦至明清各時代的特色文學,堪稱一部壯烈的文化史實,壯哉! |
|
來自: 瀟瀟雨ekg9m5f4 > 《文學一中國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