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與人文旅游專題特賣 微信公眾號—貓途之旅 本文為貓途之旅的第16篇觀察文章 《高鐵游中國》系列之第16站-桂林 《高鐵游中國》系列簡介 本專題以筆者所在的城市——成都市為起點,沿著高鐵走遍全國100個旅游城市(線路不重復,一條線走完),每座城市一個疑問,一個主題,一篇文章,深度挖掘該城市的自然人文旅游文化。 不是游記,不是攻略,而是有品位有態(tài)度有分析的城市旅游觀察! 【北部灣高鐵-柳南高鐵-衡柳高鐵】 D8408,北海-桂林,歷時4小時38分 “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沒有任何一句話,更能如此貼切得形容桂林這座旅游城市。提及中國自然風景,桂林山水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忽略的象征。 桂林所獲得的各項國際國內(nèi)榮譽,已經(jīng)數(shù)不勝數(shù)。“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對于桂林來說,已是最低標準,遠無法反映其價值。“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亞洲最受歡迎旅游城市”、“世界自然遺產(chǎn)”、“全球最美國家公園”等稱號,才是桂林在國內(nèi)外旅游城市中,應有的地位。 對于游人來說,游覽桂林山水已足夠。但桂林這座城市,在中國歷史地位中,還有著遠比“桂林山水”更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遺產(chǎn)。其中一項,足以改變中國歷史進程。 那就是——“靈渠”。可以說,沒有靈渠,就沒有現(xiàn)在的中國版圖。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走進《高鐵游中國》系列之第16站——桂林。 桂林概覽 桂林,著名的中國旅游城市,被國家定位為國際旅游城市、國際旅游勝地、國際旅游綜合交通樞紐。 桂林是世界旅游組織向全球首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亞洲最受歡迎旅游城市,位列國外游客入境旅游目的地全國第四,僅次于北京、上海、西安。 桂林也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4000余年歷史,是桂柳文化、桂系軍閥發(fā)祥地。自秦朝起,桂林一直是華南地區(qū)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桂林自然風光秀麗,文化遺產(chǎn)豐富,代表景點有:漓江、象鼻山、七星巖、兩江四湖、龍脊梯田、陽朔十里畫廊、興安靈渠等。 01/ 桂林不只有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流傳千古、名滿海內(nèi)外的詩句,讓無數(shù)人心馳神往。 桂林地區(qū)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遍布桂林的石灰?guī)r,經(jīng)億萬年的風化侵蝕,形成了千峰環(huán)立、一水抱城、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 桂林風景如詩如畫,有以漓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為代表的山水自然景觀:這里的山,連綿矗立,千姿百態(tài);這里的水,蜿蜒曲折,溫婉秀麗。此外,還有以壯、瑤、苗、侗等十多個少數(shù)民族為代表的民俗風情文化。 桂林最著名的風景區(qū)——漓江,發(fā)源于華南第一峰貓兒山,是喀斯特地貌發(fā)育最典型的地段,酷似一條青羅帶,蜿蜒于萬千奇峰間,人稱百里漓江、百里畫廊。新版人民幣20元背面圖案,正是漓江山水的一段。 漓江風光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勝”之譽。從桂林至陽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是漓江精華,還有“深潭、險灘、流泉、飛瀑”的佳景,是巖溶地形發(fā)育典型、豐富和集中地帶,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華,令人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之感。 作為桂林象征的象鼻山,簡稱象山,以酷似象鼻而著稱。此外,在鼻腿之間造就的一輪臨水皓月,構(gòu)成了一幅“象山水月”奇景。象山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引無數(shù)人爭相觀賞,被視為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市的城徽中心圖案就是象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里有傳說中劉三姐拋繡球定情的千年古榕,有沿路風景無數(shù)的十里畫廊,還有被譽為“小漓江”的遇龍河。連綿數(shù)十里的山巒,如高筍般拔地而起,山水環(huán)繞,自然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桂林山水天下聞名,但桂林不只有山水風光。作為有著4000余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桂林歷來是廣西地區(qū)的首府所在地,華南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而奠定其顯赫地位,以及開化嶺南社會經(jīng)濟的,正是那一條世界最古老的運河之一——靈渠。 02/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是當年郭沫若在桂林參觀靈渠后發(fā)出的感慨,意為靈渠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堪比萬里長城。 不熟知那段歷史的游人,往往在參觀完靈渠景區(qū)后,大失所望:“這不就是一條普通的河溝嗎?怎么能比肩世界奇跡萬里長城?” 殊不知,靈渠與長城,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同樣重要。只不過,萬里長城旨在抵御來自塞外草原民族的侵襲,而靈渠則開拓了嶺南偏遠地區(qū),將這一近現(xiàn)代史上最富庶的地方,納入了中華文明的版圖。 靈渠,在秦始皇時期修建,與都江堰、鄭國渠一起,被譽為秦王朝的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世人皆知,將四川盆地灌溉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鄭國渠則讓干旱少雨的關中平原得到滋潤,變貧瘠之地為富庶家園。而靈渠,鮮有人知。 與都江堰、鄭國渠不同,靈渠修建的最早初衷,其實是出于軍事目的。當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立即揮師南下,劍指嶺南地區(qū)。但該地少數(shù)民族眾多,民風強悍,加之山高水深、瘴氣橫行,軍事行動十分困難。為了盡快統(tǒng)一全境,保持軍隊和糧草運輸通暢,秦始皇一聲令下,開建靈渠。 最終,以7萬多軍民的犧牲為代價,靈渠修建而成。秦軍從遙遠的咸陽出發(fā),經(jīng)陸路到漢水上船,順流而下,經(jīng)過漢口、洞庭湖,取道湘江,溯江而上,從靈渠轉(zhuǎn)入漓江,再順流而下,進入珠江流域,最終到達嶺南地區(qū)。 靈渠修建完成后,秦軍后勤補給源源不斷,次年就攻占了整個嶺南地區(qū)。秦始皇在此設立桂林郡、象郡、南??ぃ虻诌_南海之濱,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南方的霸業(yè)。 此后,靈渠成為溝通中原與嶺南之間的重要通道,兩廣因此成為華南地區(qū)最重要的經(jīng)濟中心。直到1941年湘桂鐵路通車后,靈渠才完成了其歷史使命,逐漸演變?yōu)橐怨喔葹橹鞯妮斔馈?/p> 03/ 靈渠修建難度,遠超想象 靈渠,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譽。 之所以偉大,不僅在于其在歷史上發(fā)揮的軍事和交通運輸作用,更在于它的修建之難度、設計之精妙,皆為曠世之作。 靈渠主體工程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門組成,設計科學,建筑精巧。鏵嘴將湘水三七分派,大小天平則是一座人字形堤壩,通過這個堤壩,人為的將水位抬高,使得其中三分水向南經(jīng)南渠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經(jīng)北渠匯入湘江。 湘江發(fā)源于靈川縣海洋山的龍門界,向北流入長江;漓江發(fā)源于華南最高峰——貓兒山,向南注入珠江流域的西江。漓江支流始安水與湘江最近處,僅為1600米,但此處湘江比始安水低6米,按理說在兩江距離最短處開鑿運河,應該最節(jié)約人力物力。但現(xiàn)在的靈渠,卻是一條長達30多公里的運河,這是為什么呢? 顯然,古人經(jīng)過了大量的測量與構(gòu)思,才會如此舍近求遠。在最短處溝通,雖然節(jié)省了工程量,但地形落差太大,水面難以平順銜接。另外,始安水是山溪,水量不足且每年變化大,而湘江水量充沛且比較穩(wěn)定,所以必須要以湘江為分流,連通漓江。 即使對湘江進行分流,但水面仍然低出漓江甚多。此時就要構(gòu)筑堤壩,保證湘水順利流入漓江。堤壩作為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要經(jīng)受滔滔江水的千年沖擊,今人通常以鋼筋水泥構(gòu)筑,但古人可沒有這些技術(shù)。 如此障礙,難不倒聰慧的古人。秦人構(gòu)筑了一座人字形堤壩,稱之為大天平、小天平。堤壩建造方式為,在沙石地上打上松木樁和松木格,由于松木富含松脂,所以不畏江水浸泡。然后用每塊重達一噸的巨石鋪在上面,石塊之間的縫隙用鐵水澆筑,將石塊連接,從而使得整個大壩連為一體。 江水遇到長短三七分的人字形大壩后,按此水量比例,分別流入南、北渠。當水滿時,南北渠的水位一樣。水量大時,多余的水會漫過堤壩,經(jīng)湘江故道流回湘江。 至于靈渠主建者“史祿”為何人,目前仍然是個謎,秦朝也沒有留下相關記載。至于當時的河流落差、堤壩高度等計算,其測量方法就更無從得知了。留給我們的,唯有這一座歷經(jīng)數(shù)千年而無損的偉大工程。 本文為原創(chuà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微信公眾號:貓途之旅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