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學習?。?/strong> 1938年就有報道發(fā)現(xiàn)低鈉血癥與肺癌有關。 血清鈉濃度低于135mmol/L,即稱為低鈉血癥。 低鈉血癥分為: ①缺鈉性低鈉血癥; ②稀釋性低鈉血癥; ③消耗性低鈉血癥。 Schawartz等于1957年提出,當時發(fā)現(xiàn)2例肺癌患者出現(xiàn)嚴重低鈉血癥,后證實肺癌中燕麥細胞產(chǎn)生一種異源性ADH,導致ADH增多,稱為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SIADH)。 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表現(xiàn)為等容量性低滲性低鈉血癥 迄今已發(fā)現(xiàn)伴有SIADH的疾病有60多種,但多數(shù)為惡性腫瘤,以肺癌最常見,其中小細胞肺癌占90%。 SIADH是由惡性腫瘤導致的異位精氨酸血管加壓素(AVP)分泌亢進所致。 部分肺癌患者在早期無明顯肺部癥狀,而是以肺外表現(xiàn)為首發(fā)癥狀,其中低鈉血癥就是一個常見表現(xiàn)。 其他腫瘤如宮頸癌,食管癌,胃癌等也可伴有SIADH,提示臨床醫(yī)師,對于持續(xù)性低鈉血癥,應充分重視,尤其是常規(guī)檢查不能明確病因的SIADH,應行全面詳細的檢查,以免漏診誤診。 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SIADH)的主要診斷依據(jù)如下:
SCLC的分期與SIADH發(fā)生率不相關。 伴有低鈉血癥的SCLC患者與正常血鈉水平的SCLC患者相比預后較差。 在一項入組了接受2周期以上化療的61名患者的研究中,血鈉水平未升至正常的患者預后更差。 非ADH介導的低鈉血癥,包括攝入鈉鹽不足,由于藥物腎臟毒性導致鈉鹽流失,輸注低滲液體應與SIADH造成的低鈉血癥相鑒別。 SIADH的癥狀與低鈉血癥發(fā)展的速度和程度密切相關,主要癥狀有:頭痛、疲乏、肌肉無力、記憶力下降。 對于SIADH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也是治療腫瘤本身,腫瘤合并SIADH可隨腫瘤的切除、放化療的顯效而使血鈉恢復正常。 SIADH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糾正低鈉血癥。 治療分為“緊急糾正低鈉血癥”和“慢性低鈉血癥的糾正”兩個階段。 血鈉低于120mmol/L并伴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者應立即治療,可在6小時內(nèi)輸入3~5%的氯化鈉溶液,使血鈉提高10mmol/L,以減輕癥狀。 對輕度,非容量消耗的低鈉血癥,治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限制液體入量并增加液體排出,如果每日攝入的水量控制在500~1000ml,保持7-10天即可糾正低鈉血癥。 2.提高血漿晶體滲透壓和膠體滲透壓。可用3%高滲鹽水加速尿靜脈給藥。 3.去甲金霉素可以抑制抗利尿激素對腎小管的作用,減少水的重吸收來糾正低鈉血癥。通常劑量為600mg/d,分2-3次口服。 4.低鉀可致肢體無力和心臟癥狀,應積極糾正。 5.病因治療如手術,放化療等。 本文主要參考書籍:主任醫(yī)師查房手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