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虛詞 1. 而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連詞,表轉(zhuǎn)折) (2)倚歌而和之(連詞,表修飾) (3)正襟危坐,而問客曰(連詞,表承接) (4)侶魚蝦而友麋鹿(連詞,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連詞,表轉(zhuǎn)折 ) (6)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連詞,表轉(zhuǎn)折) (7)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連詞,表修飾 ) 2. 之 (1)月出于東山之上(助詞,的) (2)凌萬頃之茫然( 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3)哀吾生之須臾(助詞,的) (4)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代詞,它 ) (5)茍非吾之所有(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耳得之而為聲(代詞,它 ) (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代詞,它們) (8)吾與子之所共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 3. 于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 ) (2)月出于東山之上( 介詞,從 ) (3)徘徊于斗牛之間(介詞,在 ) (4)于是飲酒樂甚( 介詞,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詞,被 ) (6)漁樵于江渚之上(介詞,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詞,在) (8)托遺響于悲風( 介詞,在 ) 4. 乎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形容詞詞尾) (2)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形容詞詞尾 ) (3)郁乎蒼蒼( 形容詞詞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語氣詞,表示疑問) (5)而又何羨乎(語氣詞,表示疑問 ) (6)相與枕藉乎舟中( 介詞,在 ) 二、實詞 1. 通假字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通“憑”,乘 ) (2)山川相繆(通“繚”,環(huán)繞 ) (3)舉酒屬客 ( 通“囑”,勸人飲酒) (4)舉匏尊以相屬(通“囑”,勸人飲酒 ) 2. 古今異義 (1)徘徊于斗牛之間 古義: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橫江 古義:白茫茫的水汽 (3)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浩蕩渺遠的樣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義: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 古義:循,依。 3. 一詞多義 (1)東 a順流而東(動詞,向東進軍) b東望武昌(名詞作狀語,向東) (2)望 a七月既望(名詞,農(nóng)歷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遠看) (3)下 a方其破荊州,下江陵(動詞,攻占) b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詞,下面) (4)如 a縱一葦之所如(動詞,往) b如怨如慕(副詞,像) (5)歌 a扣舷而歌之 ( 動詞,唱) b歌曰 (名詞 歌詞) c倚歌而和之 (名詞 曲調(diào)) (6)長 a抱明月而長終 ( 永遠) b而卒莫消長也 (增長) 4. 詞類活用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名詞用作狀語,向西,向東) (2)下江陵(名詞用作動詞,攻占) (3)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向東進軍) (4)舞幽壑之潛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 ) (5)泣孤舟之嫠婦(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詞用作動詞,整理 ) (7)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名詞用作狀語,向南 ) (8)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名詞用作動詞,打魚砍柴 ) (9)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 (10)不知東方之既白(形容詞用作動詞,顯出白色 ) 四、文言句式 1. 判斷句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相與枕藉乎舟中 3.定語后置 凌萬頃之茫然 客有吹洞簫者 4謂語前置 渺渺兮予懷 5.被動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賓語前置 何為其然也 而又何羨乎? 而今安在哉? |
|
來自: 當以讀書通世事 > 《070-語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