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易簡讀書(ID:yijiandushu) 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于兩周前落下了帷幕。 得獎的電影基本沒有懸念——《無雙》摘獲了7項大獎,成為了當晚最大贏家;其次則是《紅海行動》,摘獲了最佳視覺效果等3項大獎。 可若要認真論起來,其實這兩部電影都不能算是純粹的港片——因為兩部電影均是大陸與香港的合拍片。 它們掩蓋了許多純港片的光芒;但它們的獲獎,卻是在很多人意料之中。 因為,我們不難發(fā)現,近幾年來參評金像獎的電影水準越來越低,越來越少出現群雄逐鹿的盛況。 放眼望去,誰能獲獎,幾乎不用猜。 有人說,金像獎失落的背后,其實是香港電影的命運寫照。畢竟,曾幾何時,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先驅者,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便受到了很多人的矚目。 可如今的香港電影,卻走得愈來愈慢。僅從這次獲獎的最佳男女主是誰便可隱隱猜到,香港電影正處于青黃不接的尷尬里—— 最佳男主角,依舊是老戲骨黃秋生。 最佳女主角雖然終于冒出了一個新面孔曾美慧孜,但最佳男配女配,依舊是快60歲的老戲骨惠英紅和袁富華。 新人不給力,老一輩的演員又漸漸老去。 放眼如今的整個香港電影圈,竟再找不出一個新的小馬哥,新的阿飛,新的聶小倩、新的東方不敗、新的至尊寶...... 香港電影真的死了嗎? 這是一個痛擊所有香港電影人和香港電影愛好者的終極拷問。 可作為一個香港電影愛好者,我仍然記得,香港電影風光的那些年。 記得香港電影里一個個風華絕代的人物,一幕幕經典的故事橋段,和一個個富有才華的導演。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香港電影值得人們探究的前世今生。 01 2010年,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 香港導演吳宇森榮獲威尼斯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獎。 頒獎嘉賓一上臺,坐在臺下的人們都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氣—— 來給吳宇森頒獎的人有兩位,一位是《殺死比爾》的美國大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另一位是徐克。 吳宇森和徐克的江湖恩怨,在世上已流傳有30年之久。此次組委會的安排,不得不令人懷疑別有用心。 正當眾人都屏住呼吸時,徐克說出了第一句話: “這個獎很特別,其實是對吳導演第一階段的表彰,他還會有更多更好的電影出來的?!?/span> 緊接著,他說出了第二句: “這么多年,我不想證明我有多么了不起,我只想得到我應該得到的東西。” 這是由《英雄本色》里周潤發(fā)說的臺詞而改編的。臺下的吳宇森,眼淚霎時奪眶而出。 《英雄本色》是吳宇森和徐克的化繭成蝶之作。因為這部電影的出現,改變了兩大導演的一生。 隨后吳宇森上臺,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觀眾起立向這位電影大師致敬。吳宇森與徐克熱烈擁抱。 掌聲久久不息,約莫5分鐘后才漸漸停止。而徐克和吳宇森的故事,卻是五天五夜,也難以說完。 但他們的故事,卻開啟了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 時間回到1979年的香港。 一個電影人的聚會上,33歲的吳宇森躲在一個角落,只顧悶頭抽煙。 此時的他,剛拍完電影《豪俠》,但電影遇冷,反響平平。一向勢利的嘉禾馬上變臉,將他冷在一邊。 郁悶的吳宇森抽著抽著,竟將一位女子的手當成了煙灰缸。 這位女子的名字,叫施南生。 她是徐克當時的紅顏知己,也是后來的徐夫人。 年輕時候的徐克和施南生△ 所謂不打不相識,徐克通過自己的夫人,換來了一個兄弟。 兩人的感情發(fā)展很迅速,很快就到了半夜在喜來登酒店頂層,談人生談理想談一夜的時候了——還經常因為聲音太大被人轟下來。 在7年的時間里,相見恨晚的吳徐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系。巧合的是,這7年里,兩人都過得不怎么好—— 徐克懷才不遇。他拿著自己精心準備的《倩女幽魂》和《英雄本色》無人賞識,連拍三部電影都撲了,被稱為“票房毒藥”。 吳宇森更慘,因拍的喜劇片票房慘敗,被公司發(fā)配到臺灣,只能在臺灣拍二類電影。 徐克到臺灣看望兄弟,并在他拍的《兩只老虎》中客串了一個角色。拍片結束后,兩人照例到酒店天臺喝酒,吳宇森說出了自己的英雄槍戰(zhàn)片的夢想。 彼時,徐克施南生的工作室剛剛成立,《英雄本色》剛剛被斃掉,他們倆商量決定:這部片子就自己來拍。 吳宇森和徐克并不知道,冥冥中,命運如同一張看不見的大網,把兩人緊緊綁在了一起。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兩人很快發(fā)現了一個骨感到不能忽視的現實——缺錢。 錢是實現夢想的橋梁,沒有錢,跟咸魚也沒有什么區(qū)別了。因為沒有錢,就意味著沒有好的制作,也沒有好的演員加盟。 經濟拮據的吳宇森當時只找到了兩個“一般”的演員——剛被邵氏炒了魷魚的狄龍,和被譽為“票房毒藥”的周潤發(fā)。 但是還差一個演員,一個具有票房號召力的當紅演員。 吳宇森想到了以人好聞名娛樂圈的哥哥張國榮。 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去找張國榮談。畢竟那個時候,張國榮已經是鼎鼎有名的歌壇巨星,而自己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導演。 可吳宇森沒想到,幸福來得有點突然—— 張國榮看了看故事大綱,答應出演。 欣喜若狂的吳宇森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徐克,徐克便利用這個消息說服了投資方——可以說,張國榮的加盟搞定了要有當紅大明星才肯掏錢的投資方。 兩個抑郁不得志的導演、剛被開除的狄龍、票房毒藥周潤發(fā)、再加上哥哥張國榮……英雄本色的主要制作班底終于集齊了。 1986年,《英雄本色》在香港上映,打破了香港電影的票房紀錄。 吳宇森將他多年的不得志,以一種詭譎唯美的方式呈現在了這部電影里,并通過各種沖突點完美的爆發(fā)了出來—— 在《英雄本色》中,周潤發(fā)飾演的小馬在臺灣酒家給宋子豪報仇的一段,至今依然是香港電影中最經典的槍戰(zhàn)場面: 整個場面以國語小調歌曲搭配著兩段情節(jié)——一邊以慢鏡頭捕捉小馬在走廊里左擁右抱,同時將多把手槍藏于走廊的花盆里,瀟灑飄逸、風流倜儻;一邊以正常速度拍攝臺灣黑幫大吃大喝的酒宴。 兩個片段平行進行,又互相穿插,不同的節(jié)奏形成鮮明對比。 隨之,一段最激烈的槍戰(zhàn)爆發(fā)。小馬順勢從走廊花盆里拿出預先藏好的手槍,以慢鏡頭拍攝他的動作,一個飛身,一下舉槍,把對手射得七零八落。 他信步穿越歌廳走廊,衣帶飄飄,神情瀟灑,從容不迫。隨后舉槍四射,發(fā)發(fā)命中,如入無人之境。 這種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外加慢鏡頭與定格的使用、發(fā)哥翩翩飛舞的身姿,使激烈的槍戰(zhàn)場面具有了舞蹈般的優(yōu)美與音樂般的旋律。 吳宇森的這種拍攝方式,被稱作“暴力美學”。而《英雄本色》中對暴力的風格化處理,成為電影中暴力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影片最后,小馬哥倒在了血泊里。但這不是江湖的結束,而是無數影迷心里江湖的開始。 至此,香港電影在江湖的名聲,終于打響—— 但俗話說得好,“有得必有失”,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信仰與使命。 拍完《英雄本色3》后,吳宇森與徐克漸行漸遠。 有人說,吳宇森和徐克的決裂是因為觀念不同,也有人說,他們的決裂是因為拍攝風格相去甚遠。 沒有人知道真實的原因是什么,但所有人都知道,香港電影能獲得世界級的知名度,離不開他們二人的努力。 02 與吳宇森直來直去打打殺殺的 “英雄夢”不同,徐克的“英雄夢”里,多了幾分俠骨柔腸。 1950年,伴隨著西貢街道上響起的槍聲,徐克出生了。 那時候的越南很亂。為了避難,徐克常常和家人躲在樓梯底下,天空常常亮起照明彈,讓徐克一家膽戰(zhàn)心驚。 彼時,小小的徐克藏了一個武俠夢——他幻想著,自己能變成一個無所不能的俠客,救平民百姓于水火。 現在看來,徐克本人雖然沒有成為俠客,但他的電影已經幫他實現了。 16歲的時候,徐克一家搬到了香港。19歲后,徐克去美國留學,并瞞著父親將大學專業(yè)由醫(yī)學改成了電影。 徐克他爹知道后,在信中痛心疾首地表示:“你氣得我想上吊??!” 上吊應該是沒吊成,因為徐老爺子后來活到了98歲,帶著對兒子的驕傲含笑而終。 畢竟徐克很爭氣—— 28歲就拍出了職業(yè)生涯中的第一部自己指導的武俠電視劇,29歲以一部顛覆之作《蝶變》開啟了香港電影新浪潮時代,31歲以《鬼馬智多星》奪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 《鬼馬智多星》劇照△ 與同時代的電影導演相比,徐克的成名可謂比他人早得多。但一路順風順水的他,卻在《鬼馬智多星》后經歷了創(chuàng)作瓶頸,并且一瓶頸就是五年。 這五年,是徐克抑郁不得志的五年,也是吳宇森碌碌無為的五年。兩個人惺惺相惜,最后一拍即合,于1986年拍下了《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的大賣,令徐克與吳宇森激動不已。徐克認為應該趁熱打鐵多拍幾部,吳宇森卻認為應該十年磨一劍。 兩人之間的溝壑越來越深,最后以徐克獨自操刀英雄本色3而終。 但徐克明白,自己想要的不是英雄片。因為此刻的他,仍保留著自己的初衷——兒時心里的那個武俠夢,仍在他心里蕩漾不去。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這是李白的武俠世界。 但到了徐克這里,江湖已經不僅僅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也不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在他的觀念里,武俠世界里的大俠并不是冷血無情的殺手,而是有血有肉的劍客。 于是,徐克與胡金銓、程小東一起,拍出了一部反響巨大的電影——《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劇照△ 這部1990年版的《笑傲江湖》作為金庸小說改編的最高水準,在成全了胡金銓多年夙愿之余,也見證了兩代武俠電影宗匠間的傳承。 片中,鮑方飾演的風清揚不再是那么神秘莫測、仙風道骨,他也有接地氣的一面: “我在外面被人趕,到了這你又讓我走,我該到哪里去呀!武功高,沒有用。 英雄也不過是血肉之軀,只要江湖上那些偽君子或者小人,控制了你的親人,你也不過是個不堪一擊的弱者。其實人的感情比所有的武功都厲害?!?/span> 令狐沖除了原著中獨具的自由、隨性氣質外,更多了狡黠的一面,于俠客之外的市井氣息則讓令狐沖多了三分煙火氣。 《笑傲江湖》火了,胡金銓隱退了,但徐克與程小東卻因為共同的理念,擦出了猛烈的火花—— 很快,《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上映了。 片中的林青霞一襲紅衣,仰起頭,將湖中的酒盡數往嘴中灌去。 英氣滿滿的側顏端的是豪邁奔放,一席紅衣又將她襯托得分外妖嬈,有種迷離的美感。 不出意外,青霞醉酒成了香港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鏡頭之一。它與“朱茵眨眼、張敏回頭、祖賢穿衣”并列四大古裝電影最美的鏡頭。 從今往后,徐克一發(fā)不可收拾——在他監(jiān)制或導演的電影下,他拍的女子,總是比別的導演多了幾分風韻: 《倩女幽魂》中,素紗飛揚、長發(fā)拂臉的祖賢,兼嫵媚與文雅于一身; 《新龍門客棧》中的張曼玉,將金鑲玉的潑辣與大膽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個手勢,一個挑眉,老板娘風騷多情的模樣盡在其中; 《青蛇》中的王祖賢與張曼玉,在潮濕的水中沐浴。黑色的秀發(fā)濕噠噠的落在肩上,暗黃的光線勾勒出兩人曼妙的胴體,鬧得觀眾心癢難耐; 《黃飛鴻》系列的關之琳,如一泓秋水,十三姨的嬌羞與大膽在徐克的鏡頭下娓娓道來; 還有《狄仁杰2》中的楊穎、《七劍》中的金素妍、《龍門飛甲》中的周迅…… 都如一幅幅絕美的古風畫,向觀眾撲面而來。 Angelbaby▽ 金素妍▽ 周迅▽ 以至于有媒體評價道:八九十年代女星的顏值巔峰,都留在了徐克的電影里。 但光有美人,肯定是遠遠不夠的。觀眾們之所以喜歡徐老怪,更是因為他早期的電影,沒有“浮夸累贅”的劇情設置,沒有“耍酷充楞”的俗套表演,沒有“辣眼睛”的動畫片特效。 那種“徐克式”的武俠動作,道具設計,妖怪形象絕對是中國電影獨樹一幟的存在。而徐克電影中的濃厚東方美學意境,更是令無數人如癡如醉,為之傾倒。 在《倩女幽魂》中,電影整體畫面呈現著暗藍的色調。如泣如訴的幽咽簫聲、詭艷凄婉的女子,組合成一個肅殺的人間鬼蜮。 這樣的場景,讓人在感到詭異的同時卻又沉迷于這幽深的古寺之中,使得男女主角之間陰陽兩隔的愛情更為凄婉動人。 與《倩女幽魂》相比,《青蛇》的畫面則給人如水墨畫一樣的感覺。 電影在表現白娘子和許仙愛情的故事中,構建了一個極其夢幻并且充滿詩意的電影意境。這種電影構建方式,不僅讓觀影者產生對于愛情的美好感受,還能在電影中強化主人公愛情的悲劇色彩。 江湖、美人、情懷、意境…… 徐克滿足了所有人對武俠的幻想,并繼續(xù)為我們打造著更迷人的武俠世界。 03 吳、徐的故事結束了,可香港電影的神話仍在繼續(xù)—— 時間再次回到1988年。 這一年,26歲的周星馳跑了多年龍?zhí)?,終于在《霹靂先鋒》出演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賊,正式踏入了香港電影的主流圈子里。 此時的他并不知道,2年后,他將以一部《賭圣》爆紅香港,并霸屏整個90年代的香港影院。 就在同一年的6月,香港影院上映了一部電影,叫《旺角卡門》。 27歲的劉德華在片中飾演九龍旺角的小混混阿杰,為人義氣,做事講究。 同樣27歲的張學友是劉德華年輕氣盛愛沖動的小弟烏蠅。而他也并不知道,他在這部戲里的一個鏡頭將在20年后成為一個經典的表情包,全廣東年輕人都喜歡用。 那時候的張曼玉剛剛24歲,如一朵嬌嫩飽滿的玫瑰,在電影里飾演阿杰的表妹。也因為她,阿杰不得不在愛情與友情之間做出選擇。 這部電影的導演,叫王家衛(wèi)。1988年,黑幫片依舊風靡全港,他也想在這個時候蹭一波熱度,拍一部黑幫片——卻“不小心”把《旺角卡門》拍成了一部過分溫情的黑幫片。 一般的黑幫片,講的是兄弟之間的情誼,講的是男人與男人之間惺惺相惜的故事,講的是在刀口舔血的日子。而女人在其中,只是一個陪襯。 但王家衛(wèi)這部電影,融入了個人風格,弱化了傳統(tǒng)黑幫片的模式化的打斗廝殺,放大了小混混被命運囚禁的心境,血性里沉淀了一些孤寂。 他把張曼玉和劉德華的情愫隱藏在了電影里。比起平常的黑幫電影,《旺角卡門》多了幾分纏綿悱惻。張曼玉在寫給劉德華的信里,更是透出了濃濃的兒女情長: “廚房里有煮好的飯,另外我還買了幾個杯子,我知道,用不了多久就都會被打破,所以我偷偷藏起了一個,到有一天你需要那個杯子的時候,就打一個電話給我,我會告訴你放在什么地方。” 光看這一段臺詞,很難想象它居然出自一個黑幫電影。但王家衛(wèi)憑著這份處女作,不僅為張學友拿到了金像獎的最佳男配,也讓他自己的身價水漲船高。 在人才輩出的香港電影圈,一松懈下來,便隨時可能被替代。王家衛(wèi)趁熱打鐵,決定在被槍戰(zhàn)片和武俠片包圍的香港電影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他拍了第二部電影——《阿飛正傳》。 《阿飛正傳》于1990年12月15日上映。 那一年,張國榮34歲,他剛剛退出歌壇,那首感恩陪他一路的親朋和歌迷們的《共同渡過》唱哭了多少人。 那一年,張曼玉26歲。她在片中飾演蘇麗珍,一個含蓄,柔和,果決,膽怯的典型東方女人。她青澀的眼神中滿是少女的無知與單純,360度無死角,不管從哪個角度拍都好看。 那一年,劉德華29歲,他在片中飾演警察超仔。很多年后,他在“康熙來了”節(jié)目上回憶:與我合作過的最美的女星,是張曼玉。 那一年,梁朝偉28歲。他在香港“三不管”的九龍城寨拍了3周,最后片中卻被減到只有3分鐘的鏡頭。在接受采訪時,他說,拍《阿飛正傳》時被打擊的回家痛哭。 那一年,劉嘉玲25歲。她飾演的咪咪熱情開放,卻又倔強癡情,始終愛著張國榮演得旭仔。很多人說,咪咪就是劉嘉玲。她和梁朝偉長跑20年,始終相守如一。 那一年,大家都還年輕,相逢何必曾相識。 只不過,年輕的《阿飛正傳》成就了王家衛(wèi),也成就了里面的所有演員。 尤其是哥哥張國榮——在華語影史的男性角色中,沉重的有,霸氣的有,風流倜儻的有,溫文爾雅的有。 唯獨《阿飛正傳》里的旭仔,骨子里滲出一種讓人捉摸不透的性感,他吊兒郎當地出現在每個人的生命中,又不管不顧地消失掉。是努力的張國榮,讓我們記住了這樣的阿飛。 對于整個香港人而言,《阿飛正傳》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那是有關香港人的歸屬感和漂泊感的一種精神歷程。 而電影MTV式的鏡頭語言,奇特的鏡頭軌跡濃重又灰暗的色彩,后現代式的對白方式,更是深深的影響了香港電影后續(xù)的發(fā)展,也成就了王家衛(wèi)獨有的電影風格。 只要流行復古的背景樂響起,充滿迷幻的燈光在主角的臉上不斷逡巡,片子隱隱透著悲涼和頹廢,便能認定是王家衛(wèi)的片子。 他將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刻畫的無比細膩,將一個個迷惘香港小人物的喜怒哀樂細數收集起來,扎了無數香港人的心。 王家衛(wèi)△ 在電影風格的創(chuàng)作上,王家衛(wèi)是成功的;但在人情方面,他顯得有些失敗——這個人以嚴苛和瘋狂出名,每一個和他合作過的演員,都對他又恨又怕。 張國榮一個幾秒鐘的鏡頭,他能讓他重拍50次,并能挑出49個不同的問題。以致菲律賓工作人員在電影殺青后忍不住詢問他:導演,你是不是吃了藥,為什么不用睡覺? 但很多人都不懂王家衛(wèi),他始終在意一種感覺,在未找到一場戲里的那種感覺前,他會一直苦苦探尋,但感覺本身就飄忽不定,一旦改變,一切就要推倒重來。 王家衛(wèi)的努力沒有白費。隨后,他拍出了《東邪西毒》、《重慶森林》等多部佳作,并憑著《春光乍泄》拿了法國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成了首位拿此獎的華人導演。 杜琪峰曾說,王家衛(wèi)開創(chuàng)了香港電影的新時代,可他實際上只拍了一部電影——在他后來影片中的人物,都能在前一部找到原型。 花樣年華△ 他的主題永遠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疏離與親近,拒絕與接納,追求與失落,忘卻與銘記,逃離故土與尋找自由。 張國榮穿著白色跨欄背心那段獨舞,是華語影史最為經典的一個片段,無人比肩。 王家衛(wèi)說那是他跳出了自由,跳出了自己內心的模樣?!懊看卧阽R子面前跳舞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是張國榮?!?/span> 只可惜,王家衛(wèi)一生都在尋找的自由,被張國榮以一種錯誤的方式詮釋了。 04 “我演了一輩子悲劇,可人人都說是喜劇?!?/strong> 鏡頭前,滿頭白發(fā)的星爺疲憊的笑了笑,最后加了一句,“對不起,我老了?!?/span> 今年,周星馳57歲。年初,他的《新喜劇之王》上映,豆瓣一片罵聲: 評分更是跌到只有5.7分。 很多人說,周星馳真的涼了。但熟悉香港電影的人都知道,星爺“喜劇之王”的地位,無人能撼動。 為什么大家都那么愛他? 因為他掰碎了生活中的苦難,將傷口撕裂成一個個笑話,變成了喜劇。 如果說,吳宇森想展現的是兄弟之間的江湖情誼,徐克刻畫的是新武俠里各種俠客的孤清詭艷,王家衛(wèi)描繪的是香港人的迷惘與細膩,杜琪峰拍出了人們世事難料的宿命感,那周星馳就是將以上所有的故事類型都以喜劇的方式了表現出來。 但周星馳不同于其他導演的地方在于,其他人的電影主題從一開始就敲定了,到了結尾,該哭就該哭,該笑就該笑,完全按照電影的正常游戲規(guī)則走。 可到了周星馳這里,你會發(fā)現,初看星爺的電影,你會笑個半死;但多看幾遍,你便再也笑不出來了。 在《喜劇之王》里,周星馳飾演的尹天仇耐心的跟張柏芝飾演的柳飄飄說: “你可以說我是跑龍?zhí)椎?,但是能不能不要在前面加個“死”字?” 在《少林足球》里,五師兄對大師兄說: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 在《食神》里,他悟出了一句話: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他將香港底層人物的喜怒哀樂搬上了熒屏。大家笑著笑著,最后卻發(fā)現,他電影里演得好像就是自己身上發(fā)生的故事。 “以前覺得把人演成那樣很可笑,現在發(fā)現人真的就那樣?!?/span> 直率,諷刺,無厘頭,周星馳漸漸樹立起自己獨一無二的表演風格。在他第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播出后,便在香港影壇上激起了猛烈的水花。 “電影居然還可以這么拍?” 這種摒棄邏輯的表演方式,是周星馳對慣性表演迂腐的無情甚至刻薄的嘲諷。 他看不慣電影像流水線一樣的生產,看不慣為了迎合觀眾口味而寧愿犧牲自我的電影。 因此,大家對周星馳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周星馳現象”卻成為了橫掃香港的一陣颶風,占據了香港電影的半壁江山。 1992 年是周星馳到達顛峰的一年。 這一年,港片佳作不斷涌現、票房捷報頻傳,是香港電影發(fā)展至堪稱最蓬勃的一年。 這一年有徐克、程小東、林青霞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技安、劉鎮(zhèn)緯梁家輝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徐克、李連杰的《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成龍的《警察故事3 超級警察》等等多部實力強勁并相當賣座的影片。 面對那么多的勁敵,周星馳卻依舊成為了最大贏家—— 春節(jié)檔的《家有喜事》、復活節(jié)檔的《逃學威龍2》、暑假檔的《審死官》、《鹿鼎記》及《鹿鼎記之神龍教》、圣誕節(jié)檔的《武狀元蘇乞兒》,這六部片的票房總收達2.39 億元,平均每部片的收入高達4000萬元。 其中以《審死官》收入近5000萬在當年票房獨占鰲頭,創(chuàng)下香港電影當時最高票房紀錄。 這一年,周星馳30歲。 出生于香港貧民窟的他20歲從影,跑了6年的龍?zhí)撞奴@得了一個金像獎最佳男配。 也許,4年前還在跑龍?zhí)椎乃鰤粢蚕氩坏剑?年后他竟然會成為香港影史上響當當的人物,所有人都要給他讓路。 “為什么大家都愛周星馳?” “因為不管有多絕望,他的電影里都沒有“放棄”二字——只要人有夢想,并一直朝著這方面努力,總有一天會成功。” 05 彈指一揮間,香港電影陪伴了我們30年。 從武俠片到英雄片,從英雄片到文藝片,從文藝片到喜劇片,還有我們沒有詳說的鬼片、功夫片、警匪片、動畫片、三級片…… 我們80后與90后的青春,都被它們承包了。 那么,香港電影真的死了嗎? 我們最終還是得回到這個問題上來。 客觀的來看,近幾年的港片,真的沒有幾部可以拿得出手的了。 合拍片越來越多,純港片越來越少。我們所熟悉的那個黃金時代,只能遺憾地留在我們的童年里。 熒屏上的新面孔屈指可數,老面孔已漸漸消失。就連導演陳可辛,也只能表態(tài): “我不會堅持拍香港電影,生存是最重要的,因為你要站在擂臺上,所以一路要去適應和變化。” 陳可辛△ 也許,我們不得不承認—— 現在的香港,再也拍不出上個時代那么高質量的港片了。 近幾年,曾經的經典紛紛重映,就像是鄭重地與故人告別。 當昔日的漫天繁星,匆匆地歸于普通人的生活中,再細細品味那些經典,一切都更加真實。 因為細細再看一遍香港電影,你會發(fā)現: 無論是吳宇森電影中的小馬哥,還是王家衛(wèi)電影里的阿飛,抑或是徐克武俠片中的東方不敗、周星馳喜劇片里的至尊寶,一生都繞不過“愛恨情仇”四字—— 原來,這些人并不是天生的導演,也不是天生的演員。只是他們用最好的年華,最熾熱的激情,為平凡的我們上演了不平凡的精彩。 也許,香港電影真的“死了”。但是,港片里灑脫世俗的草根精神,得過且過的人生觀,笑看風云的政治觀,嘲人嘲已的處世觀,對未來始終充滿希望的樂觀精神,依舊存活在我們的心里,不曾忘卻。 它們像一把始終充滿希望的火種,隨時隨刻都能點燃我們。 最后,謝謝香港電影,給了我們一個那么美好的青春回憶。 與諸位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