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旅 冬天已經(jīng)來了 春天還會遠嗎 ——雪萊《西風送》 舒伯特 | 冬之旅,No.24:風琴師 雪貓,拈花一笑攝影 十二月七日,大雪,十一月節(jié)。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可是雪在哪:在上海之上,還是在北京以北?或者在一個分不清東南西北的舊夢里:雪無聲無息地飄落——落得個白茫茫的大地也真干凈。 北方朋友已經(jīng)在堆雪人,或者穿著襯衣坐在熱坑上吃餃子。南方仍是冬雨凄迷。兔兔已經(jīng)開始在腰上貼暖寶寶,醫(yī)院里擠滿了呼吸科的病人。其實南方最難熬的就是大雪節(jié)氣,寒氣突然殺到,冬雨不停,冬雪難積,臨時找出的冬衣都沒有太陽曬。 不知雪在哪,鉆心透骨涼。這時節(jié)的我經(jīng)常抱著紙巾,在瑟瑟發(fā)抖的客廳里,想起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寒號鳥》: 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 太冷了,連唱機里的音樂也冰涼透骨。 那是舒伯特著名的聲樂套曲《冬之旅》,當冰冷的鋼琴音符,順著窗外呼嘯的北風刮過,我心靈的窗戶上,也結(jié)滿了寒霜。 這其實并不是舒伯特最后的作品,也不是冬天寫的。舒伯特從1827年早春一直寫到5月春花爛漫時,當時他仍在病中,倍感孤獨,看著窗外的野花燒到山坡上,舒伯特卻無法感受到溫暖。他選擇了當時一位不算出名的德國詩人繆勒的組詩,譜成了這組著名的套曲。人生苦旅,時日無多,那些無法安放的愛情,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在血管里凝結(jié)、破裂,走到生命的盡頭,只剩下一片荒原。他借著繆勒詩《晚安》,唱道: 我來時是孤單一人,走時孑然一身 五月那遍地的鮮花,是對我的垂憐 ——《冬之旅:晚安》 “趕緊關(guān)了唱機,給我進書房,書房里也能聽音樂?!蓖猛妹钪?br> 書房里不僅有音樂,還有空調(diào)和熱巧克力。唯一的遺憾就是禁煙。書架小音響里正在播放,我去年給兔兔做的一個冬雪歌單,雪花在跳舞,爐火在竊竊私語。這時我才想起:十二月大雪一過,也是一年里各種節(jié)日的開始。 雖然看不到雪,當音樂響起時,小雪花們正從我沉睡一整年的夢中醒來。 ...... 十二月八日,大雪第二天,剛剛醒來,就看到小狗隔著玻璃門對著露臺興奮地又叫又蹦,才四個月大的小東西,第一次看到了雪,在鉛灰色的天幕上,滿天飛舞,美得讓人啞口無言。不知為何,我的鼻子突然通暢了。 1 雪絨花 理查德·羅杰斯 曲 雪絨花,是我小時候音樂老師教會我唱的第二首英文歌(第一首是《瑪麗有只小羊羔》),它選自1959年的經(jīng)典名片《音樂之聲》。 二戰(zhàn)爆發(fā),不愿意加入納粹的上校一家,決定離開奧地利前往瑞士。在音樂會上,上校彈起心愛的吉他,唱起了這首奧地利民歌,離愁別恨,突然哽咽地唱不下去了,于是女主人公瑪利亞小姐和孩子們,走上前與他一起合唱。這是一首經(jīng)典的奧地利民歌風格的曲子,簡單的音樂結(jié)構(gòu),舒緩的中速三四拍子,淡淡地傾述著對故鄉(xiāng)的深情。 理查德·羅杰斯和女兒瑪麗在鋼琴邊 曲子的作者,不是奧地利人和德國人,而是來自美國的音樂家,他也是美國音樂史上唯二收獲了五大美國音樂獎——艾美獎、格萊美獎、奧斯卡獎、東尼獎、普立茲獎的大滿貫音樂人(能同樣獲得如此殊榮的只有作曲家兼指揮馬文·哈姆利奇)。 雖然并非奧地利人,不過理查德·羅杰斯是德國猶太人的后裔,從父輩傳承下來的基因,讓他非常熟悉被稱為約德爾的阿爾卑斯地區(qū)獨特的山歌和民謠,他譜曲的電影配樂《音樂之聲》,不僅是電影音樂中的經(jīng)典,也是牽動著我記憶的一張電影原聲唱片。小時候,音樂老師經(jīng)常會用其中的名曲《Do-Re-Mi》讓我們熟悉音樂的基礎(chǔ)——七個基本音階。你還記得嗎?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哆,是一只鹿,一只母鹿 30多年前,我還真不知道奧地利山間的雪絨花是什么樣子的,每次唱起這首歌,就會想起冬天飄落在掌心里的——“小而白,潔而亮”的雪花。以至于一錯30年。后來,一個朋友從奧地利回來,告訴我:雪絨花在春雪初融時才會開放在阿爾俾斯山的巖石邊,雪白的五角形,就象一朵朵雪花般嬌小可愛。 雪絨花,雪絨花 在奧地利它是春天來臨的號角,象征著勇敢而純潔。其實,每首優(yōu)秀的歌曲,都會給人獨特的記憶,就算只是一種錯覺,飛舞的雪花,寒冷而美麗,卻讓我們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2 超技練習曲:追雪 弗郎茲·李斯特 曲 說到德奧阿爾卑斯地區(qū)的山歌,浪漫主義音樂時期的鋼琴之王李斯特,自然對他們相當熟悉。1835年,李斯特和愛人就隱居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日內(nèi)瓦,他的鋼琴杰作《旅行歲月:瑞士篇》和《阿爾卑斯山間旋律》就引用了大量阿爾卑斯山歌的素材。阿爾卑斯山區(qū)的冬天,美麗純凈得象一個天國之夢。她的第一個寶貝女兒布蘭迪,就是在12月18日的日內(nèi)瓦湖邊出生的。他不僅為女兒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日內(nèi)瓦湖的鐘聲》,還給女兒刻了枚——冰清玉潔的印章。 注:故事請看往期公號文章《李斯特:冰湖上的鐘聲》(點擊閱讀) 站在露臺上看雪,對面樓頂?shù)镍澴樱跈跅U上聚成一排,安靜地仿佛在聆聽著雪花的歌唱。興奮的小狗,穿著兔兔給它新剪的羊毛衫,在露臺一邊滑冰一邊追雪,讓我想起1851年李斯特出版的《12首超技練習曲》中的最后一首——追雪。 曲子從第一個音符開始就營造出一個玲瓏晶瑩的冬天世界,在低音部不斷滾動的顫音就仿佛是北方來的冷空氣,持續(xù)搖動著心靈的枝葉,而在高音聲部,是漫天飛舞的雪花,清冷、晶瑩,它們隨著北風旋轉(zhuǎn)、飄蕩、飛舞,最后又安靜地灑落在黑色的大地之上。 1851年,那是李斯特與俄國女公爵卡羅琳公主相戀的第四年,公主拋下了俄國3萬名農(nóng)奴和廣闊的王國,與這位比她大8歲的音樂浪子私奔到德國,經(jīng)過百般努力,她們的婚事,依然無法得到教會的許可,在愛人的絕望中,李斯特創(chuàng)作了音詩《理想》和艱深難奏的《12支超技練習曲》,為愛人鼓勁,也為自己加油。 這12支曲子原本并不是練習曲,而是根據(jù)調(diào)性順序創(chuàng)作的24支前奏曲的上半部,當整組音樂到最后的升C小調(diào)《追雪》中時,萬千思緒都只剩下飛雪連天。然而,你仿佛可以聽到,熱情的鋼琴王子,在雪中許下的堅定承諾。李斯特一生,情事不斷,但他與卡羅琳的愛情,絕非戲言。 3 雪之舞,雪之足跡 克勞德·德彪西 曲 曲 1909年12月的一個深夜,法國巴黎已經(jīng)開始下雪。濕冷的空氣大約和上海的冬天很象。印象派音樂大師德彪西的家,就藏在巴黎福熙大街的盡頭,這里靠近巴黎郊外著名的布洛涅森林的入口。自從有了女兒秀秀,每到圣誕之前,家里總會充滿了歡樂。一年前,差不多在同樣的一個12月的雪天里,德彪西完成了著名的《兒童樂團》鋼琴組曲。他曾在這組曲子的卷首題下了一句話: 為了明天的一切,連同父親溫存的好話,我把此作獻給我親愛的小寶貝 《雪之舞》是組曲的第四首,緊接著《洋娃娃的小夜曲》。在《洋娃娃的小夜曲》中,父親記錄了女兒的小故事:今天晚上秀秀的洋娃娃露西好像感冒了,為了讓露西高興,秀秀整夜地對著露西唱著快樂的歌,漸漸的露西睡著了,秀秀也睡著。所以緊接著的第四首《雪之舞》,自然是從女兒的夢中開始:水晶球里的小仙女,在雪花一般輕柔旋轉(zhuǎn)的和弦中,展開閃光的小翅膀,開始歡樂的舞蹈。 照片:索尼婭的大地藝術(shù)——雪上足跡 歡樂的時光總是格外的短暫。時隔一年,又到了大雪飄舞的冬日,父親卻得了重病。那年,德彪西從英國回來后,一直頭暈腹痛,結(jié)果被診斷得了直腸癌,這也是音樂家最后音樂旅程的開始。 說來巧合,德彪西也和李斯特一樣,因為不倫的婚姻被世人詛咒和漫罵。但幸運的是,教會最后終于準許了德彪西與艾瑪?shù)幕槭?。在兩人正式結(jié)婚后的第一年,福萊主持的法國音樂家協(xié)會,終于吸納了德彪西為其會員。本來是苦盡甘來的日子,可重病再一次奪去了生活的希望。 窗外大雪飛舞,女兒和布頭小象一起安睡在媽媽的懷中。那些歡樂的時光也在沉睡,德彪西輾轉(zhuǎn)難眠,不忍喚醒。他連夜創(chuàng)作了《雪上足跡》。和一年前的《雪之舞》輕柔而夢幻的開場不同,開頭的和弦,仿佛是冰凍的屋檐上滴下的水珠,一顆顆地都打在了人心荒涼的心田上。 依然是如此美好,卻已經(jīng)沒有了溫度。 《雪上足跡》后來被收入德彪西傳世杰作《24首前奏曲》第一冊的12首中,它正好是其中的第六首,后世權(quán)威的樂評人曾著書詳細地分析了第一冊的音樂結(jié)構(gòu),認為這支12支曲子中最早完成的曲子,正好是第一冊12支曲子的中心,就仿佛是一座音樂神殿核心的斗拱。它與之前的兩首——《暮色中的聲音與香氣》、《在安納卡普里的山丘上》;以及之后的兩首——《西風所見》、《亞麻色頭發(fā)的少女》一起,形成一段連續(xù)的情緒與音樂意象。 《雪上足跡》,僅從譜面上音符的分布你就能直觀地感覺到撲面而來的冷寂:大地早已被深深的大雪覆蓋,鑲嵌在拱頂中心的是一顆結(jié)著冰的孤寂心靈,從冰棱上滴落的則是孤獨的淚滴。 意在言外,畫在音外。當我們的思考從聽得見的冰滴向著窗外眺望,那里有一片閃著光的蒼茫雪地,在雪地上有一條長長的足跡,引你步入遠方黑暗的森林。九年之后,德彪西死于直腸癌手術(shù)。令人悲憾的是,他的寶貝女兒秀秀不久也隨父親而去,只留下淡淡的芳香,在永恒的音符下幽靈般的閃動。 4 冬風練習曲 肖邦 曲 曲 據(jù)說俄國鋼琴家霍洛維茨年青時,曾經(jīng)在冬天被組織安排到工廠為工人演奏。大冬天,年青人手指凍得烏青烏青的,演奏時都不敢摘下手套。說實話,如果沒有暖氣,冬天彈琴和冬天寫稿,都是件很辛苦的事。這不——為了保持打鍵盤時手指的靈活,我不得不戴上兔子的無指手套。 不過,即使有了手套,冬天寫稿前,還是要活動一下僵硬的手指。同樣,冬天彈琴前,也要充分活動一下。大師們也許會彈一遍肖邦最艱深的練習曲——冬風練習曲。這支曲子出了名的難彈,頭幾節(jié)鐘鳴般的簡單音符之后,緊接著的快速音群絕對考驗?zāi)闶种傅撵`巧與準確性。更要命的是,這些飛奔的音符可不是一小群脫韁野馬,而是震動大地的千軍萬馬,它們篇幅龐大得讓人經(jīng)常彈著彈著手指就缺氧,掉隊了。 肖邦寫的練習曲從來不象他的夜曲那么溫柔纏綿,千言萬語,生離死別,熱血狂情,都奔騰在激烈的旋律之中,就象凌冽無情的冬風席卷天地。彈完冬風,你的手指很可能已經(jīng)絞成了麻花;聽完冬風,我經(jīng)常會想起美劇《冰與火》的經(jīng)典臺詞:凌冬將至。 其實肖邦寫練習曲,一向都不僅僅是練習和教學,在練習曲中,這位鋼琴詩人加入了大量的情緒與情感。冬風練習曲,大約創(chuàng)作于1832年~1834年之間,那會兒他剛剛告別了故國波蘭,寓居在巴黎,禁止回到祖國??擅慨攬蠹埳蟼鱽聿ㄌm革命的消息,鋼琴詩人就會血壓升高。 1945年肖邦傳記片《一曲難忘》海報 美國好萊塢上個世紀40年代,曾拍攝過一部又革命又香艷的肖邦傳記片《一曲難忘》,其中有一幕我印象特別深,當肖邦在報紙上看到波蘭起義再次失敗后,極度地悲憤,在失控的狂暴中他演奏了這支冬風練習曲,來宣泄他的怒氣。 電影不能太當真,不過,在狂風卷落葉般的冬風中,你依然可以感受到肖邦那難以平靜的心靈,那是故國三千里孤憤,也是游子二十年的蒼涼。在人心中,往往最寒冷的地方也藏著最美好的回憶。 5 雪橇、圣誕節(jié) 柴可夫斯基 曲 曲 1876年5月,36歲的柴可夫斯基還沒有搞清:自己應(yīng)該找個姑娘結(jié)婚,還是干脆在秘密的禁戀中永遠地躲藏。生活就像是一個謎,讓你永遠無法猜透的——并不是你的愛人,而是你自己。 五月的微風撩動著青草與麥浪,伏爾加河邊野花盛開。在河水消逝的遠方,碧空遠影,春意闌珊。柴可夫斯基早已心如浮云,此刻他已經(jīng)完成了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全部譜曲工作,還如約收到了一年前劇院經(jīng)理承諾給他的800盧布巨額獎金。他需要這筆錢,他計劃著帶著巨款,去歐洲和自己TX戀的弟弟碰頭,暫時地逃離音樂學院那位可惡的魯賓斯坦院長對他作品的冷潮熱諷,也逃離那些關(guān)于他個人情感生活的閑言碎語。 然而,一直到出門前,他還有一份重要的工作沒有完成,那就是為圣彼得堡雜志《小說家》寫12首有關(guān)四季的鋼琴小品。 1875年秋天,圣彼得堡雜志《小說家》的主編尼古拉·貝納德挑選了十二首——有關(guān)四季與12個月份的抒情詩,計劃按月在雜志即將推出的音樂副刊上登出。他同時請柴可夫斯基每月,依據(jù)詩意寫一首能體現(xiàn)各月份性格的鋼琴曲。于是,按照百科上的官方描述:從1876年1月起,柴可夫斯基認真地囑咐他的男仆,到了每月的某日,就要提醒他做這件事。每次到了應(yīng)該寫曲的日子,柴可夫斯基就會放下手頭的所有工作,坐下來創(chuàng)作,寫完后直接寄給雜志社。 問題是,官方的記事你還真不能當真。實際情況是:12個月12支曲,根本不是按月完成的。1月和2月其實是1875年年底寫完的,3、4、5月,其實是3月時一起寫完的。4月22日,完成《天鵝湖》后,空下來的他一口氣又寫了5首。一直到5月27日出發(fā)去歐洲前,12首《四季》鋼琴曲已經(jīng)寫成了10首,加上從自己舊曲庫里挪來的《六月船歌》與《雪橇》,四季終于齊活了。然后,這個心猿意馬的孩子,飛也似的乘著春風,跑到維也納尋找艷遇去了? 編輯的準備方案很完美,作曲的實踐,卻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幸好,這些優(yōu)美小曲,這些俄國人生活中美妙的生活場景,對老柴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在春色撩人的午后,老柴冬月的《雪橇》滑著輕巧、美妙的弧線,鉆進了燃著爐火的溫暖客廳里。十二月的大雪深處,是噼啪燃燒的柴火,是柔軟的地毯,是臉色微紅的姑娘。最后一首《圣誕節(jié)》是這么唱的: 圣誕佳節(jié)夜,姑娘來命算 脫下腳底靴,扔在大門外 ——如科夫斯基 十二月,過了大雪,就是圣誕和新年——你如果還有放不下的煩惱與憂愁,請全部脫下來,扔到門外去吧,這里音樂美好,這里爐火溫暖。 |
|
來自: alayavijnana > 《影音文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