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過“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誰都想擁有一生都如初見的愛情,可是大部分都是事與愿違。這首詞納蘭利用女子的口吻,來描寫男人變心后的無情。這首閨怨詞,用情真切,含詞凄婉,讓人不忍淬讀。 《木蘭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愿。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秋風(fēng)悲畫扇,典出自漢代班婕妤的《怨歌行》。詩云:“心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智锕?jié)至,涼飚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據(jù)詞典溫庭筠詩中有“西窗一夕悲人事,團扇無情不待秋”之句。 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妃子,賢德良淑,才貌雙全。在趙飛燕姐妹入宮之前,漢成帝甚是愛他,乃至于形影不離。但后來漢成帝寵愛趙氏姐妹,逐漸冷落了她。這首詩以團扇自喻,團扇,夏日需要時,就“出入君懷袖”。等到秋風(fēng)乍起時,卻又棄捐篋笥中,這即是是詞中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的含義。班婕妤以秀柔清麗的筆觸,道出了對這種不公待遇的不滿和對自己命運的哀痛,南朝梁代的鐘嶸在詩品中說:“團扇短章。辭旨清捷,怨深文綺。 如果總是如初見時那般美好。人生又怎么會有那么多的苦恨和痛處。但人生中卻總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悲喜劇,初見時如膠似漆,再后來卻是棄之不顧,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會有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樣的景象,詩句中常有。人世間卻不常有,秋風(fēng)悲畫扇,有時候仿佛就是一個難以逃脫的魔咒,熱戀時卿卿我我,而今只剩下形單影只。此時,又怎能不在這秋天的無邊落寞中心生怨恨呢。 故人相熟的那個人,這里是指情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即是情人之意,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 情人輕易變了心,而且還說情人之間本來就就是容易變心的,變心已經(jīng)讓人難以承受,而這樣的話語又怎么。不另每一顆曾經(jīng)深愛的人遭受重創(chuàng),愛情本身應(yīng)該好好珍惜的珠玉,但有人卻視之如草芥,隨意丟棄,甚至于還說出這樣讓人心寒齒冷的話語。 初見時的熱烈親密,剎那間冷卻成冰,那個曾經(jīng)無比熟悉的人,突然間就變得仿佛從未見過。這樣的遭際又怎不令人悲抑難止。但是情人的心說變就變了,在你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那份情感已經(jīng)如秋天的葉子一般枯萎凋零。 驪山語罷清宵半,見于陳鴻的《長恨歌傳》:“昔天寶十年,侍攆避暑驪山宮,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之夕,夜殆半,休侍衛(wèi)與東西廂,獨侍上。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之事。密相誓心,愿世世為夫婦?!睖I雨霖鈴,唐代鄭處誨《明皇雜錄補遺》中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出入斜谷,屬霖雨涉旬,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yīng)。上既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p> 昔日在驪山宮七夕夜半時,是誰曾經(jīng)對天密語,誓結(jié)三生?但言猶在耳,避亂入蜀之后卻在馬嵬坡前忍心將她處死。楊貴妃在死前說:“妾誠負(fù)國恩,死無恨矣?!?/p> 唐明皇李隆基在返歸長安時,那棧道霖雨中的鈴聲,在山間悠悠回響,仿佛是往生的佳人魂魄歸來。這鈴聲中卻似只有悲愁,而無怨言。 比翼連枝,即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名句:“在天原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卞\衣郎,指的是唐明皇。 這最后一句與上句是對比而言。佳人赴死,毫無怨言,但那個狠心薄幸之人,又還記得當(dāng)時那些比翼連枝的誓言嗎?歷史總把過錯推于紅顏。如果一個人迷戀花而不問家事,致使家道中落,妻離子散,難道會有人去責(zé)怪那無辜的花么?愛情中的兩個人不能分貴賤的,即使是貴為天子,也逃不過后人的責(zé)難。 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道盡了多少辛酸往事。從來都是相愛容易相守難,自古如此,很多人總是貪戀初見時的甜蜜,而厭倦與子偕老的恬淡。秋風(fēng)畫扇,霖雨鈴聲,只有無數(shù)個浸透著悲涼與嘆惋的故事慢慢沉入我們的心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