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閆麗嬌 題圖來源于騰訊視頻 漂洋過海而來的Vlog正在被巨頭追捧。 4月25日,抖音宣布放開15秒的時長限制,用戶最多可上傳1分鐘視頻,時長大于30秒的原創(chuàng)Vlog,即可參與“Vlog十億流量扶持計劃”。同一天,百度旗下的好看視頻也傳出把Vlog作為2019年發(fā)展重點的消息。抖音和百度并非第一波跟風“Vlog”的大平臺。 早在去年9月,微博就曾高調宣布了針對Vlogger的扶持計劃。更早前,Vlog還是個外來的小眾存在,多在B站和VUE、貓餅、一閃等工具類社區(qū)中聚集。 從2016年至今,Vlog在中國發(fā)展了將近3年時間,為何能在近半年被巨頭集中追捧?一種聲音認為,一方面是大平臺看到了Vlog“帶貨神器”的商業(yè)基因;更重要的是——隨著短視頻下半場的到來,Vlog將有可能成為流量和用戶的活躍度的解藥。 多數用戶用手機拍攝Vlog 圖 / Pexels 大平臺入場,常預示著行業(yè)格局重塑,最終甚至面臨洗牌。外界也擔心,抖音、百度好看視頻的高調入場,會對此前小而美的工具型平臺造成一定沖擊。 事實或許并非如此,視頻化表達的蛋糕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大,在多位工具型Vlog平臺的創(chuàng)始人看來,更多人來拍Vlog是一件好事。只是當身邊的人都拿起手機拍攝剪輯時,Vlog下沉了。 另一種隱憂隨之而來:如果人們看倦太多相似且不那么精良的Vlog之后,Vlog是否也會陷入像直播行業(yè)一樣的流量枯竭困境? Vlog是什么? Vlog是個舶來品,最早通過YouTube為人熟知。 關于Vlog,有兩種不同譯法,Video Log或Video Blog,前者為視頻日志,后者是視頻博客。 更多人愿意把Vlog直接理解為視頻博客。再通俗點講,就是生活紀錄片。譬如,你可以把今天和友人的見面或者上周旅行的見聞拍下來,然后剪成一個幾分鐘的小短片,就像用視頻的方式記日記。國外Vlog的時長一般在10-20分鐘,國內10分鐘以內的Vlog居多。 美國人Casey Neistat是國內很多Vlogger的啟蒙者。他以超過900萬的粉絲,成為YouTube頂級網紅。從不匱乏的創(chuàng)意、隨時隨地的拍攝、各式普通人難有的體驗,外加沒完沒了的嘮叨和炫酷的剪輯,讓Casey被尊稱為Vlog教父。 Casey Neistat被稱為Vlog教父 圖 / 視頻截屏 一般而言,短則兩三分鐘,長則十幾分鐘的Vlog,需要相機、麥克風等較專業(yè)的器材,拍攝者本人出鏡,從各種各樣的角度記錄眼前的聲色,然后找到合適的配樂,用專業(yè)的軟件在電腦上剪出成片。 對于一些高階Vlogger來說,幾分鐘的短片可能需要數小時的素材,考究的配樂和較為完整的字幕,然后再用數小時的時間剪輯,有時還要加入各類特效和炫酷的轉場。最重要的,Vlogger要時刻考量自己拍攝的內容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 創(chuàng)作者使用更加專業(yè)的設備拍攝Vlog 圖 / Pexels 2016年末,B站上已經能夠找到一些留學生的Vlog。直到2017年,國內的一些早期Vlogger才開始比較頻繁地更新?,F(xiàn)在的人氣博主井越在2017年5月更新了第一支Vlog,他微博中稱,這只視頻“極其渙散”。整體看來,沒有一個明確主題,只是剪輯了一些簡單日常。 在成為成熟的Vlogger之后,井越的Vlog中常常會出現(xiàn)各類品牌方的贊助或產品體驗,其中不乏歌詩達郵輪、LV、戴森等大牌。原生廣告和產品測評并不會過多影響博主們本身的敘事,Vlog的商業(yè)基因讓Vlogger們和品牌方們都樂此不疲。 歐陽娜娜拍攝的Vlog 來源 / 騰訊視頻 讓更多路人知道Vlog要歸功于明星的加入。人氣演員、大提琴演奏者歐陽娜娜的Vlog在微博和B站早已吸粉無數,根據今日頭條的數據,她的12期Vlog在頭條和西瓜視頻上共獲得超過7700萬點擊。 B站、微博等平臺為Vlog的傳播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一閃、貓餅、VUE等可以剪輯視頻并發(fā)布的工具類社區(qū)APP也陸續(xù)出現(xiàn)。 VUE出現(xiàn)于2016年,最早定位是一款短視頻拍攝和剪輯應用?,F(xiàn)升級為VUE Vlog。除工具外,VUE也形成了自己的Vlog社區(qū)。2017年,資深產品經理純銀做了短視頻剪輯產品“貓餅”,這款剪輯產品的特性很適合非專業(yè)用戶,后來被騰訊收購。此外,飛豬(flypig,本名林嘉澍)打造的一閃APP也是同類型應用中的明星產品,多位知名Vlogger入駐其中。 這些小而美的工具類產品在為專業(yè)Vlogger提供交流圈子的同時,也讓普通人用手機拍攝剪輯完成Vlog成為可能。 大廠來了,小平臺怎么辦? Vlog的內容關注度在不斷上升,短視頻流量增速卻在放緩。抖音、好看視頻入局即是看重Vlog在商業(yè)轉化、提高社交黏性和用戶活躍度方面的想象力。 但實際上,比起抖音和百度,騰訊其實更早看到了Vlog的潛力。騰訊旗下的Yoo視頻,在2018年就曾接觸了Vlog機構和頭部作者。只是當時,通過平臺簽約Vlogger的方式未能爆發(fā)。 人氣Vlogger井越 圖 / 視頻截屏 因為在當時,Vlog還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品類,優(yōu)秀的Vlog創(chuàng)作者有限。已經有一定名氣的Vlog頭部創(chuàng)作者已經有穩(wěn)定的廣告來源。 去年9月,微博發(fā)出召集令。只要在30天內發(fā)布過4條以上的Vlog,就有資格申請成為微博認證的Vlogger,享受微博扶持。 “30天Vlog挑戰(zhàn)”是B站對于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扶持計劃之一,該計劃共收到超過14萬條投稿。2018年,B站Vlog內容超過400%的增長。 B站“30天Vlog挑戰(zhàn)”計劃 圖 / Bilibili官網 抖音入場并不算早,但因為抖音體量巨大,并宣稱拿出“10億流量”扶持,它的入場意味著Vlog這一具有一定門檻的視頻形式將更加大眾化,競爭的大幕才剛剛拉開。 大廠攜流量入局,小而美的工具類社區(qū)怎么辦? 一位小眾Vlog平臺的負責人對燃財經表示,對于Vlog素人創(chuàng)作者來說,其中很多都起步于小而美的垂直平臺(如VUE、一閃等),但小眾內容要出圈,必定需要從大平臺獲取流量。以往,Vlog更多基于一部分人的個人興趣,現(xiàn)在,抖音把它推向了臺前,也給了Vlog市場擴大盤子的機會。 通過Vlog記錄生活故事 圖 / Pexels VUE CEO鄺飛也認為,大平臺帶來了金錢補貼、流量扶持和更高的關注度,對于Vlog的發(fā)展是好事。他判斷,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各大平臺和VUE將是競爭與合作并存的狀態(tài)。 “Vlog還處于非常初級的狀態(tài)。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讓更多人知道或加入Vlog創(chuàng)作?!?/span> 目前,VUE也正在探索包括品牌廣告、效果廣告、打賞、素材販賣、版權在內的商業(yè)化機制,但目前,VUE還沒有規(guī)?;峁┥虡I(yè)服務。這也是大部分小平臺的現(xiàn)狀——正處于強化生態(tài)的階段,商業(yè)化還在探索中。 它們的尷尬點在于,社區(qū)里雖然有知名Vlogger入駐,但對于大多數普通創(chuàng)作者來說,其粉絲量還不足以支撐商業(yè)化。 某Vlogger擁有823萬抖音粉絲 圖 / 抖音截圖 在這一層面,前述小眾Vlog平臺的負責人表達了消極的看法,盡管Vlog最早在垂直類平臺發(fā)展起來,但未來創(chuàng)作者不一定會一直停留在這里。“垂直類產品主要是在做工具和垂類創(chuàng)作者社群。如果大廠自己加強了工具屬性,就會對工具類應用產生沖擊。” 下沉的寶藏 大廠入局之后的另一個問題是,用戶們不再局限于只拍十幾秒鐘的短視頻片段,而是嘗試去拍一分鐘甚至更長時間的短片。Vlog的生態(tài)正在起變化。 多位有一定粉絲基礎的Vlogger告訴燃財經(ID:rancaijing),內容的深度與故事性是Vlog天生的門檻,一般的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很難快速學會。同樣是知名Vlogger的一閃創(chuàng)始人飛豬認為,Vlog主要以故事性為主,要靠故事和鏡頭語言推動人一直看下去,在制作上難度更大。 目前,中國的Vlog生態(tài)還處于萌芽階段。有業(yè)內人士向燃財經分析,5G來臨前后,隨著流量費用降低甚至免費,會興起一波新的短視頻浪潮,中國的Vlog玩家也會隨著這波浪潮慢慢涌上岸。質量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也會加劇。 當Vlog開始走向下沉,Vlog的定義也開始變得更加模糊。 在鄺飛看來,Vlog是以視頻形式對真實生活的記錄和整理。是否有真人出鏡,同期聲還是配合畫外音,這些都不重要,這些只是風格和記錄方式的不同。 卡車司機用短視頻記錄生活 圖/快手截屏 更有網友提到,既然Vlog沒有一個明確定義,那快手上關于真實生活的記錄是否也就同樣屬于Vlog?比如卡車司機群體,可能只是用手機拍攝剪輯了一段自己跑車生活的視頻,也可以稱之為Vlog,這與最開始講求專業(yè)敘事和精致視覺語言的Vlog大相徑庭。 “現(xiàn)在,越來越多普通人開始拍Vlog,那么用中國人自己的視角,來拍發(fā)生在中國的生活故事,本身就是Vlog本土化了。不過Vlog本土化這件事還在進程中,并沒有到下定論的時候?!编楋w對燃財經表示。 所謂的Vlog本土化并不是指把國外的Vlog簡單實踐到國內,而是指創(chuàng)意、構思、拍攝、剪輯等方面,變得更簡單,更有中國特色。 鄺飛認為,Vlog的質量和是否下沉并沒有絕對關系。換句話說,Vlog正在從一種視頻品類變成一種語言,不同的人都會有自己的表達。 可見的未來里,會有更多人用Vlog來社交,更多素人會成長為知名Vlogger,用戶會花更多時間觀看。對于大小平臺來說,這種下沉蘊含著巨大的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