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的異??杀憩F為肌無力、震顫、肌痛、肌肉萎縮、肌肉肥大、肌肉強直及肌張力增高或減弱、肌形態(tài)畸形等方面。 肌肉萎縮是指肌容積減少,是肌肉病變的客觀指征。對肌萎縮的觸診需注意:先天性肌肉缺乏時,如Poland氏征的胸大肌缺如,外展拇短肌缺如,不要誤認為肌肉萎縮;正常人雙側肢體肌肉略有差別,與運動有關,無病理意義。 肌肉肥大有生理性肌肥大和病理性肌肥大兩種。前者見于運動員或從事某些勞動強度較大的正常人,也可見于脊髓前角細胞或周圍神經的疾病,使一側下肢或雙下肢肌萎縮,對側下肢或雙上肢肌肉常因運動相對過度而肥大;后者多因肌纖維過度增生或結締組織增生引起。肌肉肥大可表現為整塊肌肉均勻性肥大,亦可表現為球狀肥大,收縮時隆起呈肌球。 肌強直是指骨骼肌在隨意運動時,或當用電流或機械刺激時,出現強直性收縮,而在隨意運動或刺激停止后,受累的骨骼肌仍持續(xù)收縮,在寒涼的環(huán)境中,肌強直收縮可以加劇,反復連續(xù)的肌肉收縮可使強直暫時減輕或消失。肌強直時,叩擊肌腹可出現肌丘成肌凹。 肌張力增高可表現為肌痙攣或肌強硬,見于錐體系及錐體外系疾病,伴有反射亢進,病理反射及其他體征。肌張力低下是肌肉疾病的一個特點,表現為肌肉缺乏張力、彈性和韌性,因而,肌肉松軟失去圓突豐滿外形。肌弛緩時,累及肢體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增大,??蛇^伸或過度彎曲。 一、分 類 1、肌肉萎縮 (1)腦性肌萎縮 如大腦半球頂葉病變、先天性運動區(qū)發(fā)育不全、大腦半球深部腫瘤、炎癥、腦血管疾病等。 (2)神經原性肌萎縮 如脊髓前角細胞病變、腦干運動神經核病變及周圍神經的變性、脫鞘、外傷、炎癥、中毒、腫瘤、代謝、遺傳等疾病。 (3)肌原性肌萎縮。 (4)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 (5)肉樣瘤性肌病。 (6)癌性肌病。 (7) 代謝性和中毒性肌病
(8)內分泌性肌病
(9)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
(10)先天性肌病
(11)藥源性肌病
2、肌肉肥大 (1)肌強直性疾病 先天性肌強直癥;先天性副肌強直癥。 (2)肌強直樣疾病 僵人綜合征;神經性肌強直。 (3)內分泌性疾病 巨人癥;甲狀腺功能低下性肌病;肢端肥大癥。 (4)糖原累積病。 (5)假性肥大性肌營養(yǎng)不良。 (6)多發(fā)性肌炎。 (7)家族性肌肥大。 (9)其他 神經纖維瘤??;動靜脈吻合異常;寄生蟲引起的肌炎。 3、肌強直 (1)萎縮性肌強直癥。 (2)先天性肌強直癥。 (3)先天性副肌強直癥。 (4)軟骨營養(yǎng)不良性肌強直。 (5)肌強直樣疾病 僵人綜合征;神經性肌強直。 (6)其他 破傷風;錐體外系疾病;肌肉痛性痙攣;手足搐搦癥。 4、肌張力增高 (1)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
(2)錐體外系疾病
5、肌張力減弱 (1)下運動神經元病
(2)肌肉疾患
(3)腦病變及后束病變 (4)脊髓休克 二、發(fā)生機制 1、肌肉萎縮 (1)神經性肌萎縮 運動神經對肌纖維的營養(yǎng)具有調節(jié)作用,這對肌肉的結構、代謝、興奮性和收縮性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肌肉失去神經支配后,則受該神經支配的肌肉可出現顯著的萎縮現象,這是由于運動神經元對肌肉的營養(yǎng)作用消失,使肌漿蛋白,包括產能的酶系統喪失所致。在肌肉失去神經支配后的初期,出現肌纖維膜核的增生,肌纖維內的DNA含量增多,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肌原纖維蛋白仍保存,但是,最后均減少,與此同時,肌纖維收縮力也喪失。目前認為,運動神經對肌纖維的營養(yǎng)除了通過乙酰膽堿來實現以外,還可能有其他的物質參與。 (2)肌炎性肌萎縮 肌炎時,肌纖維發(fā)生萎縮或壞死,被吞噬細胞吞噬,并在某種程度上被脂肪和結締組織所代替。肌纖維的再生可能是積極的,但若再生過程與破壞過程不能同時并進,則可出現肌萎縮。 (3)廢用性肌萎縮 脊髓損傷、肌腱斷裂及肢體長期固定等原因,可使肌肉收縮減少或消失,一則可引起肌肉的神經營養(yǎng)障礙,二則可使肌肉代謝異常,出現肌原纖維蛋白喪失,膠原蛋白增加(纖維化)而萎縮。 2、肌肉肥大 遺傳性、生長激素分泌過量、神經纖維瘤病、動靜脈吻合異常及肌肉本身的炎癥刺激、代謝異常等原因均可引起肌肉的神經營養(yǎng)、生長速度過度,血液供應過多,使肌纖維過度增生而肥大。也可因肌肉內的脂肪和結締組織含量增多,或糖原累積,而引起肌肥大。 3、肌強直 肌強直的發(fā)生機理在于神經-肌肉突觸的興奮性增高。對肌膜興奮性增高有Cl-電導降低、膜電位及臨界膜電位下降、膜缺陷等假說?!癈1-電導降低”假說認為:C1-對于維持靜息膜電位和維持膜的穩(wěn)定性有重要作用,當C1-電導降低時,肌膜穩(wěn)定性下降,膜興奮性增加,對機械刺激、電刺激發(fā)生異常反應,出現強直現象。 近年來對神經性肌強直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的研究認為病變在周圍神經,可能為周圍神經損傷后的新生神經側支興奮性增高,軸膜的興奮閾值降低,出現異位興奮灶,經過傳入、傳出纖維,通過軸突反射,使該運動單位支配的一組肌纖維出現顫動、束顫、肌肉收縮后不能放松、肌肉痙攣等現象。 破傷風時:破傷風桿菌釋放的外毒素,可引起脊髓前角細胞興奮性升高,造成肌痙攣及肌僵硬。 4、肌張力增高及減低 當上運動神經元受損時,大腦皮層失去了對下運動神經元的“抑制”作用,使脊髓反射功能“釋放”,故表現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下運動神經元受損時,因反射弧的中斷,失去了正常牽張反射維持的肌張力,故出現肌張力低下。肌肉本身病變、肌無力、肌肉萎縮等,也可使肌張力減低。 三、性質及臨床伴癥 1、肌肉萎縮、伴肢體遠端肌無力而感覺正常者,多為脊髓灰質前角運動神經元病。 2、肌肉萎縮、伴“三偏”征者,多見于內囊病損。如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 3、肉萎縮,伴肢帶肌、頸前肌對稱性肌無力,眶周水腫,前額、頸、肩、胸、背、指尖、肘、膝、踝有鱗屑樣紅斑性皮炎,肌肉病理顯示Ⅱ、Ⅰ型肌纖維壞死,血清酶、GOT升高及肌電圖異常者,多為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 4、患兒軀干及四肢近端肌肉萎縮,伴肌肉無力,腓腸肌假性肥大,患兒行走呈‘鴨步”者,多為假肥大型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 5、兒童肌肉僵硬,在休息之后加劇,反復運動后逐漸消失,猛烈運動突然出現肌強直,伴全身肌肉肥大,叩擊病變肌肉可出現肌丘成肌凹,肌電圖出現強直放電者。多見于先天性肌強直。 6、肌肉萎縮伴四肢關節(jié)腫痛,關節(jié)變形,關節(jié)功能障礙,RF陽性,多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7、肌肉萎縮伴腰背痛,脊柱活動功能受限,脊柱畸形,X線示雙骶髖關節(jié)炎,腰椎呈竹節(jié)樣改變、HLA-B27陽性者,多為強直性脊柱炎。 四、防治原則 1、全身治療 腦性和神經元性肌萎縮者,應積極治療原發(fā)病;重癥肌無力可用抗膽堿脂酶藥物及類固醇療法;多發(fā)性肌炎應首選腎上腺皮質激素;低鉀性周期性癱瘓可用鉀劑、脫羧酶抑制劑及醛固酮拮抗劑。 2、局部治療 不同的病情可適當采用被動活動、推拿、局部理療、針灸等治療。 3、中醫(yī)中藥辨證施治
|
|